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风风光光见人

A+A-

    风风光光见人

    “陶氏。”古言玉回答。

    秦荀殷“哦”了声,没什么,他早就觉得陶氏不能留,这下倒好,他们谁都还没有动手,她倒自己死了,陶氏一死,古言玉就能少很多麻烦。

    在太夫人那里吃了晚膳,从寿康院回秋兰院的路上,秦荀殷发现古言玉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两个孩子都跟在身边,此时也不是话的时候,他就一直忍到了屋里。

    待身边伺候的人都退了下去,秦荀殷见她还心不在焉,就问道:“在想什么?”

    古言玉抬眼看向他,昏暗的烛火映在她的眼睛里,反射出潋滟的波光,她不想实话,便随口扯了个理由,轻声回答:“在想陶氏和二妹妹。”

    “她们有什么可想的?人都已经没了。”秦荀殷道。

    古言玉闻言忍不住叹了口气。

    秦荀殷想到陶氏好歹带了古言玉那么多年,古言玉又是个心软的人,对她多多少少都有些情谊,如今人就这么没了,她心中难免有些感慨,也属正常,他宽慰她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她做了那么多亏心事,落得这样的下场,你不用为她伤感。”

    古言玉知道他误会了,果然以为她想的都是陶氏的事情,而他安慰的话又让她觉得很是欣慰,欣慰之余不免就有点愧疚。

    对秦荀殷的愧疚。

    忽然觉得空气有点窒闷,古言玉往浴房走去:“妾身去给侯爷准备洗澡水。”

    秦荀殷觉得她有点怪怪的,但是却并未多想,转身也进了浴房,这几日外面断断续续地在飘雪,水格外地冰冷,碰一下都让人有种浸骨的凉意,秦荀殷最初还想用冷水洗澡,被古言玉非常坚决地给阻止了,她觉得这样冷的水淋在身上不死也得去半条命。

    秦荀殷拧不过她,在古言玉的坚持下不得不改成用热水。

    古言玉就顺口问起今日秦荀殷和秦荀宁爬山的事情来:“三叔还好吧?”

    “他心情不太好,但去山上走了一圈,回来后心情已经好了很多,和三弟妹的矛盾也只是些口角是非,并不严重,他哄一哄三弟妹自然就没事了。”秦荀殷道。

    古言玉想起三夫人的斤斤计较,默默地为秦荀宁默哀。

    谁知过了会儿,又听秦荀殷道:“听三弟的意思,三弟妹好像有分家的想法,他得很模糊,我也不是十分确定,这种事情也不好追问。”

    分家?

    古言玉很意外,但想想又觉得实在情理之中,秦荀宁和秦荀殷都并非太夫人亲生,他们迟早也是要分出去的,只是因为如今太夫人还算身康体健,这个时候提出分家,未免让人觉得不孝,而且自古只有父母提分家的,还没有哪个子女主动提分家的。

    高堂在则绕高堂,高堂去则奔东西。

    只有等父母都去了,当子女的才有资格提出分家。

    难怪秦荀宁被气得都住到外院去了,三夫人提出这样的要求实在是太过分了,也太不顾秦荀宁的处境了,古言玉若有所思道:“夫妻吵架口不择言也是有的,想来是三弟妹气糊涂了,的气话,让三叔大人有大量,别跟三弟妹计较便是了。”

    秦荀殷笑了笑:“我就是这么劝他的。”

    有时候得容易,做起来却难,秦荀宁被气得住进了外院,恐怕不止这点原因,她笑问道:“所以他们到底为什么吵架?”

    “因为五弟和五弟妹的事情,”秦荀殷回答,“三弟妹是个闲不住的性子,大概看五弟和五弟妹闹不和,想掺和进去,就被三弟给训斥了,然后就吵了起来。”

    竟然又扯到了五夫人,再下去是不是就要扯到彩虹一尸两命的事情了?!

    古言玉摇摇头,觉得再问下去也没什么意思,就及时地住了嘴,到了第二日,古

    言玉去给太夫人问安的时候三夫人也到了,正在和太夫人话,一副眉开眼笑的样子,她就知道,三夫人和秦荀宁已经和好了。

    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秦荀殷的功劳,古言玉暗暗想着。

    过了几日,赖妈妈过来求见古言玉,宅子已经修好了,统共花了八两银子,还剩下二两银子,正好也到了发月例的时候,古言玉就让赖妈妈将三个月的月例领了回去,因下个月就过年了,还特地多给她们一人发了一两银子的红包钱。

    赖妈妈欢天喜地地走了。

    后又有灯鱼巷看守宅子的王贵忠前来领月例,古言玉同样给了两个红包,只不过这两个红包却不是给大人的,而是给两个孩子的,王贵忠感激得不得了,谢了又谢才离开。

    转眼就到了十二月中旬,再过几日就是卫国公府老夫人的寿辰了,古言玉想到自己和卫庭轩之间的纠葛,就觉得一个头两个大,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也不知道太夫人带不带她去,带她去又怕生出什么事情来,不带她去又怕别人以为他们在掩饰什么,颇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

    回事处的准备好了礼单,拿来给古言玉过目,古言玉就拿着礼单去找太夫人:“

    都是按照以前的旧例列的单子,您看还有没有什么需要添减的?”

    太夫人看了眼礼单,然后把单子还给古言玉:“按礼单上的准备就好,到时候你扮得漂亮点,我带你风风光光地去窜门。”

    古言玉忽然明白了太夫人的意思,她老人家要借此机会告诉所有人汴京贵圈里的人,他们家秦荀殷不克妻,看她现在的儿媳妇儿活得多么滋润富贵。

    当然也有不想让别人生出觉得他们威远侯府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只是相比而言,前面的意思要显得更重些。

    古言玉不想扫了太夫人的兴:“我一定扮得漂漂亮亮的,不让母亲失望。”

    到了正日子的那天早上,太夫人见到古言玉的时候都狠狠地震惊了一番,她穿着大红五彩刻丝袄,外面罩着大红织锦镶毛斗篷,耳垂上带着红石榴耳坠,梳着双刀髻,头上戴赤金累丝垂红宝石的步摇,看上去显得格外神采奕奕,明艳四方。

    三夫人看着光彩照人的古言玉,想到自己生了两个孩子后肚子上无论如何也减不下去的肥肉就觉得内伤,只露出一脸的艳羡。

    五夫人不由地也有些黯然,古言玉要手腕有手腕,要美貌有美貌,还占着威远侯夫人这个位置…上天对她好像特别优待,好的东西都给了她。

    太夫人看着却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就是要这样的效果。”

    明艳却不媚俗,夺目却不怪异,反而端庄大方、温婉有礼。

    “会不会太抢眼了些?”古言玉有些不好意思,她就是知道太夫人的目的,所以才把自己扮得这么明艳和惹人目光,“感觉太抢风头了些。”

    三夫人笑道:“像这样的寿宴,想抢风头的人数不胜数,二嫂您这样还不算什么,您虽然惹眼,却很素净,看着就让人觉得很舒服,今日定会成为别人议论的重心。”

    古言玉无所谓道:“随便吧,反正我也不是第一次被人议论了。”

    五夫人几人听着,都不由地笑了起来,古言玉陪太夫人坐了一辆马车,三夫人和五夫人坐了一辆马车,随行伺候的坐在最后的两辆马车里,马车摇摇晃晃地就到了卫国公府。

    马车在卫国公府的府门前停下,赵丽然和卫家的几个妯娌在门口接待来客,一看见威远侯府的马车,赵丽然立刻就迎了上来,亲手去搀扶太夫人,满脸堆笑道:“可把您给盼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