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还乡记

A+A-

    正文 第87乡章还乡记

    “胖子很聪明的。”

    畅畅对胖子弟弟满满都是维护, 这么快就进入称职的姐姐角色了。

    其实一年没见,俩孩加起来才不到六岁, 统共刚在一起玩了两三个时吧。

    “胖子听见没?姐姐夸你聪明呢。”江谷雨笑起来,忙跟畅畅, “还是畅畅最聪明, 刚一会儿就把他教会了,你要是在我们家住一阵子不走, 他肯定就不用那么笨了。”

    作为被姐姐维护的胖子,还在努力显摆新技能, “接接、接接”喊得起劲儿。

    江满把他放在地上,胖子就自己摇摇晃晃地走开了,两条短腿车轱辘似的,跑得还挺快。

    “这么大的孩你可得看紧了,能跑会溜了。”江满笑。

    “可不是嘛,一眼看不着他就自己跑了,还会自己开门往外面跑,弄得我整天把门拴上。”江谷雨笑道, “可烦人了,又烦人又累人,有两回保姆阿姨请假,我一个人在家做饭, 我干脆拿绳子把他拴在桌子腿上。”

    江满哭笑不得, 拴狗呢这是!

    胖子圆溜溜跑了一圈, 回旋镖似的又跑回来了, 一把抱住畅畅,咿咿呀呀也没人懂他什么,自己却嘎嘎嘎笑得一脸傻乐呵,一绺清亮的口水顺势而下。

    “笨蛋,哪来这么多口水呀。”江谷雨不无嫌恶地赶紧给他擦干净,“姐,你这孩是不是真有点笨,他都一岁半了,正正好十八个月,怎么还光流口水,话也慢。我记得畅畅这么大的时候,都会叫姨了,自己能拿饼干吃,也不流口水。”

    “流口水估计是长牙,畅畅时候长牙也流口水,七八个月大的时候,整天嘟嘟嘟吹泡泡。”江满笑道,“各个孩不一样,有的早走路,有的早话,畅畅时候走路晚,话比走路早一点。咱们浩浩才十八个月,走路就走得这么好了,一溜跑的,也会叫人了,已经很棒了好不好。”

    畅畅张着嘴看看妈妈,白嫩嫩的包子脸有些难以置信:

    ——嘤嘤嘤妈妈乱,人家这么漂亮的姑娘,怎么会流口水呢!

    江谷雨:“是长牙了,后边又长出来两颗,牙板痒痒,有时候会自己咬手指。”

    姐妹俩交流了一会育儿经,俩孩就绕着院子玩,胖子果然跑得快,摇摇晃晃地只管往前跑,畅畅动作慢,乌龟似的在后边跟着。

    姑娘秀气的眉毛拧了拧,有点替弟弟操心,这么跑他也不嫌累,一路趔趄的,摔倒了怎么办?

    “姐,我和胖子户口已经迁过来了,工资也涨了。”江谷雨笑道,她婆婆两个月前退休,给她顶班了。

    “是个喜事儿。”江满笑,“你婆婆呢?”

    “去省城大哥家了。”江谷雨,“这不是退了休,有时间了吗,大哥那边孩也五六个月了,我婆婆之前要上班也没法帮着带,而今退了休,反正我们已经请了保姆,她就先去大儿子家住一阵子,帮着照顾一下。”

    “以后算给大儿子带孩子?”

    “那不会,我公公还没退休呢,家里她也不好长期离开。大哥那边,丈母娘离得近,能帮带孩子。”

    “我其实也没那么急着农转非。”江谷雨一边,一边进厨房拿了花生,跟江满坐在凳子上一起剥,“城镇户口管得太严了,没法子,要是我婆婆再过两年再退休,我们指不定还能再生一个呢。”

    江谷雨看看嬉闹的俩孩,笑道,“我就想要个女儿,像畅畅那样的,看我们畅畅比胖子省心多了。”

    “独生子女也有独生子女的好。”江满道。

    按照政策规定,吃皇粮的国家职工退休后,可以有一名子女顶班,别人家轮到顶班,往往要引发儿女相争。

    轮到江谷雨的婆婆,三个儿子都成器,都有很好的工作了,她婆婆就拿着刘是“烈士遗孤”做文章,跟单位我没别人顶班,我就得让我二儿媳妇顶班,你们理该照顾的。

    江谷雨福气好,顺利顶了班。顶班后她就是正式职工了,不顶班,就只能是个合同工,时下人们毕竟在乎这些。

    刘和姚志华不同,按照现在的政策,姚志华高校毕业,工作满一定年限,家属子女可以农转非。

    刘不属于高校毕业,退伍进入派出所工作,除非将来能够升职到副处以上,不然江谷雨和孩子是不符合农转非的。江谷雨顶班后,和孩子一起农转非,算是幸运地解决了户口问题。

    “好不好的,恐怕也就这一个了。”江谷雨撇撇嘴笑,“刘江东个坏蛋,他他也不是太想要二胎。”

    “浩浩太了,这一个你们还没累够呢。”江满心,注定是独生子女的时代了。

    她刚这么想,江谷雨问道:“姐,你不趁着现在,再生一个?”

    “畅畅太了。”江满道,“再我跟姚志华谁也没提过这个事儿,就没想过,我们俩大概都觉得,就一个孩子挺好。”

    “……”江谷雨顿了顿,“得,你们俩呀……反正脑子就是跟别人不太一样。”

    江满:……

    这是夸他们呢,还是怎么个意思呢。不姚志华这个土著,她一直都觉得,自己已经很具有时代特色了呀。

    “那刘怎么也不想要?”她忍不住反驳道,“合着别人家养孩子不累人呀。”

    江谷雨:“要不要,生不生,我们也是讨论过了的,浩浩才一岁半,现在是政策不准了,给生我兴许还生。你们畅畅都四岁多了,两口子都没提过,也是服了你们俩。”

    江满:“姚志华上学呢,我一个人,又开店又管家里,养一个畅畅就够操心了,再生他能帮我养?”

    “生一个跟畅畅做伴儿。你可不知道,我公公一直遗憾呢,孩多才热闹,他养了三个儿子,时候出去架都不带找别人帮手的,我们浩浩就一个,阴天下雨家里都没人跟他玩。”江谷雨笑嘻嘻继续忽悠她,“你想想,人家畅畅要是想要弟弟妹妹呢?”

    “怎么到你家就催生二胎来了。”江满送了江谷雨一个优雅的白眼,“你这是自己不生了,就撺掇别人?我们家畅畅可没过想要。”

    “我不信,那我问问畅畅。”江谷雨扭头便算喊畅畅。

    江满忙拦住了她,没好气地笑道:“她才多大,可经不起你哄,你可别给我们忽悠上了。生不生哪是一句话的事儿,我们刚到沪城,脚后跟都还没站稳呢,以后畅畅大一点再,指不定她还不想要呢。”

    “剥这么多够了。”江谷雨端起盘子里的花生米,“姐夫晚上能不能来?他要是来,我们就弄一半炸花生米,给他们俩喝酒,不来我们就都做糖炒的,行不行?”

    “多数不来。”江满道,“来了他也不敢喝酒,了今晚他守医院。”

    “那我们就都做糖炒花生米。”江谷雨转着眼珠子,看着畅畅和胖子玩,“畅畅,过来,姨给你做糖炒花生吃好不好?”

    “好啊。”畅畅一回头,正好胖子跑得太快,左脚绊右脚一个踉跄,噗通摔地上了。

    畅畅忙去拉他,保姆阿姨也跑过来,胖子倒是没事人一样,自己撅着屁股吭叽吭叽爬起来,拍拍手还傻乐呵。

    他摔倒就是个家常便饭,也不哭。

    “胖子,你慢慢的。”畅畅脸认真地告诫他,“我们班何东杰,都把鼻子摔破了哦,流血了好吓唬人。”

    “胖子听见了吗,看你姐姐多护着你。”江谷雨转着眼睛笑道,“畅畅,弟弟好不好玩?”

    江满一听她那口气就想翻白眼。

    畅畅点点头:“弟弟好玩。”

    江谷雨:“那你想不想要个弟弟、妹妹?”

    畅畅看看胖子,歪着脑袋想了想:“把胖子送给我们家吗?”

    江满扑哧一声,忍不住哈哈笑起来,一边笑一边抱起胖子:“我看就这么定了,畅畅,你姨正好嫌胖子累人,等回去我们就把胖子抱我们家去养,好不好?”

    江谷雨可没想到人精会给她这么个答案,一脸啼笑皆非,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畅畅人精看看江谷雨,大约不相信姨会把胖子送给她,便也没了表示,领着胖子坐下玩。

    江谷雨就叫保姆阿姨给俩孩一人冲一杯热牛奶,她和江满收拾做饭。

    “畅畅,想吃什么?”江谷雨顺手把桌上的鸡蛋糕递给畅畅,“先喝点牛奶,吃块鸡蛋糕垫垫,别饿着了。”

    “你还担心饿着?”江满看着桌上那一大堆零食点心,“你这半天就没让他们嘴巴闲着,怪不得胖子这么沉。”

    好在胖子是结结实实那种胖,身体健康结实,浑身劲儿,精力旺盛好动,要是浑身肥肉那种,江满大概要建议她给胖子减肥了。

    这一点江满跟时下的观念毕竟不同,孩子胖一点比较健康可爱,但太过肥胖,会影响长大后的身高和体型,就容易苦恼了。

    晚些时候,刘江东和他养父一起下班回来,彼此过招呼,刘江东便自觉进厨房帮忙。他的养父则一把捞起胖子,先跟孙子玩起了举高高。

    祖孙俩嘻嘻哈哈玩了会儿,老爷子看着畅畅姑娘十分喜欢,自家没孙女,看着人家乖巧漂亮的姑娘一个劲儿眼馋,逗她叫爷爷,又给她剥糖吃、忙着拿点心。

    “你公公,一看就是个惯孩子的。”江满看看院子里。

    “可不是,惯着呢。”江谷雨摇头表示无奈,“要吃什么给买什么,跟喂猪似的。就这,前两天还胖子怎么好像瘦了,得多给吃点儿好的。”想了想瞟一眼刘江东,自己啧了一声,“得亏还有我这个后妈,不然东西就惯坏了。”

    刘江东笑眯眯只管择菜,也不搭腔。

    结果等到正经吃饭,俩孩都差不多饱了,顶喜欢的红烧肉畅畅也只吃了两块,喝了半碗汤就饱了。

    倒是胖子,一岁半的家伙,吃了好几个肉丸子,江谷雨担心他积食,哄着他喝了些萝卜汤。

    然后俩孩排排坐在椅子上,摸着肚子懒洋洋不想动弹,一个本身就懒,一个纯粹吃饱了撑的。

    “畅畅,领着弟弟去院子里散步,消消食儿。”江满道,看着俩孩手拉手站起来,又嘱咐一句,“慢着点儿啊,刚吃饱不能跑快,慢慢的。”

    畅畅领着胖子出去,保姆阿姨刚要起身,刘江东的养父摆摆手:“你们吃,我看着。”乐呵呵跟出去了。

    “那我去医院一趟看看。”刘江东道,“也不知姐夫今晚怎么睡,用不用给他带个被子。”

    “你去干啥呀,累了一天了。”江满。

    “离得近,我就去看看,关心一下姐夫也是好的。”刘江东知道江满跟婆家的情形,也就没多。

    “非要去你去吧。” 江满道,“被子不用,老爷子住院都三四天了,他们家陪床还能没有被子。”

    刘江东骑车出去,保姆阿姨把碗筷收拾去洗了,江满和江谷雨姐妹俩便回他们屋里话。

    其实江谷雨这样,是跟公婆住一块,其实不是一个院子,都在县供销社的家属院,相邻不远的两个院子。江谷雨生了浩浩调回县城以后,孩子,跟公婆做饭吃饭也不值当再分开,就都在一起。

    她公婆没闺女,其他两个儿子儿媳也不在身边,江谷雨又是个懂事孝顺的,现在婆媳也实实在在处出感情来了。

    江谷雨这姑娘,真是没人不她好福气。

    “我婆婆昨天电话来还提醒我,你公公住院,我们离得近该去探望一下,可我一想起来以前那些事,我心里就不舒服。我婆婆还我呢,都是亲戚,不冲着你那对不着调的公婆,也该冲着姐夫的面子。”

    “你可别去。”江满嗤笑一声,“人昏迷着呢,你去看什么?你婆婆的那是人情客气,可他们老姚家跟别人就不一样,你去了,也是看他家老大那个嘴脸。”

    “其实你家大姑姐还不错的,老姚家我就还念着她一点好了。”江谷雨想了下,“正好你跟姐夫也回来了,今晚刘去了,明天上午再让他拿点儿东西去,正经探望一下,就当给姐夫和你大姑姐帮人场了,别的人我就当没有他。”

    “随你。”江满道,“要去你就给刘简单拿点儿水果,可别多花钱,花钱还不知道喂了谁呢,他大姐和大姐夫都是明白人,刘走个到场就行了。”

    完叹气,“我当时真应该坚决踹掉姚志华,多利索呀,就没这么多啰里吧嗦的事情了。”

    “姐你行了吧啊。”江谷雨忍不住笑,“你这话让姐夫听见了,又得哀怨好几天。”

    “他现在才不哀怨呢。”江满撇嘴,“他现在仗着他闺女,牛着呢。”

    知道江满已经在宾馆订了房间,江谷雨尽管对自家姐姐这种行为很不赞同,总觉得来了就该来家里住,不过想想他们家两间公房本来也不算宽敞,还住着个保姆,江满和畅畅来,住是住得下,未免要挤一些的。

    反正江满这个性子,自己要舒服,也不想给别人添麻烦,又不是第一次在县城住宾馆,江谷雨也就随她去了。

    稍后刘江东从医院回来,姚老头还那个样,姚志华晚饭吃过了,今晚就在医院守着,医院里有那种折叠的陪护床,带了被子。

    “他自己,还是跟谁一起守着?”江满问。

    “我去的时候,姐夫和他大姐在。”刘江东,“他大姐夫下午回永城有事,他大哥二哥没在,回家看看去了。”

    “那明天呢?”

    “他大哥二哥明天应该会回来吧,姐夫他交代过了,他们不敢不来。”

    “那我明天带着畅畅回村里看看。”江满笑道,“我们在这儿也没别的事。”

    “姐,那我明早送你们回去。”刘江东道。

    “不用,你们该上班上班。”江满笑道,“我回村还用谁送啊,我反正也不赶时间,闲溜达,我就带着畅畅坐客车回去。刘你明天上午要是去医院,就跟你姐夫一声,我们回去了。”

    “现在去镇上有专门的县内班车了,上午一班八点半,下午一班四点半。”刘江东对县内情况比较了解,就介绍了一下,还有过路的两班车,就是过路车时间不太固定,需要提前在路边等。

    因为天已经黑了,刘江东把江满和畅畅送到宾馆楼下,看着她们上去了,才放心离开。

    娘儿俩回到房间,便早早洗澡睡了。

    第二天一早七点钟起来,收拾洗漱,不确定下午回不回来,就把宾馆房间先退了,娘儿俩下楼去吃了个家乡味的早饭,八宝粥配青菜包子,脆生生的酱瓜咸菜,吃完慢悠悠步行去汽车站。

    县城繁华街道也就纵横两条,供销商场、百货大楼都集中在两条路的十字街口,算是县城最繁华的地段了。江满领着畅畅,先经过供销商场,一看,人家还没开门呢,八点钟才上班。

    江满看了眼手表,还差十多分钟,她本来还算买些点心啥的带回去呢。

    “那百货大楼肯定也没开门,等到他们八点钟开门,我们买完东西再去车站,就该晚了。”江满看看自家闺女,绝对的乌龟范儿,慢慢悠悠,走路半点儿不带急躁的。

    虽然不晚,可汽车站在县城最南端,这一段路靠姑娘自己走也有点累了。

    于是江满把包背在肩上:“畅畅,妈妈抱你走吧?”

    “不要。”姑娘摇摇头,“妈妈也累。”

    江满:“那你怎么走一路都让爸爸抱着?”尤其出了家门,在火车站、在机场,人多杂乱,姚志华同志就变成闺女的腿了。

    姑娘低头看路,漫不经心地:“爸爸是男的,他不累。”

    “……”江满莞尔一笑,便拉着她手,一起慢悠悠顺着路边往前走。

    走到车站门口不远,一辆时下常见的军用吉普车开过去,在不远处停下,又倒回来了。车窗里司机伸头出来笑问:“您是江满同志?”

    江满意外了一下,便笑道:“我是。请问您是……”

    后边车门一开,下来一个衣着整齐的中年男人,笑容可掬道:“还真是江满同志啊,你这是要往哪去?”

    “我回村去。”江满看着那司机有点眼熟,可这个中年男人却没见过的。

    她还没想起来,那司机便又笑道:“江满同志,我是镇政府的司机赵啊,您不记得了?这是我们镇上今年调来的刘镇长。”

    “哦,你好。”江满点点头,想起去年姚志华毕业,他们搬家去蓝城时,的确是老队长借了镇政府的车送他们,就是这个赵开的。

    “江满同志,你不认识我吧,哎呀我可是知道你的。”那个刘镇长殷勤问道,“你这是算坐客车回去?哎呀这么巧,我这正要赶车出差呢,正好我也到了,你这还带着个孩子呢,叫赵送你们回去吧。”着从车上拎起行李,转头又交代赵,“我自己进站,你不用进去了,你正好顺路送江满同志回去。”

    江满一时还有些不习惯,这位也太热心了,想想反正赵要开车回镇上,也没必要客气,就抱着畅畅上了车。

    刘镇长帮她关好车门,又嘱咐司机:“江满同志忙的可都是重要事情,这两天我出差,你干脆就留在她那边,江满同志用车也好方便。”

    转头又跟江满,“我听姚志华同志的父亲病了?姚志华同志是不是也回来了?瞅空我们正算去探望一下呢。非常时期,你要用车就招呼一声。”

    “姚志华也回来了,在医院呢。”江满稍稍一想,姚老头突然发病,就是镇政府的车给及时送进医院的,人家知道也就不奇怪了,鉴于他们两口子的“身份”,刘镇长去探望也不奇怪。当下便客气地道了谢,看着刘镇长拎着行李进站,赵掉头往回镇的路开去。

    “你们刘镇长挺热心啊,辛苦你送我们回去,我带个孩子可就方便多了。”江满坐在后排座,笑着开了个头。

    “那是,那也得看对谁。”赵笑嘻嘻道,“今天是你来了,别巧了遇上,他就是耽误自己的事也愿意。江满同志你猜,刘镇长这次出差干啥去了?”

    江满心,这位赵师傅也挺热情啊,她猜不着。

    “他去参加什么招商经验交流总结会。”赵自顾自了下去,“我们镇啥经验啊,我们镇有出口创汇企业呗,就是你们的姚家村出口商贸公司,不然刘镇长他一个镇长,还真不一定有资格参加这个会。你们村那个村长姚大军,现在来镇上开个会,话都比旁人牛气。老村长更是,有时候话比镇长都好使。”

    江满:这个貌似听了……也是老队长大半辈子的人品威望。

    “你们公司两年下来,比如那个肖老四家吧,加工收入加上分红,再加上肖四婶的工资,都万元户了,大瓦房都盖起来了,我听他家两个儿子,大的也才十七八岁吧,媒的都要挤破门框了。”

    江满:这个貌似也听了……

    “你们村一带动,旁边几个村子现在也跟着忙致富了,有的帮姚家村做粗加工,剪玉米皮、剪高粱秆什么的,后头旺村也开始做柳编了,虽然没出口,可人家也开始挣钱了。刘家村现在也准备办面粉厂,看见人家火起来,都不甘心闲着了。”

    “您这次回来看看,大冬天村里闲人懒汉都没有了,这形势,谁还不忙着挣钱啊。”赵一边开车,一边回头冲江满笑得灿烂,“江满同志,真不是我奉承你,谁不知道公司是你办起来的,现在谁要是敢在姚家村你一个不字,老百姓都能骂死他。”

    江满:这个貌似,吹得有点过了吧……

    然而跟日本的出口合同,的确在她手上是不错,肖秀玲这个最大股东啥事不管,她也就握着公司一大半的股份,可以路子既然开了,就算跟松原合作终止,她也照样找到别的合作方。

    同样,只要保证供货,保证质量,她也完全可以不靠姚家村,随便找哪个村子都可以加工出口。而老队长很清楚这一点,他担着个公司经理的头衔,每每都认真对别人,江满非让我干的,她给咱姚家村造福,我这把老骨头也就豁出去干……

    结果这么一来二去,姚家村包括周边村子,简直要对江满开始一轮造神运动了。老百姓表达好感的方式,就是如此简单直白,容不得别人她半点不好。

    老队长不是嘴碎的人,电话里也几乎没提过老姚家的事情。不过可想而知,姚老太一肚子对江满愤恨不满,却生活在这样的“舆论环境”里,也是够憋屈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