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李世民中风

A+A-

    “大哥难道父皇他真的没得救了!”

    听到李战防患于未然,李承乾可能是理解错了,他以为自己的父皇没得救了所以一瞬间眼泪就大颗大颗的落了下来。

    看着突然大哭的李承乾,李战用在李承乾的脑袋上摸了摸道:“子都是当爹的人了,居然还哭哭啼啼的,我什么时候过父皇没得救了,我了,只是防患于未然。

    好了不要哭了,照我的去做。”

    “嗯!”被自己的大哥摸了摸脑袋,这个时候,李承乾终于有了勇气,连连的点头。

    不一会李战就让李承乾去紧急调鳩虎军拱卫皇宫,跟着又下令传召在外的皇子回来,不过,这个传召是秘密传召。

    与此同时,侯君集在城北的大营,也开始秘密的调兵遣将,这些动作都预示着长安有大事情要发生了。

    很快一些有心人就开始盯上了这些情况。

    阴府

    阴弘智焦急的坐在大堂中,红木桌上的一杯茶,已经变的冰凉,此时的阴弘智身体微微的颤抖着,也不知道他在激动什么。

    就在这个时候,阴弘智妻子的哥哥燕弘信从外面匆匆的跑了进来。

    看到燕弘信,阴弘智立即起身问道:“怎么样?”

    燕弘信等气息喘匀一会看着阴弘智道:“皇宫警卫全部换成了侯广亮的鳩虎军,而且我也派人去侯君集的大营看了,这个时候侯君集的大营营门紧闭。

    我看宫中传出的消息,很有可能是真的,李世民真的不行了。”

    “李世民不行了?”阴弘智看看燕弘信,又看看外面的天,忽然阴弘智嘴角露出了笑意道:“真的是老天开眼呀,李世民也有今天。

    李家的混蛋,也终于有了今天。”

    阴弘智的声音越越大,这个时候,燕弘信连忙上前拦住还要更大声的阴弘智道:“嘘心隔墙有耳。”

    只是阴弘智却不屑一顾的道:“李世民都死了,我还怕什么隔墙有耳?”

    “我打听了那位秦王殿下回来了有他震着我们还是要心一点。”燕弘信对李战还是有些惧怕的,毕竟人的名树的影。

    李战的能力,是大唐这些人有目共睹的。

    只是阴弘智却露出了对李战的不屑道:“夸大而已一个离开了长安近六年的人,我们不需要怕他,大哥你我们现在要怎么办,我可不想错过这次好会。”

    阴弘智的话,让燕弘信一愣道:“你想做什么?”

    “想做什么!”阴弘智露出了恶狠狠的表情道:“拿回我阴家的一切,李世民没死的时候,我还顾忌一下,现在李世民不行了,我阴弘智可不会再怕他。

    对了佑儿什么时候回长安,在齐州待的时间已经够长了,这个王爷也要换换了!”

    “你要造反?”燕弘信有些惊讶的看着阴弘智。

    “不!”对于燕弘信的造反,阴弘智却微笑着摇头道:“我可从都没有想过要造反,我只是不太满意太子殿下而已!”

    一句话,让燕弘信也微微的点起了头。

    就在阴弘智开始秘密策划一些不为人知事情的时候,在大明宫中,李战守在了李世民的身边,一边的孙思邈正在给李世民用针。

    长孙皇后很是担心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大概过了一个时辰,这才见孙思邈满头大汗的将李世民脑袋上,身上的银针都给拔了下来松了口气道:“陛下中毒很深引起了风疾复发,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生命之危,可是一时半会,陛下是无法移动的,至少在几年的时候,陛下都需要有专人来照顾。”

    “那这个风疾,最后会好起来吗?”李战心翼翼的问道。

    “很难!”孙思邈叹息一声道:“这种风疾十分的顽固,想要治愈除了药石之外,还要靠人的毅力,所以我也不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事实上,李世民的身体素来并不太好,特别是三十岁之后,更是多种疾病缠z身,其中尤以“气疾”、“风疾”反复发作,给他带来了莫大的痛苦。

    据贞观政要记载,唐太宗于公元62年月曾云:“朕有气疾,岂宜下湿。”四年之后,又:“朕有气疾,暑辄顿剧。”可见,此病怕热畏湿,暑天病情会加重。唐太宗所言“气疾”到底是什么疾病,史载不详,难以定论,有观点认为所谓“气疾”指“狂易癫眩,惊悸痫瘈,心神不定之证”,类似于今天的精神失常、头晕目眩等病症,可备一。

    而除了“气疾”之外,唐太宗还患有“风疾”。

    “风疾”在中医学上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从记载来看,可能是一种带有某些遗传性质的疾病,因为有着血缘关系的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顺宗、唐穆宗、唐文宗、唐宣宗都先后患有此病。

    患此病者多畏暑惧热,而京师盛夏酷热无比,故此唐太宗在大臣建议为他在终南山修葺消暑避夏的宫殿时,颇为高兴:“比者风虚颇积,为弊至深沈疴属此,理所不堪,久欲追凉。”

    尽管采取了各种措施,也延请名医治病,但始终未能彻底治愈,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特别是公元645年东征高丽之后,还引发了毒疮,一度无法站立行走。无奈之下,他只能专心静养,朝廷大事交给太子李治处理。

    孙思逊给唐太宗的风症药方写到“瘫风者,半身不遂,重风者,失禁不语,偏风者,口眼歪斜”所以唐太宗的风疾是高血压引起的脑中风也叫脑卒中,急性脑血管疾病。

    这种病你想要突然就治疗好,那绝对是不太可能的,这种病只有养,慢慢的养,这样才能一点一点的好起来。

    送走了孙思邈,李战和长孙皇后待在大明李世民的寝殿中,这个时候,长孙皇后看着李战问道:“战儿现在我们该怎么做?”

    看了看自己担心的母亲,李战露出笑容安慰道:“母后放心好了,不会有事的父皇没有了生命危险,这是不幸中的大幸,所以我们也不要急着将承乾送上去。

    等一下我会让舅舅,房相,魏相等人都给请进来,好好的商议一下。”

    “好好战儿,一切都由你做主。”长孙皇后现在将一切都让李战做主,她现在一颗心完全都扑在了李世民的身上。

    要知道长孙皇后和李世民的爱情是很甜的。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丰功伟绩,功勋卓绝,整个历史长河中都少有人可以与他并肩。而一个成功男人背后总会有一个默默守护的女人,而这个女人,就是皇后的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十三岁就嫁给了十六岁的李世民,那时他们都,不懂爱情为何物,但是,他们却青梅竹马、两无猜,在一起成长和生活,而朦胧的感情,就在年轻的岁月里慢慢沉淀。

    此后他们一起度过了二十三年的风风雨雨,李世民后宫佳人无数,但是唯有长孙皇后,一生一世与他相伴,李世民生命中每一个重用时刻,身边伴随他的唯有长孙皇后。

    从不受李渊喜爱的秦王,一步步攻打天下,玄武门之变、加冕称帝、开创贞观盛世可以,长孙皇后是这段历史唯一的女主角。他们有一种默契,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一个权利的颠覆,必然伴随着无数的流血牺牲,风声鹤唳,一将功成万骨枯。

    李渊一生疼爱自己的大儿子李建成,并早早立他为太子,可以李世民的称帝并不是什么偶然,这是李世民的王者野心。

    他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夺权,逼父亲李渊退位。李世民知道,自己已经是破釜沉舟一役,如果失败,就是万劫不复,甚至历史上都会背负累累骂名,但是他不甘心,所以他来了一场豪赌。

    风霜萧瑟的玄武门,李世民身边没有别人,他只带了长孙皇后在身边,紧紧握住她的,他们同生共死。这并不是李世民强行带上她,而是她主动请缨来到战场,给予他无限的心安,让李世民安心战斗,他的身后便是那绕指柔,永远陪在他身边的长孙皇后。

    后来,李世民不负众望,成为唐太宗,他励精图治,后宫也渐渐充实,都守得住清苦,不一定耐得住繁华。后宫千娇百媚,姹紫千红,但是李世民的真心却没有变过,长孙皇后在位二十三年,盛宠不绝,夫妻恩爱。

    李世民和她有七个孩子,可以李世民的绝大多数孩子,都是长孙皇后所生。长孙皇后去世前一年,还刚生下了李世民最的女儿新城公主。

    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爱,可以是爱屋及乌。

    阴妃的儿子李佑叛乱,李世民毫不留情的杀了,他本是篡位登基,对这种事非常敏感,无论妃子如何哭诉,都没有动摇过他的心。

    但是长孙皇后的兄长安业叛乱,李世民虽然生气,但是却还是问了长孙皇后的意思,长孙皇后劝李世民不要杀了他,毕竟是她的哥哥,李世民便免了他的死罪。

    并不是所有人的请求李世民都会答应,但是长孙皇后不同,在李世民的眼中,她是智慧的、才华无双的,正因为如此,他会顾及长孙皇后的颜面和尊严,对她周围的人爱屋及乌。

    魏征是一代忠臣,但是,他每每劝谏,从来不懂得留给李世民面子,李世民哪里不好,魏征总是直言不讳。

    李世民虽然脾气很好,但是身为九五至尊,也受不了总是被人拂了面子。

    有一次,魏征彻底惹怒了李世民,李世民已经要下旨将魏征压入大牢,但是,他却在做决定前想到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听完李世民孩子气一般的抱怨,对他:“能像魏征一般直言相谏的人多么罕见,陛下为何要惩罚呢?

    如果您要惩罚魏征,恐怕以后都会让大臣们有所忌讳,不敢畅所欲言了啊!”

    正是长孙皇后的话,令李世民免了魏征的责罚,反而给他加官进爵。要是其他人的话,李世民未必肯听。

    在这深宫之中,知心之人凤毛麟角,但是李世民是幸运的,长孙皇后是最懂李世民的人,是他心中不灭的暖阳。他们相互守护,相互依偎,长孙皇后就是李世民柔软的神经,稍稍触动,便会感知无限的风情。

    而李世民也是长孙皇后的精神寄托,如果李世民有事,长孙皇后也将失去一切。

    李战走出李世民的寝殿,看着自己的母后一双泪眼,担心的握着自己父皇的,两人之间互相依偎的情感,让李战不知道该什么好。

    此时的李战只能做好自己该做的,不要让事态继续的扩大话,带着一丝责任,李战前往太极宫召集各位大臣。

    大概是一个时辰之后,大唐王朝有份量的人基本上就都到了太极宫,李战主持了这次的大朝会,其中阴弘智也在其中。

    李战本来想的很简单,就是提议让李承乾监国,李战准备带李世民前往登州休养,李承乾是太子,以后就是大唐的主人,现在让他来监国,在李战看来,这是很合理的。

    只是当李战提出这个构想的时候,却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而且整个朝堂之上还分成了几个派系。

    第一个派系以长孙无忌为首,长孙无忌当然是支持李战的了,所以这个派系是支持李承乾监国的。

    而第二个派系是以房玄龄,魏征为首,他们认为李世民会很快康复,没有必要前往登州休养,只要继续让李世民执政就可以了,李世民如果暂时没有办法,可以直接由宰相辅助完成,所以根本就不需太子监国。

    最后一个派系,就是以阴弘智为首的,他们同意李战将李世民带到登州去休养,可是却不同意由李承乾一个人监国,阴弘智提出可以等皇子从各地回京之后,由各位大臣推选出合适的皇子主观大唐事宜。

    一个提议,一下子延伸出了三个派系,这是李战没有想到的,所以这一次的大朝会无疾而终。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