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以德服人
“一群宵,也敢在朕面前猖狂!”
“给我拿下!”
石柱看向殿内众人沉喝一声。
顿时,殿外响起一阵回应。
然后,大殿内许多人就感觉到如坠冰窖,好像被什么东西盯上了一样,身体一动不敢动。
“不好,上当了!”
殿内,青龙王、玄武王二人脸色微沉,在这瞬间就感觉到了好几股强大的气势锁定住了自己二人。
“叮”
一道莫名的琴声响起,青龙王、玄武王二人神色恍惚间,就看到周围景致变化。
茫茫虚无之中,此时青龙王、玄武王站在一片海域之上,前面站着一个俯瞰天地的庞然大物。
“大道领域?”
二人看看周围环境,最终,目光锁定到了文琴太子身上。
没错,此刻青龙王、玄武王二人已经被困在文琴太子的大道领域之中,暂时出不来了。
对于二人来,琴道领域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东西。
此刻二人自顾不暇,对于外面所发生的事情,已经无暇顾及了。
看着大殿内忽然消失的青龙王、玄武王二人,石柱心中微微点头,对于文琴太子的实力越发感觉到高深不测。
“青龙王、玄武王”
“人呢,他们两个去哪儿了?”
二人的突然消失,让站在大殿内的王中枢心头一沉,忽然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尤其是在厉声叫喊了几句之后,王中枢渐渐意识中情况已经脱离了自己的掌控。
飞熊殿内,所有站在王中枢身后的大臣都是心中一沉,被这种忽然出现的反转打了个措不及。
不用,青龙王、玄武王二人的消失,定然与司马飞熊有着直接的联系。
这点,从王中枢脸上的表情就可以看出来。
大殿内到处都是败天境强者散发出来的强横气势,压得在场所有文武抬不起头来。
对于大殿内众人此刻的表情,石柱自然是看得一清二楚。
从他们的脸上,石柱看到了惊恐、茫然、仿徨、无助等等。
恐惧的情绪,在大殿上空蔓延开来。
渐渐地,大殿内响起了沉重的呼吸声。
这些平日里威望极高的重臣,此刻终于感觉到心慌和害怕了。
许多人的脸上,甚至露出了懊悔之色,可是事情已经变成这样了,此刻懊悔还有什么用呢!
司马飞熊的脾气,在场大臣们都是知道的。
就算自己现在趴在对方脚下跪舔,恳请对方原谅、宽恕自己,只怕都起不到任何作用。
甚至还会引来司马飞熊的嘲讽、狠狠踩脸等等。
一句话,谁现在上去开口话,那就要承受石柱此刻随时可能倾泻下来的滔天怒火。
谋逆大罪啊!
这等诛九族的大罪,以司马飞熊的心性,定然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石柱虽不是司马飞熊本人,但却也将此人的习性了解地差不多了。
也因此,此刻学着司马飞熊的样子,孤傲地看向下方群臣,眼中散发出阵阵寒意和毫不掩饰地杀。
这种沉默的氛围,在僵持了一会之后,终于有人打破了平静。
“圣君,微臣恳求圣君将这群大逆不道的统统抓起来,诛九族,凌迟处死!”
就在这时,下方有大臣打破了沉默,向石柱大声谏言道。
“臣附议!”
“臣也附议!”
此人一开口,剩下那些没有战队的大臣也急忙在后面摇旗呐喊。
虽然这时候表忠心已经有些迟了,但是这些人还是这么做了。
大概在他们心中,自己比起直接想要背叛的王中枢等人,要好上许多吧。
自己虽然没有开口表示坚定站在圣君这边,但至少没有站在王中枢这边啊!
也因此,这几人一开口之后,王中枢身后众人都是怒目瞪向他们。
瞪眼?愤怒?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命都快没了,谁还在乎这个?
对于他们来,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表忠心,坚决站在司马飞熊这边,与王中枢他们彻底划清界限。
“朕自登基以来,一直都是以德服人!”
“朝堂之上,即便是偶有争议和犯上之举,朕也是多番宽容。”
“那些被朕斩杀的人,哪个没有谋逆之心,哪个没有僭越之举?”
“朕今日就在此与诸位明了吧!”
“凡是敢于背叛朕的人,朕绝不姑息,定斩不饶!”
“至于那些头脑发热,一时犯了糊涂的人,朕可以稍加严惩,予以宽恕!”
石柱这话的时候,眼睛一直盯着下方群臣。
最终,石柱的目光锁定在了王中枢、王丞相身上。
“现在,还有谁想要忤逆、背叛朕,陪王中枢一起送死的,都可以站出来。”
“当然,若是有人诚心悔改!”
“只需要在朕这里,出一条王中枢的死罪,朕就原谅他,愿意给他一次重生的会?”
圣君,您这话是认真地吗?
为何这话从你口中出来,大伙儿听着都这么别扭呢!
要知道,司马飞熊可是从来都不知道宽恕为何物的。
只要确定了有人想要谋害自己,危及到自己的宝座,司马飞熊都是直接抄家灭族的。
今日圣君,为何突然转了性子呢?
许多臣子都是瞪着眼睛看向石柱,有些不敢相信这是从一个暴君口中出来的话。
然而事实就是如此,圣君一言九鼎,出去的话那就是圣旨。
虽然还没有达到言出法随的地步,但只要稍微有点脑子的都知道,司马飞熊既然把这话出来了,那就肯定不会反悔了。
出尔反尔,对于执掌偌大圣朝的圣君来,那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轻则影响到自己的信誉,重则动摇国本。
因此,在石柱出这番话之后,许多站在王中枢身后的大臣心思再度活泛了起来。
若是有生的希望,谁又会选择去死呢!
从现场局面来看,王中枢显然是要倒台的。
自己身后有那么多人,何必为了一个必死的人搭上自己和所有族人的性命呢!
“圣君,微臣死罪。”
“罪臣一时糊涂,这才中了王丞相,哦不,是王中枢的圈套。”
“罪臣现在决心弃暗投明,为向圣君表明忠心,罪臣愿意指出王中枢的一条死罪!”
“三百年前,王中枢利用职务之便,将当初一件轰动一时的大案给压了下来。其目的,就是为了救自己的族人,保住自己的声誉。”
“因为此时,当时有两百多人被封了口,更有人因此被灭了族!”
终于,有个站在王中枢身后的臣子站出来,跪在殿上向石柱请罪,并当众出了王中枢的一条罪状。
王中枢听着那人口述出来的一切,缓缓闭上了双目。
王中枢没有辩解,也没有任何的举动。
对于此时的王中枢来,方才大殿上发生的事情才是他最关心的。
青龙王、玄武王二人的突然消失,定然与司马飞熊有着直接的联系。
可是王中枢怎么想,都没有想到这一切都是怎么发生的。
那已经是属于败天境之间的博弈,此时的王中枢还没有达到那种程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大臣跪在石柱面前忏悔,数落王中枢这些年犯下的罪状。
这些罪状,有真有假,但是真是假重要吗?
对于石柱来,根本就不重要。
对于跪在地上的那些罪臣来,那就更不重要了。
好好一场精心策划出来的宫变,因为青龙王、玄武王二人的忽然消失,彻底变了质,变成众臣对王中枢谋逆和诸多罪状的控诉。
短短一个时辰内,群臣就为王中枢罗出来了几十条罪状。
单单一条谋逆,就足够石柱诛了王中枢九族,更别其他的罪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