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这次, 非常感谢您的大力相助。”
芝加哥一家高级餐厅的包厢里,奥利弗举起酒杯向对面坐着的男人致谢, 艾琳也一道拿起盛着红酒的高脚杯敬对面的夫妇。
而格威夫妇今晚宴请的,正是山本夫妇。
山本浩这些年来在芝加哥攒下的产业也不算, 并且入股了论坛公司旗下的《芝加哥论坛报》, 是这家芝加哥第一大报的股东之一。如今《芝加哥论坛报》不遗余力地帮以格威家为首的军火商们驳斥调查委员会, 除了因为奥利弗在芝加哥的地位外,也是因为山本浩从中帮了不少忙。
艾琳对他太太山本英惠也是很感激的, 这一年来她基本上和奥利弗一起在绞尽脑汁、动用各种社会关系来应对调查委员会, 无法完全把精力投入AIN。于是便放手把AIN最核心的设计问题完全交给了山本英惠这位新上任的设计总监,而山本英惠也没有辜负她的信任,不仅工作尽心尽力,在为人处世上品行也是有口皆碑。
因为历史缘故,艾琳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很难对这个时代的日本人抱有好感,甚至内心是抱有敌意的。但如今她也不会一竿子死所有日本人,因为还是有像山本夫妇这样正直善良且重情谊的日本人存在的,她对这夫妻二人抱有绝对的敬意。
“山本先生, 您过您是个反战人士,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和美国那些天天都在声讨军火商的和平进步团体站在一起,反而要帮我这个军火商呢?虽然我们之间的交情不错,但我不觉得您是那种会因为私交而放弃自己原则的人。”既然二人如今是一个阵营的, 奥利弗也想把自己心头的一些疑惑问清楚。
“没错, 我非常厌恶战争, 无论是你们美国,还是我们日本国内的那些军国主义者。但是,我很清楚真正把世界带入真正中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军火商,军火商不过是战争的投机者罢了。奈伊是真的如此固执地认为也好、还是只是着这个幌子来达到把军工企业收归国有的目的也罢,他都太激进了。”山本浩摇了摇头,充满了不认同,“他再这么闹下去,只会把更多其他社会领域的人牵连进来,到时候可就真要大乱了。一旦美国乱了套,我觉得也离下一次世界性的战争可就不远了。你们的总统阁下,大概也不想闹到一发不可收拾吧。”
……
委员会和军火商们在美国的各大报纸上展开了唇枪舌战,互不相让,而公众们也都在呼吁政府快点做出决定,形势愈演愈烈。
就在12月12日这天,之前一直仅在口头上支持委员会的总统终于坐不住了,必须得把如今国内的这种状况给平息下来。于是宣召了一批高级官员来白宫进行商讨,共同拟定一份合适的旨在结束战争暴利的方案。被召集的官员有许多,包括国务卿、战争部长、劳工部长、财政部长、海军部长、陆军参谋长等,却偏偏没有召见调查委员会的任何人,奈伊等人被排除在外。
翌日——
在进入上司的办公室前,多米尼克努力平复下自己的心情,揉了揉自己那一蹦一蹦的太阳穴。
深吸一口气,敲门得到应允后走进办公室,维持着平静的面色将今早的报纸递到了奈伊的面前——
只见报纸头版头条便是奈伊发表的抨击政府的评论,什么认为总统动机不单纯、政府担心自己也被卷入这场国际间的军火买卖调查所以变得谨慎起来,甚至直言“政府的各个部门都是军工和既得利益集团的帮凶![1]”
“这是您发表的,对吗?”昨天得知了总统在白宫召集官员开会后,多米尼克就猜到他这位上司肯定气得非干点什么不可,只是他没想到奈伊动作居然这么快,竟然连夜写稿子第二天一大早就登出来。
不别的,光那句“政府的各个部门都是军工和既得利益集团的帮凶!”就不知道得得罪多少人。
奈伊也正在火头上,丝毫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妥,“我们的调查都还没有结束,政府就出来干涉,什么意思啊,这个时候想要跳出来抢功劳吗!还是怕我们把那些政府官员和军火商们勾结的事情全都揭露出来,索性就提前把这件事情给揽走,然后他们自行了断!”
甚至还召见了陆军参谋长麦威尔,要知道三个月前的听证会上他还揭发了麦威尔到土耳其兜售武器的事情。结果开这种会却不召他却召麦威尔,这不明摆着他的脸吗!
“是,我们是要防止政府把胜利果实抢走,但您不能用这么激进的手段啊,总统开完会还不到二十四时,您就在报纸上这么抨击他,他估计现在也恼着呢。真的,您有时行事实在是太不顾忌总统的感受了,别忘了他是一国元首。”多米尼克提醒道。
“他是总统又怎么了,白宫和国会是相互制衡的,他的手难道还能伸到国会把我参议院议员的职务给罢免了?”泄愤的话完后,奈伊也终于稍微平复了点,“而且……虽然总统这次做的事情让我很生气,但是我也知道他是个称职的好总统,他不会因此对我产生私仇而把我怎么样的。”
“没错,他确实是个好总统,就从他推行的新政把这个国家一点点从经济大萧条中拯救出来来看,他有胆识、有能力、心中装有这个国家、品行也无可挑剔。他或许会成为这个时代的伟人,会成为被历史铭记的伟大总统,但是,他也是击败了党内和党外的那么多强大竞争对手才成为了白宫的主人。我记得当时他的政敌们一直用他身患残疾来攻击他、嘲讽他,但最后他还是赢了,所以,不要看他心中的权谋。”多米尼克耐心地一点点道。
而多米尼克一番劝藉的话后,奈伊也终于渐渐冷静了下来,意识到自己确实是有些热血上头了。
“谢谢你,多米尼克,每次都是你在我被冲昏头脑的时候拉我一把。”奈伊拍了拍面前伙子的肩膀。
多米尼克脸上的笑容看起来率直而又干净,“我是您的助理嘛,全心全意为您工作是应该的。”
“那,现在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办?”奈伊也征询自己这个向来主意多的下属的意见。
“首先,最好不要再在报纸上抨击政府了,把枪口重新怼回到那些军火商的身上。而且……反正事情都到这个份上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既然不能让政府就这么接手我们的成果、把功劳都抢走,那么我们就抢先一步,在报纸上发表一篇文章,把调查到的更多关于军火商们交易的爆炸性内幕公之于众。如果您没意见的话,这件事就交给我来办吧。”
“嗯,好。”思索了一下后,奈伊也觉得可行,便点头同意了,“对了,到时候文章你就大大方方署上你自己的名字,不用害怕那些军火商报复。而且这样才能让人知道这是我们调查委员会发表的,揭露的是我们委员会的调查成果。”
多米尼克当然不想这个时候就把自己摆到引人瞩目的炮口位置上,随即道:
“先生,您抬举我了,我这么个无名卒怎么可能代表的了调查委员会,估计看报纸的人看到作者署名后都不知道我是谁。这样吧,把您的名字也署到上面,有您的大名在,谁会不知道这是我们调查委员会的胜利果实?”
“行,你看着办就好。”奈伊大手一挥,便让多米尼克自由发挥去了。
而在回自己办公室起草稿子前,多米尼克又提议道:
“对了,还有,先生,您最好还是私下里和总统接触一下,跟他好好谈谈。其实,总统阁下他本质上还是支持对那些军火商进行控制的,只是不希望您太过激进以至于把其他各方势力都牵扯进来,希望您只专心针对军火商就好。您二位也各退一步,达成和解,然后对公众宣布一切都只是误会,也断了那些军火商们想要利用白宫来对付我们的念头。”
……
终于,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委员会和白宫之间要开怼的时候,仅仅一周后,总统便邀请奈伊会面。而奈伊也随即公开表示,之前对总统存在误解,而现在所有误会都解开了,总统阁下一直都是全力支持他们委员会调查的。
双方也共同表态,在调查结束前,不会有新的立法产生,一切都静候委员会的最终调查结果。
芝加哥——
书房里,艾琳帮奥利弗按摩着头部,好让他把火气消下来。
“好点了吗?”艾琳吻了下他的额头,也不忘嗔怨道,“怎么年纪越大反而越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一把年纪的人了你也悠着点。”
“我也没想到那混蛋反应会那么迅速,还硬的软的手段都会玩儿。”尽管火气消下去了,但起这话时奥利弗还是忍不住咬了口牙。
他原本就是想要让总统这个“立场微妙的第三方人士”靠向他们这边,自从军火商一派和调查委员会一派在报纸上各种唇枪舌战以来,全国都弄得人心惶惶的,还有不少政府官员也被牵扯了进来,他料定总统最后肯定会坐不住要出手。
当他得知总统召见官员们为这件事开会却偏偏把调查委员会的人排除在外后,他就知道这步棋要成功了。因为奈伊是个正义感过于强烈的人,眼里容不得任何沙子,他肯定会表达对总统和政府的不满。
果不其然,奈伊第二天就直接在报纸上痛斥政府是帮凶、控诉总统动机不纯。当时他看到这篇文章时乐着呢,就等着奈伊再接二连三地接着怼政府、怼总统去,结果没想到……没后文了,之后发表的文章又把枪口重新对向军火商们,不再去攻击政府。甚至奈伊还主动和总统和解了,并且最终演变成这种调查委员会和政府其乐融融的场面。
他的这步棋原本都要成功了,结果现在算是基本废掉了。
听到奥利弗用上了“混蛋”这个词,艾琳也明了他的意思,“你是,最后使得奈伊化解这次同政府之间危机的幕后推手,是多米尼克那子?”
“嗯,因为这种行事作风显然不是奈伊的风格。我让我们在华盛顿的线人重点关注多米尼克,根据他们调查到的情况来看,与其多米尼克是奈伊的助理,倒不如更像是奈伊的顾问。虽然就职位而言他在调查委员会中只是个无足轻重的角色,但是奈伊其实相当倚仗他,而且他也总有办法来服奈伊。”话间,奥利弗把搁在一旁的报纸递了过去,“喏,这是调查委员会发表的最新重磅文章。”
艾琳接过一看……嗯,的确是够重磅的,光看标题就知道了——
《800%的利润:军工企业肮脏的幕后交易》[2]
文章在一通激烈的言辞后,更是摆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直接列了张单子,把供应各种战争用品的公司名目以及名目繁多的投资回报全都列了出来。不仅如此,还将1917年个人收入超过一百万美元的人员全都公布出来,奥利弗自然也是榜上有名。
可想而知,这篇文章将会在社会上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
“你看看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奥利弗道。
艾琳把视线移向作者的位置……是奈伊所著,而且后面还跟着多米尼克的名字。
“这篇文章的主笔应该是多米尼克,但是这子精得很,他很清楚目前以他的身份地位而言不能像奈伊那样做起事来肆无忌惮,所以把奈伊这个大挡箭牌摆在前面,看文章的军火商们肯定还是会把火气全都对准奈伊。”奥利弗冷哼了声,他也没想到自己这次真正的幕后对手居然是个初出茅庐的子,而且这子简直就是天生的政客。
又讨论了些这方面的事后,艾琳也劝他放轻松点,别让这些事情天天压着自己:
“好了,圣诞节也快到了,别管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了,圣诞节咱们家还是要好好过的。对了,跟你个好消息,刚刚丽莎了电话过来,今天在华盛顿举办的那个全美中学生数学竞赛,她拿了第一名。”
听到这个好消息后,奥利弗的脸上自然也是遮掩不住对女儿的骄傲:
“拿第一名是肯定的,中学的难度对她而言根本就不值一提,要不是你一直希望她不因为赶学业而错过人生任何一个阶段、她自己也无心跳级的话,我不定都已经送她去念大学了。”
对于二女儿,艾琳也是既骄傲又担忧:
“这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但就是……太没心眼儿了,情商全都给了智商。我倒不是希望她长成那种满腹心计的女人,就是担心她将来吃亏,被人算计了都不知道。”
再加上阿丽莎社交能力一直都很欠缺,不怎么擅长和人相处……个比方吧,要是放到宫斗剧里就是那种活不过一集的炮灰。
“心思少也有心思少的好处啊,这样她就可以专心于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受外界干扰,如今能够静下心来专注于一件事情的人可不多了。她不是天天就喜欢数理化那些东西,并且把法国的居里夫人奉为偶像吗,不定她将来真能成为下一个女诺贝尔奖得主。”奥利弗半开玩笑地道,言语间显然也是对女儿抱有很大的期待。
艾琳忍不住笑出声,这家里已经出了米兰达这么个奥运冠军了,将来要是再出个诺贝尔奖得主,那她们家可就真成锦鲤了。
“对了,丽莎她什么时候从华盛顿回来了吗?”
“嗯,她今晚学校组织在华盛顿的酒店住一晚,明天带队老师就带着她们回芝加哥。”
……
此刻,华盛顿——
阿丽莎坐在公园的长椅上,不停地给自己搓着手哈气,十二月的华盛顿的确够冷的。
上一次来华盛顿还是三个月前听证会的时候,这次明明是被老师带着和同学们一起俩参加比赛的,只是一踏入这个城市时,却莫名第一反应就想到了那个可恶的男人。
比赛结束后,她到商店买巧克力给自己垫垫肚子时,无意间看到了今天报纸头版上那醒目的标题——《800%的利润:军工企业肮脏的幕后交易》。
文章通篇看下来让她直窝火,尤其是开篇那些激烈的言辞,原本今天赢了比赛的好心情瞬间荡然无存。而在看到这篇文章的作者里有多米尼克的大名时,更是火气直冲大脑。
然后,鬼使神差般地就头脑一发热给多米尼克了电话,要见他。她当然不可能还一直带着多米尼克当初给她的那张名片,只不过她本就对数字敏感到几乎能过目不忘,当初瞅了那眼名片时便记住了那串电话号码,而且不知怎么的偏偏就对这串数字的记忆这么顽固,到现在都还能想起来。
多米尼克在接到她的电话时,意外了一下后也相当爽快地答应见面,然后约了一个距离彼此都不远的公园见,阿丽莎便趁着晚餐的时间偷偷溜出来了。
阿丽莎来到公园的长椅刚刚坐定,还没来得及把口袋里放着的好草稿的纸拿出来再复习一下,便看到前方不远处,在这傍晚时分渐渐亮起的昏黄路灯下,一个身影缓缓向她走来,最终在她面前站定。
“好久不见。”多米尼克的笑容看起来依旧温文尔雅,笑起来时脸颊上浮现的梨涡也让他看上去倍感亲切,仿佛眼前站着的不是那个上次见面时还给了他一拳的姑娘。
阿丽莎也从坐着的长椅上站起身,并不和他来什么久别重逢的叙旧,直接拿起刚刚放在长椅上的报纸,指着那篇文章:
“这是你写的对吧?”
多米尼克点了点头,“没错,怎么样,我文笔应该还不错吧。”
听他这么,阿丽莎直接把这视为他是在故意挑衅,当即从口袋里取出了自己在来之前写好的草稿,端举在眼前,一副要做重要发言的样子。
“哇哦,上次我给你名片的时候是有过,你要是想骂我出气的话,可以事先写好稿子然后对着话筒一口气念出来。所以,你是嫌隔着电话骂我不过瘾,所以想要当着我的面来骂吗,OK,没问题,我接受,洗耳恭听。”多米尼克一副我很宽容大度的样子。
“我没那么幼稚!孩子才会用骂人的方式来出气!”
阿丽莎忿忿地瞪了他一眼,接着视线又移回手中拿着的稿子上面,清了清嗓子,念课文般地道:
“我今天找你是要认真驳斥你的,咳咳,你听好了——第一,1914年到1918年爆发的那场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性战争,美国最终于1917年宣布参战的原因是德国皇帝当时发布的无限制潜艇战命令使得美国众多在欧洲的商船被德军潜艇击毁,再加上德国想要同墨西哥结盟来牵制美国的电报被截获,这才导致了美国加入那场战争,并不是军火商们把美国引入战火。我知道你们肯定还想,军火商想发战争财所以撺掇着美国参战,但是你们必须要承认,最终有权力下令美国士兵们奔赴战场的是你们这些政客!当初美国宣布参战的流程,是当时的总统威尔逊先生代表政府上书国会,然后国会批准通过的,非要揪战争推手的话,第一责任人难道不应该是白宫和国会吗!”
阿丽莎一口气把自己列出的第一条全部念出来,在她喘气的这个功夫,多米尼克竟赞许般地鼓了鼓掌:
“不愧是格威家的姐,我原以为你满脑子都只有那些数学、物理、化学公式呢。你虽然没那么多曲曲拐拐的心思看起来挺傻气的,但你其实还挺有大局观啊,就这点,你比那些心机女可爱多了。”
对于眼前男人给予的称赞,阿丽莎却是不为所动,继续看着手中的草稿慷慨陈词:
“我还没完呢,别岔!第二,你们委员会不仅仅是想要制裁军火商,更是想要把军工企业全部收归国有!你们难道忘了吗,这里是美国,不是苏联,你们是想要引导一场革.命把美国变成苏联吗!”
多米尼克当即连连摆手,“别,可别给我们扣这么一顶大帽子,戴不起,戴不起。”
“我了你别岔!还有,第三……”
就在阿丽莎准备保持这股气势继续进行自己的“演讲”时,一阵风吹过,手中的纸没拿稳,一下子飞了出去。
多米尼克眼疾手快地大手一伸就把飞舞在空中的纸捞了回来,阿丽莎见状忙道:
“还给我!”
一脸戏谑地看着眼前的姑娘,多米尼克道:“怎么,没了草稿,就又不成话了啊。”
“你快还给我!”阿丽莎气得脸涨红,跳起来就想从他手里夺回去。
然而彼此间那二十公分的身高差,多米尼克还故意把握着那张草稿纸的手举高,阿丽莎是怎样都奈何不得。
趁着运动神经从就不怎么样的阿丽莎累得直喘气半天不出一句完整话时,多米尼克一目十行地把她这张草稿纸上列出的那么一、二、三、四、五、六条跟他辩论的观点都看了一遍,最终得出的结论是:
“还真没有一句骂我的话啊。”
“都了我才没那个精力干那么幼稚的事情在你身上浪费时间!”
争执间,天色早已完全暗了下来,天气冷又正值圣诞节前夕,这会儿公园里也没什么人了,突然间响起的动静自然格外吓人。
只见不远处摇摇晃晃走来一个醉汉,手里还拎着个喝空了的酒瓶子,一脸醉醺醺的不清醒样。
自从经济大危机以来,失业人口越来越多,社会治安也是不断恶化,虽然这两年新政的推出解决了不少就业问题,但庞大的失业人口问题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彻底解决的。又正值年关,大街上的无业流浪汉、酒鬼自然是比平时还要多。
这会儿公园里已经冷冷清清的了,周围半个人影都没有,感觉到此人来者不善,阿丽莎瞬间心提到了嗓子眼,而多米尼克也是当即站到了她身前,把她挡在自己身后。
只不过醉汉这么一路晃晃悠悠地走来,早就注意到阿丽莎手上戴着的手表了,不怀好意地咧嘴一笑:
“哟,妞,那块手表不错啊,送我当圣诞礼物怎么样?”
阿丽莎下意识地护住了自己腕上的手表,这块表是今年夏天她过生日时妈妈送她的生日礼物,AIN特别定制的手表,世上独一份。
这时,多米尼克一边把自己手腕上的手表摘下来,一边插话道:
“一个姑娘的东西有什么好的,喏,这个给你,圣诞快乐,伙计。”
这醉汉虽然喝了不少酒,但脑子倒没糊涂,眼睛也没彻底花,当即啐了一口:
“呸!当老子瞎啊,看不到那妞手表上镶着的钻石啊!”
罢,便直接上手要去抢,结果……
“嗷——!”
原本还秉承着和气解决问题的多米尼克突然出手,一拳在了醉汉的肚子上,拳头的力道大到把醉汉的胃液都快出来了。
“你,你……”醉汉瞠大了眼睛看向这个明明刚才还怂到要自掏手表了事的男人,怎么一瞬间就反差得派若两人?
“我什么我?”
多米尼克面无表情地又出手禁锢住醉汉的肩膀,然后抬腿一膝盖地撞上刚刚拳头揍的位置,醉汉当即痛得快要昏厥过去。
“滚吧!”
多米尼克那冰冷且带着份狠戾的话音刚落,醉汉立刻连滚带爬地逃走了。
“没事吧?”解决完那醉汉后,多米尼克连忙转过身问身后的姑娘。
而此刻的阿丽莎与其是受到了惊吓,反而是一脸的不解:
“刚才……刚才,那个酒鬼,要是真的收下了你的手表就离开,你就真的,把手表给他了?”
“嗯,我就真的给他了。”多米尼克还真点了点头,只是随即嘴角露出一抹狡黠的弧度,“只不过我会把他所有的样貌特征都记下并且留意他离开的路线,然后立刻让离这儿最近的警察局的警察们出来抓他。”
对于多米尼克会做出这种事情……阿丽莎表示一点都不奇怪,这男人外表看起来有多温文尔雅,实际上内里就有多狠辣,而且还一肚子阴谋诡计。
只不过……
“你架明明这么厉害,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像刚刚那样把他给一顿赶跑,非要弄得这么麻烦?”阿丽莎刨根问底地追问。
多米尼克也耐心解释道:
“因为无论发生什么,用拳头来解决问题终究都是下下策。能够靠嘴和脑子来解决,那就最好不要动手了。国家间的问题也一样,有什么事情大家坐下来好好谈判,可如果有的国家非得像刚才那个醉汉一样不知好赖的话,那么没办法,就只能用武力来还以颜色了。”
阿丽莎认真思索着他的话,虽然她很不待见这个可恶的男人,但有些时候她也不得不承认他的话很有道理,他是个冷静且睿智的男人。
这时,多米尼克稍稍俯下身子,突然脸凑到阿丽莎的面前,然后指了指自己的鼻子:
“喏,就像你上次因为气急而动手了我一拳,如果我是那种心胸狭隘臭不要脸的男人的话,才不会管被一个姑娘给了丢不丢人,一定要把你告上法庭你故意伤人,怎样也得让你付出点代价才行。”
眨巴着眼睛看了看多米尼克的鼻梁,阿丽莎也不好意思地垂下了眼眸,轻声喃呢着:
“……对不起。”
“嗯,这就对了。不过下次要是真遇上太过混账的男人,该还是要的,当然,得先学会正确的人方法好让你自己的手不疼才行。喏……上次你的是我鼻子的这里,揉揉。”多米尼克指了指自己的鼻梁骨,一副宝宝很受伤要求揉揉的样子。
“少来,都三个月了,要是伤还没好你就该去看医生了!”阿丽莎把头瞥向一边,不想让他察觉到她此刻有些烧红的脸颊,只是却感受到他此刻的视线一直盯在她身上,让她好不自在,只得有转过头来问道:“你看什么呢?”
“你的头发……拉直过?不过好像失败了啊。”多米尼克的视线准确来,是盯着她的头发。
没想到这家伙居然一张口就又戳自己的痛点,阿丽莎简直悲愤:
“是啊!我头发早就没救了!”
家里兄弟姐妹四个,除了她,其三个全都继承了爸爸的直发基因,而她的自来卷则遗传自妈妈。只不过妈妈的头发只是带卷,卷得不是很厉害而且还恰到好处,可偏偏她把这一基因给发扬光大了,头发都卷成跟泰迪犬的毛似的了。而且这卷发还相当顽固,怎么拉都拉不直,全芝加哥最好的美发师都没办法。
多米尼克单手摩挲着下巴,一副评判样的又看向她额前那又厚又卷的刘海儿:
“你这刘海儿……”
阿丽莎撇了撇嘴,“我额头又大又高的,所以才用刘海儿遮着。”
“可是你这样看起来并不好看啊。”多米尼克直接大实话地往外抛。
要是换成别的女孩子肯定愤慨于这话简直太特么的扎心了,然而阿丽莎对此却已经看开了,带着份认命般的无奈道:
“我知道我长得不好看,从到大,每次别人来我们家做客,见到米拉、弗雷德、萝丝的时候都是直夸他们长得真好看,但是到我这儿,就只有……嗯,丽莎真聪明。没办法,总不能让人家睁着眼睛瞎话吧。”
多米尼克感叹似地叹了口气,“你也挺不容易的啊。”
对于这毫无诚意的安慰,阿丽莎也是咬牙回敬:“我谢谢你哦。”
接着,却见多米尼克不由分地拉起阿丽莎的手腕就带着往公园外走。
“等等,你要带我去哪儿?”
“找间pub,放松一下,怎么样?”
“你疯了吗!我还是个中学生!”
“开玩笑的,走吧,带你去个中学生能出入的地方。”
……
去的倒也不是什么神秘兮兮的地方,就是公园外面的一条商业街。圣诞节马上就要到了,圣诞集市也是早已摆上。节日气氛很浓,整条街都流光溢彩,光是看着就能让人感受到欢乐和浪漫。
多米尼克带着阿丽莎走到一家卖发饰的店铺前,在摊子前对着那些精致的发饰仔细挑选了一番后,抽出一条漂亮的发带,把阿丽莎那头长卷发绑了起来,扎了个马尾。
阿丽莎完全怔住了,手脚都不知道该怎么摆,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一下又一下地直震她的大脑。
接着,多米尼克又选了几个精致的发卡,把阿丽莎额前的刘海全都别了上去,把额头露出来,只留了鬓角边的一点点碎发。
“你……”额前厚厚的刘海儿就这么被掀开,阿丽莎一时间很不适应。
帮她把发卡都别好后,多米尼克看着她的新面貌,笑着道:
“这样开起来,整个人都清爽多了。而且,额头大、高又怎么了,我听一些人,这种额头的人都很聪明的,里面装得全是智慧。所以干嘛遮遮掩掩,亮出来让那些愚蠢的人都瞧瞧。”
阿丽莎愣住了,就这么呆呆地看着多米尼克。
这时,多米尼克又伸手轻轻拉着她那还带着点婴儿肥的脸颊,使得她两侧的嘴角向上扬起:
“来,再配上一个自信的笑容,让周围那些妖艳的女孩子全都黯然无光。”
完后,扶着她的肩膀让她转过身,看向店家挂着的那面镜子。
“怎么样,喜欢现在的自己吗?”
听着耳边多米尼克的话,注视着镜子中那个似乎面貌一新的自己,阿丽莎一瞬间眼眶有些红,有种想哭的冲动。
家里的孩子们都是十二岁之后,妈妈就不再管她们的穿衣扮,放手让她们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但是对于她的发型问题,尤其是刘海儿,已经放手的妈妈却还是忍不住过她,想让她把刘海儿掀起来。但是她不愿意,不仅仅是想要遮住自己的大额头,其实也是想要给自己一种安全感。妈妈也没有再强求,反而笑着,如果有一天她愿意自信地把额头露出来,就明她长大了。
而现在,她好像并不讨厌镜子中的这个自己。
“你你从到大都只会被人夸聪明,这是好事啊。这世上脸蛋儿漂亮的人多了去了,但是脑子好使的可就不多了,所以我觉得被夸聪明、被夸有智慧,这才是一个人所收获的最大的赞扬。”多米尼克笑着道,接着转过身问向这样摊铺的老板,“这个发带,还有这几个发卡,多少钱啊?”
听到他要给她买下来,阿丽莎当即道:“不用了,我自己可以……”
多米尼克却是按住了阿丽莎要掏钱包的手,“这些就当是我送你的圣诞礼物吧,圣诞快乐。”
付完帐后,多米尼克又问道:“还想再逛逛吗?”
“不了,我是趁着晚餐时间溜出来的,晚上睡觉前老师还要再查一遍人数,确保每个人都在酒店。”
“嗯,那走吧,我送你回去。”
……
“到了。”
酒店离得不远,走路不过十多分钟,两人也在酒店门口告别。
就在临走的时候,多米尼克突然转回身:
“对了,差点忘了恭喜你,今天的数学竞赛拿了第一名。”
阿丽莎惊讶地问道:“你怎么知道我是来这儿参加比赛的?”
“我一个同事的妹妹今天也去参加了在华盛顿办的全美中学生数学竞赛,听他了几句。你今天出现在华盛顿,刚刚又老师什么的,所以我猜你肯定也是来参加比赛的。”
“那你又怎么知道我拿了第一名?”
“你这么厉害,冠军还不是手到擒来。”多米尼克笑着道,接着便挥挥手告别,“再见了,天才。”
阿丽莎站在酒店门口,就这么看着他一点点离开,甚至那身影已经消失在视线中了,也依旧静静站立着。
直到一个同学在看到她赶忙跑了过来,“阿丽莎,原来你在这儿啊,快点回去吧,老师要清点人数了。”
“哦,好。”阿丽莎这才回过神来,和同学一道回去。
“诶?阿丽莎,你换发型了?很好看诶!”
“真的吗?谢谢。”
……
※※※※※※※※※※※※※※※※※※※※
[1]为历史上奈伊发表的原话
[2]这篇1934年12月发表在《华盛顿邮报》头版的文章原名叫做《800%的利润:杜邦肮脏的幕后交易》,历史上这次委员会和军火商的对决中,被委员会当成头号攻击目标的正是著名的杜邦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