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艰难年代

A+A-

    树林老家在豫南,那个地方号称粮仓。村里老人口口相传的历史中,即使再饥荒的年代,也从来没有出现过类似的事情。因为山上、水里都能找到很多能吃的东西。但是这两年,这里陆陆续续出现了缺粮无法生活下去的事情。很多人开始逃难。但是,很多路口都有人把守,逃跑的人被抓到就送回去,不许农民离开自己的村子。

    逃出来的人告诉树林,去年地里的庄稼收成还是挺不错的,但是有些人组成了收粮食队伍,他们把所有村民家中粮食搜刮了一个干干净净,全部装进集中的粮仓里。所以,很多人开始逃跑。有的被抓回来,有的逃出去了。树林的父母个很多人一样,属于老实巴交、没有逃跑的。结果可想而知。

    然后,这些人又四处强行征调村民上山砍树。树林的哥哥,就是被征用去上山伐木。哥哥和许多人一样,每天都吃不饱,饿的皮包骨头没有力气,不慎掉下山摔死了。

    “谢师傅,你,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啊?”树林又问道。他想不明白。

    谢晋元同样不明白,他只有保持沉默。

    树林哭着:“谢师傅,那些人为什么有粮食不给大家吃,他们为什么这样做?这究竟是为什么啊?”

    谢晋元无言以对,对于树林家里的遭遇,他的心里也很难过,但是他还是有些半信半疑,不相信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他:

    “树林,你的这些,不会是真的吧?你的老家既然在以前都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现在怎么会发生呢?”

    树林:“我听逃出来的那个老乡亲口对我的。在我来到这个工厂之前遇到他,他跟我千万不要回去。好多和他一起逃跑的人都被抓回去了,他自己都是非常侥幸的躲过去。他不会骗我的。”

    谢晋元无奈了。如果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么里面肯定隐藏有很多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这些事情明显超出了自己这个普通锅炉工的理解。谢晋元只好安慰:“现在你家里的人已经没有了,就剩下你一个人,你就应该好好活着。你要是再有个三长两短,你们家就断根了。断了香火,可是不孝啊。”

    好不容易将树林劝安慰的平静下来。结果,整整一天下来,谢晋元的心情都很沉重,纠结不安。他从树林的事情中,联想到自己的山东老家。不知道老家的情况,会不会也出现类似的事情?自己的大哥和妹妹还在老家呢。在这样无法理解的事情影响之下,他无法安心,于是就想到去找胡亮开示,请这个睿智的首长来指点一下自己。

    胡亮住在另外一栋楼里。听他也已经有了一个儿子。这是第一次拜访首长,也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的,就把妻子兰妮儿做的山东煎饼带上。

    听到敲门声,胡亮开门,意外的发现是谢晋元来了,就热情的招呼他进来。谢晋元一进门,就看见一个女人和一个男孩子。女人白净漂亮,举止大方。但是让谢晋元感到遗憾的是,这个女人是近视眼,戴眼镜。

    胡亮对妻子介绍:“淑芬,这是厂里的谢晋元。我俩解放前就认识的老朋友。晋元,这是我的妻子,昨天刚刚从北京过来,带着儿子来厂里探亲。”

    谢晋元递过来一包煎饼,:“大嫂好。这是芝麻煎饼,我山东老家的特产。”

    “谢谢。”淑芬矜持的接过来。

    “好了,我俩有事情要。你去忙别的吧。”胡亮摆将妻子赶走。男人之间事情,女人不便参与。这是中国特色。

    二人落座,胡亮给谢晋元倒上一杯白开水,:“谢,我不喝茶。家里只有白开水。”

    谢晋元心不在焉的:“不用。”

    胡亮问道:“谢,你找我有什么事儿吗?”

    谢晋元点点头:“是的。有些事情我想不明白,想请首长指点一下。”

    于是谢晋元了树林家里的事情。然后把当时树林问自己的问题端出来,问道:

    “胡厂长,为什么在那些地方会出现这样的事情?那些人把粮食屯起来,有粮食也不给大家吃,这是为什么啊?”

    胡亮闻言,沉吟不语起来。他没想到谢晋元今天过来会问这样的问题。一方面,他心里为他高兴。一个普通的工人,终于不再把眼光盯住鼻子尖上的一点事情,开示关心国家大事了。这表明谢晋元的思想觉悟有了提高。不过,还是水平有限,无法理解这样的国家大事。另一方面,证明自己对他的教育起了作用。这就像一个老师,亲眼看见自己的学生,因为自己的教导有了明显的进步,那种高兴的心情。

    胡亮不仅仅是一个工厂副厂长这么简单,他的父亲是的领导级别比较高,他的战友袁征也比他级别高。所以他有自己的消息渠道来源。他知道的事情比厂里其他干部都多,当然比谢晋元这个锅炉工知道的更多。他知道,现在很多地方老百姓遇到了生活困难,范围之大是是近百年少有的。他还知道,由于现在正处于困难时期,粮、油和蔬菜、副食品等民生物资极度缺乏。在许多人因为营养不良而生病,人数也在增加,范围也在扩大。

    他也感觉到,出现的这些事情,有点像当年出现的左倾冒险主义,但是,国家提出的十五年赶超英国这个目标,实在是激动人心。当有人问,这个目标是不是确保能够实现的时候,有国家领导曾经过一句话:要相信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胡亮心想,这是因为大家都希望这个目标能够实现吧。不管做出的事情如何,这个时候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是希望国家尽快的强大起来。齐心协力之下,或许,这个目标真的能够实现。

    但是他不知道,在没有遇到歉收,不缺粮食的地区,守着满仓库的粮食,竟然也会出现生活窘迫无法维持的事情。而且,受到影响的人数还很多。

    也难怪他不知道这样的消息。这是因为,一方面当时的信息不够发达,加上事发当地将事情故意隐瞒下来,外人无法得知这里发生的事情。另一方面是因为胡亮的级别不够。国家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设置了秘密,密,绝密等不同的保密等级。像树林家乡发生这样的事件,如果真有其事,那么在信息安全上考虑,级别应该比较高。

    所以,对于谢晋元的问题,一向睿智的胡亮也无法解释。只好对他:

    “你问的这个问题,我不知道是不是真实的。我现在也无法回答。不过我想,如果真正发生了像这样的事情,一定都是国家大事。国家大事自然会有国家来解决。我们只是这个工厂的职工,不需要为这样的事情操心,我们只要管好自己的事儿就行了。没必要庸人自扰。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就是抓好生产,争取早日建成一个完整的航空工业。”

    对于这样的答案,他有点闹不明白了。不是有句话过什么国家的主人吗?怎么听首长的意思,反要自己不要管闲事儿?他第一次感觉首长也不是万能的。谢晋元第一次对首长的解释感觉到不满意。国家大事,当然是不需要自己这个的工人操心,做好自己上的工作当然也是必须的,但是,事情和自己身边人有关,难道也不应该知道为什么吗?

    万一,树林老家出现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老家呢?要是真的在自己老家也发生,自己该怎么办?自己到时候哭都没地方哭去。这才是最让谢晋元感到揪心的。

    从胡亮这里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谢晋元更加不放心了。回家跟妻子商量,决定现在起,经常保持和老家的练习。万一老家出现那样的事儿,就赶紧回老家救人。

    这个时候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市场供应很紧张。大儿子回来之后,家里口粮又紧张起来。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开春之后,谢晋元于是就重操旧业,利用休息时间织了渔,到外面河里打渔。

    那时候兴平当地人不会吃鱼,河里与很多,每次都能打回来好几斤。当时也没有现在这么多调料,家里吃鱼也简单,就是加点生姜祛除腥味,再加点盐大锅清炖。不过,即使在这些野鱼的帮助下,谢晋元一家生活依旧生活艰难。

    口粮不够吃,这不是谢晋元一家一户的情况,大家普遍如此。这是国家的大形势决定的。这也让谢晋元更加明白了国家是什么意思。国家,一定要先有国,然后才能后有家。只有国这个大家好了,自己的家才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