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做菜的讲究

A+A-

    第9章、做菜的讲究

    许是闻到了酸酸的香味,怀里的孩子动了动,嘴儿流着口水,探头往锅里看去,“哇哇哇,呜呜。”

    柳茹月用食指戳了戳怀里孩子胖乎乎的,“马上就能吃了,狗娃别着急,一会儿做好了会更香哦。”

    锅中番茄已炒至红色的汤汁咕噜噜滚起来,她便将裹了面粉的米慢慢倒入锅中,一边倒一边搅拌,随后加入一汤勺清水。

    眼看火要熄灭了,柳茹月又加了一把火,回到锅前,用汤勺搅动锅中的番茄米。

    不一会儿,锅中的米粥就沸腾了。

    她拿起鸡蛋磕破皮,稍微掰开一点壳,将蛋清流入碗中备用,只是将蛋黄整个倒入锅中,扔了壳,用汤勺将蛋黄快速搅散。

    原本红色为主的粥瞬间多了一丝鸡蛋黄的亮色。

    煮了一会儿,柳茹月就把青菜碎末撒入锅中搅了搅,没有放盐,默数了十声,便起锅。

    白色瓷碗里的粥,红黄相间,点缀着绿色的几片叶子,黏稠得像是战国红玛瑙,煞是好看。

    怀里的孩子早已经等不住了,激动的扭动起来。

    “粥烫着呢,你等等再吃啊。”

    满厨房因番茄带来的酸味,看得在一旁盯着的店二也止不住咽了咽口水,他也不是没有吃过番茄炒鸡蛋,这娘子的做法只是稍微不同,为什么闻起来就更香呢?

    但她都没放盐,能好吃么?

    别是闻着香,看着好看,但不能入口吧!

    终于还是不忍心这么好的食材被浪费,店二提醒了一句,“娘子,你是不是忘记放盐了?”

    “没有啊。”

    店二忘了厨房门口一眼,声道,“那是,忘记买盐了么?要不,你就用我们店里的盐吧,一丁点,掌柜也不会什么的。”

    原来这个热心的店二是在担心这个啊,柳茹月解释道,“谢谢二哥的好意,我自己买了盐,只是这番茄米粥是给孩子吃的,孩子还太不能吃盐,所以我就没放。”

    店二也是两个孩子的爹,家中孩子自打断了奶,什么都是跟着大人吃,这还是头一回

    听婴儿不能吃盐,“娘子能帮忙解释一下,孩子不能吃盐是什么法么?”

    “大夫婴儿的肾脏比较娇嫩,发育的不够完善,如果过早地摄入了盐,会导致婴儿的肾脏有损伤,所以一岁之前,孩子最好不要吃盐。”柳茹月以前也不懂这个,都是伺候人的过程中听大夫的。

    “原来是这样。”店二也没听大懂,但见柳茹月得笃定,便记在了心中,“那,你把蛋清留着,不下锅也是因为婴儿不能吃蛋清么?”

    柳茹月边洗锅边回答道,“大夫鸡蛋是发物,七个月之前的宝宝最好不吃蛋清,或许会长疹子,但也不一定,孩子和孩子是不一样的,有些孩子吃了就不会,我家孩子我也只能谨慎一点了,反正再过两个月,他也能吃全鸡蛋了。”

    “原来养孩子有这么多讲究,你这么一,我想起来,我家孩子一岁前还真的都有长过疹子,红红的一片,看她挠的我可心疼了。

    还就我家二闺女长了疹子,老大没有过,好像还真是我拿了鸡蛋回去才天呐天呐,我一定要记住,以后我家娘子又生了孩子,我一定不让她给孩子吃蛋清了。”店二万分庆幸自己没钱天天买鸡蛋回家,不然孩子得多受罪。

    柳茹月只是笑笑,她信这些也是因为之前伺候的那家人的孩子是特禀体质,卫气虚不能抵御外邪,因此别的孩子能吃的东西,他不能吃,别的孩子不能吃的,他就更不能吃了。

    那孩子经常找大夫,主人也会将大夫的话对她们这些下人三令五申,以免她们犯错害了孩子。

    她也牢记于心,她当年还想着以后等找到孩子们了,等他们成家立业了,她也能细致点照顾孙子和外孙。

    上一世孩子们都没能活到娶妻生子,这一世,她得给孩子们一个未来,早些找到她们才行。

    柳茹月将眼中的泪水逼了回去,舀了一点猪油在烧红的锅中化开,重新打了一个鸡蛋在装着蛋清的碗里,加了粗盐之后打散,倒入锅中。

    贴着锅的一面很快就煎成了金黄,面上还是鸡蛋液,她用锅铲插入鸡蛋饼下方,一个巧劲将煎鸡蛋完整的翻了过来,一点都

    没有碎不,一丝鸡蛋液也没有飞出来。

    店二在一旁,心中感叹这娘子还是有些厨艺的。

    待得这一面鸡蛋也煎的金黄了,柳茹月还是用锅铲将鸡蛋打烂了,店二在一旁看的可惜,金黄色圆溜溜的鸡蛋饼像太阳一样,就这样没了。

    柳茹月将之前给孩子做粥剩下的一点番茄倒在了锅里,专属于番茄炒蛋的香味飘出来,果然比做粥更让人垂涎。

    将冷饭倒入锅中,拍散搅拌均匀,炒得每一粒米饭都被汤汁浸润了一遍,且变得有些微发黄了,便放了盐,将炒饭舀到了碗里。

    “劳烦二哥给我抓点泡菜,再打一碗米汤。”

    “可以。”店二回过神,转身去抓泡菜。

    他也不知道自己刚才竟然看人炒个饭也能看入迷,以前看刘大厨、自家娘子做菜也没这样啊?也不是因为娘子长得好,他都没看两眼娘子的脸,尽看她炒饭了。

    想不通,着实想不通。

    柳茹月洗了锅,清理了灶台。

    将自己的东西重新装入包裹里,挎在腕上,端着两个碗,去了客栈大厅。

    这个点没有人吃饭,但有客人喝茶歇脚。

    将包裹放在凳子上后,她又将孩子从背带里解放出来,抱在怀里靠着她坐正。

    柳茹月拿了桌上碗,用木头汤勺舀了粥在碗中,这才用白瓷汤匙舀了粥,尝了尝,试试温度。

    怀里的孩子仰着头,急不可耐的像鸟窝里嗷嗷待哺的雀儿张着嘴一个劲啊啊叫。

    要知道粥做好的时候,他就已经馋了,结果又生生等了一道番茄鸡蛋炒饭的时间。

    这过程,对于二是享受,对于饿了的狗娃来是折磨,看得着、闻得着,就是吃不着,你难受不难受嘛!

    “别急,还有些烫呢。”柳茹月吹了吹气,这才将勺子里的粥喂到孩子嘴里。

    狗娃吃得有些急,柳茹月赶紧轻轻拍拍他后背。

    她吹凉的速度,跟不上孩子仰头讨吃的动作,看得一旁歇脚的一个壮汉看愣了神,“这孩子胃口可真好,能吃是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