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过了正月里, 很多地方开始春耕,今上带着百官和仪仗侍卫,浩浩荡荡的驾临了直隶,除了祭祀天神求得风和日丽之外, 今上还要亲自下到田里躬耕一番。这是天子该做的事儿, 今上做的也是有板有眼, 司徒越作为宗亲大臣,也跟在他后面一起跟着耕地, 承岳留守京城,配合着今上的人就变成了司徒越, 今上在前面牵着牛, 司徒越压着曲辕犁,甚至要把全身的重量压在上面,奈何今上不是干活的人, 一般老农干活从不在前面牵牛, 只管看着尽头, 一边犁地一边赶牛就行, 犁地之后每一条沟都是笔直的,一条挨着一条,不会出现中间有土地没有犁到的尴尬事情, 然而今上不懂,司徒越还要提醒着他往右还是向左,赶了一上午, 做完了秀,今上自己也深知自己再这么下去再百姓心里威严不保,果断的让回銮了。
司徒越回到王府,脚上起了几个大水泡, 让程掬找马尾过来,要穿透水泡。
“父王,疼不疼?”诸丹这么问的时候,还伸手在水泡上面摁了摁.“别闹,父王还没洗脚呢,臭脚丫子,你离远点。”
秦大站在一边,“也是咱们世子孝顺您,今儿我们几个把世子放在马上拉着走了一圈,咱们世子一点也不怕,依着臣看,您该早点找个大儒来教世子学写字了,封长史已经选好了人,您也抽空看看,毕竟外边的事儿再重要,不如世子的事儿来的要紧。”
司徒越看了诸丹一眼,“估计到时候了,诸丹就被送到宫里去读书了。这个时候,你往宫里多放点人才是要紧的。”
秦大站起来,了一声是。
诸丹觉得没意思,跟司徒越了一声,跑到院子里玩去了,屋子里的几个太监也跟着跟了出去。
秦大看屋子里没人,看着司徒越把脚泡在水盆里,缓缓的,“您看着,六爷如今是什么境况?”
秦大以前是敏太子的一个预备暗卫,见过敏太子的人,但是很多时候还是被师傅训着的,东宫之事接触不到,自然不会怀疑司徒越长子身份。如今司徒越有些事也故意避开他,托给陈氏兄弟去办,故此,秦大也不怀疑诸丹的身份,他嘴里的六爷是今上。
“没什么,如往常一样。”
秦大站起来,看了看院子里,“您带回来通天门的东西,臣看了,有几封二十多年前的信件,含糊其词的了大火,臣觉得可疑,在上面反复的看了,没找到落款,想必是知名不具。如今臣跟您报备一下,臣想潜入大内,翻看二十年前的奏折,比较笔迹。这些信件有可能是幕后主使的谋臣写的,有可能是幕后主使写的,要一一对比才能知道。”
“那些已经封档了,再,你师从大内暗卫,你也该知道,他们的厉害之处,估计你去了就会惊动他们。不如这样,你跟着我去户部,我把二十多年前,所有借据给你看看,先比较这个,没办法了再去潜入大内。”
秦大同意了,“那么,六爷哪儿,您真的仔细看了,难道那老尼骗了咱们?”
“你想多了,就算老尼姑不下药,咱们也有其他的法子,让后宫斗的再厉害点,咱们捏着薛蟠,别忘了,薛蟠身上背着命案呢,赵家也不干净,到时候,惹怒了薛娘娘,让她急了,狠狠的咬赵灵妃一口,赵灵妃自己就会给我叔父用药了。有句成语怎么的,环肥燕瘦,燕就是赵飞燕,赵飞燕姐妹两不也是毒死了汉帝吗?”
秦大还要再话,院子外办,诸丹扒拉着程掬,“给我看看,给我看看。”
“世子爷,您就看看啊,别摸,这东西容易断。”着到了上房,除了马尾程掬还拿了一根针,司徒越接过针直接戳破了水泡,挤掉了里面的脓水,程掬立即开始抽吧抽吧的哭了起来,委屈巴巴的,“主子,您受罪了”。
“......”司徒越十分的无语。
随着祭祀结束,科举开始,本来这次开恩科,今上以为着会随着儿子的出生带来新的气象,结果儿子没能出生就遭受了意外,再开恩科有几分伤口撒盐的感觉,然而昭告了天下,不开又不行,脸上带出来几分的不高兴,指定了几个心腹负责此事,就不在管了。
司徒越在科举的前几天走访了几家进过场的人家,问清楚忌讳和注意事项,给上皇准备了一只竹编的篮子,给他做了一件呢子的厚衣服,把饼子切成块,笔墨砚台检查了几遍,不放心的和上皇“您也别去了,本就是不靠这个作为晋身之资,如今受这份大罪,听祖母您这段日子是日日挑灯夜读来着,多受罪啊。”
“你别管,朕了要去考进士做学问,朕年轻的时候也是听博学之人讲经,登基之后也是和翰林院了无数的交道,算的上是有学问了,但是有了学问要怎么表现出来,考进士就是一个办法,朕要是日日不知道干什么,日子过得越发没意思,有点事让朕忙着,也能让朕心里松快点。别了,要入场了,记得出场的时候来接祖父。”
看着上皇和相熟的人了招呼,在门口被考场的吏一番搜检,最终放行进去了。
过了几天,司徒越带着马车,上面支了一只锅,下面有着火炉,烧着一锅汤,把福源和乔乔加上十王,十一王家的两个世子扮成书童,等在考场外。
一次出来五个人,从早上等到了中午,才等到了上皇出来,一看到上皇出现,福源和乔乔两个年级大了一点,立即奔过去扶着上皇的两个胳膊,结果篮子,扶着他往回走,两个世子年级还太,随着奔过去,一人抱着一个大腿,嘴里还嚷嚷着“祖父,祖父,父...”家伙被福源立即捂着嘴,另一个是十王家的世子,懂事了,知道不能把父王两个字出来,就接着问,“爹爹,您要考状元是吗?”
上皇看着精神还好,笑着摸摸两个家伙的头,也没话。
“祖父,当状元好玩吗?”十一王家的世子就问了。
旁边一个膀大腰圆的哼了一声。“状元当就能当,以为状元是好考的。”
“孙子不懂事,望先生谅解。”上皇拱了拱手,就准备往马车那边走。
那膀大腰圆的汉子看了一眼上皇,“哼,考了一辈子,也就想想吧,哈哈哈。”
很神奇的是,两个的就能明白这个大汉是在嘲笑祖父,十一王家的世子立即就嚷嚷开了“你别笑,我六伯伯和祖父谁是状元,谁就是状元。状元是我们家的。”
周围的人一阵哄笑,随即散了。
等了几天,皇榜贴了出来,上皇他老人家落榜了,司徒越缓缓的把这个消息了出来,上皇还不信,“胡,朕读了那么多状元的文章,批改了那么多状元的卷子,朕就是一个笨蛋也该知道状元的文章起承转折是该怎么样的。”
“您也别,万一是今年的状元文采斐然呢。”
“兔崽子,就是状元跟朕没关系,进士总该有朕一份吧,让朕看看卷子。”
这是天下最牛逼的考生,他有随时阅卷的权力,不仅如此,他还有随时改动名次的权力,生气的上皇带着仪仗到了翰林院,要查阅今年考生的试卷,主考立即把卷子拿了出来,前十名按照名词排好,上皇依次阅读。
读完,火气更大,用上皇的话,他自认是自己的文章写得比这前十名更好,好歹还气势如虹呢,再了,这几份文章的格局太,不管文采怎么样,只能眼光不怎么样。
上皇在翰林院里气的磨牙,外边的考生闹了起来,数千考生聚在贡院外边,敲鼓闹事,鼓这种东西不能乱敲,在战场上是进攻的意思,在宗庙里是祭祀的涵义,立在衙门口又有鸣冤的作用。加上聚在一起闹事,巡逻京畿的捕快问也不问,直接将这些人拿下,投入顺天府大狱。
一时间,考题泄露之事朝野尽知。今上听到奏报,气的立即摔了茶盅,下刑部彻查。还亲自到了翰林院,接了上皇回宫。
上皇心里也不好受,没搭理今上在一边陪心,换了衣服去了宫外,约着周老爷和冯老爷出来。
“曲贤弟啊,你怎么还在这儿,赶快躲一躲。”冯老爷立即挡着上皇,周老爷推着他往外走。
“边走边,曲老弟,你出场的时候,你的两个孙子去接你了是吗?一个儿无知,了我伯伯让谁当状元,谁就是状元。有这话吧。”
“他一个儿,天真懵懂,无知之言,怎么了?难道惹出了祸事。”
“是是是,有人有买卖考题之事,已经向顺天府的府尹大人了您们父子参与了买卖考题。不然,家里儿怎么能如此猖狂呢。”
“要是这样,好歹我也是一个状元啊,再不济也该是一个进士了,怎么如今还名落孙山呢。”上皇气的脖子都红了。
“莫生气莫生气,他们你们商人之家,唯利是图,算了,这会你让家里孩子们上下点一下,好歹撇清了名头再其他。”
作者有话要: 晚上改前两天和今天的错别字,爱你们么么哒,我国庆不放假,中秋节也不放假,总之就是不放假,更新正常。
(*  ̄3)(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