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出现

A+A-

    连昭廷被祝妤君问得愣住,他怎么可能喜欢当红娘,他这不是不敢面对自己……呸,他这不是觉得好友和六姐郎才女……嗯,女才男貌,十分登对吗。

    连昭廷刚要开口解释,被祝妤君白了一记眼刀。

    杏眼圆睁,干干净净的带几分娇嗔的怒意。

    眼神好似圆石落入深潭,荡漾起涟漪,而涟漪中又生出桃花来。

    再多想法都被堵在心口不出,连昭廷抿唇沉默。

    祝妤君不多理会,转身走开。

    祝妤君不明白连昭廷为何一心一意撮合她与崔二公子,若连昭廷和崔元靖是兄弟情深,连昭廷看不得好友被拒绝伤心,她是不信的。

    崔元靖自尊心很强,不需要旁人,哪怕是好友的同情,连昭廷不可能不知道。

    祝妤君压下心底的排斥和烦躁,一点事而已,不去理会便是。

    三日后,太子正式归朝,一早祝妤君替太子的双膝涂一层药。

    如今太子除了不能快走,其它已与正常人无异,涂药是防止双膝偶尔出现的疲软无力。

    卯时中刻,太子由闻老先生、济子陪同,自暗道进皇宫。

    太子进宫,太子府的大门即开,成为普通府邸。

    祝妤君和连昭廷仍住此府,但可自由进出,可与任何人见面。

    连昭廷递了消息出去,问祝妤君和祝明轩要不要出去走走。

    姐弟二人答应下。

    关了半年,踏出府邸,头顶的阳光都猛烈起来,空气中有了炙热的味道。

    已经六月了。

    祝明轩兴奋地欢呼一声。

    连昭廷叫一辆马车,带姐弟二人在京城逛了逛,临近午时,去了悦来酒家。

    悦来酒家与悦来客栈一样,暗地里都是王府的产业。

    掌柜为几人准备了雅间,上了几道精致的京城名菜。

    “一会崔公子会过来?”祝妤君看一眼桌案上的碗筷,问道。

    连昭廷忙解释,“六姐别误会,北地的消息和信件都在元靖那……我没有别的意思。”

    自从被白一记眼刀,连昭廷不敢撮合好友和六姐了。

    消撮合的心思,连昭廷觉得整个人轻快不少。

    “别的意思是什么意思?”祝明轩贼贼地问道。

    祝明轩得老先生教导,又成日与连昭廷在一起,有些人鬼大,他看出连昭廷双颊微红,眼神闪躲,是在紧张什么?

    “孩子不懂,我点了京城八味攒盒,你快去吃吧,别乱问。”连昭廷遮掩道。

    “哦,原来是孩子不能懂的事,我姐还没及笄呢。”祝明轩撇嘴。

    连昭廷:“……”

    祝明轩成天和老先生学的什么。

    祝妤君:“……”

    弟弟一定是被连昭廷教坏了,好想连昭廷。

    不一会,崔元靖风尘仆仆地赶来。

    一眼看见端坐在窗旁的祝妤君,崔元靖心怦怦跳个不停,停在门槛外,一时忘记跨进来。

    许久不见,祝六又长高了,还好人没变瘦,应该没有吃太多苦。

    前几日他听太子府遇袭,吓坏了,幸亏祝六没事。

    “元靖哥哥,我姐又不能吃,干嘛一直盯着我姐看。”祝明轩在吃一块豌豆黄,含糊道。

    崔元靖回过神,见是祝明轩,很惊讶,“你怎么也在。”

    祝明轩:“……”

    感情他是透明的。

    “元靖快来坐,一边吃一边北地的事。”连昭廷道。

    崔元靖走上前,默默将连昭廷挤开,坐到连昭廷和祝妤君中间,装着浑不在意地道:“祝六,我弄到几本药典古籍,改明儿给你。”

    “好的,谢谢崔公子。”祝妤君礼貌道。

    “你我之间还客气什么。”崔元靖着拿出几封信,“郡主寄来的,让我交给你们。”

    对于连丹玥每次在信封上都将好友和祝六名字写在一起,崔元靖是不满的,可不满归不满,他是一个正人君子,不会拆信更不会撕毁信。

    崔元靖将信递给连昭廷。

    “要与六姐一同看的。”连昭廷准备走到祝妤君身边,发现崔元靖挡着丝毫没有让路的算。

    连昭廷觉得之前有撮合好友和六姐的想法,是他脑子有毛病。

    “你先看,看完给我。”祝妤君冷脸道。

    连昭廷讪讪坐下,一桌四人,唯有祝明轩在欢乐地吃东西。

    “六姐,丹玥找了铁匠,按照当初你给的图纸,制出很厉害的火器,据比攻城车和投石车还要厉害,有了火器,不用担心瓦剌了。”连昭廷压低声音道。

    崔元靖知道一些郡主研究新武器的事儿,但新武器究竟多厉害不知。

    信又递到祝妤君手上,连昭廷见崔元靖和祝明轩都好奇地盯着他,了个噤声的手势,“暂且不能,等回到北地,让丹玥演示给你们看。”

    新武器事关重大,崔元靖和祝明轩点点头,不再纠缠多问。

    这边祝妤君亦看完信,除了火器,丹玥还在查云春乡山上为何冒出大量硝石,目前已有眉目,要等她回去一起分析。

    祝妤君想起太子,以及闻老先生卜的卦,太子那有事儿未办妥,她一时离不开,不过在去南方之前,她可以先回一趟北地。

    祝妤君收起信,崔元靖起北地近况。

    总归二皇子的眼线和人手清楚后,北地越来越安稳和繁荣。

    崔元靖聊起祝家,“……祝家东府的宝庆堂门庭冷清,关了许多铺子,东府大老爷和三老爷在闹分家,去绥陵县县衙闹过几次,听三房要对大房刚出生没几月的孙子下手,闹得很是难看……东府是不行了,不过又冒出来个曹家,亦从事草药生意,曹家有个姐,东施效颦,学祝六开棚赠药,也号称自己会医术。”

    崔元靖提起曹家,一脸不屑。

    祝妤君对曹家有印象,虽不起眼,但在安阳城也是颇有家底的富户,因为亦从事药草买卖,早前郭氏还挺忌惮曹家。

    “那曹家姐不能话,面上有损一直遮着面纱,也不知如何治病看诊的。”崔元靖隐隐在讨好祝妤君。

    祝妤君想起她上一世,亦是不能话面上有损,不过依然救死扶伤,曹家姐值得佩服。

    “你什么?”

    不等祝妤君回应,那边连昭廷猛地站起来,急切地问道:“你那位曹家姐会医术且不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