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一栋有故事的大厦
王家4兄弟的“建房史”,就像那个年代,勤奋的国人的建房经历的一种“缩影”。
带着那个时代的共性。
毕竟,从那个时代走出来的人,都不富裕,想要购买地皮,想要建好一栋“天地楼”的主体,乃至最后简单的装修入住——这整个的建房过程,几乎都耗光了每一个致力于“建房”家庭的全部积蓄。
因建房而产生的“负债率”,高达九成以上。
而且,在那个普遍穷困的年代,有能耐建一栋“天地楼”,也非常值得夸耀。
承担的压力,巨大无比。但没有哪一家建房者会认为“不值得”。
普通人有了奋斗一栋房子的“动力”。往往是家里子女太多,没地方住了,才会“千方百计”要改善居住条件。
王家4兄弟从某种意义来,都算得上那个时代的成功者。
罗国初也是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但他家庭条件太过优渥,他不可能毕生追求的目标,仅仅是建一栋“自建房”而已。
当然,他的短期目标可以是,也必须是:先在“帝都”奋斗一栋“高档别墅”。
从普通人的视角,或许感觉这农民家的“天地楼”,跟房地产开发商出售的“高档别墅”,在居住的舒适度方面,不存在巨大差别啊。
房子内部装修的好坏,才是决定“舒适度”的关键。这一部分,都靠你自己来装的。就算是“高档别墅”,也只不过卖个“毛胚房”给你。那个年代,还没有出售“精装房”的概念。
就像一个笑话中,某位奋斗中的富裕人士,梦想着退休后的美好生活,就是到风景秀美的农村,购地建一栋洋楼。吃着亲在自家后院种的无公害蔬菜。闲暇时,到附近溪流中,钓一些绿色无污染的鱼类跟三、两好友聊聊天,叉叉麻将。
而农民听了他这“梦想”,不由得非常疑惑:这算什么梦想啊?这不就是自己现在一直就过着的生活吗?
因此,罗国初觉得自己在朝着“价值亿万”的别墅奋斗时,王主任他们却觉得,假如有朝一日,真能撞狗屎大运“赚”到一个亿,居然耗费近亿,去买那样一栋面积还没他那“自建房”大的所谓“高档别墅”,真是个无聊的决定。
浪费钱!
这就是两类人思想方面的“代沟”。
但罗国初仍在坚持着他的“梦想”。
前面提到过,罗国初在“副镇长”的任期内,主持创建了3个“开发区”。这3个开发区,从地图上可以清晰看到,都是被“国道”切割成现在相对方正的“辖区”。
它们有两个较为突出的缺点:一个当然是身为“开发区”,却并非后世那种专门为“招商引资”而设的“开发区”的概念。
也就是,当时建这“开发区”,只不过为了推动所谓的“城镇化”进程。“开发区”所开发的面积,可以算作“城镇面积”的。而未“开发”之前,那一大片区域,就是农村。属于“永上村”。
把农村开发成为“城镇面积”,那个年代“招商引资”成功率不高,招不来大企业入驻,当然只能千方百计,将土地卖给各个财力雄厚的“公营单位”。
大块的地,让什么学校啊,福利院啊,公交车队啊,医院啊,房地产商啊之类“大单位”拿去了。块地皮,就出售给一些私人,用作“自建房”之需。
那个年代,就是通过这种方式,缓慢的推动“城市化”的进程。
“开发区”另外一个缺点,就是它没有太多的“沿街铺面”。
镇府的领导们,如此积极去推动“开发区”建设,除了“城镇化率”高了,属于实打实的政绩,还有个重要原因,领导们其实也希望通过“开发区”,来增加财政收入的。
可惜!“招商引资”无果,镇府实际上没捞到多少好处。
这种情况下,如果“开发区”能有一排“沿街铺面”(对着国道的一线铺面),用来收租,那也是大大的划算啊。
3个“开发区”中,只有第3号“开发区”的南边,有一大块空地,正对着街道,可以开发成一长串的“沿街商铺”。
其它两处“开发区”,就完全不具备这种优势。这两处“开发区”的入口,狭长弯曲而入。
只有3号“开发区”的入口,开得非常之大,而且沿街的空地,足足20亩。
那20亩地,在罗国初和镇府一把商议之后,决定建一栋层高的“招待所酒店大厦”。
“酒店大厦”建好后,除了镇里的“接待上级”之际,可以用到。平常时候,对外营业应该也能增加不少收入。
再一个,“大厦”底下长达300米的沿街面积,按照5米一个商铺的规划,完全可以划成60个“商铺”。
哪怕以后这镇府经营的“招待所酒店大厦”,生意惨淡,能有60个“一线铺面”收租,也够镇府的头头脑脑们,过得比较滋润了。
对于罗国初提出的建设“招待所酒店大厦”的方案,镇府的一把没有异议,其它“副职”,当然也乐观其成。
但镇府也有一个“底线”,当初在搞那3个“开发区”的时候,已经投入不少。向“永上村”的村民征地啊,“开发区”的“三通一平”啊,这些前期投入都是不菲。
指望“招商引资”增加财政收入,此路不顺,只能把征来的“开发区”的地皮,切割出售给各个“单位”。
这回收到的钱,基本上“抹平”了之前“开发区”征地时,镇府财政上的巨大“亏空”。如果不是联系到公家的许多单位充当“买家”,一直由镇府来承担“开发区”的建设投入,镇府家底快要掏空,穷得简直快要发不出公务员的工资来了。
真走到那一步。事情就闹大了。
镇府也是怕了。不愿意再在这方面投入巨资。
沿着街道建一栋“招待所酒店大厦”,这建议挺好挺不错。镇府之前搞“开发区”拿下的地块多,可以免费给这个大项目提供“用地”。
但支持的力度,也只能到这一步而已。
建大厦需要钱,至少要一、两千万(按照当时的物价),这个钱镇府就没办法支持了。必须由你罗国初对外引资。或许,自己想办法解决。
所有人对于“招商引资”都不抱希望了。毕竟,3个开发区那么多地盘,任挑任捡之时,都没办法成功招来一户投资商。现在只剩下最后的一块地皮,准备建一栋“招待所酒店大厦”了,你反而能成功服投资商“入股”这大厦吗?
感觉更加希望渺茫。
罗国初确实不愧为一门心思琢磨各种经商段的人。
他也没把握“招商引资”,但他想到了另外一个把“酒店大厦”建起来的招数,那就是发动镇上的公务员们“集资”。
镇上在编及不在编的“公务员”数量,大约有差不多300人左右。
建那一栋“招待所大厦”,建筑成本,预估在一、两千万。那就按照500万这“中间价”来计算吧,向镇上300位公务员“集资”,一个公务员大约出资5万即可。
当然,在那样一个年代,5万块钱都足够农村的家庭建好一栋2层楼了。而公务员当时的年收入,不过几千块而已。你想让镇上的公务人员每人都拿出5万块钱来给“镇府”建“招待所大厦”,那也非常不现实。
罗国初没想过“白拿”集资人的钱。
公家建的“招待所大厦”当然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入股”。但可以由政府出面向公务员们“举债”的方式,募集到建“大厦”的资金。
这不是白白的借钱,可以计算比银行高出两、三倍的利息。
唯有许诺“重息”,这吸引力才强嘛。
等到“大厦”建好,投入运营后,镇府就能支付公务员“集资款”的利息了。
公务员也有一笔相当稳定而可观的利息收入。等到0年年之后,镇里财政收入比较宽裕了,再考虑慢慢偿还本金。
如此一来,政府能搞好“大厦”,拓宽财源,镇上公务员队伍也可以增加收入。
但镇上那几百号公务员,哪个不是靠着工资收入,过着紧巴巴的日子?那个普通低收入的年代,有多少人能拿出5万块的积蓄,去吃你这翻倍的利息呢?!
于是罗国初又想出了第二套“集资方案”。那就是,扩大“集资”的范围。镇上的“公务员”确实只有300多号(在后世精减构的大背景下,平均下来,一个镇只能保留00多号人员哩),但由镇的财政发放工资的人员,却远不止这个数字。
比如,镇里各学及初中的老师们,工资就统统由镇财政来发放的(这不奇怪。学及初中实施的是“义务教育”,没啥大创收。不靠财政来发工资,多少学校连教师都养不起啊)。
总之,镇上领取财政发放的工资的人员,少也有一千多号。这么多人都发动起来,向他们“高息”集资,平均下来,只需要每个人头出资七、八千块,就可以把那个“招待所大厦”建起来了。
罗国初提出的这后一个方案,倒是比较切实可行。起码在镇上的领导们眼里,是这样的。
于是开了n次会议,凝聚了“共识”之后,就按这第二个方案来进行“集资”。
最终募集到了000万资金。
镇府虽然一个劲的嚷嚷“没钱”,但项目做到了这个节骨眼了,咬咬牙,节省了其它方面的开支,也硬是拔付了350万支持“大厦”的建设。
罗国初当年就拿着这350万的资金,“省吃俭用”,每一分一厘的预算都抠着用。最后硬是把八层高的“招待所大厦”建造好了主体。
在经费如此紧张的情况下,罗国初倒也没有“偷工减料”。他把“大厦”的底下三层都彻底的“担空”(当然,这不包括当头的60间铺面。那些都分隔好了),从四楼开始,才分隔了一间间客房。
主体建好之后,里的资金全部耗尽,还欠了大约一百多万。
接下来的装修,那是真的一分钱都没有了。
但罗国初一心想着,尽快让“大厦”产生效益,底下早早隔好60间沿街商铺。
建好了“大厦”的主体,那些沿街的一线商铺就可以出租了。
连“装修”都不必。租下商铺做生意的商家,自然会自己装修店铺。你想装好再出租,还未必符合对方的经营风格呢。
60个“一线商铺”全部出租了,每年下来,大约可以给镇府带来约50万的铺租收入。
仅仅是底层的商铺,用个20多年,就可以把建“大厦”的一千万“集资款”偿还清。
这还是不计算今后的铺租涨幅哩。如果“一线铺面”的租金猛涨,要还清欠债,只需更短的时间。
另外,上面还有足足七层“大厦”可以经营啊。镇府的头头们,看着这“大厦”,感觉就像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
镇府财政困难,是要建酒店,却拿不出钱来装修。只得先把“大厦”的“商铺”,大厦一、二、三、四层都出租出去。再上面的五、六、七、八层,因为高了,就没有商家愿意租了。
试问,一个顾客去逛你这“大买场”,逛到三楼四楼都勉强了,有哪个会逛到六层以上的?哪怕连琐经营的超级品牌大买场,一般也只经营五层的商场而已。
镇府的“大厦”没有装修,不上档次,半成品就出租了,只能租给一些低端的商户。一楼有许多“商家”贪图租金便宜,专门租下来,经营文化用品。
二楼则有个体的图书商,租来搞图书批发生意。
三楼和四楼,经营家具生意。这还是买卖家具的商家,用地面积较大,才勉强占了两层。
再往上,就没有商家愿意租用了。
这几层的铺租收入,每年也有50万。连同60个“一线铺面”的租金,年租金收入达到200万。
但镇府许诺过,要给“集资人”每年支付3倍于银行的利息。银行贷款为百分之六。一千万贷款,一年的利息就要60万。三倍高息支付给“集资人”,每年就得支付0万。
用铺租来支付,镇府所剩无几。
到了“大厦”建成的“收获”季节,镇上头头们,跟底下广大的“集资人”的矛盾,一下子就突显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