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答法家篇之回忆前世(修)

A+A-

    楚河犹豫了一下, 还是答应了带谢佐之去看看那个当了逃兵的邻居。

    这些逃兵并没有被扔进大牢而是被关在军营里,谢佐之跟在楚河身后去逃兵营的时候,可以听见不少将士提到逃兵营时大声咒骂他们,群情怨愤。

    楚河在一边给谢佐之解释道:“大家都在拿命和敌人去拼杀的时候, 出现这种逃兵很影响士气。大家都把性命置之度外守护我大燕江山百姓, 有孬种躲在后面不肯出力就算了, 还撒丫就跑。您,这些将士该不该怨恨这些逃兵?”

    谢佐之面色严肃, 表情沉重地叹口气:“自然应该。”

    谈到逃兵这个问题,楚河握紧了拳头, 怒气冲冲道:“在战场上, 最严重的后果很可能是有一个逃兵,就有第二个,直到他在的一整个队伍全部溃逃, 但是他们逃得再快, 能有戎狄的骏马快吗?戎狄骑兵杀到溃兵之中, 肆意砍杀, 他们连还手之力都没有,最后只能全军覆没。”

    讲到后面,楚河不由得眼眶通红。但是, 铁血将士流血不流泪,他将悲意强行压下。

    到了逃兵营,谢佐之站在营外朝内一看, 众多情绪崩溃的士兵被关在里面。绝望的情绪弥漫在逃兵营中,他们都知道自己是活不过秋后问斩的。

    楚河厌烦地朝里面看了一眼,别过脸去,大声道:“司徒耕, 出来!你老娘托人来看你了。”

    一个神情憔悴的中年人迟缓地走出来,他看见了谢佐之几乎羞愧地晕过去,“谢先生,怎么是您?”

    谢佐之看着他现在的样子,叹了口气,“你母亲恳求我来看看你,她让我问你为何要作此不忠不义之事,让家中祖先蒙羞。”

    司徒耕摇头道:“没有什么其他的原因,就是我自己贪生怕死。”

    谢佐之冷冷看着他,“你可知你母亲为了你的事情差点把眼睛哭瞎,你还要骗我吗?”

    司徒耕跪倒在地,涕泪泗流,这才了真话,“我自幼慈父见背,全赖母亲仁慈,将我辛苦养大,我实在放心不下她,就当了逃兵。如今将军因此要治我的罪,我也无话可,可是我怎么能让母亲知道我当逃兵的真实原因呢?我恐这些会让她更加难过自责,还不如母亲将我当逃兵的原因归于贪生怕死。”

    他跪在地上,头低着,可怜又悲哀地道:“反正贪恋生、畏惧死,这也是人之常情。”

    谢佐之皱眉,目光如炬,呵斥道:“你母亲将你养育大,她知道自己教养出来一个这样的卑劣人,难道不会更加自责吗?”

    提到他的母亲,司徒耕已是泪流满面,“是我错了,我一错再错,谢先生,请原谅我吧。”

    谢佐之看着陈将军治下森严有序的军营,摇头叹道:“你还是不懂,你这声对不起并不该和我,你该和信任你的将军、同袍,还有边关百姓道这份歉意。”

    新月挂柳梢,西风冷楼阙。

    傍晚时分,秋风吹得人有些发冷,兰城里寂静一片,只有虫鸟鸣叫。

    楚河将谢佐之护送回客栈,道别时谢佐之犹豫了一下,还是替司徒耕问了一句:“他们非死不可吗?”

    楚河严肃颔首,沉声叙述道:“谢先生,以前若是逃者甚众,以往的将军确实不会大开杀戒,而是会选择将这些逃兵充入头阵的前锋营当军奴。”

    谢佐之迟疑问道:“那为何陈将军却要公开审判这些逃兵,然后通通处死呢?”

    “陈将军,军法不可违,逃者死!而且,他仗不需要送死的炮灰!他会让我们活着回到家乡,活着看见戎狄覆灭,我大燕富有天下!”

    提起陈将军的时候,楚河眼睛中的光芒很亮,是发自内心的尊敬爱戴。

    谢佐之叹气,再也没办法其他任何求情的话,他道:“你的将军是个英雄。”

    月色下,面容俊朗的将士不顾沉稳形象,大笑几声,朗声道:“将军当然是英雄!他过,终有一日,凡江河所至,日月所临,皆为我华夏臣妾!”

    公开审判之日很快到来,那一天兰城的百姓都去了,还有一些其他地方的人,谢令姜也和她阿耶阿娘一起去了。

    主持审判大会的没有陈将军,而是他派的一个副将,他在陈将军来之前就素来以军纪严明著称。

    在审判会上,一群逃兵被押着上台,不少兰城百姓将烂白菜帮子和臭鸡蛋往台上扔,一时群情激奋。

    台上的副将道:“转过身去,好好看看这些原来对你们赋予厚望的边关百姓,你们对得起他们吗?”

    罢,他让他们一个个自陈当逃兵的原因。

    轮到司徒耕时,他看着台下怒气冲冲的百姓,跪在地上,道:“我自幼慈父见背,是母亲将我养大,若我身死,我恐无人奉养我的母亲。我自知罪孽深重,甘愿受死,绝无二话,只希望我当逃兵的消息传回乡里后,不要迁怒我的母亲,她这一生,很苦很苦了。”

    话虽如此,还是有不少好事者将这些逃兵的家人一一找出来,只是到了司徒耕家中,看到家徒四壁,唯有一个年迈体衰的老媪和一个尚在襁褓的婴儿,就连那些好事者也不得不叹一句:“他家里可真惨啊。”

    大燕朝向来注重孝道,司徒耕的真情流露被当时围观的人传出去后,就有一些儒生写了一些同情他的文章。

    “老妇人实在可怜,她幼时慈父见背,稍长母亲也撒手人寰,嫁与同村的丈夫,不料丈夫服兵役时被戎狄杀害了,她一个人辛辛苦苦拉扯大独子,待老时,却又闻此噩耗,实在悲痛欲绝。”

    “如今他家中除了那个一生不幸、年迈体衰的老妇人,还有一个尚在襁褓中的男婴。”

    诸如此类的求情书信堆满了陈将军的案头,都希望不要治司徒耕的罪,其余的逃兵也不要全部杀掉,而是让他们戴罪立功,以往别的将军也都是这样做的。除了战场上杀逃兵立威,战后通常是充为军奴,让他们去干脏活累活,下场战争先头阵。

    对这些,陈将军只了一句:“军令如山,军法不可违。”

    就谢令姜所知,一开始她阿耶却不过邻居老妇人的哀求,也想和村中其他几个读书人一起联名上书为司徒耕向陈将军求情,但被阿娘给制止了。

    “将军已经了军法不可违,”谢夫人看着自己过分心软的丈夫,板着面容,问道,“那么夫君是认为不可违的军法应当为“孝”让步吗?”

    谢夫人的这句话将头脑发热的谢佐之一下子点醒了。

    谢佐之朝谢夫人长长一揖,“娘子言之有理,是为夫莽撞了。国家无法度不立,自然军法重要。”

    谢夫人看一旁的谢令姜还懵懵懂懂的样子,问道:“阿宝,虽然我们在新月城,地处明州府的腹地,离真正的边境有些距离,但是来这里一次,你也该知道戎狄每年秋收来草谷的时候是多么凶残。”

    谢令姜想起来兰城的路上看见过的那些村子,空空荡荡的,只留下满地血迹和一些留着人牙齿印记的肢体,心里一凛,了个寒颤。

    谢夫人抱紧发抖的谢令姜,亲昵地拍拍她的头,轻声道:“不怕不怕,这里是兰城,戎狄进不来的。”

    谢令姜没敢深想下去那些牙印是什么,理智告诉她不要追寻答案,就将这些当做是苍鹰秃鹫和野狗。

    对着谢佐之,谢夫人简单粗暴,对着谢令姜,谢夫人就有了耐心循循善诱,问道:“每当戎狄犯边,燕朝的将士就会站在边关百姓面前守卫着他们。若是士兵逃跑了,那么手无寸铁的百姓就将遭遇灭顶之灾。阿宝,你当将军的该不该罚他们。”

    谢令姜眼神流露出恐惧,拼命点头道:“该。”

    天色已晚,谢令姜被催促着去睡觉,临走时听到阿娘轻轻叹息:“阿宝如今已是亭亭玉立的俊俏娘子了,也不知大郎和二郎也不知去了哪里?”

    谢令姜回头一看,在边关的清冷月光下,阿娘靠在阿耶身上,神色哀伤。

    作者有话要:  今天入v三更,待会儿还有一更哦,谢谢天使的支持~

    所有订阅文文的天使,你是作者菌努力码字的动力,鞠躬感谢,然后抱住就是一个么么哒~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临,皆为我华夏之臣妾。”的出处是《后汉书·南匈奴列传》,原文是“汉秉威信,总率万国,日月所照,皆为臣妾。”

    谢令姜的第三题题目:节选自《韩非子》: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仲尼问其故,对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以是观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

    两相对照,谢令姜就赞同了法家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