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干笋
品相好不好虽然重要,但是能做到同一批的品质如出一辙,便是很难得了。
这一发的桃树叶胡辽全部收走,再加上半棵树的桃树皮和三两桃胶,以十块下品灵石一两的价格拿下。
因着交易爽快给抹了零头,瓦兰总计到0枚中品灵石,带600枚下品灵石。
中品与下品之间,官方度量00的比值差,实际由于灵石与一般的贵金属作等价物有很大不同,平常交易中中品灵石兑换等值下品灵石容易,等值下品灵石想要换成中品却不能够,如有必要得另外补足一部分。
灵石中的灵气也是可以用于修行、布阵的,与人身实力挂钩,本身是一种消耗品,按做货币并不方便,只是万万年来也找不着更加合适的。
若是哪一天整个修真界的灵石存货一扫而空,到那时,整个灵气环境定然不足以供养修士修行了。
你修士不能修行,那还要灵石做什么?不得跟普通凡人一般,金银易物仅够了。
所以,总少不了人质疑,却没有更好的法子,得了品相极好的灵石自然很少用来买卖,而是好生藏着,或用于修炼,或用来保命。
瓦兰镇中出产灵晶,这在此界中也是有的,实际上多为灵脉中灵石的伴生产物,在稳定性上差一点,随意放置容易损耗其中灵气,根据具体灵气含量,价值在下品和中品灵石之间,上下浮动。
瓦兰入城时用出去的那些灵晶,品相比中品灵石甚至还好些,所以有000:的换算,吃了点亏,买了便利。
“您看这一时有些不凑。”用头的积蓄结了帐,胡辽脸上带着几分羞惭。
“没事。”瓦兰摆摆,不在意这些,“您没看我脸生欺负我不懂行,已经很好了,一下子能收这么多,也免了我在这城里来回跑。”
徒弟陶立果一早被赶去对桃叶进行先期处理,胡辽听话听音,问道:“哟,您这是外面来的。”
经过落安山被捕一遭,还顺利跑了,瓦兰有了逃命的底气,话做事上有了谨慎,但还是心大。
他回道:“对,游历来的。”
胡辽想和这人做以后的生意,看人没急着走,便搭话:“哥这面
向少见,家挺远吧?”
瓦兰心中一凛。他听了桃树妖的话,没在外貌上做更多修饰,黑发天生的,蓝眸也是天生的,只眼睛上稍作遮掩,不用太刻意,走出来大方些,别人偶有好奇也只会当是偏远地区来的人,并不稀奇。
想到风物志上的地域划分,西山经名字上看在西边儿,真起来差不多和北山经一个纬度(虽然不知道这里还能不能讲经纬),只是人为划分了东西南北中。
随口了句,“我南山经人,家那边种点东西,我在外边儿走走转转,顺便探探行情。”
这是为大批量出售灵植,还有以后在青吟城落户作铺垫。
胡辽一酒楼大师傅,厨艺上的事不在话下,那么就不仅是舌头鼻子灵,感、刀感细腻,还有眼神好。这哥面生,轮廓和这边人有些差异,是南山经人,他顿时信了。
头些年南边出事,逃出来的人不很少,这哥现在才出来见世面,家里不定在哪个山坳坳。
南边么,上古龙兴之地,据天柱也在那边儿,原是个好去处,后来龙族犯了事,牵连一众妖修都不好过,那边儿生的人和妖修聚居,万万年这么着也分不开,长相上有些不同,大家也理解,忒刻薄的人才会一句“蛮子”,别的倒没事儿。
这哥肯定遮掩了些,也还算坦然,家里种灵植来探行情,这生意做得。
胡辽心下了然,加了两分热情,“这垂枝碧桃只看叶和皮,品相是真好,您哪儿若还有,或者愿意出碧桃,我们这儿也收的,到时候直接和咱们东家谈,很是一笔大生意。”
碧桃也收?可他想收,瓦兰也不想卖,他等着用碧桃换绿钞,屯一部分种百年碧桃,可没有多的给外人。
而且,他嘴上家里在南边,也只是嘴上,从种植收割到进货和出货渠道全是他自个,中间但凡有人起了心思查他,那什么都不清。
于是解释道:“也没那么多,养家糊口不靠这个,只是我在外边要有个落脚的,喜欢这地方人杰地灵,来回家里一趟太远了,想多换些灵石,在这里买个院子住下。”
“哦,原是这样。”
为了以后可能有的路子,瓦兰也不愿意把话死,“许
是以后家里来人,大概会有些生意吧。”
这是罗伊他们仨,等人齐了底气足了,生意也能做起来,不定还能拓展其他业务。
胡辽在这青吟城经营了半辈子,瓦兰干脆就向他打听买房的行情。
“您想出城方便,那就买城西边。”
瓦兰住的悦来客栈就在城西,离城门不算远。
“交游广阔些不怕麻烦,那还是南边。”
这是南边常有集市,城里再怎么管理严格也可能人员混乱,这确实要好好考虑。
“东边差不多,略安静些,但是您来了也有些时日,在那边看过就该知道,能办得起坊市,钱财还在其次,背后都有几分势力。”
这是那边乱不起来。但
是瓦兰这个身份吧,跟黑户差不多,虽然修真界没有户口一,真要查起来,你没有同门师傅师兄弟,人生在哪里,在哪里长大,家又在哪里,有哪些父母兄弟姊妹,还有生活过得地方多少有些认识的人,这些全是人生轨迹。
上面的瓦兰一样都没有,在北次一经的落安山不准还留了个“案底”。
“北边呢?”胡辽一直没城北,那肯定是有顾忌。
胡辽见瓦兰若有所思,笑着解释:“没有的事,咱们青吟城大方得很,来往旅客这么多,没什么神秘。城北那边多是老住户,你是外来的,不是不好落户,而是左邻右舍都是熟人,没那么好融入。”
这是提醒瓦兰的脸。有人不在意,那自然是有人在意。
老住户啊,进进出出确实不方便。
“那我回去再考虑考虑,谢谢告知。”
“没什么好谢的,太客气,这些事你出去转一圈也能知道个七七八八,就是老弟以后上有什么好东西想出,想得起来你胡兄弟这个人再好不过。”
还叫上兄弟了,瓦兰不太习惯,但是别人热情待你还没坏心,就,“谢还是要谢的,那个,我姓普,叫我普就好。”
p?这是带着南边口音,还是哪个生僻姓氏?
“哪个p啊?”胡辽问。
“普渡众生的普。”
“哦,那个——嗨,真抱歉普兄弟,这个姓我们这儿少见,我还以为您姓‘朴’(p),只是和我们这边叫法不一样。”
瓦兰笑笑,
“没事。”
瓦兰这姓来得艰难,原先在云江村里教孩子,他自己叫瓦兰普尔曼,大点儿的孩子话顺了,叫声瓦老师,太的孩子舌头绕不过来,“w”老师这么叫着,慢慢还有了倭兰老师的叫法。
他解释自己姓普尔曼,就,孩子们的姓在前面,而他只是姓在后面,既不姓瓦,也不叫倭兰。
孩子们懂了:“原来您不是倭瓜亲戚,您是茶叶的亲戚。”
问为啥又变成茶叶亲戚,不等孩子来明原因,贸竹先笑开了:“那什么不有个茶叫普洱么。”
再认识人,介绍起名字,瓦兰也不折腾了,统一,跟着爸姓普,跟着妈那就姓坎(坎伯兰)。
从酒楼后面的巷子出来,前面跑堂二的大概听到了后门传来的消息,知道瓦兰真是来送货的,只不过是胡师傅私人的货。
回去要经过酒楼门口,那跑堂二也没因为不是客户就甩脸子,还是好生和瓦兰打了招呼,是欢迎以后来吃饭。
遇到的人都很是热情,笑脸迎人,瓦兰也微笑回应。
瓦兰和胡师傅在后巷聊得有点久,出来正好到饭点,三三俩俩有人上门用餐。
招呼完瓦兰,那二迎着新客去了,“诶,客官您几位?在一楼大堂,还是楼上包厢?”
瓦兰要回一趟客栈办理退宿,抬脚往城西方向去,正与风吟月的新客擦肩而过。
“去楼上,要视野开阔的。”
“好嘞!客官随我来!”
还未走远,瓦兰隐约听到身后的修士点名要一道干笋鸭,想着大概是风吟月的招牌菜。
干笋呐他仓库里还堆着上次挖回来青竹笋,一个个大得哟,几乎等人高,没了根的竹笋种又种不出来,他是上顿吃了下顿接着吃,人给吃得受不了了才没吃了。
这又过了好几个月,那股劲儿过去了,许能再吃一点。
起来,瓦兰还没自制过干笋,在村子里住的时候,旁边云奶奶制得一好干笋,煲汤的时候放一点,那叫一个香。
“回去晒一点,干的也好储存,没事泡开了做菜吃。”
笋干好做,反复蒸煮几道,切开了撕成条或片,再晾干就好。
那几年瓦兰也没单单修炼、教孩子,有些简单的泡菜什么的他都学了一些,罗伊学得更多,还会酿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