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来了封信

A+A-

    殿锵锵觉得他有些神经,正妃和侧妃不能一起娶吗?

    他自己都了太子风流成性,这也没什么不可能的,中间哪需要等个一年半载,再这一年半载也不耽误杨蝶儿出嫁,杨侍郎完全没必要另寻贵婿。

    殿锵锵有一肚子疑问想要问出口,可想了想这些大概都与西辽风俗有关,又闭了嘴。

    “金司长,你,殿家姐有没有可能未死?”

    行主事突然的疑问让殿锵锵有些语塞,现在是考虑这些事情的时候吗?

    “这好像不大重要吧?殿丞相已经死嗯亡故了,殿姐就算还活着,也只是丞相遗女。”

    “殿丞相的嫡子学问不是太好,想必往后在官场也混不出什么样子,殿家就此没落,殿姐还背负着国师的谶语。”

    “我看,太子和殿姐此生都没什么关系了,再,你不都殿姐已经死了吗?”

    行主事皱着眉,苦恼思索:“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可最近似乎有些传言,殿姐还活着。”

    殿锵锵一脸问号:“谁传言啊,这么无聊。”

    “死了死了,她早就死了。”

    行主事有些奇怪:“金司长怎么如此确定,难道您见了?”

    “嗯那是当然,那日我去围观了,殿姐被绑在集市上,一会儿被逼着吞蛇,一会儿被火烧,一会儿又是天降一道惊雷。”

    “折腾来折腾去,不被噎死也烧死了,不烧死也被雷劈死了,总之就是死的透透的了!”

    行主事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那怎未见殿家人给殿姐入葬呢?”

    殿锵锵翻了个白眼:“你是不是傻,殿家已经把殿姐在族谱上除名了啊!”

    行主事恍然大悟,又有些伤感:“殿姐也是命不好,本来出身之好整个京城无人可比,却落得个如此下场。”

    殿锵锵内心吐槽,还不是她自己作死,与太子私相授受还偷自己老爹的情报。

    了半天别人的八卦,行主事最终还是又绕到了自己的身上。

    “金司长,那我到底该怎么办才好?”

    殿锵锵拍拍他的肩:“稍安勿躁,民不和官斗,官不和皇族斗,我劝你还是省省吧。”

    行主事看上去还是有些不甘心,殿锵锵有些奇怪:“你们二人之前不是婚贴都下好了吗?怎么杨侍郎突然又不同意了?”

    行主事更加沮丧:“大概是杨大人之前听到风声,知道李司长要调走,便以为我能顶他的班。”

    “可我知道自己的能力,想要升官,还得再磨炼几年。”

    感情闹了半天,是因为她当了司长,挡了行主事的官路不,连人家姻缘也一起搅散了。

    这么一,殿锵锵还真觉得自己有些对不起行主事。

    不过这杨侍郎的嘴脸也显露得太明显了,怪不得杨蝶儿是那副样子,上梁不正下梁歪,真是坏到一窝去了!

    又寒暄了一番,殿锵锵便回民政殿读书去了。

    最近几日读了这些古籍,殿锵锵觉得自己对西辽的赋税系统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涨了不少知识。

    对了,殿锵锵突然想起君亦景之前的下月秋猎,她要不要提前买把弓箭什么的?

    “郭远,京城哪里是买戎装的?”

    郭远想了想:“城西有家店有买,而且有些名气,司长是为了九月秋猎做准备吧?”

    殿锵锵笑笑:“你子还真聪明。”

    郭远挠了挠头:“没有,就是临近了,人有些关注罢了,司长现在要去吗?马车还在定制中,您恐怕要骑马去。”

    殿锵锵摆道:“不必了,那就等过几日马车制好了再去吧。”

    郭远点头称是,递上一封信:“司长,这是我方才出门找马车行定做马车时有人塞给我的,是要司长您亲自过目。”

    殿锵锵接过来,打开,上面写着:

    金司长亲启。

    临近秋猎,不知金司长是否已然制备戎装器具,军队司特为金司长准备了一套弓箭护装,如不嫌弃,可前来一叙。

    落款:军队司司长李奕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