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过年前的准备

A+A-

    第二天中午。

    年晓米煮了一大锅水煮鱼片,材料都是现成的。

    鱼是上次去草原镜湖的,辣椒和花椒家里都有。

    只是无法像饭店一样,有手法好的大厨将鱼削成薄片,这样炖出来的鱼片,味道才入味。

    年晓米只能将鱼切成块。

    锅内入油烧热,放入辣酱、姜、蒜、一半花椒慢炒至油红出香,倒入骨头汤。

    之后放入鱼头、鱼块。

    煮沸后将灶门关,火慢炖,之后捞出装盆待用。

    转大火再次烧沸汤水,入鱼片略煮。

    等鱼肉开始泛白立即关火,起锅倒入菜盆,撒上剩余的花椒和干辣椒面。

    锅内再次入油,大火烧旺关火,将油泼进菜盆里。

    一阵嘶啦声,很是悦耳!

    水煮鱼片还没做好呢,颜墨他们就禁不住诱惑,赖在厨房里不肯走了。

    除此之外,年晓米还就着蒸饭的大锅,蒸了些腊肠腊肉肉,香喷喷的。

    冬天的新鲜蔬菜很少,年晓米只能变着法的烧菜。

    当然经常烧的还是锅子,一边烧一边烫菜,免得菜放着就凉了。

    此外,腊味咸货也不可或缺。

    尤其咸鸭和咸鹅,放些黄豆一起烀,之后再跺成块,就饭吃咸香入骨,回味无穷。

    年晓米还喜欢用烀完的汤,来烫菜,特别是地窖里的大白菜和土豆

    搁几块豆 腐,炖到入味,香味院子外面就能闻到。

    年晓米又跺了半只咸鹅,烀的时候先将鹅皮的油放了,所以上桌的鹅肉,皮薄肉厚,骨头也很美味。

    大黄它们经不住诱惑,躲在桌子下面,等着看谁会扔骨头下来。

    等开饭后,玉虎吃得太快,差别就被鱼刺卡着。

    年晓米急得用筷子他手背,“又没人和你抢,就不能吃慢些吗?”

    玉虎吃的满嘴油,“你烧得菜特别下饭!”

    年晓米无可奈何地笑着摇摇头。

    兰花姐一边夹鱼肉,一边也道:

    “别玉虎了,我都吃得起劲哩,刚才也差点被刺卡住,谁叫妹子烧的菜恁好吃,你下次烧难吃点,俺们保证吃得少。”

    年晓米这才拿着筷子给大伙舀菜,“你们吃得多,我才高兴呢!”

    又过了两天,到了二十四,要忙着扫尘了。

    一大早,年晓米早早起床,用大锅熬了点红薯粥,铁锅烧热油,炸了点油饼。

    油饼是用鸡蛋加韭菜和面粉,搅成稀糊状。

    用勺子舀着面糊,倒入油锅中炸制。

    油饼在沸油中快速凝结,自动从勺子上脱落,随后,一个接一个炸下去。

    油饼炸得外酥里软,咬下去满口韭菜香,这才算是合格。

    妞妞和灵芸穿衣服的时候,便闻见外面油饼的香味,馋得口水直流。

    等跑到厨房,年晓米已经把油饼端到堂屋。

    吃完早饭,就要开始扫尘。

    屋里屋外,前院后院全要彻底清扫一遍。

    颜墨砍来细竹竿,将稻草绑上面,举高将屋顶的灰尘和蛛网扫下来。

    刘婶带着年晓米他们翻箱倒柜扫屋,犄角旮旯里的老灰,也要扫干净。

    “这些都是尘秽,要是不弄干净的话,家人会生病哩。”

    院中积雪全扫到菜园了,只留下雪人。

    雪人眼睛本来是算盘珠,现在换成两个核桃,面部瞬间怪异起来。

    不过娃们还是很满足,戏称核桃雪人。

    颜墨和顾云峰去井边挑水,水桶就放在院中,然后和兰花姐他们一起,搬出家中桌椅板凳开始刷洗,等太阳慢慢将水气烘干。

    忙完清洗家具,还有更重要的活等着他们。

    那就是将院墙外面的疏通。

    长时间以来的风沙雨水,早在沟檐积满枯叶和砂石。 颜墨扛着锄头忙开了,兰花姐和顾云峰负责提土装到背篓,勇和颜舒白则负责将垃圾背到别处倒掉。

    年晓米他们将屋子收拾完毕,然后拆下被褥,拿去清洗。

    因为要将井水出来,所以到了中午时分,被褥才洗了一半。

    于是大家先做饭,然后下午再继续洗。

    等被褥床单全清洗完,院中已经搭起架子,红红绿绿的被面挂在上面,随风轻摆。

    滴答的水珠儿汇聚,流到旁边的菜园中。

    娃们这下可找到玩耍的地方了!

    他们在悬挂的被面中藏老猫,年晓米气得折下一根枯枝去赶人,“臭子们,皮痒了是不是?要是将架子弄倒脏了被单,看我怎么你们!”

    玉虎做了个鬼脸,只好带着弟妹去院外玩。

    他们跑到村口,很多村里的孩子,也是因为同样原因被家人赶出来。

    大家正好聚在一起玩。

    天冷也没啥玩的,只能玩些土兵抓土匪之类游戏,竟跑着跑着就暖和多了。

    腊月二十六这天晚上,年晓米将需要采买的年货又整理了一遍,准备明天一早去赶集,一趟全部购买齐。

    除了颜墨,兰花姐也跟着一起去。

    娃们也嚷着要跟去,大年下,城里人多杂乱,被年晓米无情拒绝。

    刘婶早就准备好干粮和水囊,五更天把年晓米他们送出门。

    冬天的清乌漆墨黑的,幸好颜墨赶着马车对路况熟悉。

    在村口遇到好几家赶早赶集的村民,颜墨便将他们也带上,直到马车坐不下为止。

    到了海州城,天已亮,人也多了起来。

    都是四面八方赶来采买年货的人,同村的人道了谢便散了。

    年晓米将怀中的钱袋摸摸,找了个没人的僻静地,分给颜墨和兰花姐他们,一人负责采买些东西,最后在城门汇合。

    年晓米则来到火锅店。

    给几个伙计发了过年的赏钱,便开始将店铺关闭,放假过年。

    等一群人回到村里,天已经黑透。

    刘婶和水云烟去厨房端来烧好的热水,让他们洗洗脸。

    等暖和过来,齐婆婆已经将热着的饭菜端来。

    祭灶那天做了很多腊肉和香肠,这些天一家人都配菜吃。

    一到腊月,几乎每天都有腊肉。

    一天都没吃到热菜了,这会儿喝着热乎乎的米粥,吃着蒸软的黄豆咸鸭,几人胃口大开,吃完后舒坦许多。

    饭后,年晓米拿出采办的年货一一展示。

    坛泥贴着红纸的高粱酒、三十斤瘦肉、宰杀好的鸡鸭鹅、几斤韭菜和豆芽之类的蔬菜、十挂炮竹,六把香,一捆蜡,几盒茶叶,几大包桂花糖、米花糖和各种点心、瓜子。

    此外,还买了几支银簪,和美丽的绢花。

    年货采买的不算太多,因为家里已经自备很多了。

    顾云峰指着簪笑着问道:“这是簪吗?”

    年晓米笑道:“今年收成很好,临时决定给齐婆婆、刘婶和有容姐买个簪,花样都是兰花姐挑的,绢花是给妞妞和灵芸买的。”

    “俺也想买一支戴着,晓米不让,会吓着人……”

    兰花姐拿过一支,爱不释手。

    兰花姐取过,分别给了家里的几个女人。

    雕着合欢花的簪给了刘婶,刘婶笑眯眯地收起来。

    寓意着早生贵子的富贵花,给了薛有容。

    剩下这支银簪给了齐婆婆,簪头雕着个大元宝!

    齐婆婆拿起簪细看起来,做工很精致,元宝也是她喜爱的。

    没想到年娃那么有心,她心中甜兹兹的,嘴上却抱怨道:“花恁多钱弄啥,我一个老太婆,头上戴个元宝,像啥子哟!”

    年晓米笑而不语,齐婆婆这才高兴地收起。

    妞妞嚷着要将绢花扎头上,年晓米笑着把她搂在怀中,轻声道:“妞妞要乖,你看灵芸姐姐都没戴上。”

    灵芸接话道:“要等到大年初一才能戴哩!初一人家都穿新衣裳戴新头花,妞妞你要是今天戴了,到时候不就是旧头花了?”

    妞妞想了想,点点头,让年晓米将花儿收好。

    此后几天,妞妞都会不厌其烦的让年晓米把花儿给她看,确认绢花没有丢失,她才能放心去玩。

    腊月二十八。

    年晓米准备了一只鸡,一坛白酒,两斤腊肉,两斤豆 腐,用红纸包着,亲自给老族长送年礼了。

    自从老族长重新上位,帮了年家不少忙。

    腊月二十九。

    这一天,就要提前准备过年的年菜!

    那些咸货就得全部烀出来。

    猪蹄子、猪耳朵、猪舌条、猪肝、猪肉、猪尾巴之类,咸鸭和咸鹅也要烀上,另外还有肫和爪子,这可是好东西。

    这些咸货烀好,可以放一个春节,想吃的时候,只要将其切好摆上盘,就是一道现成的年菜。

    因为烀的东西很多,从上午就开始弄了。

    当厨房飘出浓香咸味时,意味着,要过年啦!

    烀的咸货很多,要时不时观望着,掌握火候。

    每过一会,刘婶便用筷子插一下猪耳朵,筷子得能插得动,才可以咬得动。

    厨房桌上摆好几个盆,烀好的咸货就装在里面。

    勇负责烧火,他从灶下探头,闻着太香了。。

    年晓米看他伸过头来,笑道:“切一块给你!”

    完切了些猪耳朵,切成细条,塞了他的嘴里,剩余的便让勇拿出去给其他人尝尝。

    到了傍晚,年家堂屋桌上,摆满咸货。

    窗纸颜舒白已经帮着剪好,门联也是他负责写的,就等明天一早贴上就成。

    晚上睡觉前,一家人洗了澡,年晓米将娃们的新衣服都找出来。

    就等着明天年三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