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继续催化

A+A-

    第二天,杨超照样早早地来到了二十亩田地里,经过昨天的催化,地里的种子已经生长成为秧苗,今天再催化一天,就能够长出叶子,运气好的话今天就能够成熟。

    杨超心里着急,里也不闲着,抓紧时间开始催化。抽出藤蔓的秧苗吸收到了能量,摇摇摆摆地长出了许多绿油油的叶子来,不一会儿的功夫便是枝繁叶茂,一番绿意。

    他很满意现在的效果,种下去的种子长势都很不错,而且这些种子都是来源于陈雅婷,并经过他上次的二次培育。

    算了算,这二十亩地收获的时候,远远要比供应汇佳超市和火幽蓝的货要多,杨超并不担心剩下的货物没处处理,早在他种下种子的时候,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一方面这些多出来的用来留作下次种植时的种子,另外一方面可以让他有样品直接开启新的销售渠道。

    虽然他和汇佳超市的何家明签订了独家的协议,却没有和火幽蓝有这一条规定,所以土豆和青椒,他或是找新渠道,或是自己拉到市场上卖出去,都不成问题。

    以催化术生产出来的果蔬,个个饱大圆满,鲜美多汁,最受大家追捧的还是它们的口味,从第一次催化术的产品进入市场的时候就受到了极大的好评,更是因为那次的市场反应,才有了后来和汇佳超市的合作。

    稍微休息过后,杨超继续施加催化术,蔬菜上结出的花朵渐渐地枯萎了下去,而后开始结出各式的果子。青瓜拉长挂在藤蔓上,番茄个个红透了脸,青椒绿油油地看着杨超,翻起土豆的秧子来,也能收获一大串的土豆。

    大丰收的时刻就在今天的夜幕来临之前降临到了杨超的面前。

    杨超满意地看着自己的作品,竟有一种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人的错觉。

    他并不急着收获,离交货的时间还有一天的时间,他打算让这些果蔬再待上一天的功夫,一方面是促使它们更加的成熟,另外一方面他现在还有另外一个困难等着自己。

    货是准备好了,没有面包车的杨超该怎么送货成了现在的首要问题。从车管所将那辆面包车拉回来是不可能的,那车主并不是杨超的,去了也是白去,倒不如想想其他的办法。

    杨超一边思索着,一边慢慢悠悠地往家里赶。

    家中母亲赵容已经做好了饭菜,只等杨超回来就开动,听见杨超回来的响动,赵容也开始摆碗摆筷的忙乎着。

    杨超心里还在思索着运输工具的事情,没有注意到从他一进门,父亲杨大山就一直默默地观察着他。

    一家三口坐在餐桌上,杨大山故作无意识地问道:“超,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

    赵容此时也关心地看向了杨超。

    杨超回过神儿来,笑了一下,道:“没事爸,您别操心。”

    “一家人不两家话,有什么事你就出来,咱们一起商量着解决。”杨大山语重心长地道,自从脚伤好了之后,他便有些闲不下来,多多少少想恢复到从前的时候,还是家里的顶梁柱,为家里奉献着。

    杨超想了想,了也无妨,只是自己打劫别人车后被交警扣走的事情,他自然是不能的,父母老实了一辈子,要是知道自己干了这些事,一定不理解。

    “我那面包车丢了,在想办法去哪找个别的代替。从咱们村去镇子上也有点距离,后天就是交货的时间了。”杨超尽量轻描淡写地着,他的心里早已经心乱如麻,从地里回来他就想了一路,也没想出个好办法来。

    “就这事?”杨大山哈哈地笑了两声,一种姜还是老的辣,儿子终究不如爹的表情跃然脸上。

    杨超停下了筷子,喜出望外地问道:“爸,看你这样子是有办法?快,我都快愁死了。”

    杨大山一指院子的方向,得意地道:“你子忘了你爹当初是干嘛的?咱们家不是还有一辆破三轮吗?拿去应应急,回头我和你妈赚了钱给你再买一辆面包车。”

    杨超一拍大腿,被杨大山这一番话点醒,之前家里就是做水果生意的,后来家里生变,车卖了还了钱,但有一辆破三轮车却是扔到了院子的一角,被人遗忘。

    那辆三轮车年头久了,已经看不出原貌,满车生锈,单是看着就像是一堆破铜烂铁,其实加满了油照样能跑。

    之前要债的人以为是破烂,就没有抢走,这才保留了下来。

    心中挂念的事情就这么迎刃而解,杨超整个人都轻松了下来,嘴上也开始抹蜜,“爸,你就是咱们家的福星!”

    杨大山跟着乐了出来,“子,别看我废了这么久了,很多事情你还没有经历过,有你学的。”

    杨大山这番话并不是得意忘形,更不是夸大。人活了大半辈子,什么积累的最多?经验!俗话老人走过的路要比年轻人吃的米还多,的就是经验。虽现在时代再不断地变化,但是老一辈的东西也不能全不相信。

    杨超是个乐意学习的人,更是一个乐意倾听的人,他深知一个道理,有时候自己闷着头瞎闯,不如听老人的一句话。往往就是这么一句经验之谈,就能够让自己少走几段弯路。

    “爸,我打算重新进军水果市场,不知道您有没有什么好想法?”杨超虚心请教。

    “这水果行当,简单也简单,将收获的水果都卖出去,换回来钱比本钱多,就成了。但复杂也复杂,你的水果品质怎么样?卖的价钱是多少?去哪里卖,别人乐不乐意买等等这些都是问题。只要有一个环节没做好,那你一年的辛苦就白费。”起水果的事情,可算是打开了杨大山的话匣子,父子二人就这水果生意,谈论了大半夜。

    不得不,杨大山的经验很是丰富,一些被杨超忽略了的细节,都被杨大山提了出来。

    杨大山的生意之所以亏空,就是因为认人不淑,被人坑了,但起种植的门道,他是响当当的淮河村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