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8

A+A-

    接下来的日子,依然是两个哥哥作为家里的主劳力,跟村里愿意帮忙的人一起,把收回来的玉米晾晒干、脱粒,再收到自家粮仓里保存。

    收好的地里,挑足了肥料去浇灌,另外还多开了些荒地,只播撒了些绿肥作物,暂且备用着。

    杨家两兄弟是紧追着姜家的进度,基本上在做一模一样的事情。

    而姜白芷自己,则是开始认真教医馆的大徒弟,打算在一个月内,让郭子仪完全学会搓药丸子、配置药膏,并且尽量让他有自行研究新种类药丸的能力。

    “如今越来越热,这药丸表面即使用蜂蜡包裹着,也容易变得黏腻,这可怎么办?”郭子仪在学东西的时候,倒不算话少,有问题,便直接问了。

    姜白芷看了眼刚做出来的这些药丸子,明显受高温影响,变得滑腻、粘。

    她倒是有法子避免这个,只是,目前所做的药丸,都是相对平价、很常用的普通药物,用别的法子,会让成本变高。

    沉思一会,她计算着每种药物一个疗程的量、与用完的时间,干脆:“那就不给每个药丸用蜡封,换成甜浆糊裹薄薄一层,晾干,再按分量数出药丸粒子,用油纸包起来,再把油纸蜡封。这样一来,都不用特意选蜂蜡了,普通的蜡也可以,反正不会接触到药丸。”

    郭子仪想了想,“若是清凉丸,基本上吃三日即可,视患者上火程度,每日含服两到三粒,那每包里头装十粒,必然是够用的。”

    而且,蜡封开启后,几日内将药服用完,药丸并不会变质。一疗程若是没吃完这些药丸就好了,便只能将剩下的直接扔了。

    郭子仪作为易大夫的大徒弟,还当场计算这样一包药,该收多少钱合适。

    若是按照原来的方式,让病人自己抓药带回去熬,一个疗程的败火药,得用上三包药材,虽然并不贵重,但也须得一百文钱。

    尤其是生活在镇上的人,以及其他村子的人,并不像胡杨柳村这样,有姜白芷教他们自己采药、简单处理药材,他们只能去医馆或者药行去买现成的。成本价很低廉的降火药,经过药行跟医馆的,就变得不低廉了。

    这就是贫苦人家根本不敢生病的缘故。他们自己不懂医,生病了请不起大夫,更吃不起药。

    “败火药让病患自己拿回去熬,一包药可以熬三次,三次的药汁混在一起,够喝一天,三天需要三包药。可由我们自己处理,做成药丸子,则只需比一包药多一些的量,便能做够吃三天的药丸子。”

    郭子仪细心算计着,“这样一来,即使要多些加工,以及额外的包裹成本,我们按照原来的三包药价钱卖出去,也更赚一些。”

    “你们把价钱减半都有的赚。”姜白芷自个就是大夫,哪里不知道这些药材有多低廉。

    败火药药方里头的药草,基本上都是药行一文钱就能收一大堆的玩意,经过医馆搭配一下子,就变成了三四十文钱一包。这里头的利润是极大的,也难怪人家做大夫的有钱。

    郭子仪负责过医馆的进药,自然也晓得这些,听姜白芷半是讽刺的这番话,一时间也有些不好意思。

    可自古以来,正正规规开医馆的,基本上都是这样子收钱,不管是赚钱的还是花钱的,早就习惯了。

    也就姜白芷这种,上辈子能花几块钱十几块钱买一盒药经历的人,才会不太看得惯医馆如此暴利的揽财方式。

    “我你们啊,这些最普通不过的药,适当少收些钱吧,若是你们药方里有黄精、当归、珍珠、人参一类,价钱高些倒无所谓。普普通通山间随处可见的药草配制出来的药,怎么就要收人家几十上百文钱了。”

    姜白芷忍不住讲了一通。

    不管郭子仪能不能听进去,回去会不会跟易大夫提意见,她反正是这么了。若是能导致易大夫的医馆有所改变,那也算做了点好事。若是没有任何改变,对她自己并没有什么影响,就当今天白费了点口水罢了。

    “若是我师父同意的话,这一包清凉丸,只收五十文,应当是可以的。”郭子仪弱弱地接上一句,然后又变成个闷子,只默默搓药丸子,再也不话了。

    姜白芷看着人家一副有点委委屈屈的模样,无语了一会,“算了”

    “这清凉丸与止泻丸,你已经做的熟练了,明天换清热解毒丸来练吧。”

    “好。”

    姜白芷在教郭子仪的过程中,也让妹青黛、弟草果、大侄子姜附子在一旁听学。家里年纪大的那几个,确定是没啥医学天赋了,她不想姜家传承断掉,只能在年纪的两孩子身上下功夫。

    只是,目前看来,草果跟附子的天赋也比较普通,若是勤学苦练,到了三四十岁,可能达到易大夫那种水平。青黛是女孩子,又细心,在药物辨识、配置,以及记忆医书内容方面,反而更轻松些,是个学医的好苗子。

    姜白芷重视家人,并不是一味地靠自己来护着一家子大大,而是竭尽心力引导他们选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

    大哥、二哥相对笨拙,年纪不大的时候就去参了军,参军期间荒废了读书。他们原先就不算擅长读书的那种人,荒废了这些年,年纪大了,再想捡起来,更是不易。加上他们一直生活在环境相对单纯的兵营里,人情世故上头,甚至比不上三弟。

    姜白芷不放心这两个哥哥去做生意,便只能在种植、养殖上头去想。如今叫两个哥哥一起想法子大批量养鸭,先过好这几年,若是成功了,这两人必然还是要从中选一个,专门做养殖这件事,另一个,得去尝试做别的,不然等他们分别成家,就容易因为两家人在做一件事,而生出不少矛盾。

    至于三弟黄柏,虽然有些毛躁,总是静不下心来去学习,但跟外人讲话时,嘴够甜,能哄人,不容易得罪人,也不怕与生人接触,这样的性子,反而适合去做生意。

    因着这个,姜白芷当初才在提出养鸭之后,故意挖坑,叫三弟跟她学做饭,就是为着埋个引子,等到了合适的时,先让他尝试推着板车去镇上做生意,确定他能独当一面了,再从家里拿钱出来,给他在镇上买个铺子,从此有个相对稳定的营生。

    最的妹、弟,须得等年纪再大些,根据他们的天赋、个性,还有家里头的情况,再做安排。

    “我怕是真只能嫁在本村了,”姜白芷一边指点郭子仪,一边分心想着自家事儿,自觉是个操心的命,“若是嫁的远了,总是放不下心来。”

    她叹着气,心想着,人家高门大户的主妇,也不一定有她这个未嫁女操的心多。

    可她偏偏特别珍惜这一世的家人,上辈子太过忙碌、寂寞,这辈子热热闹闹的一家人,她是无论如何也放不下的。

    “也就是因为多年战事,导致男人比女人少,许多姑娘家都拖到大年纪才出嫁,不然我还不一定能有这么多时间,来安排家里人的事情。”虽然战争不是好事,但战争导致的男多女少,却使得姜白芷能够轻松当个大龄未嫁女。

    不过,再怎么拖延,她可能也就拖到二十岁。到那会还不定亲,不定就嫁不出去了。她自己挺想生几个孩子来着,可不想真的一辈子当个孤家寡人。

    她自己今年十六,最的弟草果、以及最大的侄子姜附子,今年分别是七岁、六岁,等到姜白芷二十的时候,他们俩也有十多岁了,未来能做些什么事,勉强能引导出些个苗头。

    姜白芷想着,她反正把家里这几个人安排好,再往后的后辈,她顶多以姑姑的身份,适当教训教训,不会如此亲力亲为了。她这个当妹妹、姐姐的,做到这份上,已经很了不得啦。

    出嫁之后,重心就得转移到自己的家上面了,而且那会,她也不好再多管姜家的事,免得以后的嫂子、弟媳多想。

    忙忙碌碌中,已然到了七月初。郭子仪的学习成果达到了姜白芷的要求,算作“出师”了。

    “我也要同你师父再商量些事,这次去镇上,我与你一起吧。”姜白芷是想拜托易大夫,代理教学制药丸、药膏这件事。

    郭子仪先前也听姜白芷过,有点印象,没有多问,只点点头,便去杨家收拾他的行李。

    等他收拾好,来姜家找姜白芷一起去镇上时,身后又跟上了杨二郎。

    “杨二?”姜白芷意外地看着他,“你也要去镇上吗?你娘的药不是还没用完?”

    杨二郎低头看了看脚尖,支支吾吾半天,还是不懂怎么谎,只好照实讲:“不太放心你一个人去。”

    刚刚郭子仪去收拾东西,了姜白芷会同他一起去镇上,杨二郎这才急忙跟大哥、堂弟一声,也跟过来了。他这纯粹是特意作陪的。

    姜白芷笑了笑,“也行,谢谢你了。”

    虽然现在还是上午,她定然能在白天回村,但有个男人同行来回,确实更安心些,她就没有拒绝杨二郎的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