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 章

A+A-

    第二十八章

    马车里, 薛清欢慈爱的看着因为吃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而脸色稍微显得红润些的大大王。

    “吃点儿?”赵肇用勺子挖了一颗馄饨送到薛清欢面前。

    薛清欢闻着这喷香的气味, 摇了摇头:“大王吃吧。我不饿。”

    赵肇见她那一副望眼欲穿的样子, 不禁觉得好笑, 将最后一点带葱的馄饨汤都喝完之后,才掏出帕子擦了擦手和嘴,道:

    “不白吃你的, 下车。”

    薛清欢还在对着馄饨碗上的油星儿流哈喇子,就感觉马车停下了, 赵肇捧着他的暖炉率先下车,薛清欢赶忙紧随其后, 下车一看,马车居然停靠在了天绣阁门前。

    赵肇直接走进店中, 韩介执剑立于店外,薛清欢在门外愣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跟进去,她进门的同时,店里其他客人都被伙计客客气气的请出店外, 火速降下店外的店幡, 几个伙计直接守到门外, 防止这个时间段有客人入内。

    薛清欢不明所以站在店外发呆, 直到掌柜的亲自出门来请她才反应过来,跟着进店。

    看着这排场,薛清欢忽然想起上回她在天绣阁,掌柜和伙计对她态度的巨大转变, 当时她就怀疑并不是因为她前一天在天绣阁连买几套衣裙,而是有别的什么原因,现在看来,原因已经明摆着了。

    薛清欢来到赵肇面前,用忽闪闪的大眼睛传递讯息,抱着暖炉的大大王看不懂,道:

    “他们知道我的身份,你不必如此。有什么话直便是。”

    薛清欢:……

    “娘子,上回为您裁的几件衣裳穿着可还合身?”

    不等薛清欢开口,掌柜的就上前与她话,薛清欢点点头,回道:“合身合身。天绣阁的衣裳实至名归。”

    掌柜得了夸赞,很是高兴,忽然在店堂上击了几下掌,薛清欢不明所以,直到看见几个绣娘各自捧着不同花样的布匹从后堂走出来,一字排开,将她们手中的布匹一一展示在薛清欢的面前。

    “娘子请看,这些布匹都是当今最盛行的,尤其是这天丝素锦,乃是江南第一绣房最新出的布料,放眼整个大京,除了贡缎之外,没有哪一家布匹成衣铺子拿得出这种成色的了,是寸锦寸金亦不为过,最重要的是这种锦缎颜色还不像那些蜀锦般张扬,最适合娘子这种温柔贤淑有内涵的人。”

    温柔贤淑有内涵?

    薛清欢好像知道为什么大京成衣铺子那么多,偏偏天绣阁杀出一条血路,掌柜的这三寸不烂之舌绝对占了很重要的原因。

    看吧,连大王听了都忍不住发笑呢。

    薛清欢往赵肇看去一眼,就见那人只是在那边坐着,身上都像是闪着一层金光似的,大王不笑的时候温文尔雅,这一笑便如那三月春/光,明媚的令人心旷神怡。

    “怎么样,娘子。”掌柜问。

    薛清欢抿唇一笑,问道:“什么怎么样?掌柜的是让我评价这些布料好不好,还是怎么的?”

    “他是让你挑一匹喜欢的,为你量身定做衣裳。”赵肇将暖炉放到一边,拿起一旁的茶水喝了一口道。

    “为我做衣裳?这是为何?”

    到这时,薛清欢自然知道是大王想送她衣裳,却还是要问清楚一些才好。

    赵肇捧着茶杯捂手:“过些天是良妃娘娘生辰,安乐侯府众人都要入宫贺寿的。”

    这件事薛清欢倒是没想到,良妃娘娘是安乐侯薛康的嫡亲幼妹,兄妹俩差了二十岁之多,安乐侯府就是良妃娘娘的娘家,以前这些事情自然跟薛清欢没有任何关系,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她也成了安乐侯府的人,良妃娘娘生辰宴,她确实可能要入宫贺寿。

    “但也不必新做衣裳,便是入宫我也有的。掌柜知道,我之前一气儿做了八套。”薛清欢。

    “这布匹至今还未面世,你就当是穿到宫里去帮天绣阁宣扬宣扬,若其他闺阁娘子瞧着你身上的衣裳好看,你便告诉她们是哪里做的,这样一来,天绣阁就又能狠赚一笔了。”

    虽然大王的像那么回事,要薛清欢是安乐侯府受宠的嫡女出身,那这套理论或许还能实现,但薛清欢其人,不过是安乐侯府里最最不起眼的虾米,她就是穿成天仙入宫,也不会有人多看她一眼。

    但不管怎么,这都是大王的一片好意,薛清欢愿意承大王的这份情,便什么也不多言,乖乖的配合掌柜,量体裁衣。

    裁衣绣娘为薛清欢测量了精准的尺寸,又让薛清欢把每样花色都比划了一遍,十几个绣娘围着薛清欢不断观察,已经开始讨论衣裳的款式如何了。

    薛清欢不懂这些,良好尺寸走出后堂,发现大王已经不在店中,韩介站在门外对她指了指马车,薛清欢立马跟上。

    上了马车之后,薛清欢掀帘子看了看天色,道:“快晌午了,大王若是无其他事,我就回府了。下午还得替我祖母找人建个厨房呢。”

    赵肇歪在马车上,腿上盖了毛毯子,暖炉又换了个比较热的,道:

    “不急。”

    薛清欢一听,问道:“大王可是还要去什么地方?”

    赵肇点头:“嗯,回京这么久了,还没去过景德寺,你陪我走一趟吧。”

    景德寺是大王从前最喜欢去的地方,寺里有个天一禅师,大王与他私交甚笃,闲暇时便会到景德寺住上几日,与禅师辩法论佛。

    薛清欢尽管还有事要做,但大王既然开口了,她就断没有拒绝的道理,别只是陪他去趟景德寺,就是大王让她剃度出家她也会毫不犹豫的答应:

    “是。”

    **

    景德寺在城东,新宋门和旧宋门之间,是大京府香火最为鼎盛的禅寺,依山而建,所有香客想要拜佛,再是权贵,马车也只得停靠在山下,步行而上。

    赵肇的马车亦然,薛清欢率先跳下马车,转身把赵肇搀扶下来,正要跟随上山,却听赵肇道:

    “韩介随我上山,你在山下等我。”

    薛清欢一愣:“我不用一起上山吗?”

    赵肇一边系披风一边将含笑将她上下量一遍:“我要进禅院,你这娘子扮不方便进去。先前我忘了,你且在此等我,可好?”

    对于大王,薛清欢没有原则,连迟疑都没有就听话的点点头:

    “哦,知道了。”

    “若是无聊,就去山道那边的凉亭坐坐,马车里点心和茶水,你自取即可。”赵肇温和的吩咐。

    完之后,就在薛清欢的恭送下,带着韩介上山去了。

    薛清欢在马车坐了一会儿,就觉得有些闷热和无聊,不客气的在马车里取了点心和茶水,拎着坐到山脚下的歇脚凉亭里去。

    晌午十分,没什么香客,凉亭里空空如也。

    薛清欢坐着吃了几口点心之后,便捧着茶壶看凉亭周围长出来的路边花草,兀自观赏了片刻,再回头时,就看见山下的那条官道上出现了个脚步蹒跚之人。

    那人之所以脚步蹒跚,是因为她背上背着个人,背上那个已经满头银丝,七老八十,背人的那个也有六十上下,容貌有些相似,该是母女。

    一个六十多岁的女儿背着个八十多岁的母亲从官道上一路走来,她们移动的十分缓慢,此时乃正午时分,夏日的阳光火辣,气温很高,除非大王那种身中寒毒之人会在这个时节畏寒,正常人都会觉得炎热。

    那个老女儿把她的老母亲背到山脚下的时候,已经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脸色都开始发白了,而她背上的那位老母亲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脸上不仅有汗珠,还有病容。

    “娘,前面就是景德寺了,我们现在山脚下的凉亭歇息一会儿,我再背您上山。”老女儿如是对老母亲。

    只见老母亲虚弱的点点头,母女俩便进了凉亭,薛清欢赶紧让到一边,不敢挡了她们的路,坐到凉亭边上的凭栏上。

    老女儿把她母亲扶着坐下之后,便从袖中拿出一把折扇,一边为老母亲扇风,一边用帕子擦拭汗珠,不过饶是这般狼狈,她的坐姿及形态都保持的相当挺拔。

    只见她四处观望时,目光触及薛清欢手中茶壶,逗留片刻,轻咽了下喉头后就收回了目光。

    薛清欢低头看了看自己手里的茶壶,又看那两个老人实在累的不轻,犹豫着主动问道:

    “这位夫人和太夫人,要不要喝点茶解解渴?”

    薛清欢生就一副良善的面孔,目光清澈正派,语气又爽直温和,叫人很容易心生好感。

    那位老女儿舔了舔唇,看了看她的母亲,道:“这,这怎么好意思。”

    没有直接拒绝就是想喝的意思,薛清欢察言观色这么多年,这点眼头见识还是有的。

    将自己先前用过的茶杯拿赶紧的帕子擦拭两遍后,才倒了杯茶双手递到那老女儿面前,道:

    “夫人别嫌弃。只有一个杯子。”

    老女儿摆了摆手,了句:“不敢嫌弃,多谢娘子。”然后就接过茶杯,第一口送到她的母亲唇边,老母亲就着她的手把一杯茶水都喝完了。

    薛清欢见眼生勤,立刻提着茶壶过去给她们再满上,老母亲饮了两杯,老女儿也饮了两杯,才将茶杯也擦拭过后,还给了薛清欢。

    见薛清欢独自一人在凉亭中,那老女儿不禁问道:

    “娘子何故独身在此?”

    薛清欢不好告诉人家她是随着大大王来的,就编了个理由:“回夫人的话,我是随我父亲一道来的,不过我父亲要上山论禅,我不方便进后院禅房,便在山下等他。”

    阿弥陀佛,把大王偷偷唤作父亲,真是罪过。

    老女儿满目清光,在薛清欢身上量几眼,又道:“娘子很是和善,不知是谁家千金?”

    薛清欢眨巴两下眼睛,道:“我爹是个举人,我算不得什么千金,夫人谬赞了。”怕她继续这个话题,薛清欢也问她们:

    “对了,这位夫人和太夫人是要上山吗?怎的不坐轿子或马车?”

    薛清欢看这两位扮不像是普通人家,至少绝对不像是坐不起马车和轿子的人家,两个年纪这么大的人出门,不知是什么缘故。

    老女儿一声叹息:“不瞒娘子,这是我的母亲,已然病入膏肓,无力回天,她一生信佛,最后的心愿便是能再上一回景德寺,拜一拜那真佛。若是坐轿和坐马车,未免心不诚,有事女儿服其劳,这不,母亲的心愿我什么也要为她达成。”

    民间信佛者,确有三步一磕的惯例,是这样能更加诚心,更别是步行上山了,还算是个正常的愿望。

    “夫人孝心定能感动上苍。”薛清欢不信佛,但愿意尊重别人的信仰。

    老女儿长叹一声,眼眶红润,休息了一会儿后,起身半蹲在她母亲身前,将她母亲的两条胳膊挂到她的肩膀上,一个用力,将人背到背上,但不知是用力过猛还是一路走来,太过疲累,老女儿有些体力不支,若非薛清欢从旁扶着,她差点把她的老母亲摔着了。

    “哎哟。我的腰……”那老女儿一脸痛苦的捂着自己的腰,看来是扭了一下。

    薛清欢见状,上前为她推拿一番,她才稍微好了些,薛清欢见这两个老人都这么大年纪了,好心劝道:

    “您这样子,如何将太夫人背上山呀?要不然还是回去吧。改日再来?”

    太夫人发出一声绵长的叹息,苍老的声音了句:

    “只怕、来不了咯……”

    那老女儿一手捂着腰,一手撑着石桌站起来,稍微晃动了两下身子,感觉稍微好一点了,就又蹲到她母亲身前,道:“母亲,我今日便是爬也会带您上山。来吧。”

    太夫人却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看着女儿故作坚强的样子,眼眶发红。

    薛清欢素来见不得这些亲情无奈,对那老女儿道:“夫人,要不然让我背着太夫人上山吧,您跟在后面稍微扶着就好。”

    “这……如何使得。你这娘子看着不过十几岁,哪有力气……”那女儿觉得有些不妥。

    薛清欢爽朗一笑,躬身到那老母亲身前,一下就把老人家背到了背上,道:“夫人放心吧,我娘自便教我习武,这点力气还是有的。您若不放心,便在一旁扶着,我送你们上山,等太夫人拜完了菩萨还了愿,我再背她下山。”

    薛清欢这么着,便也这么做,背着这老人健步如飞的走上山道。

    景德寺的山道一共有两百一十六级,前一百零八级代表着信众的一百零个烦恼,后一百零八级代表信众的一百零八个愿望,每一级都有讲究。

    薛清欢没有背着一个人爬这么多曾台阶的经验,到了最后几十台阶,才稍微有点累的感觉,不过,回头看那扶着栏杆不住喘气的老女儿,薛清欢也就不好意思累了。

    按照她的约定,薛清欢把太夫人背上了山,由她女儿搀扶着进寺庙参拜,薛清欢就坐在山门前的石阶上擦汗乘凉,幸好山道两边全是树荫,没有山下那么炎热,休息一会儿后,也就恢复过来。

    等到那两位老人再出来,薛清欢又生龙活虎把人背上了背,再一级一级的送下山去。

    到了凉亭之后,薛清欢把人放下,此时太阳已然偏西,看着申时已过,薛清欢原本还想送这两个老人回家去,但那老女儿什么也不好意思再让薛清欢劳动了,对她千恩万谢过后,问她家住何方,姓甚名谁,薛清欢被她问的无奈,只好自己姓宋,住在甜水巷,问完她的姓名和地址之后,两位老人才蹒跚离去。

    薛清欢站在凉亭上看着她们渐渐远行,心中莫名感慨。

    父母与子女的缘分有长有短,有的可以相伴一世,有的则短暂离别,如果可以的话,她也想陪伴母亲至古稀之年,可惜天不遂人愿。

    “在看什么呢?”

    薛清欢站在凉亭上感慨,没听见脚步声,难得被吓了一跳。

    回过头去,赵肇和韩介都被她满头大汗的狼狈样子吓了一跳,韩介直接问:

    “你干什么去了?怎么变成这模样?”

    薛清欢慌忙抹自己的头发,从荷包里拿出一面镜子,照过之后才知道自己现在就像个疯婆子一样,干脆就着茶水稍微梳洗了一番,把自己收拾干净了,才好意思站到大王面前:

    “大王论完禅了?天一法师没留您住下?”

    赵肇将她额前的一缕湿发拨到一边,道:“天一禅师不在,我与主持清谈忘了时间,你在山下等的无聊了吧?”

    薛清欢想起自己刚才那爬上爬下的感觉,由衷回了句:“不,我一点都不无聊。”

    赵肇似笑非笑的看着她,似乎看破了点什么,却又什么都没戳破,道:

    “回去吧。”

    薛清欢看不透大王的眼神,干脆就不看了,拖着疲累的双腿,爬上了马车,迎着夕阳结束了今天这充满人生意义的一天。

    **

    薛清欢回到侯府的时候,已是华灯初上,没敢直接去卞氏那里报道,而是先让阿吉给她水洗澡,换了身衣裳,清清爽爽的去见卞氏了。

    卞氏已经准备好了饭菜,放在院子里,还命人熏了些驱蚊草,薛冒的晚饭卞氏让人直接送到书房,石桌上的饭菜就是为薛清欢准备的。

    坐下之后,薛清欢二话没就扒拉了几口饭菜下肚,她中午就吃了几块点心,还干了一场体力活,腹中早就高唱空城计。

    “慢点吃,慢点吃,别噎着。”卞氏见她吃的凶猛,要到一旁去给她倒水。

    薛清欢拉着她,摆手道:“我刚喝过水了,就是肚子饿。”

    “怎么饿成这样,中午没回来吃饭,在外面也不吃点儿。”卞氏。

    薛清欢笑了笑,从袖袋里摸出几只盒子,递到卞氏面前,道:“我今儿去逛金玉坊,瞧了几样东西,给祖母带回来,您看看喜不喜欢。”

    卞氏没想到薛清欢出去半天,会给她带礼物,金玉坊是大京首屈一指的珠宝铺子,卞氏有所耳闻,开锦盒,里面是一只朴素的金花冠,的一只,很是精美,还有一对蝶钗和一根玉兰花簪,模样都很精巧。

    “这,都是给我的?”卞氏问。

    薛清欢一边吃饭一边点头:“嗯。”

    卞氏用手指轻触那只金花冠,道:“我都多大年纪了,哪还用得着戴这些,你怎的不给自己买呢。”

    “我娘给我留了好些首饰,我不用买。也不是什么值钱玩意儿,就想让祖母瞧着开心些。您喜欢吗?”

    卞氏温柔的点头,眼眶红红:“喜欢,你送的什么,我都喜欢。”

    薛清欢见状:“您别哭呀,别吓着我叔叔了。”

    卞氏一愣:“啊?叔叔?”

    薛清欢指了指卞氏仍旧平整的腹,卞氏恍然:“你就别调侃我了,我这把年纪了,都不好意思与人,老蚌生珠不是什么光彩事。”

    “什么老蚌生珠啊?您才四十多岁,模样看着便如那三十岁的一般,一点儿都不老。”薛清欢嘴很甜,端看她愿不愿意哄。

    卞氏被她笑了,反正没什么胃口,就干脆坐在那里看薛清欢给她带回来的首饰,边看还边比划,一会儿把钗和簪叠在一起,一会儿又把钗和金冠叠在一起,嘴里还念念有词的,薛清欢也不知道她究竟在比划些什么,但只要祖母喜欢她送的东西,她就高兴。

    吃完晚饭以后,又陪卞氏坐了会儿,跟她商议了下如何建厨房的事后,薛清欢才回到自己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