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 十二章 秦王九剑
宴席在虎啸堂举行,寨中大头目五十余人出席。
冉裕头带纶巾,身着紫袍,腰束玉带,精神奕奕端坐堂上。
何遇、灯儿趋步上前,跪倒地上,行跪拜大礼,正式拜师。
“师父在上,何遇、林灯儿给师父磕头。”
“好。。。好。。。徒儿请起。”
冉裕微笑颔首,受过大礼,伸扶起两人。有侍者捧来绿漆托盘,里面有碧玉镯一对,金丝束髻武士冠一顶。金丝冠做工考究,碧玉镯晶莹剔透,显然不是凡物。
何遇、灯儿领了礼物,再次拜谢师父。舞乐响起,宴会开始。众人趋意奉承,围着何遇、灯儿频频劝酒,还问起何遇血战歇马岭、夜袭天雄堡的经过。
何遇有意在众人中树立威信,便原原本本将大致经过了。灯儿见夫君如此受人尊重,脸上大感有光,唯恐漏了细节,不时插嘴补充。
何遇颇具口才,一段往事得惊险重重却又峰回路转。众人听了心情起伏,仿佛身临其境,发出一阵阵的惊呼。冉裕心情畅快,心道:“遇之徒儿谋勇兼备,智计过人,真是天下奇才,老夫咸有荣焉。”
何遇愿意自断一臂,救自己下山,这份情义本就让慕容珊珊感怀,今又亲耳听到何遇起过往经历,惊心动魄之中自有一番笃定从容,芳心便有些窃喜和慌乱,用眼角余光看去,何遇长身玉立,英姿勃发,觥筹交错之中尽显挥洒自如,果然是世间一等一的奇男子。
法显自辟一素席,不时与冉裕交谈几句。冉裕素知法显大师名声,很是尊重,能请到法显大师给亡父念经超度,那是再好也没有。
一席宴罢,已是半夜,众人兴尽而散。寨中给慕容珊珊、法显分别安排了洁净上房,由专人领了前去。
冉裕是性情中人,今日高兴,喝得酩酊大醉。何遇、灯儿将师父推回卧室,宽了外衣,服侍冉裕睡下。灯儿眼尖,搬弄之时,见冉裕长袍腰际开了一口子。
冉裕单身度日,身边虽不缺侍者,但毕竟没那么细心。正好灯儿随身带有针线,就坐在一旁,替冉裕缝补衣服。
何遇酒意上涌,陪坐一旁
,一边喝茶,一边些闲话。
灯儿低声道:“师父身量这么高大,怕是有九尺多,连慕容绍的亲随叱罗毕都比下去了。”
何遇笑道:“叱罗毕一个下人,怎能和师父比较,师祖可是做过皇帝的,而且听身量也很是惊人。”
灯儿嘴巴一撅,忽然使起性儿:“下人又怎么了,我还是丫鬟呢,你是不是觉得慕容娘子比我漂亮,又是公主,所以。。。。。。”
何遇自觉失言,忙笑着补救:“娘子就是心眼儿,慕容娘子与我何干,下山之后,也许今后都不会再见了。。。。。。”
灯儿一想也是,抿嘴一乐道:“那夫君心里是不是觉得很遗憾。”
何遇啐道:“我有什么遗憾的,娘子就是瞎。”
灯儿忽然又问:“夫君白天里,师父武艺远胜于你,真是这样吗?”她崇拜夫君已是到了盲目地步,一直不大相信,何遇会敌不过冉裕。
何遇笑道:“娘子还真以为我天下无敌啊,在师父面前,我的武艺是半点都使不出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算是服了。”
灯儿补好了袍子,将其叠放床头,何遇又给师父掖了掖薄被,两人掩门退了出去。
冉裕虽然酒醉,但头脑依然清醒,听两人在自己身边斗嘴闲话,一种天伦亲情骤然将他包围,回想起自己多难的一生,喉头不觉哽咽了。
次日,法显大师领着慕容珊珊去山上佛堂念诵经文。冉裕开始传授何遇枪法和剑术。授艺在虎啸堂后一个院进行,只留灯儿一人在旁侍奉。
何遇先把自己的平生所学演示一遍,然后再听冉裕指点。
冉裕看完演示,颔首道:“灯儿家祖传武艺确有过人之处,经过遇之精简,更见威力,但这种武艺练到极致,只不过能敌数十人,达不到第一流的境界,要学上乘武艺,首先得忘掉眼前所学,此所谓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你可清楚。”
何遇点头,聚精会神听师父指点。冉裕抽出长剑,继续道:“我现在传你一路剑法,你可看清楚了。”话音刚落,冉裕中长剑便像灵蛇出洞般吞吐回旋,施展开来。
这路剑法只有九招,几乎没有花哨动作,快如闪电
,招招致命,最令人称奇的是,明明招式用老,眼看力道不继,却不知怎么搞的,角度微变,剑尖仿佛暴涨几寸,又刺了上来。“
何遇、灯儿暗自心惊,心想:”天下竟有如此狠辣快捷的剑法,用此剑术对敌,一剑既出,差不多就立判生死了,哪里还用得着出第二剑。“
何遇想得更多:”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后世武学中有“以慢打快”的法,本质来是后发先至,其实还是在一个“快”字上做文章。这路剑法出剑之快,当真匪夷所思,想来只有金庸先生笑傲江湖中的辟邪剑法可与之比拟。”
忽然又想道:“日本刀术也讲究一个快字,主要体现在出刀角度和发力上,完全摒除多余动作,将简洁做到极致,和这路剑法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下,何遇了自己的理解。
冉裕捻须大笑:“妙,妙,遇儿天资之高,心思之巧,真让老夫大开眼界,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何遇心中暗笑:”见解能不高明吗,徒儿这可是来自一千六百多年后的降维打击啊。“
冉裕兴致勃勃,继续讲解:”这套剑法源自秦朝皇族,称作“秦王九剑”,秦人尚武崇实,征战千年,总结出这路剑法,非王族近支不得传授。“
”当年燕国太子丹,不惜重金觅得死士荆轲,前去刺杀秦王嬴政。图穷匕见,荆轲失未中,嬴政返身只出一剑,就重创了荆轲,用的便是这路剑法。“
“想那死士荆轲闹市杀人,万中选一,武功自是不弱,却还是挡不了秦王一剑,足见此路剑法的威力。”
“为师为了报仇,费尽心思,终于觅得秦王九剑剑谱,其中曲折,真是一言难尽啊,你要用心学习之。”边边摇头,不胜感慨的样子。
何遇心道:“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家喻户晓,原来只以为荆轲徒有虚名,学艺不精,这么短距离的刺杀都失了,却没想到秦始皇嬴政竟然是剑术高。秦人浴血千年,留下的这路剑法果然非同可。“
忽然又一想:”日本刀术精义和秦王九剑如出一辙,难怪有些日本人自认是秦人后代。“
他又依稀记起:”唐代大诗人李白有四句名诗:秦王扫六
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以前只是简单理解为秦王声威之盛,却不知道原来也是在写嬴政的剑法超群。由此看来,后世李白学过这秦王九剑也很有可能。”
冉裕当下一边比划,一边传授秦王九剑。秦王九剑对力量要求不高,精妙之处在于化繁为简,于无处发力处突然发力,变幻无穷,奥妙非常。
何遇天资聪明,武学又颇有根基,时间不大,便记住了其中诀窍。
接下来便是持剑与师父喂招。一开始只接得两招,一个时辰后便接得四五招,间或还能攻出一招。又练了一个时辰,已是可以接下七八招,反击三四招。再往下喂招,却是进展不大。
秦王九剑讲究全神贯注,极耗精力。又练了半个时辰,冉裕年老,渐渐体力不支,便撤剑笑道:“遇儿,秦王九剑的要诀已全部传授与你,你要仔细体会,记住这句话,秦王九剑妙在出剑发力,制敌于先,攻其要害,倒不在于自身有无破绽。”
何遇道:“弟子明白,秦王九剑以攻为守,攻敌之所必救,自然就不用守了,这种思路最能提升出剑速度,所以这路剑法的精髓就是以最短距离刺中敌人要害,要在速度和角度上做文章。”
冉裕呵呵笑道:“遇儿聪慧,一点就透,半天不到能有如此领悟,真让为师欣慰啊。”
灯儿见冉裕夸赞何遇,心里乐开了花,从旁边递过面巾,给师父擦脸。灯儿乖巧懂事,冉裕对她极为钟爱。
次日上午,何遇继续练剑。秦王九剑最讲悟性,越练疑惑越多,一旦解开疑惑,威力便攀升一个台阶,可以是学无止境,饶是他天赋极高,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再有突破。
冉裕见徒儿已然记熟剑招,到了下午,便开始传授何遇枪法。
冉裕将何遇、灯儿带到内院一间祭堂。祭堂庄严肃穆,当中一幅巨型画像。
画像中人是一位三十余岁的武将,天神一般,身长九尺,面容和冉裕相似。画像前立有一牌位,上面镌刻着“大魏平皇帝冉闵之灵位”几个金字。
冉裕腿脚不便,无法跪拜。何遇、灯儿却是跪下一连磕了三个头。何遇心道:“冉闵英雄盖世,又是师父的老爹,算起来还是自己师祖,这几个头倒是应该磕的。”
冉裕等两人磕了头,正色道:“遇之,为师今日传你一招枪法,此枪法为我冉氏家传,先帝正是凭借这招枪法,纵横沙场,所向无敌,你要用心习之。”
何遇、灯儿一听就愣住了:“难不成师父口误,既是武学招式,最少也不应少于三招,哪有单凭一招包打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