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宫内主子

A+A-

    回顾与玉真公主的往事,至此已过半年。

    半年间,他未再同玉真见过一场,上一句,一切皆如黄粱梦一场。

    倒是后来杜兴跑来过问他一次:“你是怎么将公主摆平的?还是之前是我会错了意,公主对你并无情感。”

    陈楚歌笑话回:“我同公主仅有过几面之缘,何来感情一,我杜兄你想象力好,你还不信。”

    话里半认真又半调侃。杜兴狐疑的信了。

    陈玄礼见这半年都相安无事,陈楚歌同玉真再无任何来往,想着他之前在他跟前的承诺,那一刻悬起的心也渐渐落下。正如葛福顺的,孩子大了,很多事情自己已知道怎么处理了。

    陈楚歌就这么吊儿郎当,吃吃喝喝,在街上镇守半年。

    如往常般,他穿着一身戎装,到街边的铺买些吃食解馋。店主热情的招呼他:“陈将士,又来了啊,今儿个瞧着不忙啊。”

    都已经是老雇主了,话也自随性一些。

    陈楚歌乐呵着回:“我这哪天不是闲着的。还是老规矩啊,三个肉包子,一个羊肉馍馍。多加点肉。”他话里轻车熟路的。

    店主一甩中帕子到肩上,吆喝了一声:“好嘞!您等等啊。”

    陈楚歌点了点头,站在原处瞧着店主忙碌的身影,觉得有些无聊,转着脑袋四处瞧瞧看看。

    在店主家的桌椅上,有两个衣着普通的百姓在相互闲聊:“今日皇朝上的事儿,你听了吗?”

    白胡须老者朝身旁人声问着。

    陈楚歌动了动耳朵,不留痕迹的朝他们那边走上几步,侧耳细听。

    那另一个瞧着瘦干的中年人:“听了几句,这太平公主在朝堂上愈发肆虐了。”

    “可不是,”白须老者满眼亮色,带着一肚子的道消息同身边人分享:“从新皇上位,至此已有半年,太平公主干政,最开始皇上事事询问太平公主的意见,实需斟酌再三的,才问太子,可瞧瞧眼下,完全信服了太子的话,太平公主干政,实际上也就是空有个位置坐在那儿旁听。也难怪她今日会当着众卿家的面在朝堂上公然对太子出言不逊。”

    “要我,这太子和太平公主明争暗斗这些时日,也快掀破表面上和睦的假象了。”

    俩人叽叽喳喳个不停,越越精神。

    店主将油纸袋递出去,面上笑得淳朴道:“陈将士,您要的东西好咯!”

    陈楚歌回神,从他中接过,付了银子,转身往接到上走。

    回想方才那二人的话,他忽的讪笑,摇了摇头,口中喃喃道:“就要快了,又将有一场政变要来了。”

    他从油纸袋里掏出个包子,还热乎着有些烫,他直接给扔到嘴里,一咬就是半口。吃的正悠闲时,瞧着前方有个匆忙的人影。

    他定睛一看,发现是个熟人。

    “嘿!陈二!”他在人群中高声喊了一声。

    闻着也在人群中发现他,急匆匆的跑来,像是就来寻他的。

    陈楚歌将剩下半个包子塞进嘴里,陈二也正好跑到他跟前。

    如今他升了品阶,从从八品宫廷侍卫迁升至正八品锦衣卫,平常忙得不见人影,班也排的紧,倒是有段时日未见着他。

    今日瞧见,陈楚歌还觉有几分意外。

    陈二站立在他跟前,气喘吁吁,忙着:“老大,正、正找你呢。”

    陈楚歌嘴里还包着包子,话含糊不清:“找我干啥?”

    陈二喘着气儿,又忙回:“宫、宫里有位主子找。”

    陈楚歌咀嚼的动作忽的一滞,现下这个时候,会是宫里哪位主子?

    他一个的从八品侍卫,怎会有人找着他?

    陈楚歌预先反应的是玉真公主,可深想,玉真公主现下常年在莲道观,皇城宫殿已很少去了,陈二即是宫中人,因不是她。

    他皱眉,问陈二:“我爹可知道此事?”

    陈二摇头,神色也有些凝重:“宫里是哪位主子我没打探出来,派来通信的宫女辗转好几个,往深处追下去,一点痕迹都追查不到了。”

    现下朝政正僵硬,太平公主今日在朝堂上公然与太子对峙,怕两方势力已在暗处蓄势的差不多了。

    这时候稍有变数都得警惕。

    这些话陈二没同陈楚歌明白,同身为官家办事人,浅显的消息大家都明白。

    瞧着陈二那样,消息应是挺急的。

    陈楚歌将中剩余吃食一把塞进陈二怀里,不由分便往宫里赶。

    刚入皇城到承天门,他便见一太监在哪儿守着。陈楚歌略带试探的往太监方向走。结果太监抬头发现了他,躬着身子踱步的上前,步态着急,他埋着脑袋,低声道:“这位便是陈将军之子,陈将士了吧,杂家在此处已等您许久,现下先赶路吧,宫里那位应该急了。”

    他语速极快,吐字清楚。话语间尽显事态严重。

    陈楚歌不敢掉以轻心,轻点了头,先跟着太监入宫。

    一路上他脑袋在快速转动,若是谁找他,他大概能猜测到一二分,只是不知道这位主子找他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

    如今已是景云二年也就是年正月,若他的记忆没错,太平在此谋划了件大事。

    她差遣人将宰相宋璟截邀到了宣政殿光范门前,明目张胆劝宰相更易太子李隆基,结果遭到了宋璟的严词拒绝。

    此事应让太平受挫,同时也慌乱起来。

    朝堂上拥护太子的人越来越多,对她便越来越不利。毕竟她是想步韦后后尘,想成为历史上第二个武则天,坐上女皇之位。

    太子李隆基勤政爱民,才华横溢思想卓越,这样一位好太子,自是她的眼中钉。

    太平,已经开始在密谋政变了。

    他脑中记忆快速调动的同时,他已随太监到了掖庭。

    太监止步,恭敬的站在门外,他始终低着头,将音调放低:“陈将士快进去吧,杂家在门外等着您。”

    陈楚歌削肃着一张脸,眉间几处褶皱高高蹙起,他看着那扇木门,深吸一口气,抬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