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贡

A+A-

    寿宴一结束,肖青洛就拎着裙摆一脸委屈地来到肖岭的望岳阁。

    肖岭刚才一时高兴多喝了几杯,回来就在下人的服侍下喝了解酒汤,此事正坐在书房里闭目养神。

    肖岭的书房寻常人是禁止入内的,但是肖青洛素来懂得装乖巧,意奉承讨肖岭喜欢,再加上又是儿子嫡出的女孩,肖岭也就放任她常来,这份待遇可是丞相府里的头一份,肖青洛一直引以为豪。

    “祖父,青洛有件事想要跟您。”

    肖岭毕竟年事已高,刚才本已昏昏欲睡结果却被肖青洛吵醒,不由皱起了眉头,心道待会就吩咐下去,以后无论是谁都不能再随随便便闯进来。

    “何事?”语气中透着不耐。

    肖青洛心中有事,倒是疏忽了平日里察言观色的本事,要是知道这一回就让之前的所有努力白费,不知该有多惶恐。

    “祖父之前不是要为孙女寻一门亲事,此话可还作数?”

    肖岭微微眯起双眼,“哦,青洛可是有了意中人?”

    肖青洛来此的本意原是为了诉苦,可此时却改了主意,穆辰平章政事官位虽高,但祖父是丞相,只要有祖父作主,不信穆辰不听,到时候还不是要乖乖上门提亲,也好挫挫他的锐气。

    她装出一副女儿姿态,依偎在肖岭身侧,轻声道,“是平章政事穆辰,穆大人。”

    肖岭闻言精神了许多,他知道皇上早就有意穆辰接替他出任丞相,只是他为官多年,学生门人众多,其中不乏有人在朝中担任要职,再加上有端王这个外孙在,要不是看在他们的面子上,又怎会容他再缓些时日,若是能与他结亲......倒不失为一桩美事。

    肖岭仔细量了一番身边的孙女,确实貌美如花,明艳动人,心中不觉又满意了几分,“青洛与穆大人是如何相识的?”

    “孙女与穆大人有两面之缘,第一次是在皇宫家宴时,青洛出去透气恰好与穆大人偶遇,另一次就是刚才在府中的花园里,穆大人与青洛探讨了一番对诗词的见解。”

    肖青洛闭口不谈两人的不欢而散,脸上的女儿情态成功让肖岭误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肖岭暗想,明日下朝后可以请穆辰过府一叙,谈谈两人的婚事。

    第二日早朝,听见皇上再次夸赞穆辰,肖岭心情竟一反常态地有些愉悦。早朝一结束,两人的位置本就相邻,肖岭两步就靠近了穆辰身侧。

    “穆大人果然是年轻有为,今日又得了圣上的称赞,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穆辰诧异于肖岭的主动攀谈,“丞相谬赞了,下官不过是尽了自己的本分。”

    “昨日寿宴人多,本官也未能与穆大人好好聊一聊,择日不如撞日,不如今日再请穆大人来府上,本官必定好好招待。”

    “恭敬不如从命,容下官回府换一身衣裳。”

    丞相府

    “穆大人请坐,给穆大人看茶。”

    “果然是好茶,多谢丞相大人的款待。”

    虽心中对肖岭的目的有所疑虑,穆辰却依旧不卑不亢,泰然处之,垂眸端起香茗细细品尝,只等肖岭自己把话出来。

    见穆辰丝毫没有主动开口的意思,肖岭的笑容僵了僵,“穆大人不到而立之年就已经官居从一品,真是后生可畏,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穆大人何不早些成家,也能更好的为皇上办事。”

    看来又是那个肖大姐,不知是她了什么,还是肖岭自己的意思?想到总有外人如此操心自己的婚事,穆辰又忍不住生出了几分想要把崔绣带来京城,让她早些成为自己的内人的意思。

    “多谢丞相大人为下官考虑,不过下官已有心悦之人。”

    肖岭刚想什么,却见穆辰似想到了什么,脸上的神情有一瞬间的柔和,“只是她此时并不在京城之中。”

    肖岭心中一沉,怎会想不到他竟然被自己的嫡亲孙女给耍了,脸色顿时难看无比,但既然话已至此,不如开诚布公地谈一谈或许还有转圜的余地。

    “听穆大人这么,那位姑娘想来并不是名门千金了,不是本官迂腐,只不过自古以来都婚姻大事需要门当户对,穆大人虽然官路亨通,但是朝中有人好办事,多一份关系也是多一份助力。”

    肖岭摸了摸胡须,神色有些高深莫测,“端王殿下之前也曾在老夫面前夸赞过穆大人,想必也很愿意有个机会与穆大人一起把酒言欢。”

    穆辰轻轻拂了拂衣袖,仿佛沾染了什么莫须有的灰尘,“丞相得有理,可惜下官向来随意惯了,看不得身边有什么不合心意的东西,更别是人了,所以只得辜负大人的美意。”

    肖岭为官几十载,已经许多年不见有人敢如此公然地顶撞于他,一时竟有些缓不过神来。其实,虽然肖岭年事已高,即将致仕,穆辰却也不曾有半点轻视于他,过府之前始终心怀尊敬,只是听不得他贬低自己的心上人,所以才语气冲了些。

    他对崔绣的喜爱竟然到了这种程度,穆辰心下也有些出乎意料,他见肖岭被气得不行,索性拿出朝中局势与他点明。

    “就算丞相大人愿意青睐下官,恐怕皇上也不会同意。皇上登基以来一直大力扶持寒门子弟,向朝中注入新鲜血液,哪怕是下官也不过是皇上的一枚棋子。如今不仅是端王殿下,就连锐王的势力也在一点一点削弱,在这种时候,皇上难道会愿意看到丞相府与下官之间联姻吗?”

    想通了这一点,肖岭顿时觉得全身的力气被抽空了一般,瘫坐在太师椅上,这一刻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确老了,他之前以为皇上是顾忌端王才留着他的官位,没想到只是拿他当幌子,暗地里却在神不知鬼不觉地扶植新人,好取代那些他曾经的弟子占据的要职。

    穆辰见他一副神思不属的模样,觉得今日再也没有待下去的必要了,一甩衣袍站起身,“下官告辞。”

    转身之际看着门口一闪而过的粉色衣角,穆辰有些突兀地出声道,“若是丞相大人有意为家中女眷寻一门亲事,下官觉得还是趁早为妙。”

    苏州

    崔绣从没想到有一天赵知府会想要亲自与她谈话,直到被人请来赵府,看着端坐在正厅的赵廉,崔绣还是对此行感到意外。

    这赵府崔绣来过许多次,但是站在这会客的正厅却是第一回,果然相比于赵雪凝的院子,这里显然更端方肃穆得多。

    赵廉自从崔绣进了府就一直在观察崔绣,确实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有自有一股优雅的气韵,不似这般年纪的姑娘,难怪会将自己的儿子迷得神魂颠倒。

    赵廉虽然心中对崔绣有些不满,但是穆辰回京前特意修书一封让他多加关照,赵廉不得不勉强收起杂念,对崔绣笑脸相迎。

    见崔绣就要行礼,赵廉忙道,“崔姑娘不必多礼,请坐。”

    “多谢知府大人,”崔绣依言在右侧的椅子上坐下,脸上虽带着温婉的笑意,却不见一丝奉承讨好的意味,“不知大人今日唤女子前来有何要事?”

    “本官确有一事想要交付崔姑娘,你可知圣上的千秋节将至,各地都需要向京城献上贡品,本官今日召你前来,就是想要把锦绣坊的绣品作为此次千秋节苏州城中的贡品之一,崔姑娘可愿意?”

    崔绣深知这是一次让锦绣坊在京城立足的大好机会,如果宫中的贵人能够喜欢锦绣坊的绣品,那京城中的达官显贵一定会趋之若鹜,到时候锦绣坊的名声就能传播起来。

    虽然赵廉不乏是因为穆辰的缘故才选择了锦绣坊,但是她对锦绣坊,对自己有信心。

    崔绣面带感激地对赵廉道谢,“女子在此谢过知府大人的厚爱,锦绣坊一定不负大人的期望。”

    赵廉满意地点点头,这女子果然有不同寻常的魄力,他有意敲于她,“你要知如今离千秋节不过两月,锦绣坊需在此时间内绣出能令人惊艳的绣品,此事事关重大,你万不可掉以轻心,否则牵扯到的可不仅仅是你锦绣坊的前程......”

    “大人放心,崔绣明白。”

    崔绣迎着夕阳走出赵府,想到京城的穆辰,脸上不禁流露出喜悦的神情,子辰,离我们重聚的日子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