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赵伦悻悻回到瑶光殿, 连儿早坐在金井边等他,幼年家中的变故她已经完全没有记忆,而兄长也从来没有告诉过她, 当她听兄长要带自己出宫时, 心里只有不理解和不舍。
她匆匆迎上赵伦, 用乞求的目光看着他道:“哥哥,我们为什么要出宫?一直留在宫里伺候皇后娘娘不好吗?”
赵伦目光温柔地看着妹妹道:“好, 但是哥哥想带你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你就不想去看一看吗?”
连儿苦着脸道:“可我舍不得皇后娘娘。”
崇光这时从殿内走出来,问:“听陛下今日召见你了?他可同意了?”
赵伦点头, 拉着连儿一起跪在崇光脚下, 崇光挺着肚子, 也不便弯腰去拉,叫他们快快起来,兄妹两个依旧固执地跪着拜别,赵伦了一些感激的话并告诉崇光,今晚便要动身。
崇光亦是不舍:“什么意思?今晚就要动身离开了吗?这么快?”
赵伦点了点头。
崇光叫如玉拿来自己早就准备好的东西交给赵伦道:“这是本宫为连儿准备的嫁妆。”
旁边的连儿开始哭泣。
赵伦双手接过, 再次鞠了一躬,心里想着:今日一别, 怕是再无机会相见。
……
两个月以后, 天宁公主回来了, 皇帝下旨赐了婚,次月初八, 天宁公主出嫁, 这天,皇宫里吹吹热闹了一天。
太医预计崇光的产期在半个月后,也许是白日凑了热闹, 肚子里的家伙或许是被这个世界吸引了迫不及待地要急着出来,当晚崇光便感觉自己要生了。
太医产婆迅速赶了过来,崇光咬着牙使出了浑身的力气,一个时辰过去,汗水将被子都浸湿了,却还是没生出来。
皇帝在外头急得团团转,几次欲进产房都被李云福等人拦住了。
产婆们也是急得不得了,眼看着皇后气力都快耗尽了,可愣是连孩子的头发都没见着,商量着要不要出去告诉太医下催产药。
崇光感觉自己听她们话听得迷迷糊糊地,那声音越来越,忽然间什么都听不到了,自己也便失去了意识。
皇帝时刻竖着耳朵听着里面的动静,早注意到崇光的声音低下去,这时完全听不到了,不知道是谁发出了一声尖叫,皇帝只觉得眼皮一跳,抬脚就冲了进去。
进去时看见一群人正围在床边呼喊。
皇帝刹时腿都软了,冲过去搡开人,一眼便望见她躺在床上,面无血色,贴在面上的湿发,慌得把人抱到怀里,颤着手去探鼻息,才敢长舒一口气,抬头便吼道:“太医!”
太医们后脚跟着皇帝进来的,战战兢兢地主动上前查看。
皇帝一句话也没,望着几个跪在地上的产婆,脸色沉得可怕,屋子里没有一个人敢出大气的。
产婆们吓得要晕过去,担心皇帝下句话就是要杀头赐死的,皇后这种情形,十有八九是“转胎”,不容易生产,且生产起来极其凶险,大人和孩子可能都保不住性命。
果然,这种猜测很快被太医诊断后证实。
皇帝听罢果断道:“不管用什么方法,一定要保住皇后性命,龙胎……万一只能保住一个,那便放弃龙胎。”
为首的张太医道:“陛下放心,皇后娘娘目前的状况,倒还不至凶险的境地,微臣等人定竭尽全力保住大人和孩子。”
崇光一直到天将亮时才醒过来,醒来第一眼看见的便是玄箴深陷的一双眼窝和他脸上的冲破担忧与惧怕的微笑。
身下的疼痛再一次传来,她忍不住再次尖叫。
“陛下,龙胎迟迟出不来,该用催产药了。”太医道。
玄箴伸手接过太医递来的药,吹了吹,端过来哄她喝药。
崇光一嗅到那药的味道,便猛烈摇头不肯喝,继续疼得大喊大叫。
“乖。”玄箴试图安抚她,了许多好话,她一句也听不进去,还险些将药碗翻了。玄箴知道不能继续耽搁,没有办法,只好按住她,强行把药给她灌下了……
天亮了,东升的旭日周围延伸出一圈圈紫色的光,百姓们纷纷走出家门抬头仰望,当日便看到皇榜四处张贴喜讯皇后在清时分产下了龙子,于是,纷纷将天象和那皇子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得神乎其神。
钦天监的官员更不忘拿着此事去皇帝跟前拍马屁,那马屁又拍得不早不晚,恰是时候,在那前一秒,皇后生产后刚刚醒来,太医再次诊断后对皇帝母子平安、所有人跪地祝贺。皇帝玄箴心情大好。钦天监便喜滋滋地上前去把天降祥瑞之兆一事得天花乱坠。
玄箴出了殿,果然放眼望见旭日周围一圈紫色的光晕,极为罕见,不禁大喜,金口一开便是封赏。
皇子被他的父皇亲自赐名旭尧,他出生仅仅三日,就被父皇立为了太子,成为昭国开国以来最的一位储君。
旭尧离开娘胎还不到一个月,崇光感觉他要被他父皇要宠到天上去了,玄箴已经开始叫人筹备他的满月礼和周岁礼、更过分的是,他还准备给他的儿子建一个新的东宫了,玄箴甚至比自己更像一个母亲,每次只要有玄箴在,崇光就没抱孩子的机会,当然她也懒得抱,想想当时生这家伙快去半条命的情形就来气,她只盼着他长大一些,快点到能挨的年纪。
生完孩子的崇光没胖多少,皇子有一群老嬷嬷们看着,崇光不用跟普通百姓人家的妻子那样亲自带在身边不离手,她倒乐意图个清闲自在,没了孩子缠身,每日心情极好,身子也因此恢复得很快,孩子才刚满月,她的腰腹便瘦回了怀孕之前。
带过几朝皇子的老嬷嬷们都皇子竟是罕见的听话懂事,既不爱哭也不爱闹,倒十分爱笑,一逗便乐,十分好哄。崇光瞧着不知道这孩子这点像谁,自己可不是爱笑的性格,玄箴,印象中也极少在人前露出笑容,直到有一回,她亲眼看见玄箴抱着孩子在膝盖上逗弄,玄箴露出了开怀的笑容,儿子也张开了嘴巴呵呵笑着,那一大一的笑容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崇光自己不知道怎么带孩子也不喜欢带,因此,旭尧每日跟嬷嬷们呆在一起的时候是最多的,虽然自孩子出生后,玄箴特意让李云福挑了一批可靠的新人过来帮忙,但崇光最信得过的还是从前服侍过太后的王嬷嬷,便让王嬷嬷领头照顾,但后来她有一点不解,王嬷嬷从前在太后身边服侍,也是从照顾玄箴和自己的幼年过来的,但不知道为什么,她总感觉玄箴此时很不喜欢王嬷嬷,他曾三番两次告诉她王嬷嬷年岁大了,怕照顾不周,不若换个年轻些的嬷嬷照顾。崇光并不这么认为,因为自己和太后的这层血缘关系,王嬷嬷照顾起旭尧比其他人显而易见地要用心许多,她因此都拒绝了皇帝,但经过几回观察,发觉王嬷嬷似乎会刻意回避着皇帝,而皇帝依旧有意无意地提起要给旭尧换一个照顾的领头嬷嬷。崇光觉得这其中必定是有什么原因。
旭尧半岁时,崇光有天午睡醒来,忽然想抱抱他,殿里殿外都没见着人,如玉看见王嬷嬷抱太子进房间了,崇光便去了王嬷嬷房中,那房门虚掩着,崇光推开门走进去,却没见着人影,转身准备往外去,就在那一瞬间,脑子里却起了个不好的念头,于是顺手关上了门,回头量屋内的陈设。
崇光想起太后临终前对自己过的最后一句话。
“哀家死后,让王沛去你身边照顾你,她对哀家忠心耿耿,也会尽心尽力地服侍你。”
仔细回想,总觉得这话背后似乎还有千言万语。她在临终前,为何不让自己和玄箴同时进去?难道还有什么话是不能要自己听的么?
还有……太后之前为何要对皇帝和静妃下药?当初为何想要让自己嫁给瑞王?真的是为了自己好么?
越深入去想,越是有一种不安逐渐从心底蔓延上来。
房间里的陈设很简朴,正是因为此,才叫她一眼便看见一只玉枕,那是太后生前用过的玉枕。
怎么会在这里呢?是太后临终时赐给了王嬷嬷?崇光满心疑惑。
王嬷嬷服侍太后这么多年,比玉枕更珍奇的东西,太后也不会吝啬地给她,为何房中除了一只玉枕,就再没有看见其他遗物了呢?
崇光走到床边,伸手摸到了玉枕,拿起来,放到眼前量。
正是拿起的动作,崇光感觉到玉枕里似乎有东西。
她拿在手中仔细琢磨了一会,找到了开的机关,巧妙地将玉枕“一分为二”,分开后,竟发现里面是道圣旨。
崇光开一看惊呆了,里面竟是先帝赐婚圣旨,恍然大悟,原来先帝亲笔的赐婚圣旨在这里。
“皇后……”王嬷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崇光举起手中的圣旨转身质问:“这是怎么回事?”
王嬷嬷抱着刚刚哄睡了的太子旭尧,对崇光作了个噤声的手势。
崇光将圣旨收到自己袖中,走过去将儿子抱回自己怀里,低声道:“你今晚好好想想,明日再回答。”
“皇后娘娘不必知道,不必追究,不要问,什么都不知道就是最好的。”
崇光双脚迈出门外时,听到她了这句,崇光想问为什么,却知道三言两语一定不清楚,怕吵醒了儿子,道:“有什么话明日再,先容你仔细想想,想清楚了。”
这话时,崇光怎么也没有想到,王嬷嬷当晚饮了鸩酒,第二日清早也没有醒来。
听见噩耗,崇光犹如五雷轰顶,王嬷嬷虽是下人,但她一直尊她敬她如自己的亲戚长辈,现如今走就走了,还极有可能是因为自己的逼迫,她心中对此十分内疚与自责,一连数日食难下咽。
许是换了人照顾,旭尧有些不习惯,近来老是闹脾气,一闹脾气就哭,瑶光殿的嬷嬷宫女太监谁都哄不住,崇光这个做亲娘的也没哄住,最后皇帝来了,亲自抱过去,哄了许久才哄入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