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A+A-

    李得文那天晚上还去了荣聿府邸。第二天, 徐鹤章亦到荣聿府中。

    事情机密,都是官职低微的人物们在动作。

    荣聿牵涉最大,压力也最深, 但据闻他那日在家一个人喝了一壶好酒,然后砸了杯子骂了一句“去他妈的老娘们!”

    第二天他依旧笑嘻嘻上朝, 顶着个红酒糟鼻在太后叫起时一脸笑意, 机簧灵动。

    太后拨弄着指甲, 叹口气:“唉,我想把这处园子好好修一修,颐养天年, 怎么反对的人这么多呢?朝廷没钱, 我也晓得,但修园子能用多少钱?荣聿,你是内行, 你看!”

    荣聿躬身道:“其实日常修缮是花不了几个钱。奴才还想着沿着海子边造一些亭台,然后在海子里植上荷花——对了, 还有天竺进贡来的睡莲, 粉的、紫的、蓝的都有,稀罕得不行——疏浚一下海子, 也不是天价。”

    接着皮了脸一笑:“不过这次内务府库房的银子给山东省赈灾了,内务府是真没钱。”

    太后不屑地“哼”了一声:“那么多银钱给山东赈灾, 也不知赵湖桢一个人就贪了多少!之前么,礼王倒台, 内务府就吃饱了;这会子再倒一个巡抚, 想必修园子的钱不就出来了?赵湖桢难道就是个无懈可击的人?我倒不信呢!”

    荣聿附和着:“这年头,有几个做官的经得起查的?一查一个准!”

    反正查地方督抚又不是他的工作任务,附和谁不会啊!

    太后琢磨着吴唐能够给昝宁弄下来, 赵湖桢给她弄下来也应该不是难事,志满踌躇,恰好看到荣聿展开一幅画卷,眼睛不由一亮:“这就是工匠绘制的清漪园图?”

    “是呢。”荣聿指着卷轴,“这是海子边一片,等种上睡莲,再辟开一条水道,让太后的绣舫从水道里弯弯曲曲过去,两边都是香喷喷的睡莲,吹着海子上的清风,老佛爷您就真是观音菩萨了!”

    这马屁拍得太后极其舒坦,画面中的图景也着实令人眼馋。她笑得“咯咯”的:“荣聿,就你子会孝顺!”

    转脸:“下一拨起儿叫国轩来。他马上要进军机处,得先学着点怎么上陈下达。这次修缮园子的事,也叫他早点动脑筋,配合着荣聿,一件件事都要铺陈开去做。”

    想得挺美。

    而纳兰国轩之前请军机处的各位赏脸吃酒,却没有人答应他的邀约;想聊一聊军机处的细务,大家也是一色的赔笑脸:“事务都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等提督大人正式入了军机,自然一学就会了。”

    其中尤以资历并不深的白其尉态度最为冷漠,每每笑着:“提督大人海涵,朝廷军机处的制度最严——因着这地方关碍太大、秘密太多——不经任命时是断无进去参观的道理,咱们也不敢多语里头的密辛。不过等大人正式入值,我等都甘供大人驱使。”

    但就是一口酒饭都不肯吃喝,把人尴尬地晾着。

    还没进军机处呢,纳兰国轩就已经感觉被孤立了。

    真的正式任命宣了旨,纳兰国轩以步军统领衙门提督兼了军机大臣,军机处值庐里堆得山似的文书让他吓了一跳,而其他人冷淡地一声:“大人辛苦,卑职家里有事。”也不陪同,也不解释,一个个拎着衣包就走了。

    纳兰国轩即便想借着新官上任来整顿一下这么差的工作纪律,但因为自己实在是茫然没有头绪,这头两天不得不忍气吞声。

    第三天,他惊慌失措地递牌子求见皇太后。

    太后刚叫了一次起,有些劳累,几个宫女在给她熥脸捶腿。听闻自家弟弟又来求见,不由叹了口气:“真是不累死我不算完啊!”

    慢吞吞重新换了衣裳,翘着新近制的金累丝指甲套,踩着花盆底,在宫女的扶掖下缓缓来到“九州清晏”的暖阁听政。

    纳兰国轩正在那儿跳脚呢,好容易蒙了传唤,进去几乎都急得结巴了:“太后!太后!一大堆事!一大堆啊!”

    太后皱眉对这幼弟:“你呀,得学学张莘和他们的气度!再一大堆事,哪有这样急吼吼的?叫人一看就是个粗鲁的丘八头子。”

    纳兰国轩跪在那儿只差捶地:“太后啊,张莘和他娘的不是个好东西啊!他让您看到的都是好事,那些不好的事他全给搁置了啊!”

    太后有些不信:“什么意思啊?”

    纳兰国轩磕磕巴巴的:“民政大事确实没耽搁的,但是其他事他捏着不上达天听。比如……比如……”

    他带了那么多年兵,是个拙于言辞又心性急躁的人,军机处留给他的一个超级大烂摊子,光完就极其费劲:

    “翰林院上了多少个折子弹劾我,弹劾咱们家的人,军机处一概留中,没有谕旨的反馈,大概清议都炸锅了!”

    “户部喊着今年国库空虚,别给步军统领衙门的补饷落实不了,连各省团练的补饷都落实不了!剿捻的各省估计也快炸锅了!”

    “张莘和请辞,外头谣言纷纷,全他的好,咱的不好,是我把他挤下去的,目的不可告人,揭帖都出来了!”

    “丰台大营由皇帝的亲信把持已经很久了,这次皇上‘病了’,他们也闲话最多,为首的骆天驰每日礼枕戈待旦——太后您想想,他待的是对付谁?!”

    “还有,山东对赵湖桢歌功颂德呢。直隶这阵子倒又闹了旱灾,五黄六月的,正准备种豆和麦,这持续不下雨,下半年的庄稼就完了!”

    …………

    他叽里呱啦一口气了一串儿事,急得眉毛揪成一团,纳兰家特有的尖眼梢也被皱纹挤得无处可去。

    太后先是听呆了,而后慢慢缓下气,皱眉抱怨道:“国轩,你怎么还是这副着急架子?有火烧了你的屁股么?听听,跟我话,直接你你我我的,要是有人弹劾你这条,你写谢罪折子吧!”

    纳兰国轩又是捶地:“太后啊太后!姐姐啊姐姐!人家已经欺负到我脸上了,我也不差多一条‘御前失礼’的罪过!这一上军机处就给我来这出,怪不得一个个离心离德的,敢情都是张莘和那老子撺掇的!”

    “现在就换军机处全堂的人,来不来得及呢?”

    纳兰国轩愣了愣神:“我看他们巴不得呢!这下子,‘搁车’就搁得更加理所当然了。”

    太后:“你把刚才的这些事,略节给我先看。”

    纳兰国轩总算没忘了叫章京写了略节,乱糟糟从怀里的奏折夹片中抖搂出来,一张张递给了太后。

    太后看着,自也心惊,半晌后把夹片往桌上一拍,气哼哼道:“他们居然敢玩这一手!这一次事情过了,我要一个个收拾他们!仅就玩忽职守这一条,全部发遣到乌里雅苏台去,一个都跑不掉!”

    气话归,现在的局面不大好收拾。件件桩桩都是冲着太后和纳兰家族来的,矛头所向,已经是从官到吏、从军到民,无不对他们怨声载道。如果不心着点,不夹着尾巴先安抚好,只怕首先是他们覆灭。

    这一场叫起儿,整整叫了两个半时辰!

    昝宁虽软禁着,但同在“九州清晏”里居住,前头的动静他并不是一概否然。

    到了午膳的时候,他丝微微地笑道:“几日没有去太后那里侍膳了,今日去孝顺一回吧。”

    吩咐到前头太后问政的暖阁去伺候她用“晚膳”。

    晚膳并不是晚上吃,而是下午的一餐。

    昝宁到了前头,太后和纳兰国轩还在暖阁中密商。他特意叫人传报道:“皇额涅,政事辛劳了,还是要努力加餐饭,当心自己个儿的身子骨。”

    太后本来就烦躁,也不觉得饿,反而觉得他这话显得阴阳怪调,满满的都是嘲讽之意。

    她愤而道:“皇帝回去吧,我这里不需要他这会子假惺惺来孝顺。吃不吃,我自己晓得。”

    五黄六月的起始,已经很热了,皇帝默默地在大太阳下站着,不屈不挠叫太监宫女传第二次话:“皇额涅,身子骨要紧,再忙再忙,不能耽误吃饭。儿子在这里候着,御厨的菜品已经下锅了。”

    杭大总管亲自出来劝:“万岁爷,太后有数的,忙完这一拨叫起,就去吃饭。万岁爷您先吃好了。”

    皇帝:“哪有母亲不吃饭,儿子却埋头吃的?国事纷繁,我太懂得了,太后辛苦,可惜我做儿子不能替她的辛苦,只有聊表孝心了。”

    袍子一撩,跪在庭院里,样子谦恭,太后从窗缝里一看,却是气得咬牙,对纳兰国轩:“他这是做给谁看?分明是威胁我来了!”

    但是指摘不出任何错。

    纳兰国轩只能劝道:“皇上这样,实在没错,倒是太后您老不出去扶他起来,不吃饭用膳,像是……像是故意拿乔整他……”

    越是这样的时候,越要名声。

    太后即便气得不行,也不能不再次让杭总管温语传话:“太后这就用膳,万岁爷请回吧。”

    昝宁:“儿子好久没侍膳了。”

    纳兰国轩只能在里头:“太后先用膳吧。折子略节与夹片,我先都留在这儿,用匣子锁着,想必他也看不到。没事。”

    纳兰国轩退了出去,给跪在当庭的皇帝磕头问安。

    而太后在里面终于叫了传膳,又叫人扶皇帝起身进去侍膳。

    太后这一顿饭吃得很不舒服。

    一来是满腹心事,深恨这儿子已经给她养得尾大不掉,居然有这么多人愿意帮他话。

    二来这侍膳来的皇帝虽然恭恭敬敬帮忙布菜,但那眼神瞥过来满是尖锐的异样感。

    忍着吃了个半饱,拿手巾擦嘴,昝宁适时:“皇额涅,吃得太少了!”

    “气都气饱了。”太后道。

    昝宁:“咦,谁敢惹额涅生气?”

    紧跟着又挑眉道:“张莘和已经退出了军机,舅舅他也升入了军机,听步军统领衙门的位置还占着没让——太后还有什么好生气的?”

    太后锉着牙,笑道:“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你挺懂啊。”

    昝宁低头:“儿子亲自劝退了张师傅,当然懂;舅舅想要军机处辅首的位置——”

    他轻轻笑了笑:“想也想得出来,必然是如愿了呀。”

    太后无言以对,悻悻地眯着眼:“我累坏了,要个中觉。你回自己屋子去,若是无聊,叫丽妃过去陪你双陆。”

    “不用了。”昝宁立刻,“儿子也去个中觉。”

    太后在枕头上辗转反侧,天黑了都没睡着,中间还因为扇的宫女了个瞌睡,当场发飙,竖起来命人把那宫女拖出去:“不见血不许停!”

    西斜的日头依旧炎炎,太后听着宫女凄惨的呼痛声,心里总算舒服了一点,但身上燥热不安。接着给她扇的那个战战兢兢,悄摸摸又给外屋加了两盆冰,里头却不敢加,恐太后外感风寒又要怪罪人。

    “天真是热死了!”太后睁开眼,幽幽地。

    伺候的宫女心道:“有冰碗子呢。”

    “不想吃。”太后,看了看茜纱装裱的窗屉,眉头皱得死死的,“不消停!一点胃口都没有!这天怎么突然这么热了!不是还没到端午么?”

    宫女心回答:“也快了。不过今年是热得离谱,入春以来只下了两场雨。”

    山东因黄河水患而要了赈款,直隶偏又大旱。

    太后皱眉问:“刚刚忘了问了,不知道直隶诸府,是哪些地方旱得厉害?”指了指外间:“你把那个奏折匣子给我取来。”

    她起身歪在凉榻上,一份一份仔细读那些折子。

    很久没有问政了,其实心里是有点懒了。可惜儿子不服管教,她只能选择为了家族再次垂帘。亦是骑虎难下。

    看得特别吃力费劲,看到那些责难的言语更是气得眼皮子抽搐。但大致的情况总算渐渐了然于胸。

    挑灯看到半夜,宫女好容易伺候老太后睡下了,结果她年老失眠,才丑正的时分,又竖了起来,对值夜的宫女:“快,把奏折匣子递给我,掌灯!”

    值夜宫女困得半死,但怕犯过挨,强撑着精神一一照办。

    她这头战战兢兢的,唯恐哪里伺候不到位。

    但她很快在老太后的脸上看到了笑意。

    老太后自语道:“也不是没有办法。死棋肚子里谁不能走出仙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