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这几日住在中宫的赵氏未来的赵皇后很着急, 凑着中午不顾日头太大外边哭灵的人也多,扶着老嬷嬷的手到了崇政殿后边的阁子下边。给司徒越送午饭的人正好和他们碰上,赵氏身边的嬷嬷们立即抢了这件差事,扶着赵氏端着午饭上了阁楼。
楼梯很陡。赵氏的身子骨又弱, 上了数十个台阶就开始喘气, 中间歇了两回, 被身边壮实的老嬷嬷给架上去的。
自从确立了名分,礼部的找了几个吉祥日子, 司徒越挑了最近的一天,匆匆登基, 接着就开始处理起来崇政殿积压的事物了。因着先帝还在停灵, 司徒越只好搬到后边的阁楼上,在崇政殿的偏殿处理事物,在阁楼上睡觉。阁楼以前被先帝改成了佛室, 里面的泥塑占了很大的一片面积, 一张床放进去, 再放一张桌, 只能够关上门,再没办法放其他东西了。不少人这么做还委屈了,但是司徒越如今是把一文钱当成两文钱用, 根本不额外要求再建造一个临时的宫室供自己休息。
他的午饭也是非常的简单,一罐白米饭,四菜一汤, 几位简单。
赵氏在楼梯处接了托盘,在门口问了一声“皇爷,臣妾能进来吗?”
司徒越刚躺在床上,闻言哼了一声“进来。”
门被开, 程掬先进来,从桌子下抽出一张凳子。司徒越翻身下了床,坐在床上,看着赵氏,“这么热的天儿,你怎么来了?”
因着地方太,程掬退了下去,赵氏的乳母跟着进来,屋子里再也站不下第四个人了,赵氏见礼之后坐在了凳子上,她的乳母手脚麻利的把饭菜摆在了桌上。
司徒越端起碗开始吃饭。
赵氏犹豫了几下,“有些事,臣妾想找您。”先捡着一些零碎的开始了“您今年还没开始做衣服呢,上午尚衣局的人来问,给您做多少件常服多少件礼服,臣妾这边按例来做,他们又问,上皇和太子以及诸位娘娘公主是不是也是如此?”
不等她完,司徒越就断了她“祖父祖母按照往年的的惯例来,自朕往下,所有人减半。以后宫中赏赐,就用一些没人用的布匹和大内自己做的陶瓷一类的代替,别再赏金银了,如今朕要孝敬祖父,祖父宫中的妃子宫女太监也要养着,还有叔父的那些个宠妃,一个比一个浪费,承岳一家也要看顾着,咱们家的也也不能委屈了。哎呀,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赵氏本来就是一肚子的委屈要找司徒越,如今看着司徒越的样子颇为好笑,到底不敢在新帝面前笑出来,也只能用帕子捂着嘴自己迷了一下眼。
“这些事儿多着呢,如今朕是体会到了过日子如此的发愁,叔父的葬礼用了国库一半的存银,前个工部的尚书来问朕,是不是开始着手建立朕的万年福地。朕当时就给他撅回去了,建什么万年福地,朕十几年前给自己已经建过了。”
世人对这个比较看重,赵氏也不笑了,拉着司徒越的胳膊“皇爷,这是大事,俭省不得。”
先帝的陵墓只是建成了大部分地方,部分还在修缮,花了几百年两银子了,动用了数万民工,陵墓还没建好,人已经没了。
“朕想好了,不建了,以后啊,就还在那河边,淹了就淹了,没盗墓贼咱们的主意。也不用后来人祭祀,反正没人扰才是最好的。”
司徒越的脾气拗,赵氏拧不过她,平白的又添了心事。也没了迂回的想法,直接了,“今儿找您,是真的有事,您也登基了,圣旨也下了,咱们福鸿如何不是太子?他是您的亲子,纵然不是从臣妾的肚子里爬出来的,但是也是咱们膝下唯一的子嗣。怎么,太子也该是福鸿的?”
司徒越不好跟她诸丹是我捡来的,只是板着脸“福鸿没皇帝命,算了,这话也不能跟您,我到时候给他册封成铁帽子王,世代传承吧。”
赵王妃看她心意定了,眼泪流了下来,“那我再求您一件事。给咱们福鸿划一块封地,从此做个土皇帝也好。”
有个词叫做乱七八糟。的就是汉朝的时候诸侯王反叛的事情,前车之鉴,司徒越自然不会再这么做。
“不可,要是开了这个头,日后的皇帝对爱子都这么纵容,他日国将不国。”
赵氏捂着脸又哭了起来,她身后的哦嬷嬷拉了她的衣服,赵氏抬头又求“那皇爷先给臣妾一道圣旨,皇爷百年之后,臣妾也不在宫中享受尊荣,自愿跟着福鸿出宫养老。”
司徒越想了想,个人又个人的活法,点头答应了。
场面一时间变得安静起来,司徒越自觉地心里过不去,就开始找话“你如今在宫里住的惯吗?”
赵氏收拾了自己的情绪“尚可,就是宫中比家里事情多。臣妾总觉得力不从心。”
赵氏的乳母在她背后狂拉赵氏的衣服,这话怎么能这么呢,这是暗示皇爷大肆选妃啊。
“咱们家乔乔也大了,以后让她帮衬着你,女孩子家家的,也该学着管家了,不然以后让人糊弄了也不知道。”
“嗯嗯,您的是,这几日就是乔乔在旁边帮衬着呢。只是咱们家的姑娘脸皮薄,那些来拜见的亲戚趣了,她自然是要避开的。”
司徒越把这事记在了心上,“等叔父的事情了了,我就去中宫看看咱们家的一双儿女,你宁可舍弃了宫务也别忘了孩子们,特别是那些心怀二意的奴才们,诸丹还,在他耳边了什么到时候咱们悔之晚矣。”
“您的是,我一准盯紧了。”
阁楼上夫妻了一会话,司徒越亲自扶着赵氏下了阁楼,把她扶到轿子上,看着她的车架远去,才转身到了崇政殿。
崇政殿里,承岳披麻戴孝的守着棺椁。司徒越走了过去,问承岳“后日下葬,你真的要亲自去?”
“是,数年养育,总要报答。”
司徒越也没什么,上了一炷香,到了偏殿,偏殿在午间也没有大臣在等候,只有林瑜在整理一些书籍。
“师父”林瑜端了茶上来,站在一边。
“你有话就。”
“是这么回事,我娘这几日日日让我进宫求您,问问我外祖家的事儿?”
贾家被先帝抄家了,里面抄出来的东西不得了。先是甄家的一些带标记的物件。这不算是大事,贾家一口咬定是贾宝玉妻子的嫁妆。随后是一些账册,朝廷三番五次下令,禁止民间放贷,这个禁令在司徒越做了户部尚书之后更加的严格,民间放贷乱象丛生,逼死人的事情时有发生,一经发现,立即将人下了大狱,全家的家产抄没冲入国库。贾家搜出来的足足有两箱子的账册,涉及金额达到了三十万两。这件事当时就没人捂着,一路上报到了先帝跟前,先帝也只是看了而已。让先帝震怒的是,贾家藏着和叛王的书信往来还有兵器盔甲。这件事非常的严重,男女分开,立即下了大狱。家产查封,如今贾家人还在大狱里面,贾敏自然着急。
“你二舅,朕三番五次的催着他还了国库的欠银,不仅如此,朕对着他们也是一再容让。每想到,居然有三十万的银子放高利贷。”
“臣问了,放贷的是大舅舅家的王氏,就是琏二哥哥家的嫂子,不是二舅母王氏。”
“这件事,朕准了贾家人上堂自辩。别的不,朕这几日一直在处理着半个月来的积累事物,早晚会处理的。”
挥退了林瑜,司徒越看起兵部送来的折子,这是封赏有功将士的,这件事不能吝啬,司徒越把国库的仅剩的银子调出来,准备在前殿好好的摆一次庆功宴。
作者有话要: 爱你们么么哒
有错字指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