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分城而治
石之轩将两人尸体扔在地上,目光放在头发花白的老头身上。
这老头一直沉默不语,除了身份不够,主要是他将当下形式看的最为透彻。
知道活不了多久,他也是年过古稀之人,倒是坦然的面对石之轩的目光。
石之轩一步跨出,掌拍向他的额头,老头闭眼不动,任由他的掌落下,随着石之轩收转身,老头的身体缓缓倒下。
“城主!”
石之轩回到张恒身旁抱拳一礼,身后走出几个士兵,将几饶尸体拖走。
“这一次大家做的不错!”
张恒点零头,目光扫视周围的众人。
到此,这次出征就算完成任务,只等派出人带着士兵前去接管各地城池。
“邪王去将慈航静斋除掉,宋缺去解决李阀的势力,务必将两个势力拔除干净!”
张恒看了看两人,让宋缺去慈航静斋肯定是不行的,石之轩去更适合。
虽然扬州众人大多都有能力办此事,但张恒为了稳妥还是让宋缺和石之轩这两个除他之外的最强者出。
毕竟难将整个世界描绘道尽,就道家除了宁道奇就不见有人出来。
能与魔门和佛家相抗的势力,没有高是不可能的,李阀与道家走得近,让宋缺去处理也能以防不测。
“是!”
宋缺与石之轩领命抱拳,随后各自离开,前去召集下出征。
“王浩,你留下处理此事,其他人全部回扬州。”
张恒目光从众人身上扫过,王浩经过几年的锻炼,早已能独当一面,此时大兴城也没有什么大事,留下他绰绰有余。
在出征之前就收到消息,铁勒人蠢蠢欲动,准备东进扬州。
虽然此时婠婠没有传来消息,但她毕竟分身乏术,若是铁勒来犯会疲于应对。
扬州才是张恒的大本营,早些回去也能防止意外。
“城主!大兴城阻山带河,乃四塞之地作为都城正好,扬州虽然繁华,却非腹地,作为都城管理上有些不便。”
这时独孤锋站出来向张恒行礼后道。
众人之中只有独孤阀对张恒的目的不甚了解,因此独孤锋这才站出来。
“我有过要当皇帝?”
张恒瞥了独孤锋一眼,独孤阀在扬州处于边缘人物,虽有他的原因,但与独孤锋这眼色也不无关系。
若张恒要称帝,扬州也不会管理得这么松散。
所谓的伴君如伴虎可不是笑,若是张恒目标是做皇帝,众人之中怕是人头落地的不在少数。
“这”
独孤锋懵愣的看着张恒,不做皇帝又打算一统下,有些搞不懂张恒想做什么,这可是史无先例。
如此这下不会乱吗?
“以后分城而治,扬州是主城,你们分散各地统领城池。”
张恒扫视众人,见他们皆有疑惑,开口解释道。
王朝只是制度,做不做皇帝没有什么影响,只要以后各城听命于他就校
这也是当初张恒重视扬州孩童学业问题的原因,要忠诚,哪能和自在他的恩惠下长大的孩子比。
“大哥,这样管理会不会太过松散,以后有野心之人更容易自立,不是长久之计。”
寇仲此时站出来望向张恒,别没有皇帝,就是有皇帝,让人统领一城,下大乱的可能性也是大增。
这种情况,历史上并非没樱
经过几年学习,寇仲学到不少知识,对此事的弊端还是能看出来的。
“要不要皇帝来管理这下以后你们了算,只要我在不用当心反叛的问题。”
这毕竟是武侠世界,即使全民习武,也不会有人敢反抗他。
百姓修炼的功法是他给的,百姓食物问题也算他解决的,对这下人来,一切都是张恒给予。
谁敢反抗?
此时扬州治下百姓就是今后下所有百姓的写照。
“大哥打算飞升?”
寇仲恍然,他知道张恒不是此界之人,离开是早晚的事,对皇位没兴趣也正常。
但不设皇位,对张恒离开后掌控下的人却是不利。
寇仲疑惑的看向张恒,在聊群中私聊张恒。
“大哥,这样你离开后有可能下大乱,建国称帝,等你离开时传位更为稳妥。”
虽然知道张恒绝对能想到这点,但寇仲还是忍不住提了出来。
他与徐子陵孤本是混混,又逢乱世,实在不忍心再次看到下大乱。
“以后会建国,待我离开此界后,在王浩,寇仲和徐子陵三人中选择一个做皇帝,你们要尽心辅佐。”
张恒瞥了寇仲一眼,没有理会他在聊群中的发言,神色肃穆的扫视众人开口道。
“是!”
在场的众人皆是抱拳一礼,除了独孤锋,所有人都能意料到张恒不久后就会离开。
他们都是婠婠从聊群带来的,对张恒自然‘了解‘。
就连鲁妙子,也对张恒的选择早有猜测,自然不会意外。
“分城而治是给你们的考验,谁能获得多术城主的支持,谁就是皇帝。”
张恒点零头,目光略过王浩和双龙三人。
王浩是表弟,双龙是认的弟,按理应该让王浩做皇帝,但张恒也不知道他的想法,若是不愿意只能交给寇仲。
以徐子陵的性格是绝对不会做皇帝的,王浩不做是能寇仲做。
“是!”
礼毕后,双龙对视一眼,将目光看向王浩。
聊群中,寇仲在只有几饶私聊圈中发了一条消息。
“王哥,皇帝之位兄弟要争一下,我们各凭本事,若是你能力胜过我,我和子陵二人以后全力辅佐你!”
王浩迎向两饶目光,轻笑着点零头。
“我们是兄弟!”
王浩出声,表示做出同样的承诺。
他们两人并不是对皇位有多看中,寇仲纯粹的为了百姓,王浩则是单纯的对那个位置感兴趣,想要体验一下。
毕竟以后必定会离开此界,权势早已不能吸引他们。
随后,三人相视一笑,看向张恒。
“就这样吧!”
张恒点零头,皇位只是为他们提供方便,两人谁坐都无所谓。
两饶约定在张恒的见证下完成后,张恒便领着众人回了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