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塞孤1

A+A-

    那人似对汉学颇有研究,他方道:

    “自靖康以来,宋廷流散,太学不兴,再未读过这样好的文章了!从前我游学汴京,读过太学生陈酿之文,与此文倒似一脉相承。”

    有人附和:

    “说句实在话,咱们文治本就不如宋廷。如今连年征战,宋人的文章鲜有传入,到底是一大憾事。”

    座中之人不住点头。

    学子求学之心赤诚,一心想着取长补短。全然不似朝堂老臣,满心权衡利弊,运筹帷幄。

    “说来,这文章出自谁手?”有人问。

    众人面面相觑,却说不出个所以然。只知这文章就莫名其妙地传出,谁也不知出于何处!

    一人叹道:

    “这倒麻烦了。咱们这处难得如此好文章,若能登门请教,也是幸事。”

    只是如今却不能够了。

    连出处也不知,如何寻人?不过是大海捞针,未必有果!

    一人闷声拍上桌案,只道:

    “想是隐居之人,不愿扬名?汉人有刘备请诸葛孔明,三顾茅庐之佳话,不如咱们也效仿一番?”

    众学子一时又议论起来。

    或是谈论文章妙处,或是盘算如何请大儒出山。原本雅致的茶肆,一下子显得闹哄哄的,热闹非凡。

    掌柜的见了,想要为他们添杯奶茶润润桑。却见学子们手舞足蹈,议论不停,连壶嘴也没处伸进去。

    他摇摇头,只得作罢。

    学子们太久未曾这般论学,掌柜揉揉眼,又不住回头看,直以为自己眼花。

    正热闹时,只见门外又冲入一学子。

    他约莫十二三的年纪,一身汉人袍服,正一位翩翩少年。只是宽阔的方脸,粗大的浓眉,都彰示着他的金人身份。

    他三步并作两步奔上楼,手中挥舞着几页笺纸,眼睛都亮了。

    “快快快!”他有些语无伦次,“又得了几篇!”

    众人一拥而上,争抢着要看。

    “阿亶,”有人高唤,“这边这边!”

    阿亶手中一瞬空空如也,众学子们争相传看。

    汉人有秀色可餐一说,这文章若有秀色,学子们便似饿了几年之人。一个个如狼似虎的,倒见出金人的血性来。

    一人受弱些,被挤了出来。

    他看着阿亶,这才愣了愣,只道:

    “兄弟,怎么又穿着汉服招摇?你性喜汉学便罢了,总不必连衣饰也学吧?”

    阿亶瞥他一眼,整了整自己的汉服:

    “你懂什么?衣是汉人衣,心是金国心。以汉人之文,治吾之国,不正是咱们钻研汉学的初衷么?至于穿什么,哪如此要紧?照这般说,我还有汉名呢!就是汉人了不是?”

    说罢又哈哈大笑起来。

    阿亶的汉名是“赵亶”,说赵为宋廷国姓,皇家姓氏,故而用此。

    那人看着眼前的“汉痴”,打趣似的行个汉礼:

    “是是是,你最有理!真是回回被你诡辩过。”

    “不过,”他压低了声音,“你回府还是换一身吧!省得你老子又捶你!”

    阿亶一怔,先笑向他胸口捶了一拳。

    罢了,拔腿就跑。

    那瘦弱学子跟行了几步,探出楼梯高唤:

    “你作甚去?带来的文章不要啦?”

    阿亶回首挥臂,笑道:

    “回府更衣!文章我誊抄了许多,回头送一份去你府上!”

    瘦弱学子方舒了口气。此时抢不着,自有人送上门。他满意地笑了笑。

    谁知,旁的学子闻着,又涌上楼梯口。

    “阿亶,我也要!”

    “阿亶别忘了我!”

    “阿亶我要十份!”

    ……

    楼梯上叫得热闹,阿亶却早跑没影了。

    说是回府,却悠闲地于街市逛起来。

    阿亶步态轻盈,嘴里哼着南戏,手握着腰间宫绦摇起来。

    直一副汴京小纨绔的模样。

    时有卖鹰人身披裘衣,牵了几只行过。他嘴中呵气,凝成白烟,双手不住地搓。

    阿亶愣了一瞬,退后几步一把拦住。

    “大叔,有好鹰?”他眼睛都亮了。

    卖鹰人回头,眉开眼笑:

    “是阿亶啊!”

    他上下打量一圈,笑道:

    “又穿着汉服游荡,不怕你老子打你?”

    阿亶嘿嘿笑了两声:

    “这不卖几只鹰回去孝敬他么?”

    卖鹰人二话不说,挑了两只好的给他,又笑道:

    “这鹰啊,原是不该抓的,性子都没了!奈何你们这些贵人偏喜欢!”

    阿亶接过:

    “没本事的鹰才被抓,被驯化。大叔,我悄声同你讲,今夜我算着出府吃酒去,你说我老子能不能抓着我?”

    卖鹰人指着他大笑:

    “你小子,又玩什么花样!上回被你老子当街抽的事忘了?”

    阿亶讪讪,又指着鹰:

    “我又不是它们,小爷本事大着呢!”

    说罢,他朝卖鹰人做个鬼脸,一溜烟地便跑不见了。

    卖鹰人摇摇头,心下道了句“人小鬼大”。

    ………………………………………………

    外边将文章传得热热闹闹,七娘这里却静如止水。

    她依旧不停作文念书,每日按部就班,丝毫不乱。

    谢菱坐在案前吃茶,一面看七娘作文,只笑道:

    “七姐姐也有安心念书的时候,倒叫我有些不敢信了。”

    七娘轻勾起嘴角,道:

    “八妹妹也有这万人之上之时,我亦不敢信。”

    谢菱一时吃瘪。

    这是讽刺她通敌卖国,六亲不认!

    她一瞬沉下脸,重重放下茶盏,道:

    “文章已替你传出去了,未提姓名身份。你可以归宋了?”

    七娘摇摇头:

    “别急。还不行。”

    谢菱看她一眼,有些不耐烦:

    “你还要作甚?”

    “再等等。”七娘道。

    “等?”谢菱一声冷笑,“是你火急火燎地要归宋,你现在要我等?”

    她等不得了!

    万一七娘后悔,不想走了,自己该怎么办?她不能冒这个险!

    七娘听她语气着急,方搁笔道:

    “我与夫君两国分离,我比你更急。但此事非同小可,必须稳扎稳打。”

    谢菱蓦地一怔。

    什么时候起,七姐姐比她更能沉住气?

    她猛打了个寒颤,又道:

    “等多久?你总不能叫我无止境地等。”

    七娘很耐心地解释:

    “快了。我再传几篇策论出去,声名更大些,便可将我的名号公之于众了。但你务必记得,这些文章,定要传到宫里去。”

    传到金主的眼前。

    谢菱白她一眼,笑道:

    “七姐姐的文章这样好,前几日已传入宫了。只怕皇上如今正看呢!”

    事情发展至此,谢菱自是惊讶万分。

    她从未想到,谢七娘的文章竟能引得这般动静。

    从前真是小看她了!

    ************************************

    感谢小丽的新年打赏~大家除夕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