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刘昌鼎的梦想
场务将每一幕戏,什么时候拍,在哪里拍分配好后,做成册子分发到各个演员的上。
陈洛熙一瞧,自己虽然出场次数多,但每一幕的戏份都不多。
大部分都是发号施令,偶尔带着兵去做一些坏事找仇恨。
其余时间,都是待在指挥部,默默听着下汇报拳王装逼的故事。
然后他会极其恼怒地叫一声——“八嘎”。
然后下就会“嗨”地一声,听候角田的训斥。
陈洛熙由于最近在系统中“角色扮演”了很多次的岛国军官,所以演绎起来轻松自如。
尤其是发号施令的时候,陈洛熙一派威严,嘴角贴上去的两撮胡子微微蠕动,看着都招恨。
但在大多时候,陈洛熙是站在片场默默看老叶装逼的。
和老叶比起来,什么李七夜,什么陈北玄,都稍逊一筹啊!这哥们,由内而外,散发着“我有一拳头,打遍天下无敌”的气势。
刚开始导演和制片人还会担心陈洛熙会嫌弃自己戏份太少,毕竟现在陈老师也是颇具名气的。但拍了两天,陈洛熙都很安静。有戏的时候听从导演的安排,认真演绎,听蠢属下汇报再次失败时候恼羞成怒的表情,听到打败八路又一个据点时的欣喜表情这几天的戏,对于陈洛熙来,太简单。
这期间李追还来探班,不得不,这家伙现在混得风生水起,据要打造像“海底捞”那样的连锁发廊。
陈洛熙听了李追的商业计划后,目瞪口呆,问了一个很具“企业家思维”的问题,“和别的发廊相比,你的优势在哪里?”
李追深深吸了一口烟,然后道:“这方面,我借鉴了海底捞的商业模式。全国火锅店这么多,为什么海底捞就能上市?”
陈洛熙摇了摇头,“为什么?”
“服务。‘顾客至上’的理念让海底捞走向成功。”
“所以?”
“我的天下发廊也会学习这样的商业模式,打造核心品牌,争取推向全国,将来在华尔街上市,走向世界。”李追雄心勃勃。
陈洛熙愣了一下,心想你确定这不是对华尔街的侮辱?特么华尔街精英炒完股,顺道去旁边的“天下发廊”里大保健一番?这特么的商业理念?
但起码,李追的试牛刀取得了初步的成功,顺利在横店开了家分店,这大抵,就是走向全国的第一步?然后打造一个像东莞那样的娱乐城?
陈洛熙这么一想,突然觉得老李子的前途比自己光明多了。
拍戏的日子过得很快,由于在片场,使得陈洛熙暂时性地隔绝了外界的注意力。
征稿活动拉下帷幕,经过商议,三部获奖作品都会陆续拍出来,但什么样个形式,还没最终决定出来?
据会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吸引投资,然后和天狐合作,全平台推广。
反正商业模式一大堆,就看哪个金主感兴趣了?
自从横店一别之后,陈洛熙很长时间没和刘昌鼎一起联系了。这子,不切实际且野心勃勃,和陈洛熙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两种人。
陈洛熙趟娱乐圈这个浑水的目的是为了钱,但刘昌鼎却想着改变娱乐圈。
这可能吗?陈洛熙觉得这样的想法,简直是虚无缥缈嘛!
由于获得是同一个奖项,刘昌鼎在这天晚上重新联系了陈洛熙,两人细细碎碎地聊着最近的情况。
陈洛熙自离开横店之后,发展出乎意料地顺利,很多诋毁和波折都安然度过,而且这些风波还对名气有加成的作用。
而刘昌鼎最近混得,着实是不咋的?靠着七舅老爷董爷的面子,他能进入一些不错的剧组中,担任一些有镜头有台词的角色。但无奈,这刘昌鼎总是和导演抬扛,在片场上念叨着自己对角色的理解,让导演恼怒不已。
“要是像你这样演,这部戏会像个什么鬼样?”导演很是气恼,若不是刘昌鼎的靠山太大,早就一脚踢了他。
刘昌鼎总是抱怨,无人懂他。
之后,他决定自己筹些钱来,按照当初陈洛熙的意见,拍些视频试试水。
尽管当初开挖掘存了不少钱,但一套四万块的拍摄设备下来,还是觉得肉痛不已。
七舅老爷看自己这个远方亲戚在各个导演中的口风都不太好,不禁有些气恼,大骂他不争气,然后便断了任何资源。
“你按照我的吩咐,踏踏实实拍戏,不要老在专家面前摆弄你的无知。”董爷对于刘昌鼎这个行为,显然也是十分不满。
刘昌鼎失去了七舅老爷的帮助后,个人在圈子内立马变得无足轻重。接不到什么戏,拍的那些视频也没什么反响,整个人也变得非常迷茫起来
那段时间,刘昌鼎直接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把自己的想法都付诸纸上,写了一大堆的剧本。
那些剧本的风格,荒诞不拘,明明写的是现实的题材,但每个情节,人物都塑造得十分夸张。
刘昌鼎抱着一丝希望去寻找那些和七舅老爷有过合作的制片人,那些制片人倒也算客气,但在看了剧本之后,很直接地道:“你写的这些,恐怕不符合当下的潮流。实话,你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但现在观众看电影更注重视觉快感和精神爽感,你这些都不太具备。”
显然,这便是拒绝了。
但刘昌鼎依旧不死心,道:“我们可以引领新的潮流嘛!”
制片人摇摇头笑了,“引领新的潮流?年轻人,这个圈子可没看起来那么简单。”
一次次吃了闭门羹,让刘昌鼎大受打击,几乎要放弃梦想,重新开回他的挖掘。
然后这次征稿活动给了刘昌鼎最后的期望。
“最后一次,如果不成功,就永久退出这个圈子。”刘昌鼎对自己下了最后的通牒。
和当初的易正一样,现实,已经将他打击得遍体鳞伤。
最后的结果还算不错,这部荒诞人生拿到本次征稿的头奖,三分50万奖金。
以及,这部有着等待戈多式风格的剧本,受到了作协好几位作家的赞赏。甚至,认为这个剧本为三部最佳。
但,可能也是最不适合市场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