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A+A-

    大婚

    天还没亮, 崇光就被如玉和连儿拉起来,沐浴梳妆更衣,都由尚宫局派来的人伺候, 尚宫局的丫头个个嘴巴伶俐, 只知道见缝插针似地赞美, 当崇光看着镜中那恍似能提升年龄的皇后新妆愣神时,她们就皇后的妆容昳丽高贵端庄, 尤其是穿上这身华丽的婚服, 母仪天下的气度抛开太后、谁也比不上,叫崇光口中嫌弃这婚服沉重的话憋着没。

    确实是重, 那婚服穿在身上夸张地跟穿了身铠甲似得沉, 设计成凤尾的后摆向后拖地五六尺, 需要两名宫女跟在后面抬着。这还不够,司妆的宫女让她当心别乱动,三四个人继续手不停歇地往她头上插首饰,捯饬了很久终于才罢休,却等入了宫在明德殿前接受册封大礼时, 皇帝还要亲授她凤冠,那凤冠都是用黄金造的, 也有几斤重量。崇光看着自己满头玎珰乱撞的钗环, 担心那凤冠戴上来后会不会将自己脖子压断。

    待一切收拾好了, 天才刚亮,崇光手攥了条红绸, 被人搀扶着坐上了宫里派来的皇后凤舆, 銮仪卫举着法驾卤薄,乐官一路奏着吉祥的礼乐,浩浩荡荡地入了宫。

    颠颠晃晃的, 不知过了多久,凤舆终于停下,两个女官过来牵她下舆。一弯腰一低首,带起一阵首饰碰撞的声音,崇光感觉头皮都被高盘的发髻和满头珠玉压得生疼,她这狰狞的表情维持了一两秒钟,下一刻,一抬首,望见前方雄踞着明德殿,殿前宫阶之下站着皇帝,着一身和自己登对的同色婚服,皇帝身边站着宣读仪式的礼部鸿胪寺官,两侧列队站着文武百官,所有人的眼睛正都望着自己这边,崇光想起训导嬷嬷的接受册封礼时要一直保持端庄,端庄,再端庄,不能出什么差池,否则要叫文武百官看了笑话。下了凤舆,崇光马上露出端庄的笑容,站直了身体,等宫女们过来替自己整理好了拖地的凤袍后摆,听到司仪女官悄悄提醒,挺胸昂首地向皇帝走去。

    昭国帝后成婚与其他人成婚不一样,皇后不必遮盖头,便于后面册封礼上授凤冠。

    皇帝微笑着接过红绸一端握住,向她伸出了手,崇光递上自己的手,被他有力地握住,皇帝携着她一起登上百级宫阶,入明德殿,身后传来群臣跪地拜贺声,殿外钟乐声起,崇光按照司仪的提示跪在事先布置的册宝案前,聆听寺官宣读册封,册封宣读完毕,再由皇帝亲授凤冠、凤印。

    那凤冠果然就如想象之中的那样沉甸甸的,就像一座山压在头顶。

    戴那凤冠还是需要两分技巧,既要稳稳地固定住,还要固定对地方不能歪,要不是提前摸索了下,皇帝恐怕还要费上一番工夫,而她低头等待他亲授凤冠也是一种折磨。

    崇光不敢乱话,等凤冠被固定在头顶后,沉得她忍不住狠狠皱了下眉,被皇帝看在了眼里。毕竟是正式的大婚仪式,皇帝九五之尊,也不能胡乱话,望着她忍得辛苦的表情,既是心疼又觉得可爱。册封礼礼仪繁多,历时很久,崇光累得感觉快直不起腰。

    快结束的时候,趁人不注意,皇帝才找了几回对她了句悄悄话:“朕已叫人造了几顶样式简单的,轻便些的凤冠,给你以后日常轮换着戴。”

    一场册封礼,两人只有上这么一句话的机会,崇光想的话因为女官的忽然出现不得不咽了回去,与皇帝短暂相视一眼后,崇光被女官领着出殿,乘坐凤舆抬向皇后的中宫——瑶光殿。帝后今日大婚的洞房即在皇后中宫的东暖阁。册封礼总算是结束了,好歹没出什么差错,崇光松下一口气。

    像普通百姓的喜房一样,中宫东暖阁内处处结红绸备红帐,喜床的帘帐是用五彩的混金丝线绣的百子图,是宫中手艺最佳的百名绣娘一针一线赶工绣出来的,极是精致。崇光被扶着坐进帐内时,脑袋被凤冠压得抬不起来,但看到那百子图时,一时竟也忘了难受,目不转睛地看了会,心里感慨着:该是怎样的绣工,才能绣出一百个神态不一的孩子。直到宫女过来提醒她端坐,马上要进行坐帐礼了。

    昭国百姓成婚,这坐帐礼有在合卺酒和合卺宴之后的,而皇帝大婚,这项洞房礼仪却在前面,寓意坐富贵。普通百姓成婚还有撒帐的习俗,昭国皇室成婚也一样,皇后坐帐时由女官进行,撒帐的寓意是祝子。

    崇光端坐着,听见女官嘴里叽叽咕咕了一连串吉祥的话,接着又跟来五名女官,手里各端着一只果盘,盘中是不一样的五色果实,只见她们抓起盘中的果子,不约而同地向崇光所坐的喜床上砸了一堆红枣、花生、桂圆、莲子、栗子之类的。皇室进行这些礼仪时像是非常正式的仪式,不像普通百姓那样一群人围在洞房里哄闹抬气氛。

    等到这些礼节进行完毕,外面天色已经不早了,崇光肚子早饿得叽里咕噜的,早上梳妆前仅喝了碗银耳莲子粥,白天如玉偷摸着给了两块点心,就再也没吃其他东西了,呼唤女官给吃的,女官也只端了一点点心进来,她还不够塞牙缝的,女官却又不让她多吃,是要等皇帝回来一起吃合卺宴。她浑身沉重,可女官又不能卸,要等皇帝回来。

    “那陛下什么时候回来?可否催他快些回来?”崇光忍不住问。

    为首的女官掩唇一笑:“皇后娘娘再等一等,下官已经派人去叫陛下了。”

    皇帝在太和门、午门宴请百官,等接受完群臣祝词祝酒,才会回来和皇后举行洞房仪式。

    崇光见她掩唇,心想,她莫不是在笑她心急着想和皇帝洞房。不好意思再催。

    女官退下去,没过多久,崇光就听到李云福“陛下驾到”的声音在外响起。

    皇帝终于现身,一群女官跟在身后。

    崇光急忙站起来,准备行礼,皇帝拉住她“免礼”,眼中含笑,知道她浑身难受想要解脱,拉她一起坐到了喜床上,催促女官尽快主持接下来的洞房合卺礼。

    女官端了合卺酒来献上,嘴里颂祝词,皇帝和崇光分别接过,交臂对饮。

    崇光没什么酒量,一杯酒水下肚,只觉得从喉咙到胃腹一路火辣辣的,脸上也热烘烘的,但泛起的红晕都被胭脂遮掩住了。

    合卺礼还没完,接下来还有合卺宴。

    崇光盼了好久,终于是盼来了吃食。

    皇帝动了筷子,没怎么吃,全程却在看着崇光吃,合卺宴的菜食味道极佳,道道都是崇光爱吃的,可被皇帝和一群女官看着用膳,加之又顶着一身沉重的“负担”,崇光不好意思吃得太狼狈让女官们看笑话,皇帝知道她饿了,不停给她夹了不少爱吃的菜,并:“慢些吃,不着急洞房。”

    崇光险些噎住,见对面几个女官红着脸忍着笑意,突然想不起来之前训导嬷嬷教过的、吃完合卺宴,后面要进行啥了,似乎就是和皇帝一起在床上的规矩了?她停了下,又慢慢咀嚼起来。

    皇帝耐心等着,终于等她吃完了。合卺宴撤去,净了手,宫女过来伺候崇光解除头上的凤冠,并伺候着宽了衣裳,崇光这才如释重负。皇帝也由宫女伺候着宽去婚服,两人按照女官的提示,相对坐在龙凤喜床上。

    崇光记得还有道什么礼仪,好像还要吃个什么东西。好像吃完了就是跟皇帝进行后续的事情了。

    女官在二人面前设了宴桌,端来一个的圆形铜盆,盆中放着几颗水饺一样的面食。女官用筷子夹起那面食喂给崇光,崇光吃了,觉得没熟,忽然记得训导嬷嬷好像这面食在这时叫“子孙饽饽”,专门煮得半生不熟。吃了后有人会问“生不生”,皇后这时要“生”。

    女官果然按训导嬷嬷的那样问了。“生……”崇光回答完,腼腆地去看皇帝。皇帝眉梢眼角倶流露出浓情蜜意,也夹了只喂进嘴里品尝,了句“确实生。”女官撤走了宴桌,又分别从二人发尾剪了束头发结在一起,了一些祝词。到这里,洞房里该由女官们主持的礼仪算是都结束了。

    皇帝这时有些迫不及待地开了口:“既然礼毕,都出去吧。”

    屋子里的人齐齐跪地叩首,而后两名宫女上前来放下了百子帐。最后,所有人欢喜地跪地,又了一通祝词,完,所有人退去外面将门闭上。

    崇光见喜帐被宫女放下,宫女又一个个退去外面,此时,屋内只剩自己和皇帝两人,还是脱了外裳相对坐在这帐中,她有些紧张,因为训导嬷嬷之前还了这接下来跟皇帝行房的规矩。训导嬷嬷,宫女会来放落红的帕子,而后伺候皇后脱光衣裳躺下,皇帝再脱衣临幸,还了后面一些难以启齿的事情。

    此刻,面对皇帝的注视,崇光紧张得有些不知所措,赶忙低头看了看身下。

    作者有话要:  玄箴:让朕和容儿在愚人节大婚,作者你认真的么?

    作者:不是你的钦天监挑的百年难得一遇的良辰吉日么?祝早生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