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我就颜家那傻闺女, 看着样样都不是太出挑,怎么能考到帝都,原来是季冬指点了!
我家孩子可比老颜家这傻闺女机灵多了,要是得了季冬指点, 那绝对不能比颜家这傻闺女差!
颜长民话音刚落, 嗡~季冬身边就围满了人。
“季家大侄女, 我家里你弟弟明年高考……”
“我也姓季, 咱可是真亲戚, 你妹妹这学习吧……”
还有的人在她身上蹭啊蹭, 一边蹭一边:“沾点灵气沾点灵气。”
不……不是, 这状况是不是有点不对。
季冬费劲吧啦的冲出“包围圈”, 想找季海明寻求帮助, 发现一些挤不到她这里来的人, 竟然“曲线救国”,把季海明也围起来了。
最后还是颜长民发话, 压下闹哄哄的人群。
“怎么了怎么了,你们这么闹哄, 是想砸我颜某人场子吗?”
颜长民现在, 应了季冬“互惠互利”的那句话,借着治下牌坊村的亮眼政绩,这几年官运亨通,级别提了不止一级。
但用他的话,年龄大了,不想再去伺候人,所以虽然级别提高了,但仍然要求留在平安乡不挪窝,连带着平安乡的行政级别都高了半格。
所以目前颜长民在平安乡, 乃至金山区、宁泽市,已经很是一个人物了。
有道县官不如现管,更何况是县官加现管,虽然很想和季冬也搭上关系,但是比起虚无缥缈的孩子考学,还是颜长民的作用更实在一点儿。
不管众人作何想法,总之,季冬暂时可以透口气了。
“唉,家乡人民太热情了。”季冬悄悄跟颜颂咬耳朵:“受不了。”
颜颂捂着嘴偷笑,给她指指季海明的方向。
季冬这才发现,原来季海明也很是一号人物了。
居养气,移养体。
季海明这么多年当典型、开大会、被吹捧、被接见,几年下来,早已经不再是季冬记忆里的那个畏畏缩缩的庄稼汉。
他站在那里,被众人围着敬酒,竟然恍惚有了些“农民企业家”的气度,比旁边的颜长民丝毫不差。
“吾家有爹初长成”,季冬心里升起奇异的感觉,有点队友终于带出来了的欣慰,又隐隐升起一丝担忧。
毕竟现如今的季家,在乡里乡亲们的眼里,是真的有好大的家业要继承。
只是这事儿吧,不能直。
季冬担心,别季海明还没那心思,让她一提,再想起来。那岂不是要吐血。
吃完喜宴,回去的路上。
季海明如今已经鸟枪换炮,跟了他许久的三轮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换了辆桑塔纳。
不止在牌坊村,在宁泽市都是少有的骚气。
季海明喝了酒,季冬坐到驾驶室开车。
季冬摸着这个……古老的手动挡桑塔纳,回忆着自己快忘干净的操作步骤。
一个醉鬼一个新手,真棒!
季冬紧张的握着方向盘,幸亏路上车少人少,大家看见汽车早早的远远让开。不宽的柏油路开起来倒是比从前在城市里更加顺畅。
渐渐熟悉操作之后,季冬从紧绷的状态放松下来,跟季海明:“季总,您这辆车,还缺个司机啊。”
“嘿嘿。”
季海明听出了闺女是真的在拿他趣儿。
“我是牌坊村里的村支书,什么总啊啥的,不好听。”
“季支书就好听了?”季冬问:“你没觉得听起来特别土。现在谁名字后面不带个总啊董啊的。”
“你懂啥。”季海明:“别拿豆包不当干粮,支书再也是党的干部。”
季冬:……
我一时竟然不知道该夸你觉悟高还是该嘲你官本位入脑。
不过。
季冬右手食指搓了搓下巴,且按你觉悟高来:“党的干部做事情可要遵守规则,跟你自己私人的公司不一样,村办企业什么的可都是集体的。你用人什么的……”
“这是自然。”
没想到季海明是真的觉悟高,也许是今天被人敬酒敬多了,喝得有点熏熏然、飘飘然。
对季冬:“我现在也都想开了,什么亲戚啊,本家啊,你看看不远的,就咱家,亲戚之间,不管是婚丧嫁娶还是鸡毛蒜皮,有那件事是顺顺溜溜的,不都是人头出狗脑子。”
季海明拍拍胸脯,:“你别觉得你爹是土条子啥也不懂,这几年我也开了不少会,光听音儿都能听个耳熟。早年啊,还觉得你是个闺女,有点可惜,现在想想,你看看村里是不孝顺的儿子多还是不孝顺的闺女多。”
“我跟你,我有时候也在想,为什么你爷爷在村里落的名声那么差。”季海明问:“你,是不是人人心里有杆秤。”
不过他显然没有指望季冬回答。
他也不需要季冬回答,自顾自的往下:“大家眼睛亮着呢。如果我这个村支书,处事不公,只给一个姓的好处,你试试,村里得乱成什么样。你,那些所谓的本家拿好处,我得骂名,我图啥。只要处事公正,大家服你,管什么本不本家。你我的对不?!”
“对!太对了!”
季冬回答的一点儿也不敷衍,非常真心实意,她如果不是拿着方向盘,直接要给他鼓掌。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啊。”季冬一顶高帽给季海明带的舒舒服服。
“那是,也不看我闺女是谁。”季海明:“我这个当爹的,能给我闺女拖后腿,丢我姑娘的人吗?不能够!”
哈哈哈。
季冬笑得超大声。
商业互吹太快乐了。(×)
她这几年在外面读书,季海明和王荣花也很少在她跟前聊家长里短,村里人现在怎么样,她还真不太知道。
她只知道,王荣花开始在村子里带动妇女们做香包之后,她大伯母赵兰英手里有了钱,也有了跟她爷爷奶奶对着干的底气。现在是牌坊村特色产品经营店2店的店长,已经彻底搬离了家长里短的村子,开启了自己的新生活。
而她堂哥季传胤,义务教育读完之后没考上高中,去了一家技术学校学技术。
她从前学里的那个张老校长,后来不但民办教师转正,还在平安乡的中心学里当了几年校长。现在退了休,天天提着一壶茶到他们牌坊村的“旗舰店”里,给顾客当“导购”当的不亦乐乎。
见人就季冬当年是我学生,从一年级上学就跟着我,是我给她启蒙基础一手教出来的,别提多得意了。
还有他们村里那个姓陈的后生,现在是季海明的左膀右臂。
季冬听了一路,嘴角一直上扬。
快到家的时候,路过乡里的卫生院,季冬忽然想起常松年的父亲,问:“常松年他爸现在干嘛呢?”
“就那样呗。”季海明道:“天天喝酒不干活。反正是咱村里的人,每年给点粮食分红。常现在也挣钱了,虽然不怎么回家,也总是让人给他捎回去点钱,饿不死。”
“还喝酒吗?”
“那哪能戒掉。不过我跟你。”季海明:“今年春的时候,常他妈回来了,看了一眼,又走了。”
“啥?!”
季冬惊得让车身都晃了晃。
“看着也挺憔悴。唉。”季海明叹气道:“老百姓的日子哪有那么好过。”
这时候季冬才知道,原来常松年他妈走了之后,一个人在外面飘,当时又没有太多可以做的工作,所以又像跟常松年他爸当年结婚时一样,沿着公路,走到一个村里,看到有合适的,在当地结了婚,生了孩子。
现如今那个丈夫死了,她一个女人,带着孩子,日子又开始难过起来。
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别人宁泽市牌坊村的致富典型,就想回来看看,有没有好的生计。
结果回来一看,常松年他爹还是那副烂泥扶不上墙的样子,所幸的是儿子已经长大成人。
她当时想让季海明给她几分田,就此留在牌坊村。
季海明看她可怜,当下动了恻隐之心,想着村里也不缺这一口吃的,留下就是了。
但他当了几年村干部,脑子还算清醒,没有当下答应,回去跟王荣花商量了一下。
王荣花当时就问他,你跟常子关系铁,还是跟常子他妈关系铁?这事儿你能不问常松年的意思吗?
季海明没王荣花那么细腻的观察和情感,虽然觉得多此一举,但还是准备等常松年回来问问他的意见再做决定。——毕竟季海明最大的两个优点,一是听闺女的,二是听老婆的。
结果等常松年回来,谁也不知道他们怎么的,常松年他妈又带着孩子走了。
季海明谈起来一个劲儿的叹气,季冬听了也难免唏嘘。
之后季冬又问了问季海平和季海涛的情况。
用季海明的话,就是——都那样,老百姓的日子能翻出多大的花来。
季海明感叹道:“多亏我有个这么好的闺女,不然咱家日子,也不容易过。”
“哪有哪有。”季冬:“我才为这个家付出多少啊,主要还是你跟我妈。最关键的是,你跟我妈心里有数,人情往来上的大方向都把得住。”
季冬心想,不是我吹,就我爷爷奶奶那个基因,要是有了点钱把不住方向,不知道自己老几了,咱家绝对十八台大戏都不够唱的。
被夸奖的季海明笑得露出一口大白牙。
今天后备箱里估计是装的高帽子有点儿多,他们爷俩都成了帽子批发商,一不留神儿就容易商业互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