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新民事司

A+A-

    国师重伤昏迷的消息从宫里传了出来,整个太医院的御医们忙成一团,自从前丞相殿元修死后,这国师大人和宫将军就是皇上身边最大的两个红人。

    宫将军身强体健自是不用担心,只是这国师竟然好端端地就从观星台上摔了下来,此事真是有些奇怪。

    昨天本是国师之女钟媛儿的大婚之日,照理来,他应该一直在婚宴现场和宾客喝酒,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观星台。

    此事有诸多疑点,便交给了大理寺承办。

    这已经是近半年来出的第三件需要大理寺承办的要案,一件是仁和医馆掌柜谋杀案,一件是民事司纵火案,这第三件就是国师坠楼案。

    皇帝知道这件事之后,龙颜大怒,勒令大理寺尽快查出谋害国师的真凶。

    国师也真不愧是皇帝的左膀右臂,亦师亦友,得知国师重伤昏迷的消息,皇帝一夜之间仿佛老了十岁,卧病在床,皇后在龙榻前侍疾,也同样是悲痛不已。

    罢朝三日,群臣无首,众官员都推举太子出面监国,代理朝政。

    太子新婚伊始,便临危受命,继穆王掌握兵权之后,又得了政权,一时间风头无两,成了西辽的实际掌权者。

    这日。

    民事司的重建事宜刚刚过半,工匠们便被悉数撤走,不用问,自然是太子搞得把戏,不过他该不会真的觉得皇帝这一病之后就再也好不起来了吧?

    然而撤走归撤走,人家太子还是有正经理由的,国师虽重伤昏迷,但事关西辽全民福祉,观星台的例行修缮工作不可停,工匠们全都被调去观星台。

    然而在路上又起了争端,大理寺将观星台团团围住,是案发现场,不得擅进,那些工匠虽被挡在外面,可既没有回工部,也没有去民事司,而是暂且住在宫中,等待着大理寺破案,观星台可以重进入的那一天。

    “司长,你这工部的人真是欺人太甚,眼见着太子掌权,便着急忙慌地前去投诚,不过是一些修房建瓦的木匠泥匠,官场习气倒是不浅!”

    郭远气愤地口中叨叨,十分不屑工部这般左右逢源的作风。

    殿锵锵不以为然:“工匠们也都是听命于工部尚书宋大人,不必怪他们。”

    郭远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那司长,我们民事司的修缮事宜可怎么是好?我们总不能一直占着人家的民宅吧?”

    殿锵锵转头看身后穿着女装的君亦景,露出一个邪笑:“既然工部不借给我们人,那我们就自己花钱盖!”

    这话乍一听豪气冲天,可实则是十分耗费金银的一项工事。

    之前朝廷拨的款和君亦景借的银子自然是还没有花完,不过今后的开销可能就是如今的几倍不止。

    为什么呢?因为工部的工匠们在的时候,民事司这边只需要出个材料费和福利费,工匠们的工钱都是朝廷给结算的,现在好了,民事司需要自行找民间工匠建楼,还得出工钱。

    “郭远,你现在就去集市上张贴一份告示,还记得上次本官叫你扩招干事的时候吧,记住,这次办的只需比上次还要浩大。”

    “具体就写,民事司重建事宜需要招三种人,一是挑水背运材料的工,二是有五年以上从业经验的老师傅,负责修建主体,三要找几位建筑界的顶级元老,当然,我的是出自民间的,在百姓当中有口皆碑的,给咱们民事司好好地设计一番,一定要比之前实用且恢宏大气!”

    郭远一身豪气冲天,已经等不及要着去办:“司长,那这工钱怎么写?”

    “高出市场价三倍!”殿锵锵大一挥,让郭远瞪圆了眼珠子。

    “司长,你可要三思啊,三倍的工钱,我们民事司可拿不出那么多银子啊!”

    殿锵锵哈哈一笑,指了指身后的君亦景:“不怕,景儿姑娘的父亲是个商户,你找她要。”

    郭远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商户?能有多有钱?要是真有钱也不会让自己女儿寄养在云家了吧!还不如去求求厉王殿下。

    殿锵锵似乎看出了郭远眼中的怀疑,道:“景儿姑娘的父亲当初就是因为要放经商,才忍痛将两个女儿抛弃,现在她父亲赚了大钱回京,自然今时不同往日,不过云倪恬姑娘既然已经被云家收为养女,也就没有再认回去的必要,但景儿姑娘自就受尽苦难,她父亲心中愧疚,膝下又无其他子女,已经决定将家产悉数留给景儿姑娘了!”

    “那景儿姑娘的父亲究竟有多少家产啊?”郭远的八卦之魂又忍不住马叉虫动。

    殿锵锵一挑眉,神秘兮兮道:“是一个你想都想不到的数字。”

    郭远不禁露出一个猥琐的笑容,有钱人啊!不过转念又发现了疑点:“司长啊,既然这景儿姑娘都这么有钱了,何不回去当富家姐,要给您做丫鬟呢?”

    殿锵锵向他投去一个恨铁不成钢的表情:“这都不懂吗?做人要知恩图报,我将景儿从云家的水深火热当中解救出来,她自然不能轻易离我而去,不过你得对,她的离开也是必然的,不过眼下她还是要在我身边呆上一段时间的。”

    郭远听完殿锵锵的讲解甚是感动:“想不到当今世上,还有如同景儿姑娘这般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女子,司长,您真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善人啊!”

    “哎,哪里哪里。”

    殿锵锵摆摆,以示自己的谦虚。

    她身后的君亦景乖巧地站着,此时也不是很清楚发生了什么,他还不知道,殿锵锵就在刚刚的三言两语间,就把他的一一大笔家财给挥霍掉了。

    告示一张贴出去,便立竿见影,三日内足足来了四五百个自称是工匠的人来应聘,在郭远和柴干事的细细筛选之下,刨除了一半来凑热闹的假工匠,剩下的一半当日便都开始上工了。

    由于工钱都是日结,工匠们干劲儿很大,数量也比之前工部派过来的多了足足五倍不止,这速度简直是骑着八百里加急的快马,风驰电掣。

    终于,在十一月底,第一场初雪下来的时候,民事司的重建工程彻底完工。

    殿锵锵大喜,又打赏了不少银子,所有人都欢欢喜喜地搬进了新民事司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