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转业
在一千公里长的长江沿线,解放军百万大军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江防,占领了贵池、铜陵、芜湖和常州、江阴、镇江等城市,解放了南京,宣告国民党的南京**垮台,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希望。
接着,解放军各路大军继续向南挺进,一路势如破竹的解放杭州,解放南昌,解放上海、解放汉口,解放武昌和汉阳。到了949年6月2日,历时42天的渡江战役结束,解放军伤亡6万余人,歼灭国民党军43万余人。
袁征听到这个消息,感慨的对丁大力道:“当初,他们气势汹汹的进攻我们的革命圣地延安,追的我们到处逃命。要不是黄河拦住他们,我都活不到今天。没想到啊,这才几年的功夫,他们就被我们打败了,他们的首府南京,也被我们解放了。这真是风水轮流转,这个国家,现在轮到我们**当家了。”
自从解放军突破长江,国民党军队就出现大溃败。兵败如山倒,接下来的战斗,已经不能算战斗了,是一面倒的逃亡与追击。月底,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从东西两面逼近长沙,并对其形成钳形包围之势。紧接着,国民党湖南省和八万国民党军队在长沙起义,湖南宣告和平解放。
解放军在长沙和平解放的前两天,就已经解放了长沙周边的地区,包括株洲。
在当时,株洲只是一个人口只有七千人的镇,但是这个镇却有一条专用铁路支线。这是因为这里有国民党第二十五兵工厂。
这个兵工厂很重要。它在整个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为数百万的国民党军队提供了接近半数的子弹和炮弹。因而,这个铁路边上的城也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
但是,在国民党军队撤退的时候,将这个兵工厂被破坏的十分严重,器设备能带走的,全部带走了,带不走的,也都破坏了重要部件,无法开动。完好的只有车间厂房。
解放军接管这个军工厂后,决定重建。
原本厂里的工人也都被遣散。面对这样的情况,也考虑到战争结束后对军队数量需求的减少,上级决定,留下一部分战士,就地转业,充实这个兵工厂。兵工营这个时候正好随着大部队来到株洲,于是,这个任务就落到了兵工营头上。
袁征接到任务,立刻召开会议,宣布的上级关于就地转业的命令。
开会的几个连长听到这个命令,一片沉默,没有一个人像以往一样站出来争抢这个任务。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任务与以往兵工营的任务有本质的不同。这个任务不是武器维修,而是要脱下军装,离开部队。没有人愿意离开光荣的解放军队伍。更可况现在的形势下,眼看就要到了全国解放,就更没有人会愿意在这个时候就地转业。
经过在部队里多年党的教育,几乎每个战士都有了觉悟,都以解放军战士的身份为荣,以完成上级任务为荣,以奋勇杀敌为荣。现在上级突然下达一个这样的命令,让他们就地转业,都想不通。
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就地专业就是脱下军装,成为一个老百姓。战士们谁也不愿意从一个军人重新变为一个老百姓。
袁征自己也明白执行这个命令的困难。但是作为领导总是有办法的。他强硬的命令他们自己想办法完成。他对这些人:“我们革命军人的纪律,第一条就是服从命令听指挥。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都必须完成这次转业任务。”
他随后将转业的名额指标分解到各连。
对于袁征这样不讲理的命令,各连长也立即照猫画虎,又将名额分解到各排,各排又分解到班。所以,最后的责任就落在解放军部队里最的首长-班长身上。
每个班都需要有一个人转业。当然,不限一人,多多益善。不过,如果哪个班完不成任务,那么对不起,只好就是班长自己以身殉职了。
命令下达后,随后的事情果然如大家预料的那样,兵工营全体战士们都对这个命令拒不执行。战士们服从命令听指挥是一方面,但是还要看是什么样的命令。像这样就地转业去兵工厂工作,就等于被踢出了部队,从一个光荣的解放军战士,瞬间沦落成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这样的命令,比让他们英勇赴死还要严重。
于是,班长将命令传达了之后,没有一个人报名。不过袁征听到下面的反应后,毫不在意。反正任务已经交代下去了,不管怎样总会完成的。
全体战士抗命,这在兵工营的历史上还是头一次。呃,这样是不准确的。应该,除了三班之外。
三班班长吴家胜接到这个命令的时候,立马想到了谢晋元。上次渡江战役让谢晋元逃脱了,他心里一直有根刺儿。他一直隐忍未发,等待下一个会。没有想到,会这么快就有了。他知道这是一个踢开谢晋元的好会,就派人将谢晋元叫过来。
“报告班长!谢晋元奉命来到。”谢晋元来到面前,敬了个标准军礼。
吴家胜抬眼一看,嗯,这个伙子变化挺大。经过渡江战役洗礼,昔日脸上的幼稚已经半点也看不见了,已经完全蜕变成一个合格的军人了。要不是那件事儿,他还真的不舍得放这个有能干,又听话的谢晋元离开。可惜了。
“上级决定,要派人去这里的兵工厂工作。你愿意去吗?”吴家胜问道。
他这样问,也只是表面客套一下。他知道,让一个战士变成老百姓,恐怕这个谢晋元也会抵触。他已经准备好了辞。如果这个谢晋元不愿意,自己就强调军人必须服从命令,然后再用党的需要这个理由,来迫使他离开部队。
“报告班长,我愿意去。”谢晋元回答道。
“不管你怎么想,这是上级的命令,你作为一个革命战士,就应该无条件的服从。呃,你什么?”吴家胜完之后,才反应过来,这个谢晋元的是愿意去。
“报告班长,我我愿意去。我愿意转业去这个工厂。”谢晋元回答道。
这次吴家胜听清楚了。谢晋元的这个态度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这到让他有点愧疚了。难道这个伙子一直就是个君子,从没有告状的想法?那自己不是一直枉做人了?
“很好。谢晋元同志不愧是咱们班里的技术能,渡江英雄,就是比别人的觉悟高。对于上级的任务这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值得每一个人学习。你放心,我会把你主动要求转业的事情报告上级的。”吴家胜表扬道。
任务完成,吴家胜这个时候也不吝啬赞美之语,而且将谢晋元的转业这件事,从思想境界上拔高,成是他主动要求的。这是吴家胜会做人的表现。
谢晋元转身离开,回到班里,周围几个战友问他:“班长叫你去做什么?”
“班长叫我去,是问我愿不愿意转业。”
“你怎么的?”一个战友问道。
他隐隐知道吴家胜对谢晋元有不好的心思,听是和渡船的功劳有关。在他猜想,谢晋元会不愿意,然后会被吴家胜狠狠的教训一顿。
“我我愿意。”谢晋元。
“什么?你愿意?”旁边的战友也惊讶起来。出自己愿意转业这样的话,对于他们来需要很大的勇气。
谢晋元点点头,了自己愿意接受上级命令,马上转业到这个地方,改行当工人的事情。并且,吴家胜已经把自己的名字报告上级了。
班里的战友听到谢晋元主动要求转业,立刻都改变了态度,不管以前亲近还是疏远的,都围拢过来热情的嘘寒问暖。大家心里都清楚,谢晋元主动报名转业,等于是替大家承担了转业的风险。不然的话,这个转业的任务指不定会落在谁的头上。所以,谢晋元这个时候赢得了大家好感。
战士们表达好感很直接。
“谢,我这儿有双薪袜子,还没有穿过,送你吧。”一个姓李的战友递过来一双袜子,道。
谢晋元连忙推辞:“李大哥,这怎么行。你留着自己用吧。”
“拿着吧。”这个战友:“到了地方,以后就没有部队给你发东西了。一切都要靠自己。”
谢晋元抹不开情面,只好收下了。
接着,一个姓梁的战友取出一本薄薄的册子递给他,:“谢,这是以前部队在缴获敌人武器装备的时候得到的一本书。里面是对一些枪械的介绍。我任职不多,留着没什么用处,送给你留个纪念吧。”
停了一下,他又嘱咐:“谢,到了地方上,生活安定了,希望你抓紧时间学习一点文化。不要像我这样,给家里写封信也要到处求人。”
“谢谢梁大哥。我记住了。”谢晋元感激的点头答应。
接着又有一条毛巾递过来:“谢,这条新毛巾给你。”
“谢,这个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