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户部情况
昨日和管家她想找个户部的人问问具体情况,今日便安排上了,办事效率之快,都让她怀疑究竟是不是个的府宅管家了。
隔帘解答,不透姓名,看来这人位份不低,还是个讲究人!
“麻烦大人了,大人不若先和在下我朝户部的事情。”
那人捋了捋他那山羊胡子,徐徐道来。
我朝户部分三司,分别是官僚司,民事司,以及军队司,顾名思义,分管官场,民间,军队三大块的赋税,俸禄,户籍等问题。
三司之中,分别设一名司长,三名主事,若干干事,三司之上,户部级别设尚书一名,侍郎三名。
脱离于这些之外,还有一个监视局,专管监督事宜,可直接越级上报皇帝,算是六部中最吃香的饭碗。
关于户部的税法户籍事宜的立法,由监视局监督,大理寺协同户部共同制定,每一道法令推陈出新,需要经过一道道极为复杂的流程,从发现问题到成功订立具体的法条,至少需要三五年的时间。
目前西辽税法共计二百多条,规定了三司收税发禄的程序,数额等诸多事宜。
珠帘被掀开一角,男子从里面递出一本厚书,殿锵锵看到那只上布满皱纹,拇指上还带着一枚翠绿的昂贵碧玉扳指,不出意外,是个户部的老人了。
殿锵锵接过书籍,一看名称,上面四个大字西辽税赋,足足有一千多页。
好家伙,这可够她读上几日了!
“多谢大人不吝赐教,在下受益匪浅,这本书也会拿回去仔细研读,今日便在此谢过了!”
殿锵锵站起身来刚想告辞,珠帘后面的人咳嗽一声,问道:“听先生自创了一种复试记账法?”
殿锵锵尴尬一笑:“不错。”
“你可知道西辽数千年来,都沿用如今的核算方式,从未出错,你们年轻人总以为自己推陈出新,殊不知是在和老祖宗定下的规矩在斗!”
男子的语气有些严肃,其中甚至还夹杂着些许愤怒。
殿锵锵沉默了一会儿,回道:“在下从未想过干出什么经天伟业来,只不过在洪流里做一粒沙,沧海中为一滴水,流水不争先,争的是一个滔滔不绝。
在西辽的大地上,缺的从来不是一个的记账先生,而是真正能改变赋税制度的人,在下不敢自己惊才艳艳,可这种方法也是经过成百上千次试验所得,至少绝不会出错。
大人是大人物,在下不过区区草民,懂得和风同尘的道理,可自家铺子里的账,总是要用最简洁的方式算个明白的,大人若不喜,可不听不看。”
珠帘之后沉默了许久没有出声,殿锵锵站的腿有些发麻,硬着头皮开口辞别。
等殿锵锵离开屋的时候,帘后的人终于走了出来,原来他已八十岁高龄,满面的皱纹几乎能夹死苍蝇。
他用极其沧桑深邃的眸子瞧着门口的方向,陷入沉思,最终化为一声喟叹。
“不听不看,哈哈,到了这把年纪,这的确是最好保全自己的方式,现如今这世道,不听不看是大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