第65章

A+A-

    林奕面对一群人的热情游刃有余,尽管他并不像其他世家子弟那样脸上挂着客气的笑容,但仍让每个跟他交谈过的人觉得自己被以礼相待。不由感叹一句,果然是名门出身,待人接物就是让人觉得舒服。

    今日的杏林宴,凡是参与殿试和传胪大典的官员都要参加,其他官员,来不来都行。皇上也是,来不来看他心情。

    今天建元帝的心情应该是比较好的,带着端王和乐安郡王参加了这次杏林宴。新晋进士们向建元帝和他身后的官员行过礼后,各自按照名次入了座。

    状元、榜眼、探花一人一席,二甲进士两人一席,三甲进士四人一席。林奕坐在第一席,不仅就在主席上的建元帝下首,而且正对面恰好是乐安郡王。

    探花郎献花过后,建元帝又讲了几句场面话,是大家可以随意相互探讨,然后就准备离席。

    谁知他还没站起身,就被一道声音断了。

    “生谢子行,林状元三元及第,天纵奇才,生心生仰慕,有心请林状元指导一二,不知可否?”

    哦?找茬的?建元帝在心里幸灾乐祸的笑了声,又继续坐下看热闹了。

    谢子行,正是之前费尽心思想成为兰雅公主驸马,或者,想成为肃清伯的那人,他这次考中的是三甲第一名。

    其他人像看傻子一样看着谢子行,挑衅别人的前提是自己要有实力,你一个三甲第一名哪来的自信挑衅一甲第一名?总不会是因为你们都有个“第一名”吧?

    “请。”林奕淡淡了两个字,毫不客气的应下“指导”之名。

    谢子行低头,掩饰住脸上一瞬间的扭曲,又是这种高高在上的态度,还不是仗着自己出身林家!

    “我曾在林状元的策论中,看到‘让大燕人人都知礼节’一,可是大燕百姓连识字的都在少数,不知林状元有何办法能让大燕人人都可识字呢?”

    谢子行是疯了吧?

    此刻,众人的心声出奇的一致。谁写策论的时候不会写两句美好的祝愿,这分明是鸡蛋里面挑骨头...哦,不,这分明是“生拉硬拽”啊。

    别林奕没有办法,就算他有办法,真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在民间的威望不得立马超过皇上?提这个问题,谢子行心思也太毒了。

    “我确实有办法。”林奕的话像惊雷一样炸响在众人耳边,连本来等着林奕承认自己没办法,自己再怎么讽刺他的话都想好的谢子行,都愣住了,胜券在握的笑容僵在了脸上,勉强问道,

    “林状元有何高见?”

    “高见谈不上,不过我首先要纠正一下这位谢…谢进士一个错误。”林奕有些严肃的道。

    自己在这儿挑衅了半天,人家连自己的名字都没记住的谢子行:“……”,

    围观群众:“……”,‘谢进士’,学到了学到了。

    “是何错误?”

    “‘仓廪实而知礼节’,你不赞同管相的这句话,我还是很赞同的,所以,谢进士,麻烦你看我的策论时请看完全篇,不要断章取义。”

    林奕确实有篇策论由“如何让人人都知礼节”这个话题引申到“如何让人人都吃饱饭”,根本没提到“如何让人人都识字”一事。

    “林状元可不要乱!我什么时候反对管相的‘仓廪实而知礼节’了?”谢子行见在场的一些法家人看自己的眼神都不对了,急忙否认。

    “没有吗?我还以为你是不赞同我策论中的观点,所以才另外提了一个‘解决措施’呢。”林奕带着些许疑问。

    “当然没有…,林状元刚才不是有办法让大燕人人都识字吗?可能细一下是何办法?”谢子行连忙转移话题。

    众人的注意力又被吸引了过来,对啊,究竟有什么办法既能让大燕人人都识字,又不会威望太高惹皇上忌惮,他们也很好奇啊。

    没错,众人已经默认了,林奕既然敢当场有办法,那绝对不会让自己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的,毕竟,林家的下任继承人,他们或多或少的交过手,一点都不好对付。也只有看不清形式的蠢货,例如谢子行,会以为林奕是‘死鸭子嘴硬’,或者等着看林奕如何进退两难。

    建元帝也很好奇,不再作壁上观,问道:“林爱卿有何良策,若真能解决这一问题,朕势必会为你记一大功。”

    林奕起身向建元帝行了一礼,回道:“皇上,臣认为大燕百姓认字不多,主要还是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为认字的束脩高,他们没有那么多银子去学堂读书。”

    “二是因为认字花费的时间长,平时只在学堂读书的学子,都至少要花费三年的时间,才能把常用的字习完。普通百姓还要劳作,那他们若想识字的话,要多长时间才能把字习完?”

    其他人不由点点头,确实,没有一定财力的百姓,读书实在是太难了。

    林奕继续道:“前些年,臣机缘巧合下从西域商人那买了一本书,从中得到了些启发,找到了一种办法,可以让人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能自己识字,不必让夫子一遍一遍的教。”

    “是什么办法?”建元帝追问,其他人的目光也都集中在林奕身上。

    林奕却是笑了笑,没有回答,反而看向李瑜。在其他人再次催问前,李瑜开口道:“这个办法就是每人只需学会四十七个字母,便可自行识字。只这么众位可能不太清楚,我这儿有几本书,皇兄和众位可以看看,是否会让‘识字’一事变得容易。”

    夏书领命下去搬林奕和李瑜合作写好的书去了,其他人也纷纷议论起来,

    “只需学四十七个字...字母?之后识字就不需要夫子了?”

    “若是真的,那确实可能有一天我们大燕人人都识字啊。”

    “对,不过,这‘字母’又是什么?”

    “不知道啊,之前从未听过。”

    有官员忍不住询问:“郡王殿下,这‘字母’是何意?”

    “杨大人稍安勿躁,书里都有解释……来了,皇兄,给,夏书,把书分给各位,对了,别忘了单独留一本给谢进士。”李瑜先拿了一本递给建元帝,又特意点名了自建元帝开口后就老实下来的谢子行。

    虽然众人都忙着翻阅手中的书,没空再关注谢子行,谢子行的脸还是涨的通红,但却一声不敢吭。

    李瑜见状不屑的笑了笑,欺软怕硬?挑衅林奕的时候是不是忘了他是我的未婚夫?

    夏书手里恰好还剩一本书,林奕很自然的走到李瑜身边坐下,跟李瑜共看一本书。

    “瑜儿,不必跟他计较,这种人,怎么配让你把目光分给他呢?”林奕低声道。

    “扑哧——,我不是把目光都放在林二公子身上了么?哪有分给别人啊?”李瑜也压低声音,悄悄回道。

    “你刚刚一共看了刘湾五次,云清十次,皇上三次。”林奕马上把“证据”摆出来。

    “皇兄你都要拿出来,阿奕,你脸皮越来越厚了。”李瑜忍俊不禁。

    “是吗?可是我并不觉得啊,”林奕故作疑问,摸了摸自己的脸,道,“要不瑜儿你亲自试试?看看变没变厚?”

    “咳咳,”上首的建元帝看着“交头接耳”的两人有变成“动手动脚”的趋势,假装咳嗽了两声。

    看着自己皇叔的脸色越来越黑,建元帝摇了摇头,在心里为林奕‘默哀’:林奕啊林奕,这夫郎还没娶到手呢,就把老丈人忘到一旁了?虽然这次你功劳很大,但你老丈人可不会因为这个‘原谅’你啊。

    听到提醒的林奕看了看端王的脸色:……

    遭了,忘了岳父大人也在场了!

    “皇上,众位大人,请看……我们叫它拼音。”看着大家都大略看了一遍,夏书在李瑜的示意下,给众人讲解。

    “皇兄,诸位,你们觉得这个办法如何?”李瑜看着众人激烈讨论的样子,问道。

    “按照林卿所,学会了这‘拼音’,在识字上确实不必夫子再一个一个的教。各位爱卿有何看法?”建元帝首先予以肯定。

    “皇上,”翰林院孔院长有些激动的站起来,“这书编写的并不全,若是以这拼音为序,把所有字都编进去,这学子的识字时间必然会大大减少啊!”

    “皇上,臣觉得不妥,这‘拼音’分明就是番邦文字,我们岂可为了省些时间,便以这番邦文字为主!”一官员反对道。

    “谁是以番邦文字为主?这番邦文字只是辅助!辅助而已!而且这省下的时间足够我们忽略它是不是番邦文字!”

    “不行!我等的文字传承这么久,岂能掺杂番邦文字!”

    “迂腐!你们只逮着‘番邦文字’文字不放……”

    “我不赞同……”

    众位官员迅速又吵了起来,建元帝见“罪魁祸首”一副不慌不忙的样子,只能亲自出面:“好了,安静!这么多后辈在呢,看看你们像什么样子!”

    建元帝不痛不痒的批评吵起来的官员几句,随后转向一言不发,乖乖缩在后面的新科进士,挨个点名:“刘卿,你觉得这‘拼音’如何?是否要在大燕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