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春来桃花运

A+A-

    春天的色彩最丰富,一花未谢一花又开,漫山遍野尽是如此。

    比夏天的碧绿艳丽,比秋天的金黄温柔,比冬天的雪白妖娆。

    黄未穿着白村衣走在大街上,他有时中午不想回去就去店里,跟黄瑾一块儿吃,不够就再买点,大热天的稀饭咸菜和包子最合适,方便。

    桂源街上的年轻人紧跟时代潮流,不仅继续追捧着喇叭裤和蛤蟆镜,更有红得鲜艳、蓝得雍容、黄得耀眼、白得纯洁的各色裙衫。

    男生们整个夏天就只穿一件白村衣,一条军裤,脚上的凉鞋却是半高跟的,而且不管天气多么热,都是清一色地遮耳大长发。

    还有些打扮很搞笑,冬天戴着邮政或者铁路局的大檐帽,穿条屎黄色军裤,脚蹬军用皮鞋,胸前别个领袖像章,一根围巾拖到地。

    当然穿西装打领带的也有,但这些人基本上是做生意的中青年,腋下还要夹着一个公文包,穿双锃亮的尖头皮鞋,遇着熟人就掏一张名片,偶尔遇见一个外地人身上还别着在桂源收不到信号的bb。

    ‘鄙人是某某公司经理’

    ‘兄弟某某公司副总’

    介绍身份的声音在大街上此起彼伏。

    黄未知道,十个这样的人当中,有九个是倒爷,剩下一个就是皮包公司。

    他们以倒卖车皮或紧俏物资为主,也提供信息和牵线搭桥,根本不需要办公地点和仓库,一个名片就解决所有问题。

    当然名片并不是见谁都给,毕竟每张成本都要一两毛钱。

    这种人他店里天天都会碰到几个,听他们打电话忽悠,也捕捉到不少记忆已经有些模糊的信息。

    附近农村的生活条件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孩子们身上的颜色也丰富多了,而且不再大改、女改男。

    地里的庄稼不再单一,肥田好地种水稻麦,坡地田种玉米洋芋和红苕,屋周的自留地里全是瓜果蔬菜,葱姜蒜苗。

    去年秋天,云阳就开始担任县委书记,年底桂源经济开发区挂牌成立,刘启东成了第一任区长。

    开发区的范围如前世一样,包含了一二队的数千亩良田和部分河滩荒地。

    同时,

    黄未家所在的三队改为蔬菜队,户口依然是农民,但与工人和干部一样吃供应粮,每个月要去粮站购买粮油。

    所以,按照黄未的规划,家里在河边的近三亩田地全部建成蔬菜大棚,他也从此背上了菜农的皮。

    家里的生意仍然以藤艺坊为主,大棚不算,只是一种很挣钱的生产方式,所以目前家里只有老妈最有钱,黄未保守估计她有两三万,而黄瑾还没把买房的两万挣回来。

    但是老妈却非常低调,从来不在外面显摆。

    黄未读高三,同时黄岳也是高三,不过他的成绩跟前世一样糟糕透顶,考大学是不可能了。

    所以黄未就有意无意地给他一些部队上的事,虽然大多是捏造的,但故事就特别精彩,什么超级兵王、狼牙特种部队等等,而且这些故事的来源也都摁在刘启东的头上,增加了不少可信度。

    在前世,大哥高中毕业后,先是参加了体委的体操队,去省城参加比赛回来后没解决编制,然后去了乡广播站上班,时间也很短暂,才一年多就在乡政府耍了个女朋友,然后辞职不干,跟着别人去开煤窑。

    先亏,后大亏,直到把家里的积蓄亏完,勉强把婚结了之后又惹了点事,跑去沿海打工,直到两千年后风平浪静,黄未开了个装饰公司,才喊他回来搞安装,直到黄未重生之时,他都没什么变化。

    所以黄未觉得,他的性格只有去当兵可能好点,不定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熏陶几年,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改变。

    姐姐黄瑾早就满了二十,已经不知不觉成了待嫁的姑娘。

    前世的姐夫是铁路局的职工,还是一个工长,他们结婚后经济条件没有太大起伏,但家庭关系却始终稳固。

    只是正逢计划生育政策最严格的几年,他们就只有一个孩。

    这段时间黄未去店里的时候,经常会碰见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在店门口杵着,似乎在买烟,又像在跟谁话,也不像来打电话的生意人。

    但黄未和他很少碰面,只要见到他一过来就会匆匆离开。

    从黄瑾有点不自然的神色中,他猜这家伙可能在打老姐的主意。

    因为自己的介入,没考起大学的黄瑾此时本该在学

    裁缝,后来经过熟顾客介绍认识了韩哥,并在后年五月结婚。

    但现在却不准了,谁知道韩哥在哪儿,就算知道他也不可能跑去推销自己的姐姐。

    这个戴眼镜的年轻人会不会跟姐耍起来呢?

    黄瑾长得虽然不是特别漂亮,却也算中上之姿,特别是一字眉下双眼皮大眼睛非常好看,皮肤也光洁红润,不像黄未长了好几颗烦人的豆豆。

    至于身材吗

    二十岁的姑娘能差到哪儿去,起码黄未就知道她的尺码相当标准和可观。

    来到店里没等多久,几分钟后马玲就骑着自行车咋呼着来到店里,把饭盒拿下来打开摆在桌上,然后就跑去找水喝。

    黄未和黄瑾坐下来吃饭,不过刚吃两口他就开始八卦。

    “姐,那个眼镜叫什么名字?”

    “”

    黄瑾斜了眼在旁边摇着精致的仕女扇、哗啦啦翻着杂志的马玲,却没有回答他。

    “他是不是想跟你耍朋友,你喜不喜欢他?”

    黄未继续问,他很好奇俩人的关系到了何种程度。

    “我几年内都不会耍。”

    “你是不是不好意思?”

    “烦人,关你啥事?”

    “好吧,不问了。”

    黄未两口把包子吞了,喝完稀饭抹抹嘴,再端起茶盅喝了一口。

    既然老姐暂时不会耍,那么就没必要打听了,还是操心自己的事吧。

    自从陶春红了那事之后,黄未没事就悄悄在打量蔡婕。

    他虽然没满十七,但同学们的平均年龄却都在十八岁左右,甚至还有个别的十九岁了,一个个都是大姑娘大伙。

    前两年班上的女生们没长开,但现在一个个水灵灵的,胸肌冠军蔡婕更是惹人注目,特别是在夏天,只要她一进了教室,班上的男生都会鸦雀无声。

    作为一个老司,黄未当然也喜欢这样的身材,只是担心被闷死。

    这两年他的身体在成长,心态自然也会跟着变化,如果有谁敢对他投怀送抱,他必然会笑纳不谢,当然前提不是丑八怪。

    不过遇到蔡婕这样的女生时,他还是有点犹豫。

    刚来到学校,袁飞就突然星期六去看电影。

    “还有谁?”

    黄未不认为他会只喊了自己。

    “嗯、陶

    春红。”

    “呸!让我去当灯泡!”

    “我是那样的人吗?她还约了别的同学,但没给我,等哈上课你问她嘛。”

    黄未翻了个白眼。

    快上课时陶春红才来,等她坐下后黄未就直接问道:“看电影还有谁去?”

    陶春红楞了下,马上道:“我上午不是给你指了吗?”

    “真的?”

    “骗你干啥。”

    “她约你还是你喊的她?还有,她晓不晓得我也要去?”

    陶春红突然抿嘴一笑,“你很拽哟,班上排名第一的大美女亲自约你,还矫情啥?我们才是给你当灯泡哈!”

    “可能吗!”

    心头有点得意,嘴上还是谦虚了一句。

    没再问了,翻开书准备听课。

    但是他脑子里一直充斥着不可描述的情景,直到下课都不知道老师讲的啥,晕乎乎地下课,晕乎乎地放学,然后来到店里。

    白天的生意不错,卖了有史以来最高记录,两百大元。

    当然也包括烟和电话费、椒盐饼。

    店里的公用电话是桂源城私人安的第一个,当时花了近一万,不过本钱早回来了,毕竟每分钟一块,不足一分也算一分分钟,刚安好的时候来打电话的甚至需要排队,就算是现在每天最少也有一二十个,还有不少生意人把他们的联系电话留在藤艺坊。

    因为黄未不赞成晚上营业,就在门外钉了个牌子,跟国营单位一样在什么写着营业时间,于是有人给姐弟俩诉苦,晚上想打电话都没法。

    黄未觉得现在城里的治安越来越好,安全基本上有了保障,而且还有弟们没事来店里溜达一圈,就稍微调整了一下,把经营时间延长到九点。

    于是马玲每天就要送两次饭了,黄未一想自己反正要上晚自习,晚饭也就在店里吃。

    马玲现在每个月有三十块工资,她已经能完全独立操作了,藤编的各种工序也很精通,只是在创新方面脑子还差点灵活性。

    李家终于还是把藤编店开起来了,位置距离藤艺坊两条街。

    不过黄未知道他们那店要不了多久就会关门。

    他没法打听到李家每天的营业额,他就让杰等兄弟们仔细留意了一周,听总共卖出去了不到五十件。

    对此他只是呵

    呵了几声。

    他们店刚开始的时候生意还不错,使藤艺坊每天只能卖二三十块。

    但后来不知怎么回事,他们店里的藤编工艺差了,听黄瑾那些法好像只有离开黄未家时的八成。

    而且藤艺坊除了工艺品外,从李家开店之后就主打茶、酒、水杯,紫砂壶、铜壶、酒壶等,只要市面上有了新样式、新玩意儿,都会被藤艺坊缠上精美的细藤外套,然后加价卖出去,有时候还会去一趟地区买些桂源市面上没有的瓷器、琉璃、玻璃制品,回来再加工。

    这个工艺李红还没有掌握,编出来之后会掉,或者松垮垮的,所以她家的店里根本没这些东西,

    就这样,几个因素加在一起,生意才渐渐地恢复。

    不过即使如此,也甭想藤艺坊的营业额会出现井喷现象,毕竟这些商品的市场太,买的人少。

    跟队上的几家巨富的生意完全没法比。

    比如王旦家的运输,周家的酒坊,蔡家的煤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