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姜瑶瑶话音一落,沉寂十五秒,肉眼可见的尴尬密布在教室后排。她的眼神里写满笃定,仿佛方才讲出的是一件寻常见惯的事情。
倒是前面的李茹如释重负,她:
“我跟你们讲过了吧,你们还不信。”
“论坛?那肯定不是我发的帖子啊!我是有固马的……”
“我也没那闲工夫拱热搜。”
教室掀起嗡嗡讨论,以前,虽然大部分人都厌恶姜瑶瑶,但今天她遭遇如此不幸,多少有些同情:
“啊,都是真的?盗文物?那等笔迹鉴定结果出来,我们就做不成同学了?”
“声点……我是觉得她这两天不太正常,但没想到事情会发生成这样。”
“拿古董去做笔迹鉴定,怎么想的啊,一定是被逼急了吧。”
“之前论坛和微博热度还没下去,现在又有新的,姜瑶瑶怎么这么惨。”
姜之瑶靠在椅背上缓缓摇头,双丫髻也跟着一晃一晃。虽然不知道那个“围脖热馊”是什么,但狗崽子们肯定的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真太不知深浅了,也就是看在认识他们祖宗的面子上,她没有跳起来训斥。
与周围的喧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的前桌一直在安静学习。狗男人和他前世的性格一模一样,恐怕如果地震了,他都能在废墟里找到一块亮光,把他的作业搞完。
想到这里,姜之瑶摇了摇头。
有谁轻咳一声,扰这教室吵闹。她抬了眼去,只见穿了一身薄荷绿的女孩子站起身,柔柔弱弱地对大家:“你们都别讲了。”
李茹在旁边扯了扯她:“莲莲,你干嘛呀……”
那女生将眉头紧蹙,两只手紧紧扣在一起,似是非常担忧的模样:“你们都不要再姜瑶瑶了,她已经够可怜了。”
姜之瑶想起来了,她叫何莲莲。之前就觉得,她尽管扮相纯净,一双丹凤眼长得甚是内敛,然而这人并不如她相貌一般纯澈。
何莲莲不顾李茹拉扯,一定要把话讲出来:“姜瑶瑶家里欠了别人九千万,她现在还受了刺激,身为同学,我们大家应该关爱她啊。”
姜之瑶仔细观察着她。虽是个美人,但骨相偏凉,其实是个反而不如李茹大气的。
何莲莲咬着下嘴唇走了过来,一双白若柔夷的手搭在“受刺激”的祖奶奶肩上:“瑶瑶,我劝你还是早点去警察局自首吧。这样还能从轻处理,否则你一直不认账,到时结论出来……我真的不想看到你在牢房度过余生呀。”
她深吸一口气,:“你妈妈都被人撞了,也没有钱治腿,如果你还这样,可真是雪上加霜。”
教室沉静片刻。
吵闹中又加入了新话题:
“什么?姜瑶瑶她妈还被人撞了?”
“之前网上没过这事儿啊。天,太惨了。”
“姜瑶瑶衰星附体吗?”
姜之瑶心里呵呵冷笑,陶明被人撞的事情,她自己没有和谁过,警察局里的人也不会满世界宣传。这姑娘不知从哪里得到消息,还要出这些。
……不知道何莲莲之前是怎么想的,但她本次装作关心,其实是为了故意让她出丑。
姜之瑶突然站起身来。
由于肩膀陡然升高,何莲莲完全没有准备,手依然搭在她身上,于是差点儿被顶出个趔趄。
一个微笑缓缓浮现在眼前,那笑容坦荡、干净,笑得何莲莲有点发毛。“是啊,姜某家最近面临不幸,此事大家都知道得很清楚。哦对,基本上我出点什么事,没过多久就会弄得人尽皆知,比我自己传达得都快。”
何莲莲咬紧嘴唇:“瑶瑶,你这是在埋怨谁吗,但那匿名楼主001也不是我们学校的呀。”
姜之瑶没正面回应这个问题,她不疾不徐地对全班人:“姜某是受刺激了,需要列位关爱。但君子做事,要‘讷于言而敏于行’,你们对不对?”
大家基本上能够明白姜瑶瑶的意思,不就是少话多做事嘛。
“何莲莲,既然你如此关心我,甚至比其他所有人都更关心我……”她顿了顿,像是考虑了一会儿,才道,“那么,你不妨借我一点钱,五万就可以,能够救我姜某于水火了。”
姜之瑶知道五万块钱对何莲莲来不过九牛一毛。
何莲莲:“你这……好吧。”被她的逻辑牵着走,不知不觉就同意了。
听见她这句承诺,祖奶奶满意地舒了一口气,坐了下来。
其他同学:“哇……何莲莲,你怎么这么好,五万呀!”
姜瑶瑶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有错觉,总觉得前面狗男人的肩膀耸动,似是在憋笑。
她看不到启夏和王斌在微信的对话。
【王而已:夏哥,我刚看到热搜,我把帖子都删了吧?姜瑶瑶今天一来,是不是崩溃了?】
【启夏:别删。】
【王而已:????】
你不是挺能耐的,看你以后怎么玩儿。
*
姜之瑶看着启夏发颤的后背有点儿恍惚,因为上辈子,她几乎就没见过狗男人笑。
哦不对,还是见过的。
曾几何时,明城姜家上下都以为姜之瑶嫁不出去,会变成一个老姑娘。
她家人深以为自己骄纵得大姐太过火,导致姜夏家不愿再来提亲,那姜夏家不来,别人家更不敢来了。于是,他们恨不得将大姐牢牢困在垂花门里,让她千万不要再跑出来,奇怪的话,辱没自己的闺名及美誉。
是以,当乐成二十四年,明城元宵花火大会时,一家老少都出了门去,只留下姜之瑶一个人坐在闺房抄《女德》。
烛影如豆,熏炉香气袅袅,抄了半本《女德》,姜之瑶觉得甚是无趣。
了大概四个哈欠之后,她撂下书本,掀开一块松动的地砖,拿起一本《乐成通宝钗散记》,续着半截《女德》往下抄。
这么一年来,从未有人检查她究竟抄过什么,只等父母回来后看到有那么一叠子带着墨迹的纸,就可以了。
这也不是姜瑶瑶第一次胡乱抄。她父亲藏着的话本子都让她抄了个遍,奴婢不敢拿出去让人看到的破书,也都能让她从犄角旮旯的地方翻出来,抄完再塞回去,愣是没有一个人知道。
然而她姜之瑶家千算万算,硬没想到姜夏家此时带了好些礼物来上门。
原因为何?
姜之瑶家以为姜夏家是看不上自己闺女,实际上,人家姜夏家也觉得自己少爷不合规矩。尤其上次,他拿走那《纱袖伦叙图》,毫无礼仪,简直败坏他大家名声。忐忑了好长一段时日之后,姜夏家选择在元宵节来,想着节日的名义共叙家常,和好往来。那么,就算姜夏娶不成姜之瑶,两家也不要就此凉凉。
所以,当姜之瑶跟奴婢听见大门响了,以为是父母回来,自己就颠儿颠儿地前去开门。一开大门,见是那冤家跟在他父母身后,一脸被迫的样子……就别提多无语了。
以明城的规矩,如果父母不在,姜之瑶就要尽起做主人的职责。
她指挥婢女们端茶倒水不亦乐乎的,并自己家人看完烟火大会就会回来。
姜夏家主母好奇地问姜之瑶在做什么,她老实自己在抄《女德》。这一行人顿时起了兴趣,久闻姜之瑶姜大才女的字非常美丽,自成一统,很想拿来看看。于是,姜之瑶硬着头皮,让厮去她房间拿一沓来,并好生叮嘱,拿到前三章节,就不要再往下拿了。
偏偏她那使唤的厮不认字,知道什么第三章 节第二章节的?胡乱捡了一通过来。
一沓字摆在桌上,大家一页一页点评,姜夏在旁边漫不经心地看。谁知看着看着,就冒出一页大喇喇的《乐成通宝钗散记》。
这是什么玩意儿?姜夏父母读遍传统书籍,可是闻所未闻,索性好奇地问起来。
姜之瑶心道不妙,但故作端庄的:“这乃明城一本奇书……”
姜夏家主母:“哦,奇书?那为什么我们没有听过呢?”
姜之瑶胡抄八抄了许多次,已是对作者“明城笑笑生”有了许多好感,竟是觉出了《乐成通宝钗散记》的优点。
她想反正姜夏家人也不会借走这本书瞧一瞧,于是发自真心地夸赞道:“哦,你们姜家也没有听过这本妙书吗?就我的观点来看,它妙趣横生,充满了鲜活的人情冷暖,尤其是狐妖跟书生的故事,可谓缠绵悱恻。那端着架子的《女德》,就显得冷漠至极,实在是败了败了。”
到此处,姜夏他爹还没有品出这是一本话本子。
他问:“居然还有这么一本奇书!姜家姐果真是见多识广。那请问,这样一部著作里,有没有什么姜大闺秀不太明白的事情呢?”一边给姜夏使眼色。
他是想,但凡是书,就总会有让人不明白的地方,而他儿子见识多,考了科举多年,一定能答得上姜之瑶。如此,势必能促进两个孩子的感情。
于是大家见姜之瑶眼睛忽然有了神采,她仿佛遇见了知音一样:“姜爹爹,姨,你们果真比我父母好多了,我父母根本不让我看这些,更别问这些了。”
“喏,这里我就很不明白。狐妖她向书生借书,什么《玉女心经》、《房中术》,这都是什么经文法术啊,我只听过什么《道德经》啊《墨家术》,可从来都没听过这些。”
姜夏他爹妈不由浑身一震。
姜之瑶没意识到,继续问,“还有,这部著作中,狐妖和书生实在是风雅极了,经常吟诗。但新婚之夜,书生吟诗一首,‘泉眼无声惜细流’,这诗放在此处,究竟是体现什么?我百思不得其解啊。”
姜夏爹妈支支吾吾,实在不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只有那狗男人吭哧吭哧憋着发笑,脸都涨红了。
那便是她瞧见姜夏的第一次笑容。
眼儿明亮,嘴唇紧抿,后背轻颤。
虽然他日常的表情那么狗,但是笑起来……居然有几分姿色。就像她第一次在孔桥上,见着他摇扇子一般。
很久以后,姜夏再度笑着问她,明白那“泉眼无声惜细流”是什么意思了吗?姜之瑶一口恨不得咬死他。
*
过了几天消停日子,姜之瑶忽然被校长叫到办公室。
闫非凡大腹便便,很是有风度地要姜之瑶赶紧进屋赶紧坐,空调搞到28度,问她要喝奶茶还是喝可乐。
彼时姜之瑶她还没有喝过奶茶,也便大大方方地要了一瓶,且见校长给她拧开瓶盖。
她心想,到现在还不明白,论坛上那个要求刷“姜瑶瑶碧连天”才肯出的校长往事到底是什么,但也觉得就此问出来,也不是正确时机。
校长似乎看到姜之瑶有些拘谨,开口:“瑶瑶,最近家里很困难吧。我看过你的那些帖子,也接到过公安局的电话。”
“你你,怎么能做出给古董弄笔迹鉴定的事情呢?”
姜之瑶没有回他,扫了一圈办公室的样子,墙上挂满了名人校友的肖像。
这闫非凡叹气,一只手指在桌上敲着:“瑶瑶啊瑶瑶,瑶瑶啊瑶瑶,都赖我。如果我足够关心你,呵护你,也不至于你做出这样的事。”
姜之瑶有点好奇:“如果你足够关心我,呵护我,会怎样做?”
“我肯定会让我们瑶瑶不过得那么紧巴巴的,连新课本都没得买,才逼得你做出那样的事。”
闫非凡一双肥腻的手摸了过来,准备搭在姜瑶瑶的手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