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风云渐起
白云观烧香回来后, 幼金与幼宝细细地谈过, 确定幼宝是愿意的, 便告知了苏氏。
魏家那边, 魏四这回也终于向娘亲低头了:“儿、儿的亲事就多多劳烦娘亲了。”
“你的亲事?你是算娶经史子集还是算去诗词歌赋啊?”魏二太太看儿子难得这般求自己, 心情好得只想哼曲儿。
倒还是魏二爷看着儿子脸涨得通红, 先心软了,柔声道:“玉君。”
魏四站在爹娘跟前, 还是保持着行礼的动作, 仿佛只要魏二太太不松口, 他就不起来一般。
“真真是上辈子欠了你们爷俩的!”魏二太太叹了口气, 道:“我这早就拉下了面子跟人苏家过了,苏家那边儿也早就松口了,只要你愿意,那这门亲事就做得。”罢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 一开始是谁那般义正言辞地拒绝自己来着,还不是自己作的?
郎有情妾有意, 魏家这回再遣媒人上门, 苏家便应下了这门亲事。纳彩、问名、纳吉等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准备好后,纳征时为显自己对这门亲事的重视, 魏四特意将自己所作的荷花仙子图装裱好, 亲自以红纸贴好, 写上“苏姑娘亲启”五个蝇头楷后随着聘礼一起封箱送到了苏家。
“共有三个日子,十月初八、十一月二十三、十二月十七,不知苏太太这边觉着哪个日子好些呢?”媒人笑呵呵地坐在下首, 她本以为这门亲事黄了,不成想半月前魏二太太又找上了自己上门求亲,这回竟然成了。
苏氏手中拿着魏家的聘礼单子看过一遍,对魏家这般重视幼宝的态度表示很满意:“十二月十七如何?”如今已是七月,十月十一月的日子未免太急了些,想来还是最后一个好。
媒人将苏家选的日子送回魏家,魏家那边也自然是没有意见的,两家的亲事就这般定了下来。
送走媒人后,苏氏吩咐宋婶子将魏家送来的聘礼全部一起入库:“这魏家这般大手笔的聘礼,到时幼宝的嫁妆也不能寒酸了才是。”
魏家的聘礼共有龙凤喜镯四对、赤金头面四套、绸缎二十四匹、黄金十两、纹银九百九十九两,另有斗米、海味、皮子、酒、茶叶、书籍等林林总总共二十四抬,这样的聘礼在洛河州中也不算少的了。
“亲家这般重视,太太合该高兴才是,怎地好好儿地还叹气了?”宋婶子安排人将四姑娘的聘礼一一归好,前来汇报情况时却听到自家太太愁眉不展的。
“正是呢,娘有甚可愁的?只要是咱们家的姑娘出嫁,那都是按着幼银的例子来不就成了?”苏氏还未来得及甚,就听到长女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咱们家如今也不缺这点子嫁妆,娘放心,我一准儿给幼宝准备得妥妥当当的。”
“虽是好事儿,只是娘这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这嫁妆要是少了吧又怕人家轻看了幼宝,要是多了又怕人家咱是暴发户。”原来苏氏是愁的这个:“毕竟人魏家是书香世家,若是太铜臭气,人家不得心里有想法啊?”
幼金没想到娘连这个都想了,一时没忍住“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不过还是强忍着笑意开导苏氏:“娘您别想这么多,我总能安排妥的,如今才七月,五个多月的时间总是够我准备的。”
再幼宝虽然定了亲,不过还是在尔雅女学中继续上学,不过自收到随聘礼一道送来的那副画以后,总时不时就能收到魏四送给自己的东西,有时是画儿,有时是书,有时是零嘴儿,还有时候是一盒胭脂......
两人已经定了亲,倒也不怕什么私相授受的,幼宝知他要准备明年进京秋试,寻得了好书也托人送去给他,两人虽不常见面,不过感情却是一日比一日好。
忙碌的时间总是过得格外地快,转眼时序就进入八月,人月两圆最是好时节。
“吴掌柜来信中提起近来京中局势越发紧张,想来也是快变天了。”幼金走在侯家湾的山脚下,与跟在自己身边的肖护卫长声地着:“若是新皇登基,会不会大赦天下?”
到底幼金还是想着肖家的事儿,若是能大赦天下,在北疆受苦的肖海如兄弟就能回来与于氏等人一家团聚了。
肖护卫长抿着唇,眼神有些晦暗不明,道:“若是朝中乱了,怕是边疆也要跟着乱。”边疆一乱,首先要上战场送死的就是肖海如兄弟这些被流放的犯人。
“内忧外患,这才安定了几年啊!”幼金重重地叹了口气:“若是再来一回,这回可没有刘大将军,又有谁能来抗敌?”
两人着这个沉重的话题,丰收的喜悦也冲不散忧心忡忡。
***
京城
“圣上,药好了,您先用药歇会儿罢?”秦德海身后跟着熬好药的太医走到御书房正中的书桌前,然后接过药放到桌上:“那折子再重要也比不过您的身子重要不是?”
圣上看完又是一个哭穷的折子,怒得大咳了数声:“一个两个都跟寡人哭穷!寡人竟不知如今连修地宫的银子都没了!”折子也被扔得远远然后无力地落在地方,仿佛一团废纸,却无人敢动。
咳得满脸通红的圣上坐在龙椅之上,接过秦德海端过来的蜜水润了润嗓子后才接过药一口就喝完了。许是药太苦,圣上本就已经皱成一团的脸就更皱得厉害了:“这药怎地越来越苦了?”
“禀圣上,昨日请完平安脉后,老臣又添了几味药用于平肝火的,许是苦了些。”林院判端着木托盘,腰一直弯着,恭恭敬敬地回话。
圣上接过水漱完口后,挥了挥手:“得了,赶紧下去吧。”许是如今年岁大了,身子越来越差,他就越来越不想见到这些太医。
秦德海将那些被圣上扔得到处的都是折子一一捡起,然后折好放到桌边,这才收拾好便听到外头太监进来通传:“禀圣上,五皇子求见。”
“老五这个时候来作甚?”虽有些烦躁,还是传了进来:“你不在户部观政跑来御书房作甚?”
当今圣上有七子,其中长子为先太子,十年前重病离世后圣上再无立太子;三子为当年与韩广宏谋逆一案的主犯,撤掉皇家玉碟后,老三自缢于宗人府。如今圣上便只剩下二、四、五、六、七、八子。
二皇子生母位份低微,外戚也并无什么助力,虽然当年在太子的请封下封了平王,可在六个儿子中并没有什么优势。
反倒是五皇子,生母是后宫兰贵妃,兰贵妃父兄均在朝为官,其父还是太子少傅,加之五皇子也算得上勤勉,近两年圣上身子越发差以后,立五皇子为皇储的声音倒是越发多起来了。
“儿听闻父皇身子有恙,故特来向父皇请安。”五皇子立与堂下,恭恭敬敬地跪下行礼:“儿前些日子得了一株上好的人参,特来献于父皇。”
圣上听到儿子这般懂事,面色倒是舒缓了不少:“还是你懂事,既来了也顺道去瞧瞧你母妃吧,她前两日还身子有些不适。”
五皇子得了父皇的夸奖与赏赐,心情极好地出了御书房往兰贵妃所住的清泉宫去,却在半道碰到了正从宫里出来的平王。
“数日不见,二哥怎么瞧着有些憔悴?”五皇子拦住了平王的去路,如同一个胜利者一般睥睨着平王。
平王停下脚步,淡淡地看了眼这个太过骄傲自得了些的异母弟弟,低咳了声:“劳五弟挂心,许是换季身子有些不适,过几日就好了。”
“瞧着二哥几日没上朝,还以为是为着李大人那事儿没脸见人呢!”五皇子笑得一脸不怀好意:“原来竟是身子不适啊?弟弟府中还有上回过年父皇赏下的几盏燕窝没用完,稍后发人给二哥送去,二哥可得好好补补才是啊!”
李大人是平王外祖父,一个六品御史因月初大朝会上对圣上直言进谏,得难听点就是骂了圣上一顿而遭贬斥。李大人气急攻心病倒在家里,连个上门慰问的同僚都没有。
“五弟好意为兄心领了,为兄还有事儿,先走一步。”虽然五皇子的话是难听得很,不过平王倒是一直淡淡的,也不生气,朝五皇子点点头后带着身边的太监走了。
***
“你跟那贱胚子有什么好的?”兰贵妃听儿子方才在御花园碰到了平王还了好一会子话,嘴角撇过一丝嫌弃。
五皇子坐在兰贵妃身旁,摇着扇子笑道:“我就是要让他认清,就算他是王爷又如何?是长子又如何?始终都是被我压住一头的。”虽然嘴角带着笑,可眼神却冷得吓人。天下至尊的位子只能是他的,若是有人敢来抢,他并不介意手足相残。
“我儿,这些都是事儿,你如今要谨记的是抓住圣心,只要圣心归属于你,何愁登不上至尊之位?”兰贵妃看着自己染得极好看的指甲,云淡风轻道:“自先太子没了,中宫就是一朵无根的浮萍,宫中一切有母妃,外头你要多跟你外祖父走动走动。”
兰贵妃生得美艳,虽然已是中年却依旧美貌不减当年,想到无论是家世还是美貌才华,甚至是子嗣都比不过自己的人如今还安坐中宫之位,兰贵妃眼中就闪过一丝疯狂,她做不成皇后,但是一定要做比皇后更尊贵的女人!
***
宫外,平王府
“王爷,上半年的账本都送回来了。”平王才回府不过片刻,王府的管事便捧着沉沉的账本进来了。
平王淡淡地“嗯”了一声,净手更衣后才坐到书桌前翻了翻账本,又拿出夹在其中的密信看完后,放在书桌边的灯笼里的蜡烛中一燃而尽。
“才上半年就已经赚了这么些银子,这肖家果然是有些本事啊!”站在书桌旁的心腹接过他递过去的账本细细看了一遍后啧啧称叹:“看来当初王爷没看错人。”
平王唇边带着一点笑,显然也对当年自己做出的决定十分满意。
“王爷,王妃来了。”书房内两人还着话,外头便传来心腹护卫的敲门声。
那谋士听到通传,也不用王爷示意,自己便将账册放回原处,拱手告辞。走到书房门口见到王妃又行了个书生礼。
“你怎么来了?”平王素来清冷惯的脸上只有在王妃面前才变得柔情似水,走过去接过她手中提着的食盒,扶着已有七个月身孕的王妃坐到书房中供平日里憩的塌上坐着:“外头风大,也不多加件衣裳。”
平王与王妃是少年夫妻,两人虽已成婚近十年,却也一直恩爱如昔,府中除了王妃便只有两位圣上赐下的侧妃,平王对那两位侧妃倒是一直淡淡的。王府中只有王妃诞下了一双儿女,如今腹中怀的是王府的第三个孩子。
“妾无事,妾知王爷每回看望完母妃都是匆匆出宫,想来是没吃饭的,一早便吩咐厨房给炖了燕窝。”王妃坐在榻上,手按了按略微有些发酸的腰,柔声应到。
平王知她是操心自己,也不什么,端起燕窝便用完了:“你如今身怀六甲,这些事儿交由下头人处理便是,若是有个闪失可如何是好?”
平王素日话并不多,偏只在这个在外人看来出身低微,长相也只算得上清秀的王妃面前话多了不少。
“母亲昨日还托人送信儿来,父亲身子无大碍,只是情绪有些低落,如今正值多事之秋,王爷就莫要趟这趟浑水了。”这才是王妃今日前来的主要目的,丈夫早年受教于父亲,对父亲颇有几分濡沫之情。在旁人看来,自己是圣上刻意压平王的赐婚对象,可早在圣上赐婚之前,平王就已在私下向父亲求亲,圣上的赐婚虽来得突然,可也算是求贤得贤了。
平王听到被杖责的岳丈还时刻记着牵挂自己在朝中的安危,不由得叹了口气:“岳丈大人高义。”
如今父皇越发昏聩,六部之中多是老五的人,自己现在可以是举步维艰。老五并不是什么好人,若是来日他问鼎至尊之位,自己与妻儿怕是都不会有好下场,事到如今他已然没有退路了,若不能更进一步,便要坠落万丈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