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8 章
这位余秀英得知六局主动安置自己的母亲,顿时有些呆愣,她自到大,因为外公原本是逃难到了青阳,亲族失散,母亲单丝独线,外家没有助力,父亲磋磨他们母女,无人伸出援。
他外公的其余学生,在她求救的时候,还她题大做,女子迟早嫁人,父母之命不能违背。
她心里还真怨,怀着恨。
孰料,到了惠民署,到了京都,却一切顺遂,不时有人对他伸出援助之。
惠民署让她母亲做工代替食宿到了京都,而今,六局又替她安置母亲。
这个姑娘倔强冰凉的眼眸终于染上了暖意。
她母亲拍拍她的:“我就了,这世上有好人。”
三十个脱颖而出的女官正式开始培训,上午学习宫规律法,好几个女子读到有关女子权利修改的律令之时,无不拍叫好,受到范宫正打十板的处罚。
这些女官除了学习宫规还要被紫云卫训练走路。
女官可是个体力活,若是连简单的训练都抗不下来,也要被淘汰,前面被刷下的十人,也在参与训练,等着替补。
所以,四十名少女卯足了尽头,力争上游。
二月十二,这般女官尚在紧张的培训中,太学正是开学了。
元春亲自替女太学制定了服装,根据白衣书生,脱下蓝衫换紫袍这来给句话,女学生同意两套校服,一套白棉布的书生袍,一套蓝色的书生袍。
头上统一佩戴文生方巾,不许珠翠满头。
不爱穿校服,想要穿戴绫罗绸缎,满头珠翠的贵族姐,允许反悔,退学处理。
太学是免费的官学,学生就要有学生的规矩,想穿漂亮的衣服,可以回家。
再者,漂亮衣服还有一个途径,参加紫云卫。
紫云卫可以穿紫色的飞鱼服,也可以参加女官考试,女官的服饰可以绣上梅兰竹菊的图案。
女校的教习,无论男女,一律统一服饰。
即便是荣亲王十三爷去授课,也要穿戴儒生袍。
这一规矩作为校规,表挂在墙上游廊上。
开学后,所有班级都有条不紊。合适的女官短缺,女子太学国学算学,有国子监支持,农学不有户部支持,医学部有太医院支持。
博士有国子监,户部太医院派遣,助教才是女官。
起步阶段,必须借住外力,争取三五年之后,女官能够独当一面。
这也是借助国子监的力量,唯有两个班级出了些问题,一个是六至九岁的蒙学班。
她们的学业没有择定,处于认字背书阶段。
这一批十岁以下的女童,属于府衙县衙故意使坏,惠民署稀里糊涂送上京都的一批人。
这些府台县衙故意钻了空子,却也是惠民署出了错漏。
这也是当初元春的思考不周,也只好接受。
再不能因为这些孩子而背上食言而肥的恶名。
元春否决了把她们送去南苑义学的主意,而是在太学开办了启蒙班级,授孩子们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这些基本的学识。
人不学不知礼。
首先还是要学习基本礼仪,懂得做人的道理,然后才是做事。
除了国学,元春聘请传教士十三岁的女儿安东尼娅,为太学是英吉利语教习,为孩子们今后学习西医,从事商贸打基础。
这些学生虽然麻烦些,一张白纸更好按照需要的模式培养。
医学部招一个班级,拟定二十人,结果没招满。
惜春负责这事儿,气哼哼跑来跟元春告状。
医学部只招收到三个学生。
无论四富女,还寒门女,都不愿意学医,觉得学医就是收生婆,是贱业。她们宁愿学习种植,学习英吉利语。
惜春气得跑来跟元春告状:“哼,今日她们瞧不上我,明日求我也晚了。大姐姐,不能让她们看笑话,不是有三十人招聘了女官吗,这三十个名额都给我吧,我去南苑招生,吃穿免费,二两月例,不信没人来。”
医学部学子可去太医院观摩学习,今后也不愁出路。合格了可进入女子太医院就职。
宫中那么些公主娘娘,京都那些贵妇都需要看病。
女子看妇科很有优势。女医可以近距离接触患者,直接上。
男子看病要隔着珠帘,哪里看的清楚。
元春道:“怎么会呢,朝廷征召的五十明妇女,大多数都可以学医啊?”
惜春呆了呆,她心里有些嫌弃这些人,一来年纪大。二来,她们真正多是替人接生谋生的寡妇,弃妇。
元春捏捏惜春的面颊:“可别忘记了,太医可不是越年轻越好,年纪大了,积累的经验越多,她们不光是接生,还会妇科儿科。
别看她们不被社会承认,但是,许多人祖辈上都曾经出过悬壶救世的杏林高。”
元春着把这些人的资料给惜春看:“这位金婆婆,她们家祖上出过前朝御医,不过是因为祖上牵连了后宫倾轧,家族没落了。
这位李嫂,家里开过药铺,被人讹诈败落了。
这位青青姑娘,她的父亲被同行挤兑,为了救父亲倾家荡产,父亲死后,族里想要把她卖给人做妾,她自梳了。
她父亲是儿科圣,她自幼替他父亲抄写处方,制药配药。
你要仔细跟她们谈谈,只怕能够挖掘出很多有用的东西。”
惜春顿时乐了:“这些人不是拿来就能用咯?”
元春道:“不能,她们必须经过太医院太医的教授,然后通过太医院考核认证,发给女医文牒,在太医院记档,明她们是通过太医院教授合格的女医,如此才能明言正顺的行医,不被人质疑。”
大夫开方行医,必须得到官府承认,或者有师承,开方时还要注明师承姓名,表示承担责任,药铺才会照方抓药。
无名氏的方子,药铺一般不敢配药。
惜春弄懂了,却又忽发奇想:“大姐姐,我能不能也去太医院参加考核?”
元春笑道:“问问白院正,你夫君答应不作数。”
惜春脸一挎,她跟着玩儿是可以,但是,挂牌行医,她婆婆估计不许。
元春又道:“你操这心做甚?你分管医学部?”
惜春抬头挺胸:“不像啊,我可是收到了玉姐姐的聘书哦,专管医学部招生事宜。”
元春拍胸:“哎哟,我还以为黛玉糊涂,聘请你做医学部教习呢。”
惜春扁嘴还要撒娇,元春摆:“真是受不了你,快去做事吧,晚上回家再撒娇。”
惜春嗷的一声跑了:“是哦,大家都在抢学生,大姐姐告辞了,别把我学生也抢了。”
元春看着范宫正摇头:“瞧瞧,都二十了,还这样淘气。”
范宫正笑道:“那是娘娘和蔼,在六局,贾部长可是威风呢。”
元春看着范宫正:“那十个候补的姑娘表现如何?有没有人闹事?”
范宫正道:“据女史们,闹事的没有,酸话的不少。”
元春又看紫苏:“体力如何,已经五天,应该看出来了。”
紫苏道:“多半都操练哭了,剩下没哭也够呛,有三个人不错,咬牙坚持,不吭不哈。”
元春道:“取中者还是候补者?”
紫苏道:“两个取中者,一个候补者,正有余秀英罗锦绣这一对,似乎察觉她们最后比拼过,训练中也拼上了,还有一个是江南盐商家的表姑娘,姓傅。”
傅尚宫忙着行礼:“回禀娘娘,这丫头是我家远房亲戚,来惭愧,本家照顾不周,她姑姑被兄嫂聘给了盐商做了二房,她是被后娘磋磨,投奔了姑姑,她姑姑护着她没被晚娘卖了,偷偷给她送上京都。”
元春摆:“树大有枯枝,不怪你。”
傅大学士当初掺和夺嫡,被贬谪,自顾不暇,哪里管得族人卖儿卖女。
傅家姑娘与人做妾,确实有些出格了。
傅尚宫也没脸解释,二房也是正经聘娶,乃是良妾,不通买卖。
已然降格了,多无益。
三月中旬,荣亲王妃这个太学的祭酒觐见元春,她是来表扬宝琴,宝琴既教导孩子读书,还要照管孩子们生活起居,十分负责。
反之就是薛宝的副不负责。
蒙学班除了宝琴这个教习,还有四名女史,再有十二名嬷嬷,没人负责三个孩童吃饭穿衣。
元春睨着荣亲王妃:“这事儿不归宝琴管,应该是你这个祭酒兼司业的责任吧?”
蒙学班宝琴主管,黛玉惜春这些人只是一旬上一节课。
贾萱贾蕙也是一旬才两节课,她们也要去语言班学习英吉利语,还要兼任六艺教习。
余下的事情都是宝琴之负责。六岁至十岁的孩子最是娇气不讲理。
宝琴不光教导他们读书识字明理,还要教导安抚她们远离家乡的不适。
为了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宝琴经常带着蒙学班去南苑参观,告诉她们能够免费读书,是多么幸福。
告诉孩子们要感恩,她们能够跟男孩子一样读书识字,都是因为太后娘娘的仁慈。
宝琴可谓是元春的坚定的拥趸者。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