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命运的十字路口(2)
“咳咳…”于夏差点被自己呛到,“你什么?”
“我妈妈想请你和我们一起吃年夜饭啊。”
“为…为什么?”
“因为你一个女孩子家的在外一个人过年多冷清啊,而且我是你的房东,又是你的朋友,我妈妈知道以后就提议让你一起来过年,算是热闹一下。”
于夏皱眉,自己真的是不会应付大人啊…先不于夏的家庭是破裂的,就从就不需要去拜年的于夏和大人们的接触很少,如果于夏很容易和同龄人 成一片,思想也比同龄人要成熟,倒是对于长辈们,于夏可真是不知道该如何招架。
“那个,学长啊,你先帮我谢谢阿姨的好意…”于夏咬了咬嘴唇,开始组织语言,“我的话啊,就不去了吧,这个这么多年了,我也习惯了冷清的过,而且啊,我也不是很会话,要是气氛尴尬了,我这可就要焦虑症发作然后引发精神衰弱,然后,然后…”
“这么严重?”
看不出苏于飞的表情来,于夏心里有点慌。毕竟人家好心好意请自己一起过去过年,自己非但拒绝,还出这么不吉利的话,真是罪过罪过。
“也,也没有这么严重,就是,就是…”还是找不出一个好的拒绝的理由,于夏的手心开始都急出了冷汗。
“没事的,你不用为难的,不想去就不用去的,我妈妈人很随和的,她不会介意的,再你一个女生到男生家里去过年,虽我们是朋友,但是难免有些不合适的,所以你不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苏于飞微微一笑,把栗子递还给于夏。
“喵~”刚才差点睡过去的栗子,叫了一声表示抗议,但是很快又伸展开四肢,在于夏怀里闭上了眼睛。
苏于飞真的是善解人意,对于自己的拒绝不仅没有不高兴,反而还替自己找了理由,于夏的心里感动到不知该什么才好,总归是松了一口气。
“那就麻烦你帮我跟阿姨解释一下了,告诉阿姨我很抱歉的,十分感谢她的好意。”
“嗯,你放心吧。我就不陪你吃午饭了,家里还有事呢。你自己照顾好自己。”
“好的,学长再见。”
送走了苏于飞,于夏长舒一口气,唉,以前也不觉得社交有多么麻烦,的时候仗着自己还是个孩子,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喜欢谁不喜欢谁做什么不做什么都是黑白分明的,长大之后才发现,社交真的是麻烦死了,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
曾在书里看过一句话,孩子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
别人还有父母教导会好一点,自己完全是要靠自己观察学习,那些社会上的社交礼仪,很多都是跟温宇学的,比如给长辈送礼要送双数不能送单数,还有那些个察言观色,于夏在拿不准的时候尽量保持沉默和微笑,少多看也是种技巧了。
于夏是个追求完美的人,所以不允许自己犯错,更怕自己错话做错事引起别人的反感,甚至怕被嘲笑无知。尽管现在的于夏在别人的眼中可以算是全能了,但是于夏自己一点都不满足,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但是没有温宇带着,于夏又很难跨出第一步来,人倒是越长越大的,胆子反而变了。
唉,慢慢来吧,还好现在还是个学生,离进入社会还有几年呢,也不需要太心急。
于夏先给栗子准备好了猫粮,然后给自己做了午饭,一人一猫又归于平常。
于夏这边倒是平常了,其他人可就不一样了。
温宇那边,父母都已经到达了澳大利亚,温宇父母的心态很年轻,也可能和家里的公司有关,两人很有活力,从到了澳大利亚就让温宇当导游带着他们四处游玩,听温宇他们还购买了几张国内少见的袋鼠皮。
白苗也和于夏抱怨,在家的日子日常到有些无聊,尤其是于夏不在A市,自己想出去玩都找不到人。王勋每天带着自己的
林姎妹妹到处去玩,偶尔还能叫上白苗和金巍,但是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两个人腻在一起,对白苗来这个假期无趣极了。
宋佳佳也给于夏过问候电话,原本计划到了寒假和于夏一起去逛商场买衣服的宋佳佳得知于夏不回来过年的时候很是郁闷,以往过年都要去温宇家聚的,现在不仅温宇不在,连于夏都不在,宋佳佳连逛商场都没有兴致了。
值得一提的是金巍和宋佳佳依然保持着友好的联系。两个人的大学都在一个省里,见面倒是很容易。自从当年宋佳佳假扮金巍的女朋友之后,两个人的关系就一直很好,甚至可以是很暧昧了。于夏向宋佳佳八卦的听两人是什么情况的时候,宋佳佳竟然还吞吞吐吐的,实在是可疑呀。
而王勋,这个妹控,带着林姎把A市玩了个遍。毕竟家里是做娱乐行业的,王勋自是知道哪里好玩,哪里有好吃的,结果本来还瘦瘦的林姎,半个月竟然长了七八斤秤,这要是让林妈妈知道了一定高兴坏了。而且王勋的爸爸对于王勋的乐善好施很是支持,这也算是积德行善回报社会了,不缺钱的王爸爸对王勋的所作所为赞赏有加,而且开放的王爸爸私下还和王勋,要是真的喜欢林姎这个姑娘就大大方方的承认,等她高中毕业上了大学了,就可以成为王家正式的准儿媳。无所畏惧的王勋,竟然娇羞的红了脸,没有辩解的就跑开了。
真好呀。虽然于夏对自己没有回去的决定并不后悔,但是看
到大家都对自己有所思念,于夏也想回去和他们一起聚聚呢,白苗和王勋还好,毕竟和金巍还有宋佳佳已经半年没有见面了,确实是有些想他们的。
抱着栗子,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原本还稀疏的灯火,近段时间以来增多了不少,这是出门在外的人们回来过节了吧。有家可回,真好。于夏这才第一次对自己独自一人在外过年感受到了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