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探秘

A+A-

    古有传闻,得凤凰玉者得天下。

    故而凤凰玉自古以来一直成为了天子之争,而其打凿者不忍看帝皇为一块翡翠玉致江山于不顾中,亲将其埋葬在一处不知名关密室里。

    直到三百年前才重见天日。

    这十年来商国密卫乃至煜承皆是在为皇上寻找这块宝玉,皇上甚至是对不少权臣下了死令,在期限内倘若找不到宝玉,便是人头不保。

    “皇上借由寻找宝玉的名头,除掉了几个心头之患。此事做的不留痕迹又给朝臣们一个无言的警告,倒是他想的有几分意思。”应澜低低道,抬便是将那枚宝玉递给煜承。

    月光透过窗扉洒在宝玉上,将其中的血色纹路清晰映衬而出。

    这些血线一条接着一条组成了一幅图画,远看不过只是青山绿水,可是应澜知晓这幅画诚然不会这般简单。

    “古人有传闻,凤凰玉之价值并非是其千年一遇的珍贵玉质,而是因为陈朝时,天下第一巧匠于其中镌刻了一幅藏宝图。传闻陈朝覆灭时,叛军攻城并未搜刮到一分一厘的财产,而这些财产皆是被陈后主藏起。而这些宝藏的所在地,唯一的线索就是这幅图。”煜承对着月光端详着宝玉。

    可是恁凭煜承如何去看,都是看不出半点线索。

    他是商国第一奇才,若是他都毫无头绪,起码应澜是找不出第二人可以解开宝玉之谜了。

    应澜微微咬住下唇,顿时陷入了沉思中。不过这份沉思也不过顷刻间,她便是恭敬一垂首,“还是多谢主子帮我看这块玉了。”应澜不动声色地一屈膝,旋即便是预备退出去。

    她鲜少进入煜承寝屋内,更是难得能够瞧见他褪去了一身长衫抑或者官服的闲散模样。

    煜承把玩着宝玉,未束起的长发从肩头滑落,平日里总是一副不问正事的风流模样如今尽数收起,只余下一副极其严肃的模样。

    应澜知晓煜承在担忧什么,留下这块宝玉并非是明智之举,倘若泄露出去,便是会招惹杀身之祸。

    可是这块宝玉里的线索却是能够解开她心中问题的一道重要线索。

    倘若换做从前,应澜必然是会不会顾虑半分,哀求煜承解开这谜团。

    “既然主子一时解不开这谜题,这宝玉还是由我暂时处理掉罢?过些时日便是入宫之日,若是此事传出去,后果非同可。”应澜话音刚落,煜承便是嗤嗤地笑了起来。

    他凤眸轻挑,眸底藏着旁人无法观察到的心思。

    “这十年看来磨砺出的不单单是你的医术和功夫,你十年前的那副青涩大姐的模样,倒是消退的干干净净了。不枉费我花费了十年,培养出你这件”煜承顿了顿,眼神一沉,“煜府的秘密武器。”

    煜府出了位年纪轻轻但对毒理极其了解的神医,此事不过才堪堪半日功夫,便是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惊扰了长安城数日的巡抚之死的恐慌,也是随着死因被神医查出而散去大半。

    宫内外出名的大夫仵作皆是被请来瞧过巡抚的尸首,可是无一人能够道出个所以然了。不曾想最后竟是一个黄毛丫头点出了其中原因,旁百姓们好奇这位煜府里的大夫是什么模样,就连宫内外的大夫也皆是想瞧瞧,这位应大夫究竟是何许人也。

    只不过煜承似乎算准了会有此等情况一样,一连三日闭门不见客,直至三日后进宫面圣之日,才是吩咐童开门迎客,不过也只每日接待一位贵客。

    这条规矩一出,每位登门的客人须得先送上拜帖,由应澜亲自挑选一位才可入府来。

    “宝玉既然在巡抚中,那必然不止他一人知晓此事。如今宝玉已不在,他的同伙迟早会按耐不住,前来一探究竟。至于是否能够找到此人,那便是瞧你自己的了。”煜承如是嘱咐道。

    煜承闭门三日,外人瞧来不过是求个清净。可是倘若巡抚同伙所见,必然是会心生疑虑。

    时日越久,心中越为焦急。

    应澜瞧过宝玉,色泽光滑,表面灰蒙,显然是才被从土里带出来不久。

    依着这般来看,这块玉怕是巡抚和同伙一齐偷来的。

    一张泛着淡淡清香的拜帖映入应澜眼帘,她翻看拜帖的指忽然一顿,随即用指尖点了点这张拜帖,俚歌便是立马明白了她的意思来,托着拜帖匆忙退下。

    “早些时候便听闻了应大夫名号,今日得此会一见,是老夫之幸事。”洪亮的嗓门远远地便是响起,震的桌上瓷盏都是轻轻晃动着。

    来者正是当今名声赫赫的大将军司琪,三年前凭借一己之力对边境局势力挽狂澜,力挫羌国兵力,自此以后便被商国百姓奉为“商国猛虎大将”,成为百姓心目中镇守商国平安的象征。

    司琪私下生活也是极为干净,撇去在军营里的生活,偶时回长安城便是找老友叙旧喝酒。

    而他的多年老友,便是死去的巡抚。

    应澜指尖轻捻,眼皮微抬,虽是客套且礼貌地一行礼,可是举止间的疏离之意不言而喻。

    司琪看的明白,在距离应澜十步之遥止住脚跟,同她虚礼一遭便是直奔主题,“听闻应大夫解开吾友死因之谜,那请问应大夫是否能告知老夫,吾友此毒约莫中了几年?”

    应澜缓缓抬头,冷冰冰的视线刺向司琪,毫无保留的怀疑却是看的司琪挺直了腰杆,似乎在告知应澜自己问心无愧。

    “三年。”应澜兀地开口道,“司将军大退羌国叛军之时,正是巡抚大人中毒之日。若是将军想为老友找出凶,不妨从三年前自己与羌国交战一事开始着。”

    三年前羌国突然叛变,攻破商国与羌国百年来设下的界限,直逼长安城而来。

    羌国声势浩大,势头大有要推翻商国统治的意思。而在这危难之际,却是司琪挺身而出,力挽狂澜。

    世人皆是记着司琪对这场叛乱的贡献,却是鲜有人知晓,在那一场平复叛乱的战役中。

    贡献最大的一人,并非是司琪,而是

    应澜神色一凛,杀意渐浓,那凌冽目光瞧的司琪竟是觉着脚底发麻,口干舌燥。

    “将军怕不是忘记了,三年前将军为何能够力挫羌国,全是因为蛊惑了一个不过才十五岁的少年前去为您送死才得以战胜敌国。”应澜一字一句的肃穆,语气间的讽刺与质问之意丝毫不加以掩饰。

    司琪身子一颤,脚步竟是不由自主地往后退去。

    他不敢置信地瞪着面前的应澜,指狠狠攥成拳头,捏的关节咯吱咯吱直响。

    这是属于他的秘密,亦是他三年来不得不和巡抚合作的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