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中秋节这天,白天还是一样样的,秦嫂忙着家务活儿,孩子们读书的读书,练才艺的练才艺,柳明月将阿香留在家里,让她帮着自己纺毛线。等到傍晚吃完饭,就要开始拜神了,除了水果之外,主角就是昨天做好的酥饼糕点等。
“阿香,家里的猪再养一段时间就要杀了,到时候你就别老是出去,多在家里头待着,都晒黑了。”她看着阿香日渐粗糙的手,很是心疼地道:“我不是做了些润肤膏,你的手是不是总不记得擦?”
上辈子更糟糕些,经过了陈地主这些年的养护,她早就变成了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贵妇。后来一朝落难,靠的自然就是阿香和秦嫂,连陈梓湘都比她适应得快。
无论日子多难,阿香对她都是不弃不离,甚至,在她被□□的时候,为了护着她被断了一条腿……重来这一次,她自然是想给阿香所有一切自己能给的,最好就是让她健健康康成长起来,找一个可靠的男人,有一个自己的家。
若是实在不行,好歹学一门安身立命的本事,自己能养活自己,也算是她对阿香尽心了。
阿香刚想什么,又被柳明月断了,“行了,也别省着,你知道老爷给我留了一笔钱,家里头虽然有这么多个孩子,可也不是完全没收入了,你跟秦嫂每日都忙个不停,我再不能像从前一样给你们发工钱,但也要保证你们的基本生活无忧才是。”
到这儿的时候,她总觉得自己是心中有愧的。
老陈头还好,他跟祥的收入都没有给柳明月,而是让他们自己拿着。当然,每每都是换成米面往家里头带。
但像秦嫂和阿香这种一直在家忙活的,若是她不发月钱了,那就成了完全没有收入的人。柳明月觉得,等晚上赏月的时候,应该要将这件事拿出来一。
她原本就是盘算着等村长那边有了好消息,将酒坊建起来后,拿着方子分红的钱给家里人都分一分的。大头自然是给老陈头拿着,剩下的,分出来一部分给阿香和秦嫂,算是给她们私房钱了。
阿香也罢,还是个姑娘,没多少用钱的地方,可秦嫂不同,即使柳明月对豆子和杆子如同陈家的孩子一般多有照顾,可一个母亲手头上若是没有钱,也是拮据得很。眼下能含糊,日后肯定是含糊不来的。
“我知道了。”阿香将自己的手从柳明月的手里抽出来,给她递过去一团毛线,“您别老是操心我的事儿了,自己多顾着自己的身子吧。”这一天天都忙着呢,除了教养孩子,还得操心这个家的生计问题,叫阿香有些心疼。
两人一边着话,一边干活的,倒是也挺快的,毛线一个个在她们的手上成型,团成圆球球放在边上的篮子里头。
等月上树梢,摆放在厅堂中的桌子上放着水果和糕点,柳明月还将带回来的茶叶也摆上了,加上老陈头在镇上买的桃花酒,已然足够丰盛。
陈梓湘带着几个娃娃玩着新得的积木,柳明月便将家里人都聚集在饭桌前,准备开个会。她将自己记事儿的册子掏出来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肯定是大事儿。而没有跟老陈头谈过就直接往外,也是叫柳明月有些许忐忑的。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跟大家家里的情况罢了。”她将册子摊开,“总归日后都是一家人,既然已经改口,那么就得立起规矩来。省城的这两处作坊是老爷留下的产业,陈叔管着,每年的收入就是我们这个家的支出。”
没有具体的数额,但是大家都清楚,这两个作坊的收入并不高,“原先老爷留下来的产业变卖后,就都给存起来了,这是日后四个孩子的,不能动。”过另一页,“村里头的酒坊是以方子入股得分红的,到时候陈叔和我各拿三分,剩下的,就给秦嫂和阿香分了。”
罢,不顾她们的反对,直接往下,“至于祥,翻过年就不去赶车了,我算将隔壁那块地建起来,做个醋坊,全交给你管了。”其实这也是老陈头期望的,离得近,但是又有自己的空间,即使日后祥成婚了住着也合适。
大家欲言又止,但柳明月并不给他们话的机会,“我知道这是大事儿,本来应该跟你们商议的,但是我又想着我们能一路到柳家村来,能成为一家人,何尝又不是一种缘分。今日我便托大,就这么定下来吧。”
老陈头原先还想推辞,但是见柳明月是这个神色,沉默了一会儿便也点头应下来了,“也罢,那就这么定下来吧。”之后,不管几个人的神色,径直去上香了。
柳明月见状,补充了一句:“秦嫂,村里也要多出去走动走动,若是日后遇上了好人家,也不要怕,我们也是你的娘家人。”直把秦嫂到眼眶都红了才罢休,可她却不喜欢这种煽情的场面,便借口有东西要拿回屋去了。
祥跟阿香凑在一起嘀嘀咕咕着话,秦嫂看着豆子一边照顾陈梓淳,一边还看顾着杆子,心里头酸酸软软的。
其实当初会选择跟着柳明月下乡来,不过是知道省城日子不好过,回乡又不成罢了。可回来才这么短短的日子,却似乎真的将心都贴到这个家了一般,她想,或许就这么在柳家村过一辈子也是好的。
靠着柳明月将孩子养大,等孩子成家立业,她便跟着扎根下来,勤奋些,总归是不缺吃喝的。
可柳明月给出的这一笔钱,这就意味着,她自己原先的盘算都是错的。秦嫂看着几个孩子,尝试着将自己融入这个家,几乎在一瞬间,整个人的气质都不一样了。
那边忙活的老陈头却也没有因为柳明月出手大方就担忧,他是知道实情的,陈地主走了以后肯定是给留了后手,虽他并不是十分疼宠柳明月,可到底家里还有这么些个孩子,哪怕是看在孩子的份上。
即使没有,光是当初省城变卖家产后的钱可就不是数目,虽然这一路花了不少,可大头的都存着呢。当然了,日后她的依靠本就不是这四个孩子,她还年轻,再嫁了也能有自己的孩子,总不能用四个孩子就把她绑死了。
晚上一起分食了糕点,喝了些茶,坐在庭院里赏了会儿月亮,便算是把这个中秋给过了。赶了孩子们去睡觉,大人们也没有忙别的,索性坐着闲话一二。
“中秋过后,大家可就都得为冬天忙起来了,秋收后,只怕出门的就少了。”他们这儿虽然是南方,可到了冬日也是会下雪的,今年是他们在柳家村的第一个年,没有了壁炉火墙取暖,过冬还得再多准备。
老陈头自己暗暗将这件事记在了心里,不想出来让柳明月操心。
“是啊,前些日子不觉着,最近燕子总来叫我上山,秋收冬藏,农家人的生活都是如此。”柳明月感叹道,“我总想着可能会乱起来,缩着过日子,生怕出了头。可如今看着却不是如此,过日子冷暖自知,我们还是要让自己舒心些。”
刚回来的时候她如同惊弓之鸟一般,想到的都是后来运动时候的种种,如今安定在柳家村,看着大家过着自己的日子,如同在桃花源一般,倒是也冷静了不少。
其实建国后,好长一段时间是举国欣欣向荣,大家力往一处使,劲儿自然往一处去了,整个国家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着。而柳家村这样的地方,自然也是一样的,哪怕是后头乱起来了,柳家村有族老们镇着,肯定也好很多。
既然如此,她大可不必战战兢兢,心过日子,融入其中,不要落下话柄便是了。
秦嫂笑着搭了一句话,“这日子还不算舒心?”她每日总有忙不完的事儿,可都是家事儿,倒也习惯了,“这年月里能吃饱穿暖,一家子在一起就已经是最舒心的日子了。”她的要求不高,如果能一直维持下去就够了。
“如今这堂屋还是老久了些,等过了年,找个机会就翻修一下吧。”柳明月当然是更倾向于推倒再起的,可村里头就村长家是砖瓦房,其他还都是土房子。当初回来后,后头她后头起的厢房都是土砖房呢,并不敢太张扬。
若是酒坊能建起来,那就意味着家里有一笔稳定的收入,攒一段时间,到时候再花就有了出处。更重要的是,村里头的人肯定也会因此富裕些,只有大部分人都富裕起来了,他们才不会太显眼。
“前些日子听到隔壁镇上的染布坊要出手一批染料,我在想着要不要去一趟,买回了了就放着。家里的羊毛线若是做多了,就拉到镇上去往外卖。”老陈头看着柳明月,征求她的意见。
这时候会纺毛线的不多,而羊毛也不是那么容易收集的,他却正好有一个朋友手上有资源。是他在去听省城医生消息的时候联络上的,暂时来是可靠的。
老陈头想过了,家里头的收入还是要更多元一些,才更有保障。毕竟,建国后,谁也不知道对于这些作坊,国家是个什么样的态度,听在解放区,都是共产的。若是省城的作坊被共产了,那就意味着这一部分的收入直接完结。
他想找人把省城的房子收拾出来,留下来最后一进,其他的改造一下,正好分成几套房子都卖掉。
眼看着要建国,其实很多人都是惶恐的,省城走的人很多,房子并不值钱。可随着省城被解放,入驻的外来人口总是有的,总也有人需要房子,他觉得这就是机会了。
有些敏锐触觉不需要人提醒,老陈头几乎可以是无师自通了,他对未来的趋势掌控上有过人的天分。不仅仅是房子,趁着这个机会,他还想把之前留下来的一些书籍以及古董都好好藏起来。
要知道,陈老爷当初可是建了隐秘的地窖的,入口只有少数人知道,将东西藏好,日后也不至于因为人不在了被霍霍了。
对此柳明月也是赞成的,她虽托了徐燕,可老陈头若是有了路子,那就更好了。“也成,挑一些常见的颜色,红蓝最好,还有黑色也成。”她随口道,这些颜色比较常见,到时候调一调浓度,还能有更多的选择。
不过这些她不太懂,也不敢托大,“到时候陈叔记得听下用法,我们都未曾试过,羊毛也不便宜,工序还特别多,可不能浪费了。”她都想好了,若是真的如同老陈头的做多些,到时候可能要找人帮忙洗羊毛。
要知道,那刚刚从羊身上剃下来的毛是不能用的,除了要洗去上头的脏东西,还要加洗涤剂才能把油脂也去掉,然后烘干了上色,才纺成线。当然,先纺成线了再上色就有一个弊端,颜色可能不均匀,自家人用的原色也无妨,但若是往外卖,还是要有些选择才是最好。
她都想好了,到时候就用白色的底,用其他颜色的毛线作为点缀,给孩子们织有图案的那种,比之前在省城时陈地主托人买的应该要好看一些。
“我看报纸上,建国的日子定下来了,就在十月一号。”老陈头道:“到时候可就有一番新景象了!”
作者有话要: 新的一年,祝大家都顺顺利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