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婚
崔绣是第一次在京城过千秋节,果然与从前在苏州城里大不相同。京城毕竟是天子脚下,皇上生辰这样的大日子,城里早就张灯结彩装扮了起来,宫里的贵人还派人在宫门外发放粮食,穷苦的百姓跟着沾了光,面上不免带着喜色,在心里感念皇上的恩德。
这样的日子穆辰自然是要进宫赴宴的,崔绣想起从前自己进宫的时候,桌上的菜品虽丰盛,但却是早就备下的,除了皇上身边那几位特别注意的,像她们这些臣子亲眷的饭食端上来时早就没了几分热气,看着颜色鲜亮,吃进嘴里却已没了几分滋味。
从前穆辰从宫里回来总会让厨房再准备些吃食,今日崔绣想着亲手给他包些饺子,又怕他喝多了酒,所以一并煮好了醒酒汤,就等他回来了。
把厨房里的事忙完,崔绣坐在墨韵阁的院子里,望着紫禁城里燃起的焰火,忽然觉得自己此时就像一个等待丈夫归家的妻子,心里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幸福和满足。
“姑娘,起风了,虽是夏日但也要心身子,不如进屋等大人吧。”
这是入京后穆辰特意让人采买的丫头,崔绣给她取名叫云巧,从前的穆府里除了几个年纪大的婆婆,倒是一个年轻丫鬟也没有留下。
崔绣看着云巧乖巧的模样,倒有些想念云柳和云香了,若是有机会,她还是希望能把她们买回来,毕竟那些年的朝夕相伴,是有真感情的。
“不了,我不觉得冷,其实难得在这坐着看看月亮、星星也挺好的,你不用在这陪着我了,回屋去吧。”
云巧捂着嘴了个呵欠,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嗫嚅道,“姑娘不睡,云巧不敢偷懒。”
崔绣轻笑了一声,“你看你都困成什么样了,明早你还要早起准备早饭呢,快去睡吧。”
云巧仔细确认了一会,见崔绣脸上真没有一丝不悦的神色,终于笑着应了下来,“好,姑娘也要早些歇息。”
穆辰离开皇宫的时候已是子时,马车渐渐驶离宫中的繁华与喧嚣,宫外早已万籁俱寂,只有那富贵人家门口挂上的花灯仍旧燃烧到天明。
在宫宴上,穆辰免不得喝了几杯,心思也活泛了起来,虽想着崔绣此时怕是已经睡了,但又忍不住想再看她一眼,所以入了府却没有第一时间回墨韵阁,而是去了旁边的倚墨阁,结果自然是扑了个空。
穆辰疑惑地从倚墨阁走出来,这么晚了,绣儿不在房里会在哪?答案怕是只有一个,穆辰满怀期待地朝墨韵阁走去,果然一入院门,就看见一道窈窕的身影坐在院中,双手支着脑袋,望着夜空出神。
直到一双温热的手掌轻轻放在了肩头,崔绣才反应过来,欣喜地往身后看去,“子辰,你回来了。”
穆辰在旁边的椅子坐下,“绣儿这么晚了怎么不去休息,刚才在想什么?”
“想你,”崔绣话一出口瞬间红了脸,“想着马上又快到端午节了,去年的端午我们是在苏州过的,那天我们带着勤儿一起看了龙舟赛,后来我还教你怎么包粽子,不知你还记不记得?”
“自然是记得,那粽子的味道我至今还忘不掉,”穆辰笑看了崔绣一眼,崔绣想起自己捉弄他的事慌忙移开视线不敢与他对视。
穆辰也不拆穿她的心思,“没想到这么快就一年过去了,这中间发生了很多事,好在你还在我身边。”
崔绣挽住穆辰的手臂甜甜一笑,“我也很庆幸。”
“我已让人去苏州把岳父岳母接了过来,毕竟我没有什么长辈,成婚是大事,自然要请他们一起商议。”
是啊,他们就要成婚了。崔绣心里像吃了蜜一样,想到能够见到娘亲,她怎么能不开心,只是爹他……
“我娘是最好相处不过的,但是我爹……他若是提出了什么过分的要求,你完全不必答应,不用顾忌我的面子。”
崔绣想着爹爹崔牧虽然外表清高,但骨子里想必却对钱财颇为看重,要不然前世怎会把她嫁给穆治南,这一世又迫不及待地收下赵思呈送的字,所以连带着对穆辰也担忧起来。
穆辰提及此事本意是让崔绣开心,没想到她倒是严肃了起来,“我这书房里还有几幅好画,皆是名士大家所画,就是都送给岳父也无不可,总不至于输给其他人,绣儿不必担心。”
穆辰言语间有几分调笑的意味,崔绣先是惊讶极了,“你竟然知道这件事?”
随后想到他既然一直派人暗中保护在她身旁,又觉得知道这些也不足为奇了,话中反而添了几分忐忑,“我知道后就把字送了回去,一刻也没有多留。”
“我知道,不过那赵思呈一直留在苏州我也不放心,所以就写了封信过去敲了一下赵廉。”
崔绣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雪凝和我他哥哥要走了,原来是因为你的缘故。”
“绣儿会不会觉得我这样非君子所为?”
崔绣摇头,“不,虽然有些出乎意料,但这样对我和他来都是一件好事,不是吗?希望他能用功读书,早日实现自己的抱负,毕竟他对我有恩。”
“你的恩情我来替你还,”穆辰把崔绣轻轻搂在怀里,夜里实在是太安静了,崔绣可以清楚地听见穆辰的心跳,一下、两下……是那么的有力量,忽然一声有别于心跳的声音响起……
“哈哈,”崔绣忍不住笑出了声,“子辰,你是不是饿了?”
穆辰又羞又窘,这种情形下怕是谁也无法厚着脸皮耍赖吧,崔绣笑着笑着笑声突然戛然而止,“糟了,这么热的天,我的饺子再不煮都要坏了。”
见崔绣火急火燎地跑向厨房,穆辰情不自禁地勾起嘴角,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
皇上生辰,举国上下休假三日,结果还没到第三日,穆辰就被召进了宫。
穆辰入宫也不知所为何事,崔绣猜不到,索性在倚墨阁的书房里思考起锦绣坊新进绣娘的人选,因着太后的缘故,锦绣坊未开先在京中有了名气,毕竟有了太后亲赐的匾额,谁不想看看太后喜欢的绣品会是怎么的模样?
自然来应征的人也多了起来,树大招风,其中不乏一些其他铺子派来的耳目,所以在绣娘的筛选上,从绣活到人品再到从前的经历,崔绣样样都不能掉以轻心。
常和敲了敲书房的门,“姑娘,常和有事禀报。”
虽然崔绣还未嫁入穆府,但是穆府上下早就已经把她当夫人看待了,就算是熟悉的常和,也时刻不忘守着主仆的规矩,不敢像之前在苏州那样放肆了。
“常和啊,进来。”
崔绣笑着看过来,“何事?”
“大人之前吩咐过,若是查到花家儿子的消息就立刻告诉姑娘,所以刚有了消息,常和不敢怠慢,立即就来找姑娘了。”
“有花婶儿子的消息了,”崔绣止不住内心一阵喜悦,随后又不免迟疑起来,“他还活着吗?”
“还活着。”
“活着就好,活着就好,”崔绣松了口气,“他现在在哪?”
常和轻叹了一声,“他人在驭兽斋,现在已经改名不叫花泽深了,据是因为上战场临阵脱逃被抓了回来,所以被罚在驭兽斋做苦役呢。”
“没想到会是这样,我们能不能把他救出来?”
“寻常人是万万做不到的,不过咱们大人却是轻而易举,朝中有规定,只有三品以上的大臣才能赎买驭兽斋的下人,所以只要让大人出面,就没什么难的。”
“没想到会是这样,好在……”想到花婶每日在家痴痴等候,崔绣不免心生感慨,既为她们能够一家团聚感到高兴,又为这中间的波折而心酸难过。
皇宫
看着端坐在大殿上首面色极佳的皇帝,穆辰对此行的目的有了几分揣测。
景宣帝兴致勃勃地:“穆爱卿,你可知朕今日召你来所为何事?”
可惜这种‘你猜’的游戏穆辰没有丝毫兴趣,“微臣不知。”
无趣,皇上心里暗道,“今日肖岭主动向我请辞,自己管教无方,才让府中辈犯下大错,所以无法在担任丞相一职,请求告老还乡,朕已经允了。”
少了一个心头大患,皇上心中着实高兴,“朕之前明里暗里各种施压,这个老狐狸一直不肯乖乖挪窝,如今终于肯辞官了,端王少了丞相府一脉的助力,也不足为惧了,这里面少不了爱卿的功劳。”
哪怕受了皇上称赞,穆辰依旧面不改色,“皇上谬赞了,为皇上分忧,是臣子的本分,微臣不敢居功。”
这一点皇上早已习惯了,要是穆辰突然表情丰富了起来,他恐怕反而会感到惊奇。只是若是皇上见到穆辰与崔绣相处时的神情,怕就不仅仅是惊奇那么简单,只怕是要吓上一跳。
“朕已经决定下旨升爱卿为丞相,不过这也是早就定好的事,算不得嘉奖,爱卿有没有什么想要的赏赐?”
皇上既然如此大方,穆辰自然不会拒绝,“微臣斗胆向皇上讨赏。”
“哦~什么?”
“请皇上为微臣赐婚,迎娶崔氏女……”
作者有话要: 一直追着看到现在的天使快举手,让我看见你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