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第五十章 汤团

A+A-

    定好日子后,到了那天,秦枢嫌峥一宗统一的长老服太过隆重正式,穿了身最寻常不过的青衫,同谢临清上了马车。

    马车和车夫都是谢家送来的,载着两人一路向城南而去。

    马车上,谢临清向秦枢简单介绍了一下他家中之人,他是长子,父母健在,有个垂髫之年的妹妹。

    “家中简陋,还望师尊不弃。”谢临清道。

    秦枢摆了摆手,他并不在乎这些,左右一次家访罢了。

    车辙在雪中压出深深浅浅的痕迹,偶有飞雪通过窗帘缝隙飘进来,谢临清拢了拢车帘,秦枢在他身上闻到一股清浅的梅香。

    他又想起屋内的插花,青瓷的花瓶,梅花是谢临清一枝枝挑选采摘出来,每隔几天便换一簇,让厢房内始终充盈着自然而清浅的香味。

    这同白霜爱用的宫廷熏香不一样,香料到底是特制的,比梅香本身多了许多浓腻,显得浓郁,秦枢不太喜欢那个。

    谢临清身上的梅香,多半便是采摘梅花时熏染上去的。

    他在花枝间仰头端详时,细的雪花落在他的发间和眉间,仿佛有浅淡光华自眉目间生出,更衬得少年如玉如英,芝兰玉树。

    分明心地是好的,怎么会……秦枢眉头不可捕捉地蹙了一下,抬眼看着坐在对面的谢临清,他似乎没注意到秦枢在量他,专心读手上的书。

    一个时辰后,马车到了谢府门口。

    雪停了,有太阳出来,照得人暖融融的。

    谢临清先下了马车,回身接应秦枢,做足了礼节。

    秦枢知晓他是做给家人看,也没有推拒,就着他的手下了马车。

    谢家人早早在府门口候着,看秦枢露面,为首一位长者嘴里着“恭迎仙长”,面色肃然,行了一个长跪的礼。

    他身后的妇人和女孩也照做了,女孩喊得奶声奶气,很是可爱。

    “不必多礼。”秦枢上前一步,用灵力将长者从地上扶起。

    这应当就是谢临清的父亲了,眉宇和谢临清有五分相似,身体不太好,有些咳嗽,眼下青黑。

    “儿驽钝,仙长费心了。”谢父着,又咳了两声,谢临清上前来扶住自己的父亲,让两人进去话。

    秦枢做足了一位慈和仙师的样子,温和夸赞谢临清天赋高,学的很快,又了些一路上发生的事,内里绞尽脑汁回想着时候班主任来自己家家访的做派,只求应付过去。

    谢父或许从未见过如此平易近人的仙长,加之仙长还对自家长子赞口不绝,心中惶惶而感激,再三拜谢。他是真心疼爱这个长子,也知长子走上修炼一途,于父母亲缘上只会越来越淡,便想努力一番,让长子多多体验一番天伦之情。

    几人只了一会儿话,谢父便身体不适,有些乏了,为了避免失礼,忙请长子伴仙长左右,自己先行告退。

    秦枢心中暗暗舒了口气,他实在是不擅于应付过于正式的场面,加之答谢自己的人是谢临清的父亲,更加不可能敷衍,实实地耗费精力。

    “师尊,弟子陪您在园子中走走吧。”谢临清将父亲送到卧房门口,折回来寻秦枢。

    秦枢没有拒绝,在他的陪同下游览谢府园子。

    谢家应当是书香世家,内里书卷气重,井然有序,虽然不大,但园景别致秀气,多植松竹,游廊间有松风泠泠,满园绿意浮动。

    受此熏陶,仆役也个个斯文俊雅,话轻柔缓慢,有读书人的味道。

    忽的,秦枢想起什么,停在一株梅树下,转头似笑非笑地看着谢临清:“你先前的冬至汤团何在?”

    风从后面吹来,幽幽梅香随花瓣吹落在秦枢肩上,谢临清将之拂下,动作轻柔,嗓音也轻柔:“师尊莫急,弟子这便去做。”

    拜入峥一宗七八年,谢临清家中的居室依旧原样保留着,旁边有个厨房,可以随时做些食,足见谢家对于孩子的宠爱。

    早已有仆役准备好糯米粉,谢临清用清水洗净了手,挽起袖子进了厨房。他的动作丝毫没有生疏感,修长的手揉面团时很是赏心悦目,不像劳作,更像才艺。

    他揉面的时候,秦枢进了他昔年的居室。

    随意转了转,也没发现什么有意思的东西,就连桌案上谢临清临摹过的字帖也工工整整,找不出错字来。

    窗外竹枝高低,日落时想必会将竹影投在洒金的宣纸上,带来一袭诗意。

    谢临清在谢家的居室和峥一宗那间居室很相似,特

    别简洁,除去博古架上必要的摆件外,几乎没有多余的东西,干净得仿佛这间居室的主人即将搬走一样。

    珠帘后是谢临清的床榻,秦枢在此止步,离开卧房去寻谢临清了。

    仆役摆好了大锅,水烧得热气腾腾,弥漫了整间厨房。

    谢临清手边的汤团捏的圆圆的,一个接一个摆放在盘中,规整可爱。听见脚步声,谢临清抬起头来笑了笑,问:“师尊喜欢什么口味?”

    竟然有一丝烟火气息,秦枢为这画面怔了怔,旋即道:“为师喜甜。”

    加入馅料,做好的汤团被放进锅中,谢临清掌勺,仆役在一旁下手。秦枢看着画面既好笑又感慨,没想到谢临清多才多艺,连做汤团也如此娴熟,这副充满烟火气的样子哪里像是谢家大公子,也不像峥一宗上的天才大师兄,真实得不像话。

    正感叹间,右边衣摆被轻轻扯了一下。

    秦枢低下头去,发现谢临清的妹妹不知何时也跟进了厨房。

    “你来这里做什么?”秦枢蹲下身去,和姑娘平视,和颜悦色地问道。

    姑娘和谢临清长得七分相似,是个标准的美人胚子,比闻莺上一些,粉雕玉琢,肤色白皙,一双大眼睛灵动狡黠,简单扎了个双环髻,穿着粉海棠织金面料的衣裳,戴了副金璎珞。

    “来看兄长做饭。”姑娘软声道。

    “他做过饭给你吃么?”秦枢笑问。

    姑娘点点头,肯定道:“做过,兄长做的饭可好吃了。”

    似乎怕不够,她又补充了一句:“真的很好吃,兄长好厉害。”

    “好好好,厉害。”秦枢摸了摸她的头,附和道。

    将煮好的汤团舀进碗中,谢临清端着走过来,无奈笑看姑娘:“妹顽皮,让师尊见笑了。”

    秦枢欣然道:“这个年纪的孩子正是这样才讨人喜欢。”

    他接过谢临清手上冒着热气的汤团,准备给姑娘,一转头发现谢临清也给姑娘盛了一碗。

    谢临清另外盛了两碗,嘱咐仆役将之给父母送去,又安抚完妹妹,让她高高兴兴捧着碗跟乳娘走了,才给自己也盛了一碗,同秦枢进了自己居室,撩开珠帘,搬了两张椅子来坐在桌边。

    “师尊觉得,弟子手艺如

    何?”谢临清勾起唇角看向秦枢。

    他揉面时应当使用了灵力,汤团有种糯而不粘,清甜自然的口感,且馅料不知用的几分甜度,不觉腻味,让秦枢不知不觉吃掉了半碗。

    “不错。”秦枢矜持肯定道。

    谢临清看了眼他的碗中剩余,微微笑着没什么。

    二人在竹影浮动的桌前用完汤团,又谈了会儿天,谢临清招来人撤下碗筷,又陪他散散步消食。

    时间流逝,到晚上坐上回驿站的马车时,秦枢才反应过来,信上的是谢父请他相见,以表感激之情。

    但从头到尾谢父只在最初同他了话,后面一直是谢临清陪着他在谢家闲逛,仿佛他是被请来尝汤团的,而非家访。

    古代的家访难道便是如此么?秦枢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中。

    到了驿站门口,秦枢不待谢临清来扶,自行下去了。

    马车在身后驶离,谢临清为他撑伞,挡住零星的雪。

    秦枢没什么表情,声音平静地问他:“谢临清,汤团也吃过了,人也见过了,你我二人之间的账,是不是也该算一算了?”

    他很少这么连名带姓地叫过人,谢临清在旁边不做声,微抿着唇。

    他都知道了。

    迟早会有这么一天,只是他没想到秦枢会选择现在便提出来。

    “如何?”秦枢停了下来。

    谢临清握着伞柄的手轻轻摩挲,内心斟酌半晌,终于道:“师尊,今日冬至,这些未免煞风景,不若另选个日子如何?”

    “你想选什么日子?”秦枢面上看不出什么,依旧是那副温和的样子。

    “水云幡出世之日。”谢临清轻声道。

    作者有话要:师尊知道了一些事情嘻嘻嘻~

    等后面水云幡出世了再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