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处境

A+A-

    进出城门本就需要掀帘检查,王家也没什么好遮掩的,三辆马车的帘子都依次被掀开。

    王易见到太子和东宫侍卫,不由大吃一惊,急忙下来行礼:“老臣参见太子殿下。”

    王家其他家眷也跟着下车行礼。

    “外祖父不必多礼,是孤自己要来的,并非奉了皇命。”楚墨玉扶王易起身。

    楚墨玉一眼扫过去,行礼的女眷中不见陈莹。

    准确来,王家就没几个女眷。

    “那辆马车中的人怎不出来见孤?”楚墨玉凝着目光看向第三辆马车,负责检查的守城兵们面面相觑,神色复杂。

    王易和徐氏都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楚墨玉径直走到那马车旁,亲自掀帘检查。

    看到车厢中“主子”的一瞬,他怔了怔。

    这里头坐着的竟是一只猫,被一根绳子绑着背,和系在一块,毛色乌云盖雪,正露着一嘴的尖牙冲他“哈气”。

    楚墨玉顿时只觉浑身寒毛都竖了起来,急忙放下帘子退了半步。

    有些东西不是重生就能克服的,比如他对猫的惧怕,不出来缘由,就是一见到便心突突的,浑身紧绷。

    “太子殿下,这原是女捡来的野猫,她回陈家那边不好养,于是就让我们带去银州照料。”徐氏察言观色后,淡淡解释道。

    银州,是王家的祖籍,王家要离开丹阳,便只能是回银州。徐氏所生的女儿不足半月便早夭了,她如今口中的女只能是养女陈莹。

    楚墨玉定了定心神:“她很喜欢这只猫吗?”

    徐氏一回想,点头道:“时常亲自喂养,应当是十分喜爱。”

    楚墨玉心中了然,教一名侍卫在古道旁的杨柳上折下一枝,他亲手递给了王易:“祝外祖父一家一路平安。”

    “多谢太子殿下。”

    王家众人重新登上马车,一辆辆浩浩荡荡地驶出城门,离楚墨玉等人渐行渐远。

    “殿下,恐怕您今日此举,会落人口实。”游理担忧道。

    他身为亲信侍卫,比其他人更敢讲真话。

    楚墨玉却冷笑了声:“敢以此事议论孤的,不过是群乌合之众,有何惧?”

    游理颔首:“殿下所言极是。”

    悄悄抬眼,只见太子负手而立,眉宇间流露出的自信和威风,和之前匆忙赶来城门口的慌张样子,完全不像同一人。

    游理哪能看得透,他们太子殿下的喜怒哀乐,全都在于一个女子呢。

    陈莹留在陈家,没离开丹阳!因此事,太子不禁喜上眉梢,下令回东宫的途中,提出会给侍卫们些许赏赐。

    侍卫们不知道他喜从何来,也未想着问。

    回到东宫,正巧用膳时间将至。

    慈宁宫的内侍来传,太后请太子前去用膳。

    楚墨玉问其缘由,内侍只轻描淡写道:“太后娘娘近日心情不佳,想有子孙陪伴。”

    楚墨玉怕太后久等,便直接和内侍一同去了慈宁宫。

    太后出身寒门,且非正室,行事一向只凭个人喜好,例如——她不待见王皇后及其子嗣,却对同样出身寒门的林贵妃极其子嗣十分宠爱。

    楚墨玉身为太子,在处理朝政上已有不少大权,不可能与太后这么个深宫妇人计较什么,可是……

    前世是太后做主把柳嫣儿指给他当良娣,也是太后总在各类宫宴上讥讽陈莹是妒妇,陈莹后来真的走上歪路,也有太后的一份过失在。

    他踏入慈宁宫,见到了太后、林贵妃和柳嫣儿,她们同坐一席。旁边还有一桌空的,是为他准备的。

    感受到慈宁宫里异常肃静,楚墨玉不动声色,规规矩矩地向太后和贵妃行礼。

    太后似乎不着急请他用膳,而是和林贵妃使了个眼色:“哀家听闻你亲自去城门口与王家人送别,这可是真的?”

    “回皇祖母,是真的,孙儿刚回宫。”楚墨玉道。

    他不是偷偷出宫的,何况这事本就不必瞒着。

    太后却因皇后的关系,对整个王家都有偏见,她板着脸道:“哼,王家如此背信弃义,损了皇室颜面,你倒还去送他们,这不是叫天下人看笑话吗?”

    楚墨玉正欲解释,不料林贵妃抢先道:“太后,太子也是出于一片孝心嘛,毕竟王家是皇后的母族。”

    林贵妃的面容和皇后约有七分相似,可论脾性,却大有不同,林贵妃是这宫里最听话、最能讨人欢心的嫔妃了。

    “太子若真有孝心,不妨满足了哀家的心愿。”太后言语时总看着柳嫣儿。

    话都讲到这份上了,楚墨玉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他默不作声,等着她们接下来的辞。

    林贵妃道:“不知太后有何心愿?”

    “皇帝的子嗣少,而且一个个都尚未成亲,哀家自是希望太子能领个头,早日为皇室开枝散叶。”太后道,“今日正巧贵妃把柳千金带进宫来,你二人郎才女貌,哀家想替你们保媒拉纤。”

    楚墨玉早知今生有此一劫,这段时日已经想好了对策。

    他面不改色道:“柳千金既和贵妃娘娘交好,那倒不如许给三皇弟为妃,他也到娶亲的年纪了。”

    三皇子是林贵妃所出,也算是千娇万宠长大的了,贵妃和太后喜欢柳嫣儿,那应该凑这一对才是。

    上辈子时,她们是在陈莹为太子妃后不久,就把柳嫣儿送入东宫为良娣的,那时楚墨玉还真以为她们是为了皇室。

    他虽没碰过柳嫣儿,但也一直给她该有的富贵和尊重,谁能想到她会对陈莹腹中不足三月的胎儿下手呢?

    虽只是前世记忆,可楚墨玉一想起来,心如被巨石压着一般痛苦,连带着看这三人的眼神,都寒凉了不少。

    柳嫣儿抬眸瞥见他冰冷神色,不禁双眸微红,眼泪哗哗往下掉,肩膀一抽一抽,趴在桌上恸哭。

    楚墨玉不仅无动于衷,还转身欲走。

    太后起身,手掌重拍了下桌子:“站住!不肖子孙,怎么话呢!”

    楚墨玉停下脚步,并未转身:“孙儿不觉得自己所言不妥,况且孙儿的婚事算是国事,全由皇祖母插手怕是不合适。”

    罢,他带着近身内侍们快步离去,全然不顾身后太后气急败坏地责骂声。

    横竖都是要得罪的人,如今早些得罪,楚墨玉反而觉得心里舒坦。

    次日朝堂上,也有不少大臣对太子为王家送行一举,进行一番议论。

    “太子殿下亲自来送王家出城,这可是天下独一份的荣幸啊!”

    “是啊,不明真相的还以为,是太子有愧于王家呢!可事实是王家失约在先。”

    “太子乃储君,这等气度果然不是常人能理解的。”

    这些落井下石的老匹夫讲话跟鱼吐泡泡似的,一个接一个,听得楚墨玉心烦气躁。

    多亏有安宁阁大学士郑昌,不愧是当过太傅的老臣子,最擅长护短。

    “王家是皇后母族,太子此举实属正常。”郑昌淡然道,“不仅正常,且是遵循孝道和仁义。”

    有他在,楚墨玉倒不担心自己会在朝堂舆论中处下风。

    但由己及人,他有点担心陈莹的处境。

    她家中生父已故、生母改嫁,同胞的长姐和兄长也都不在陈家,陈家其余人不知会如何对待她呢?

    ***

    此时,陈莹正在陈宅的大院里,和二房的堂弟玩蹴鞠,堂弟在家族里排老六。

    二叔父虽是个混蛋,六弟却刚到总角之年,正是天真烂漫的年纪,未沾染上大人们的世故。

    陈莹从就爱踢蹴鞠,尤其是在陪阿爹进宫时……

    俩人玩累了,就进厅堂休息。

    “堂姐,我听爹娘,你本来可以当太子妃的,能给我们家带来数不尽的荣华富贵。”六弟抱着蹴鞠,看她目光里有几分好奇和不解。

    陈莹微笑着点点头。

    “那为什么不当了啊!”六弟歪了歪头。

    陈莹叹了口气,昂头解释道:“我不想嫁人。再了,无论是嫁人还是娶妻,都一定要找和自己相爱的那个人才行,一厢情愿是行不通的。”

    六弟蹙眉,挠头思量:“那我娘嫁给我爹,是不是算一厢情愿?”

    陈莹一想,点头认同他的看法。二婶出身的经商世家,二叔父那时并无一官半职,据二婶还是非要嫁。

    可惜的是,二叔父妻妾成群,长子还是由外室所生,二婶当初看走了眼呐!

    当然这些事情,轮不到陈莹这个辈来置喙,她也就是感叹一下罢了。

    六弟用双手撑着脸,含糊不清地抱怨道:“我爹一大早就去寻祖母了,也不知道又想娶哪个院的艺伎为妾。”

    陈莹抿了口茶,不出声。

    这时,碧珠突然匆忙过来,慌张地跪在她面前:“姐,不好了,老夫人和二房他们……正在商议着您的婚事。”

    “啊?怎么回事?”陈莹皱起眉,满脸震惊。

    “奴婢也不清楚,奴婢路过老夫人门前,正巧看到二房的人进去……便听到了他们的谈话,是有家条件不错的公子,二房想要为你们牵线搭桥呢!”

    陈莹急忙放下茶杯,起身道:“快跟我去!”

    嫁人这种事,可不能胡来!不然就白白做了他们的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