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关门打狗
鬼子再次炮击的时候红粉就在想这个仗不能这样打下去了,鬼子的炮火首先就让人吃不消,这样就形成了这样一个恶性循环的格局,每打退一次鬼子的进攻,鬼子都会用猛烈的炮火进行报复,而在鬼子的炮火里只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吃哑巴亏,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是不跟鬼子这样玩了,必须改变方式,想办法消灭鬼子,消灭鬼子的有生力量,于是红粉就想到了一个关门打狗的办法!
在一般攻防战斗中,泾渭分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坚守一方被突破了防线谁就输了,这一次红粉有一个大胆的想法,这个大胆的想法就是把鬼子放进一部分进围子来打,关门打狗!
这个想法实在大胆,不仅是大胆,简直就是疯狂,因为放进门来的鬼子一旦控制不了,那可就成了吃人的狼,自己制造出来的心腹大患,弄巧成拙不是没有这种可能,但不这样做也不可能给鬼子致命的杀伤,在那种常规攻防战当中,往好的方面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事实上吉野鬼子有强大的火炮支援,该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实际上这一数目还有待上升,就这样打消耗战,鬼子挺得住,我们挺不住。
鉴于这种战略理念,红粉就决定铤而走险一次,前怕狼后怕虎从来都不会有大的作为,红粉敢这样赌,赌得就是一个二营,二营作为总预备队到现在还有两个连没有启用,这就是红粉的底气,还有宫平庄的武装还没有启用,因为他们都是土枪土炮、大刀长矛,这些武器在围子上跟鬼子对打不行,再加上老百姓没有打仗的经验,如果用他们上围子对抗鬼子,他们的武器由于射程、杀伤力不足等问题,她们就可能成为鬼子的活靶子,死伤惨重,如果把鬼子放进来,就在自己家熟悉的家门口打鬼子,不用土枪土炮,就是用砖头砸也能消灭一宗鬼子。
红粉将自己的这个想法跟村里的护庄的武统宫正了,为什么叫武统,这可能是从老辈就传下来的名字吧,这个庄里人都这样叫,习惯就好,其实这个名字也不难理解,武装的统领的意思,就像八路军根据地一个村的民兵队队长的意思,这个武统听了红粉这一想法激动的摩拳擦掌,翁里瓮气:“我们正给鬼子准备了丰盛的大餐,就怕鬼子不来吃!”
这个武统名字叫宫正,宫正是个四十多岁的车轴汉子,络腮胡,一双眼睛像铜铃,不仅能看到光,还能听到音,是一个言而有信,做事风风火火之人,红粉将自己的计划对宫正一,宫正舞足蹈:“我们就给鬼子来个口袋阵,进来多少死多少,保证做到。”
红粉:“这个我相信,不过这个口袋一定要结实,被鬼子撑破了口袋那就麻烦了。”
武统宫正:“不会的,大刀神曲不是唱着前面有工农子弟兵,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我们是全庄的老百姓,这个份量我知道,也掂量出其中的份量,我们保证让鬼子有来无回!”
这件事就这样定了下来,那么吉野鬼子从正北主攻方向突破,攻了进来,也正是红粉他的预料之中。因为鬼子吉野在这个方向一直作为一个主攻方向,敌我双方就在这个方向较劲,集中了大部分兵力,鬼子凭借他们武器装备先进,又是押上两个中队的鬼子兵,这一次又是不留预备队,全力以赴,破釜沉舟、鱼死破式地孤赌一掷进攻,就是一块钢板也会钻出一个窟窿来,红粉有意在这个方向开了一个口子,这对吉野来他是成功的,终于成功地突破了红粉打造的钢铁防线,殊不知红粉做了两准备,防线的后面还有二营七八两个连兜底,配合宫平庄的护庄队员组成的口袋阵,就等鬼子来钻!
这样来红粉在正北方向让鬼子突破,也算是有意为之。假戏真唱,吉野鬼子根本就看不出来,所以有意为之的事情看起来又是那样的天衣无缝。
当然,自以为老道在行的吉野根本就不可能想到红粉会有第二准备,而这第二准备又是致命的,致命的前奏就是使其疯狂,疯狂之后就是灭亡,处在战争中的敌我双方因为战场上的事情瞬息万变,就是双方指挥官也不可能真正把握住战争的走向和结果,指挥官的真正作用就是在于发现、发现契,用四两拨千斤的巧劲让战争的结局向着有利于自己胜利的方面发展,这就是指挥官的作用。
吉野在围子正北方向动用了两个中队的士兵,尽管连续两次攻击死伤了数百人,但他们最后还是突破了红粉的防线攻进了围子里,这在吉野看来他们是成功了,胜眷在握,就是牛有礼有九寡妇帮助也挽救不了失败的命运。
按照一般战例,只要攻破了防线马上就会导致防守敌方全线崩溃,接下来就是他们为所欲为的杀戮,怎么也不会想到红粉是套中有套,防线后面口袋阵。吉野只看到他们的士兵在半岛一郎中佐的指挥下突破了防线。攻进了围子,却不知道半岛一郎带领二百多个鬼子攻进了围子,进了围子之后直接就是口袋阵,他们直接面临的就是一条宽阔的大街,大街的对面被阻断,有路障,有门板麻袋构筑的简易工事,简易工事的后面有军人,有平头便衣老百姓在哪里准备阻挡他们的进攻。连老百姓都用上了,足见防守的敌方已经到了山穷水尽之时,半岛一郎吼叫:“支那人完蛋了,勇士们建功立业的大好会到来了,杀光所有的支那人,杀叽叽!”
半岛一郎身先士卒,带领鬼子群狼一样就向对面的简易工事冲了过去,他们士兵的排子枪、南部十四式轻枪火力飓风一样向简易工事后面的人扫去,简易工事后面的士兵和和平头便衣老百姓根本就抬不起头来,就一下子全消失在了简易工事的后面,半岛一郎很得意:愚蠢的中国人不思悔改,不见棺材不落泪,用低劣的武器装备、没有任何战斗素质的人员对抗大日本帝**人,只能他们就是自己找死,除此之外没有其他解释!
躲在简易工事后面的人就是二营七连和宫平庄的武统宫正还有他的护庄队员,这些护庄队员使用的是三门大口径土炮,口径对抱粗,要移动一下需要八条精壮的汉子才能抬动,很多时候是需要两匹马的炮车拉动,这也是宫平庄镇庄之利器,这样的利器只是在远古“反长毛”的时候使用过,因此,也使宫平庄成为当时这一带唯一没有受到“长毛“祸害的村庄,这对当时的人来好像就是一个传,之后散兵匪患畏惧这样的利器都是绕着宫平庄走。他们仅仅是为着几个钱没有必要把自己的命也搭上。
宫平庄的老百姓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护庄的利器有一天能跟有着现代化武器、武装到牙齿的鬼子有一拼,今天终于派上了用场。
鬼子攻进围子来,以鬼子的进攻速度炮早将炮捻子的长短掐算好了,而且还怕鬼子不上当,三门土大炮都做过伪装,被麻袋片子盖住,半岛一郎带领鬼子冲进围子来,并向他们扑过来,宫正就地喊一声:“点火!”
点火就是早就准备好在上已经点着的蜡烛,每门炮三支蜡烛,名曰蜡烛,这在其他任何一个地方都不会有这样一个职位,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能保证火炮在规定的时间里点燃,因为打仗的时候难免人心慌张,慌张之中蜡烛掉地上怎么办,蜡烛被风吹熄灭了又怎么办?三个蜡烛,就是两支蜡烛都出现了问题,还有一支蜡烛可用,还能及时的将火炮打出去,这也是万无一失的笨办法,但又很实用!
宫正一声点火,蜡烛一起就点上了火捻子。火捻子的材料其实就是用草纸夹着黑药撵成的,单位时间内燃烧的长度一般没有多大的出入,所以火捻子的长度早就计算好,在半岛一郎带着鬼子越冲越近的时候,护庄队员忽然掀去了土炮的伪装,大炮一下子就显露在鬼子的面前,鬼子就是发现了也已经来不及了,因为他们已经处在了土炮打击的射程之内,大炮轰鸣,炮膛里的黑火药被火捻子引燃,瞬间爆发巨大的力量,巨大的力量就推着碎锅片、铁砂、打碎了的锄头,向炮口冲去,又经过炮膛的约束,终于将这巨大的力量理成了冲向炮口的巨大冲力,而这巨大的冲力携带者铁砂、锅铁、敲碎的锄头,以极高的速度冲出炮口,因为炮膛里的约束已经难有出路,就在冲出炮口的瞬间陡然解放,于是就形成了一声巨大的炮响,一个扇面打击范围,三门土炮几乎又是同时打响,整个大街面真好就在三门土炮的打击范围之中,半岛一郎又带着冲了过来,又正好处在土炮的最佳打击距离之内,当冲在最前面的半岛一郎看到掩藏在简易工事之中土炮炮口时,炮口已经喷射出怒火烈焰,怒火烈焰中杂夹着无数灼热的东西像他们射过来,半岛一郎对这东西太熟悉了,在中国东北的时候,有抗联部队用红松做成木炮打击过他们,这都是中国人特有的土炮,尽管是远古的装备,技术含量没法跟他们现代化的野炮相比,使用得当的话杀伤力巨大,可以横扫一面,不像钢炮那样崩死人,靠得是杀伤半径,土炮不靠半径,靠着就是一个打击面,在这个土炮打击面的鬼子可就惨了,瞬间就被打倒一片,有的鬼子当时就被打死横在地上,也有很多被崩烂、崩伤,在流血,这武器是什么武器,太恐怖了,有些一时半会还死不了的鬼子人就崩溃了,一片鬼哭狼叫好不凄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