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起义

A+A-

    “开城门!军情急报!”一名士兵纵马向康城的城门急速行来, 他手上是斥候卫的令牌。

    城墙之上的守军,听到那急切的吼声,匆匆的向城内的守军报备:“快开城门。”

    天色刚刚微亮的康城还是一片安静,贩们推着自己的车刚刚出来,还在摆弄, 早朝的大臣们尚在皇宫之中。

    儿稚子尚未醒来,枣红的马儿自大道上疾驰而过,传令的士兵脸上不满了凝重。

    正在早朝的大臣们在酣畅淋漓的各抒己见, 忽然听见门外的太监一声高亢:“殷川急报。”

    “报!殷川爆发起义, 一日之内殷川沦陷,殷川太守被悬挂城门之上。”

    少帝看完急报,俊朗的脸上布满阴霾:“无知民。”

    “哪位将军愿前往平叛?”李珺瑾在龙椅之上, 冷冷的开口询问。

    这等起义如今整个天宸,层出不穷, 今年之内已经是第三起了, 自先皇在位,各种民间起义便不曾停歇, 而此次殷川起义,领军者更是曾经的太守。

    别看康城一派祥和之景,康城之外的其他地方,多是民不聊生,沉重的赋税压的百姓喘不过气,少帝虽不曾增加赋税,可如今的天宸, 早已不是当初的天宸。

    地方官员与朝中大员互相勾结,宗族势力垄断一方,各自割据,也不过是互相牵制,若非李珺帆手握镇北军军权,加上宇文家对皇家的支持,才维持着这虚假的和平。

    在康城意外的地方,宗族势力远比圣旨有用。

    宇文汲在少帝完之后,坚定的出列:“臣愿为陛下分忧。”

    “甚好,宇文将军便率一万大军前往平叛,明日启程。”

    散朝之后,宇文汲跟在自家父兄身后。

    “汲儿为何主动请缨?”

    宇文汲看了一眼远处的天空:“听闻上次张将军率军平叛,男女老少皆杀之,少时与陛下一同听学,太傅曾,百姓乃国之根本,汲彼时不明,如今倒是明白了。”

    “父亲护的是李家皇室,还是这天下百姓?”宇文汲目光灼灼的看着宇文将军。

    宇文将军欣慰的点头:“汲儿长大了。”

    宇文朔拍了拍宇文汲的肩膀:“妹所言不错,我宇文家的儿女,自当是保家卫国,先祖曾对天下百姓起誓,永生守护这一片山河,你我兄妹也自当如此。”

    “父亲,哥哥,你们先回去吧。”宇文汲笑着到。

    “好。”

    宇文汲出现在长公主府之外,门口的守卫前去通报。

    楼未晞正在香房调香,这些日子李珺帆总是睡不好,她想炼一些安神香给她。

    “让她稍等片刻,我稍后便去。”

    随后前去寻找珺帆,之间那人坐在庭中,面前是堆积的公文以及信件,只有秦沛凝与一名少年在,其余人均在远处。

    那少年未晞倒是第一次见,未晞将香料给了珺帆身边的侍女,交代了几句便走了。

    珺帆从不过问未晞的事,而未晞也从不在她忙碌的时候扰,好像是一种心照不宣。

    未晞知道珺帆心中是有这天下的,珺帆也知道未晞不会就此甘愿做一个臣子。

    只是如今有些事,透了,便不知道要如何去对待彼此了,至少在未晞离开这长公主府之前,她的剑尖不会指向那人。

    陈子砚将今日朝堂上的事告知了珺帆。

    珺帆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急什么,便是宇文汲平叛了,也还会有其他人起义的,子砚在曹州做的很好,曹氏这颗子,记得盯紧了。”

    “是。”

    “沛凝,端王那边如何了?”

    “端王妃与端王,琴瑟和鸣,感情甚好。”

    “好。”

    “那边无事了,子砚,明日你便去吏部任职,沛凝,你将此信送去给顾杭,他知道如何行事,殷川靠近顾家。”

    秦沛凝和陈子砚恭敬的退下。

    珺帆看着那些公文,低低叹了口气。

    陈子砚与秦沛凝一同走出去,陈子砚当年不过刚刚及冠便中了状元,少年英才一时也是名震康城。

    只是这几年被陈宰相下放到了曹州,才渐渐被人遗忘,如今这位天才回来了,想来这朝中也会掀起一些波澜吧。

    “殿下到底在想什么?分明她也可以荣登那九五之位。”陈子砚皱眉,他着实不喜欢那位陛下,当然这话他也就在秦沛凝面前。

    秦沛凝摇了摇头:“殿下的心志不是你我会明白的,慎言。”

    陈子砚撇了撇嘴:“我懂,也就是在这里。”

    秦沛凝笑了笑,这陈子砚倒是和宰相大人的刚直半点不像,宰相一生恪守礼制,陈家其他公子也都是迂腐有余,变通不足,这位公子倒是全然不同。

    也不知道宰相若是知道他这一面,会不会气的吐血。

    -

    楼未晞与宇文汲一同离开了长公主府,今日倒是没有相约校场,而是去了茶楼。

    宇文汲叹着气喝了一口茶,此刻那书先生真声情并茂的着那些风花雪月的故事。

    “怎的叹气?还有什么能难住宇文将军的?”未晞调侃她到。

    宇文汲摇了摇头:“心中有些不解罢了。”

    “何事不解?”未晞缓缓品着茶,入口甘甜,可过后便是涩人的苦,然而喝多了便也觉得别有一般滋味。

    “百姓为活命而起义,我如今率兵镇压,算不算断了他们的生路?”宇文汲问出自己心中的疑惑。

    “你不去自有他人去,你去还能护一些人。”未晞冷静的到。

    “那又如何呢?此后不也一样是,甚至更惨,依旧是回到那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可我生在康城锦衣玉食却帮不了他们。”宇文汲的苦恼来自于此。

    “当年前朝混乱,开元皇帝领兵反之,不过是天道轮回罢了,上位者不仁,便有后继之人,届时宇文将军再做抉择也不迟,如今天下还不是乱的时候。”

    “何解?”驰骋沙场她可以,指点天下她不行,但愿意听。

    “如开元皇帝那样的人,还没有。”未晞缓缓的到。

    “你呢?”宇文汲仿佛要将未晞看穿一般。

    “至少现在的我不是,东洛虽强,可东洛王如今不会出兵,他身体渐弱,没几年时间了,东洛太子不是个能一统天下之人,天宸虽乱,可那些国暂时也不敢随意出兵,听闻顾家倒是广施仁义,宇文将军不妨看看。”楼未晞笑着看着她。

    宇文汲眯着眼:“你就不怕我告你谋反之罪?”

    “长公主不信的话,谁信呢?”楼未晞无辜的到。

    “你倒是会找靠山。”宇文汲白了她一眼。

    “过奖。”未晞笑着,并不否认。

    一壶茶喝完,那书先生的故事也完了。

    宇文汲起身:“我懂了,多谢楼将军指点。”

    未晞也跟着下楼:“谢倒不用了,只希望日后你我不要兵戎相向。”

    “也许也有可能呢,谁知道以后的事。”宇文汲轻笑着到。

    楼未晞勾唇:“有你这句话就够了。”

    宇文家与长公主府并不顺路,两人在门口便各自离开了。

    未晞去了趟驿站,那名叫封景烁的少年已经痊愈了,正跟着那些个士兵们习武。

    “抬手,突,用力。”未晞不在,那些士兵也不曾落下锻炼,倒是令她颇为欣慰,看到了便出声指点。

    走到封景烁身旁,一脚踢下去,少年便跪倒在地:“腿上没力,如何能杀敌。”

    “是,将军教训的是。”

    未晞看了眼他手中的枪,抬手拿了起来,放在一旁:“先学会用棍。”

    认真的量了一下这少年,未晞摩挲着下巴,邢唐被她发去了别处,身边倒是少个跑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