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A+A-

    参加的活动多了, 季冬终于明白,为什么她的导师会有如此跑偏的希望。

    因为外行领导内行,让内行吐血的事情,真的是太多了。

    有一次季冬要在一个高端会议上做报告, 她提前把讲稿交给主办方。

    主办方给他反馈的修改意见里, 用硕大的红笔把“稻水象甲”圈出来划掉, 给她改成了“水稻象甲”。

    季冬吐槽都不知道该从哪里吐, 只好又把“水稻象甲”划掉, 改回“稻水象甲”。

    没想到她改过来之后又被改了。

    这特么是哪位领导这么执着?

    如此反馈拉锯好几次, 最后主办方崩溃, 给季冬电话:"这不是我们主办方改的, 是交上去给大领导审, 大领导那边给的意见。咱能不这么拧, 按照领导的意见来吗?"

    季冬跟主办方:“不是我拧,是人家就叫这个名。象甲是一个大类, 水象甲是生活在水里的象甲,前面加个稻, 是代表危害稻米的水象甲。领导, 咱能不能按照科学的意见来?”

    这还不是最离谱的,毕竟病虫害的名称还是挺专业的。

    行业里的行政领导不知道,也情有可原。

    真的,没对比就没有伤害。

    你要是跟行业无关也就罢了,季冬遇见的最离谱的,是知道她在做杂交育种之后,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哦,知道知道,是不是就是转基因。”完还神神秘秘的问她:“是不是对人体有害?”

    听听, 这话要是让她导师听见,得气得一蹦三尺高。

    要是一样的话,老头儿还能这么多年为自己的得意弟子去做杂交意难平吗。

    且不转基因到底有没有害——这个且有的吵——假如,季冬为了给他讲明白绞尽脑汁:“你可以把染色体当成铁链子,基因就是铁链子上的一个个铁环。转基因就是把上面的某一个铁环取下来,换成不锈钢环或者铜环。杂交就是不拆铁环,整链子整链子的拿起来配对。”

    这样的人遇到的多了,季冬觉得不行。

    大家都不重视,不爱学习,这得到什么时候才能具备最基本的科学素养啊!

    全都是这种问题,上哪儿提高粮食产量,推广新品种去。

    还是得吸引大家的目光,热度高了讨论度高了,基数变大,慢慢顶层的科学素养也就上去了。

    怎么吸引目光和关注度?

    哎呀,季冬这可太拿手了。

    放大卫星啊!

    于是季冬憋了个大招。

    在一次超超超级高端会议上,把中规中矩的稿子一扔,跟大家:“水稻、麦亩产千斤不是梦!”

    吓得她导师会后赶紧给她电话:“你可别再犯错误,搞狗肉汤浇地那一套!”

    季冬:……

    老师,我可以理解为您老人家这是关心则乱么,难道我看起来有那么不靠谱?

    跟季冬导师一个想法的人不再少数。

    毕竟他们这代人都是经历过“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年代的。

    年轻人张口就来!

    想恢复当年那一套!

    投机取巧!投机分子!

    一时间把季冬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有些专家甚至通过各种渠道给中y写信,要“坚决清除学术界的投机分子”,要刹住这种好大喜功的造假风气!

    季冬导师为了季冬这个不省心的学生,头发又愁白了好几根,挨个跟人电话解释,年轻人好胜,给她个机会!

    拿着季冬的论文集到处推销卖安利,让人看一眼:“看看,看看这些成果,年轻人口出狂言也是可以理解的。”

    “教育教育就好了。”

    “还是能教育回来的。”

    季冬心疼老头儿的脸面,特意登门给导师宽心,被导师摁住讲了半天的道理。

    “真没事儿。”季冬给导师:“我这是科学判断。”

    老头儿死活不信:“狗肉汤浇地当年也是科学判断,上过报纸推广的。”

    “我……”季冬哑口无言,我年龄,真不知道这一出。

    “但是,我这个真是科学的!”

    季冬把自己的方案往前推了推:“您看看,真不是狗肉汤浇地。”

    季冬从到大搞过多少事儿啊。

    这会儿导师带着眼睛看她的方案,季冬心里默默反思,是不是我读大学的时候太低调,所以老头儿才不习惯我例行搞事情。

    她导师在看方案的时候,帝都某个大领导也在看她的方案。

    季冬,毕竟也不是个喽啰了,作为知名科学家,意见也是很重要的。

    再,季冬亩产千斤之前,也已经通过某些渠道,把她的方案地上去了。

    “只是亩产千斤。”季冬真诚的看着她导师:“比亩产万斤差了不止一个档次,我已经很低调了。”

    于此同时,那位大领导也在思考,季冬给的方案究竟可不可行。

    所以季冬还没从导师家出来,就接到电话,让她在门口等着,有人要见她。

    季冬导师狠狠瞪她一眼,他看完季冬的方案,稍稍放了点心。操作和推导,看起来倒是比较靠谱。可事情就是这样,有时候完美的过程并不一定能得到完美的结果。

    季冬没法跟她导师已经证明过了,真的有用,只好跟她导师:“您看,我只能达到亩产千斤,又没什么时候达到。一年达到和三五年达到,区别不老大不么!”

    此言一出,气得她导师卷起方案来就要抽她。

    这是什么不孝的弟子!

    “你去见了大领导也这么吗?!季冬你简直越来越不让人省心。”

    “不会。我这就跟您一。”

    季冬正跟她导师……呃,勉强算得上是宽心吧。

    一辆黑色的轿车停在导师住的楼前。

    “季冬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不好都是政治影响!”她导师一直念叨到季冬出门:“你想想你是怎么去现在的学校的。政治敏感的时候,一通电话都有这么大威力,你不要自己给自己挖坑。”

    “您放心吧。”

    季冬坐在车上,又闭上眼睛过了一遍她的方案。

    她又不是傻大胆。

    这行为落在司机哥眼里,成了——车上还能睡着,真心大!

    季冬的思路很简单,在前世也都已经推广过,并且有了成果。

    优势品种划定优势区。

    华夏地大物博,各地的气候水文都不一样。同样是水稻,你把适合湖广的品种拿到东北去种,就表现不出好的效果。

    所以每个地方要有适合各自气候的品种。

    把表现好的品种,在这个地区全面推广。

    别东家种这个西家种那个,只有每家每户种的都一样,才能实现机械化大规模作业。

    看看现在田里种的,这边高一块那边洼一片,十亩地里恨不得种上七八个品种,七零八落坑坑洼洼,瞎眼。

    要知道,后世的高产示范田,那可是几百亩几千亩看过去,像一块地毯一样,庄稼的高度差不会超过2厘米。

    “农业,也要走工业化道路。”

    这是季冬方案里开宗明义的一句话。

    “要用发展工业的眼光和思路,来看待农业。”

    季冬仔细看着对面的大领导,发现他的表情越来越严肃认真。

    “工业化道路的农业,有多少农机,挖多少水渠固然重要,但却不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应该是让所有的生产有统一的技术规程,生产出来的产品有统一的标准。”季冬:“这是相辅相成的。有了规模,适用的生产技术才能有效的推广开,而科学、高效的技术规程,是保障规模生产的基础。”

    “啪!啪!啪!”

    季冬没有想到,她汇报完毕,这位华夏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竟然给她鼓起掌来。

    “长江后浪推前浪,年轻人不可觑。”

    季冬装作矜持的微微低下头笑了一下。

    对面的人似乎在思量:“但是粮食是国家的根本啊,再好的思路方法也要慢慢来。”

    季冬抬眼瞅着,领导像在思考,不像是在跟自己话。

    可季冬觉得,她有一个绝佳的点子,一定要给领导汇报。

    不过领导方才刚刚夸了自己是后浪,贸然开口断领导思路似乎有点不符合自己人设。

    所以季冬恨不得用上除了话之外的所有面部器官,在一旁舞啊舞,终于舞到领导眼前。

    这位华夏的最高领带人看着欲言又止的季冬,和蔼的问道:“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季冬:“领导,我认为,可以先划定一个高产创建示范区。一是看一下究竟怎么样,能够增产多少。二是有了这个示范区的标杆,在其他地方推广的时候,大家就有了借鉴。”

    季冬看领导点了点头,继续道:“东省的宁泽市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平原地区,一直是华夏的粮食产区。并且宁泽的人踏实、肯干,政府也一向紧跟中y的政策。我觉得,可以先在那里做个麦高产创建的示范区。”

    “而鄂省的广汉市处在长江的咽喉要道,也是重要的粮食产区,可以在那边划一个水稻的示范区。”

    “我再考虑考虑。”

    季冬明白,这么大的事情,哪能她这个年轻随便就决定呢。

    不过她已经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作为提出这个构想的科研专家,自己的意见并不是那么无足轻重的。

    等回到自己的住处,季冬来不及上楼,在楼下给她导师电话汇报这个喜讯:“哈哈哈哈哈您老那个对学生跑偏的期望,我似乎已经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