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又到大理寺
金龟子谋杀仁和医馆掌柜一案还在继续审理,这日,君亦景来到了大理寺监督办案。
大理寺卿看了一眼君亦景身后跟着的红衣女子,道了一句:“王爷。”
君亦景点点头,示意他不必多礼。
“大人,父皇将此案交予我督办,本王今日是来问问,最近案子可有什么进展?”
大理寺卿皱了皱眉:“王爷,此案复杂,目前只发现一个犯罪嫌疑人,案发现场一没有目击证人,二又未留下什么痕迹,这案子依照下官来看,短时间内很难破啊。”
君亦景满意地点点头:“大人多年从事刑事案件的审办,想必自有章法,慢点不怕,只是一定要让真相水落石出,不可冤枉好人,也不可让恶人逍遥法外。”
大理寺卿连连称是。
君亦景又拿来案宗翻看了一会儿,便提出要去看望金龟子,于是大理寺卿便找了个狱卒给他们带路。
到了那个没有门的牢房,殿锵锵便看到,里面不仅有一个“金龟子”,而且有一个金龟子的下属,楚暮环。
殿锵锵脸上露出姨母笑:“这不是楚公子?怎么也在这里,难道是陪自己家司长解解闷?”
楚暮环并不感到尴尬,他拿出自己准备好的食盒,殿锵锵想了想,现在也不是饭点啊。
楚暮环将食盒打开,里面摆放着一束鲜花,看样子好像是锦绣园里种植的。
“金龟子”看上去很是激动,他拿过楚暮环为他准备的花,轻嗅了一下,沁人心脾。
一旁的殿锵锵和君亦景有些尴尬,怎么有种被喂了狗粮的感觉?
“王爷,云姑娘,你们今日是来看金司长的吗?司长在此处很好,相信很快就能洗刷冤屈,重回民事司。”楚暮环戏做的还挺逼真,一板一眼的。
君亦景站起身来,绕着牢房走了一圈:“既然如此,看来本王也就不用担心了。”
楚暮环和“金龟子”见到这一场景简直吓傻了,他们看着来回踱步的君亦景,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王爷您”
君亦景将一根指放在嘴上,做了个噤声的势。
楚暮环和“金龟子”立马明白闭嘴,眼中都流露出了强烈的欣喜。
“王爷,您如今如虎添翼,不如将武功再精进一番,到时自可冠绝天下。”
楚暮环提的这个意见倒是和玄冥的很像,殿锵锵看向君亦景,他似乎也正有此意。
在王府练习太过招惹人的目光,于是君亦景就将训练的地方移到了石宅。
只见他握利剑,时而刺,时而砍,时而推,时而躲,变化多端。
殿锵锵躺在一旁的贵妃椅上,翻看着楚暮环通过暗门从民事司里递出来的案牍,有几个重点对象等“金龟子”洗刷冤屈,从牢里出来,可以重点打击一下。
“甜甜,你怎么不看我,本王练剑还不如几本书好看吗?”
殿锵锵翻了个身子,不想理他,君亦景最近真是越来越无理取闹了,连几本案牍的醋都要吃。
“甜甜”
殿锵锵鸡皮疙瘩都掉了一地。
“对了,你是不是应该把你在京城的铺子列一份名单给我?不然我怕完了整治的时候会误伤。”
君亦景练剑练得汗如雨下,十几年未在地上跑动,忽然这么大的运动量,确实会有些受不了。
他蹲下来喘息片刻,殿锵锵便走上去替他擦了擦汗:“慢点练啊,何必这么急?”
君亦景笑了笑:“争储之战随时打响,怎能不急?要本王在京城店铺的名单,甜甜这是想做厉王妃了?”
殿锵锵嗔怒道:“胡什么,你明明听得懂话。”
“对,本王听得懂,就是故意这般的。”
君亦景凑近她,偷了个香。
正巧楚暮环从暗门过来,上又拿了一堆案牍,他转身避开目光,却还是被君亦景骂了。
“楚暮环,你为何不能自己审批这些案牍,给甜甜分担一些工作?本王让你去民事司难道是享福去了吗?”
楚暮环不敢话,王爷最近特别爱怼人,他可得注意点,多多错。
殿锵锵接过楚暮环中的案牍,也忍不住要替他话了:“你最近怎么火气这么大,大姨夫来了?”
“什么是大姨夫?”君亦景不懂,虚心求教。
殿锵锵不知该怎么解释:“就是一种让男子暴躁易怒喜怒无常的东西。”
楚暮环觉得这个词用来形容王爷真的是太贴切了,但他不敢出来,也就只有殿锵锵敢这样王爷。
“最近民事司怎么样?”殿锵锵问。
楚暮环答道:“干事间多了一倍的干事,民事司上下的上任时间都大大缩短了,就是按照司长您的,每日五个半时辰,其他两司的干事主事们都羡慕坏了。”
殿锵锵满意德点点头:“就是要这个效果。”
旁边的君亦景看到两人相谈甚欢,醋劲儿又上来了:“既然如此,为何甜甜每日还这么累?你还不赶紧回去处理公文,让甜甜少看几份。”
楚暮环心里苦啊,他给殿锵锵的都是必须要司长审批的,其他的工作早就分给德主事和行主事了。
现在“金龟子”处在狱中,民事司的案牍却每日审批个不停,就连九月底的月度报告民事司都按时交了上去,这不禁让军队司的李奕南司长纳闷不已,决定亲自拜访一下民事司。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他上次来民事司,大概还是李乘风在此处任职的时候,那时的民事司虽不能破破烂烂,但绝对没有现在这般光鲜亮丽。
早就听民事司扩建了干事间,还在逐渐陆续翻修一些其他地方,他本来还以为是着玩的,没想到真的效率这般高。
他知道民政殿的规整侍郎郭远是他们军队司郭淮主事的堂哥,于是将人拉到一边话。
“郭先生,你们民事司为何突然之间变得这般有钱了啊?”
郭远受宠若惊:“李司长快别这么叫,先生谈不上,叫我郭就好。我们民事司以前确实不是十分富裕,可自从金司长上任以来,那是大抓特抓偷税漏税的坏分子,收缴充公了一大批财务,白玉楼罚的五万两银子就是例子啊,怎么,李司长没听过吗?”
李奕南司长咳嗽了两声:“咳咳,怎么可能没听过,自然是听过,不过五万两银子而已,本官看这一顿翻修下来,再加上新招收的干事的月钱,怎么着也得花上百万两银子吧?”
郭远笑了笑:“李司长的什么话,之前我们司长未与厉王闹翻的时候,那厉王府可是整日里往我们民事司送钱,百万两银子算什么!”
李奕南司长听民事司一个的规整侍郎话都这般财大气粗,真是有些吃惊。
“额郭先生,那敢问您知不知道,我如今怎样才能见厉王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