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24】无声硝烟
起,老太太去了耳室的佛堂里念经,姚氏赶着天刚亮的时辰亲自下厨熬汤,她的用意是司马昭之心,嫁进元府除却头两年勤快服侍夫君,后面愈发懒怠了。
今天午时要凑齐一家子用饭,元樱想着午时这顿饭怕是吃的不会顺心,临走前吃了两块点心垫肚子。
紫檀雕漆圆桌围了一桌子的人,菜一个接一个地奉上来。
府里就四个年轻的姑娘,穿的风格却是相差甚远,元袅元曲穿着扎眼华贵的衣裳,几个丫鬟在她们身后一站像极了绿叶衬着两朵盛放的牡丹,更别提她们满头珠翠,稍稍一偏头或一垂头,珠翠声碰撞清脆不绝于耳。
同样的年纪,元樱和宁檀深穿的清淡,头上的簪子也是一枝独秀。
坐在上位的老太太眯着眼睛看过去,一边的颜色明晃晃的,令她本能地眯着眼睛攒着眉头,再看向元樱那处颜色清淡甚是养眼,老太太年纪大了就喜欢水一样的淡和安静。
“今天我们难得一家子聚齐了,吃饭罢。”老太太率先发声,她年事已高,看着一家子人来齐了,热热闹闹的她心眼里也高兴。
答应了元彤要那宁家拿出和离书,元箇这些日子也会留在家里,旁边的姚氏眼观四面耳听八方,只要元箇在家她迟早都是要拿回管家权的。
借着今日老太太高兴的劲,姚氏大胆地给老太太夹了一块紫苏鱼,鱼块送到老太太盘中时,老太太脸色未变,不过旁边的元彤但是个聪明的,立刻夹了块紫苏鱼挑好了刺送到老太太面前,“娘,吃鱼。”
老太太“哎”了一声,脸上的笑更加明显,她故意给姚氏听,“到底是我亲生的,外人就是比不得你贴心。”母子两人有有笑,这话引得姚氏脸色一白,吃什么都没了胃口。
元樱勺了一点金丝肚羹,味道极好,她的目光无意瞥见姚氏,她正在低头喝汤心里的气愤被隐藏的很好,一低头,元樱就看见她的人中极短,听人中短的人短命。
注意到元樱的目光,姚氏迅速放下勺子看向她,表里不一地夸,“樱丫头年纪虽却是个厉害能干的,短短几天就把家里理得有模有样。”
她的话吸引了其他人的目光,元彤看着身形瘦削的元樱,“樱丫头,这份能干真真是不输当年的嫂子,仔细一看,这皮相都是十分相似的,你呢,嫂子?”
碗中的汤羹独自凉去,元樱一时间成了姚氏和元彤争夺口舌之利的牺牲品。
姚氏脸色的假笑在一瞬间凝了,像极了鱼汤在冬天里凝固,短短一霎那她又笑道,“姑子这样岂不是难为我了,我进门时先大夫人已经走了多年,我也是没那个福气一睹芳容。”
被她这样刻意地强调一下,元彤倒有些对不住元樱了,平白无故提起了她的伤心事,便潦草地笑了两声。
“彤儿,你上次和我道梁哥儿上学的事,我呀准备把他送到沈家的私塾去,再过个几天等你的事解决了就把他送去,梁哥儿上学的事不能耽误。”老太太慈祥地看向宁梁斜。
这可是再好不过的了,元彤连忙感谢老太太,那端在元彤手底下耳濡目染的宁梁斜端出一副孝顺的模样,“谢谢外祖母。”
“你你这孩子客气什么?”老太太越看宁梁斜越是喜欢。
元彤还未和离,就携儿带女地回到娘家,传出去指不定人家要怎么,再者姚氏两个女儿尚未定人家,万一被她的事情影响了,那可是一辈子的大事,姚氏越思索心中对她越不满。
心里的不满难免要化作嘴里的笑里藏针,姚氏看着长得标志的宁梁斜,关切地问他,“梁哥儿可曾读过什么书?”
万万没想到会被这样问的宁梁斜抬起头来,目光有些呆滞地看向母亲,嘴里一口饭也忘了咀嚼直接吞了下去。
往日里被宁秀才拿着戒尺威逼着念书,他也只是动动嘴皮子,压根就没往心里去,突然被这样问,大脑一片空白,实在想不出什么的宁梁斜道:“论语。”
闻言,姚氏面上的笑意更浓,不过多的是讥讽,她笑道,“梁哥儿你不必谦虚,我原本也是大家闺秀的女儿托当时家道初兴的福上过几年私塾,也知道之乎者也是三五岁的孩儿启蒙的读物,再过一个月便是你十四岁的生辰,念了这么多年……”
听不下去了,元彤只得断姚氏,出面圆场,“嫂嫂,还请你原谅梁哥儿。”
“此话怎讲?”姚氏笑容还未收敛,看着元彤面上有难色。
元彤故作纠结面色地望向宁梁斜,低低地道,仿佛真的有什么事要姚氏见谅,“梁哥儿是个内向性子,在自家人面前话好听脑子转的也快,一到外人面前个话就像管中灌沙,塞一把沙子漏几点。”
这话一出,姚氏两眼盯得元彤更紧了,老太太倒是认可这话地拉着元彤闲聊哪道菜好吃。
收回目光,姚氏心中闷气地抬臂夹菜却猛然翻了一盅汤,弄脏了袖子,她只得用抱歉的口吻道:“我先下去换衣裳,母亲您先好好吃着。”
她这一走别回来最好,元彤看见她就心烦,更何况这家里她依靠的是自己的母亲,凡事要和母亲一条线。
知道希望自己一去不回的人多,姚氏偏偏换了衣裳回来了,她入席时还笑着道,“刚才我回来时看见丫鬟端了螃蟹上来,就知道我来的不晚。”
没有人应答她,姚氏不免面露难色,幸好身旁还有元袅,她给母亲盘中送了一只,“听这螃蟹还是表弟亲自去池塘抓的,一池塘个大的都被抓上来了,能吃上好几天呢。”
这顿饭就是故意给元彤添堵的,她刚顺遂地吃口饭,就被姚氏母女气饱了,她强挤出笑脸,“梁哥儿是个有心的,那日我就随口一提想吃螃蟹了,他呀就亲自去抓了这些来。”
老太太牙口不好便叫厨房的人熬了一些蟹粥,她喝了两口,笑眯眯地对元彤,“来,梁哥儿这一点像你。”
宁梁斜的筷子压根就没碰螃蟹,听到母亲自己是为她抓的螃蟹愣了一下,很快就配合道,“娘,这个最大最鲜美的给你。”
见她们一家子情深义重,姚氏把气撒到螃蟹身上,用钳子开了却一口不吃。
姚氏的所作所为元彤都是看在眼里的,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暂时是元彤领先,她面上的得意之色更浓重了些,姚氏看着不舒服借口下去了。
她一走,连着两个姑娘也借口要去照顾母亲下桌了,一直不动声色的元箇这才开口,他脸色一本正经,“你又何必去气她,回头走得跟我怄气。”
“什么叫我故意气她,大哥你没瞧见她刚才是怎么为难我们母子的吗?”元彤不服气地顶嘴,想到以前元樱的娘在世时一家子其乐融融,又嘀咕了一句“她算哪门子地嫂子”。
老太太看着他们兄妹俩长大,知道他们拌嘴是常有的事,秉着和气生财的理念劝,“你瞧瞧你们兄妹俩见面才一天又掐起来了。”
“娘,我又没错,难道刚才不是她故意为难我梁哥儿的吗?”
常年扳着一张脸的元箇放下筷箸,“就算她有意为之,你又何必跟她一般见识。”
“娘,你看哥帮着一个外人话。”元彤立刻撒着娇地挽着老太太的手。
老太太拍着元彤的手,拿出训儿子的腔调,“你你也真是,她有什么好怕的,竟然让你怕的帮着她教训你妹妹,你要知道彤儿身上留着的血脉和你一样。”
不过老太太的元箇只好妥协,他想为自己争辩了两句,“娘……”
“好了,你什么也别了,好好吃饭别扫我的兴。”老太太看他欲言又止就径直断了元箇的话,高高兴兴地和元彤吃饭。
这一点上,元箇像极了他的父亲,元家世代英豪,到上阵杀敌元家一脉相传的独苗个个都是顶天立地的好男儿,可偏偏这些好男儿一回到深宅大院都是锯嘴葫芦,常常在嘴皮子功夫磨练的出神入化的妇道人家面前败下阵来,屡屡皆是。
他叹了一口气,低头吃饭,拒绝两口又想起了元樱,“樱丫头也及笄了,再有个一年就要出嫁,我明儿找个先生教教你诗书。”
“你这就不需要操心了,”老太太对元樱的事早有算,她,“原来在宫里的王嬷嬷和我是旧识,她原先是教皇后公主礼仪的,我和她通了信,等她手头时间宽裕,请她来府上教教我们樱丫头。”
“娘,有这等好事,檀儿也大了,正好沾沾樱丫头的光学学,我前阵子还愁呢。”这下,宁檀深的算也有了,元彤喜极望外。
老太太嘴里念叨了两句“也好也好”,这饭吃的也差不多了,人作鸟兽散,宁檀深是跟着元樱一道回去的,读书脑袋不灵光的宁梁斜拍马屁的功夫倒是精透,贴在老太太身后摇尾乞疼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