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铃儿叮当响

A+A-

    宽阔的院子里摆放着由矿石堆积而成的假山,它们看起来与寻常假山无异,可若是到了晚上,这些假山上的矿石会发出五颜六色的淡淡荧光,如梦如幻,十分神奇。

    微风掠过走在廊道上的年轻道人衣袖,将廊道两旁挂着的风铃吹得微微摇晃。刚入廊道时,铃声如清泉流水,叮当作响。走至一半时,铃声如奔涌江河,滔滔不绝。行至尽头,铃声如百川入海,声势壮阔。

    山水阁,看的是山,听的是水,可山不是山,水也不是水。

    旬一穿过廊道,走到一间屋子窗口处站定,伸出两根指,轻轻敲击窗内紫色风铃,紫色风铃轻轻摇晃,发出清脆声响,如微风拂过海面掀起阵阵波澜,悠远绵长,十分悦耳。

    旬一闭上眼,倾听风铃声响,低声赞叹道:“真是神奇,明明只是普通的风铃,却有这么强的安心静神的效果,寻常法宝都未必比得上它。”

    每次来这里,旬一都会敲击窗内的紫色风铃,他对这串风铃十分喜爱,曾向太虚道人讨要过一次,一向大方的太虚道人拒绝地十分果断,是等他下山的时候再给他做一个就是了,但窗前的这串紫色风铃,那是想都别想。

    一位看起来比旬一年纪大不了几岁的黑袍道人走到窗口,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后,接连打了四五个哈欠,看起来困极了,他的语气有些埋怨:“平常要教你们三个,没有半点空闲,这两天好不容易大过年的,能休息一两天,咋,这都不让我安心睡个好觉?”

    身穿黑色道袍的年轻道人正是太虚,他的模样与旬一初次见他时一般无二,岁月几乎没有在他身上留下任何印记。

    事实上,不只是他,梧桐师父也是如此。

    这些年旬一几乎每天都会来山水阁向他学习阵法、炼铸、符箓之类的法术神通,和他相处的时间长了,再加上他生性洒脱,不讲究长幼尊卑之类的规矩,旬一和他相处不像是师侄与师叔,倒像是同辈之间的相处。

    甚至比和许愿池中央的那座道人石像相处都要更像“同辈”。

    听到他的抱怨,旬一忍不住挖苦道:“霖霖和云逸基本都是我师父在教,也就我经常往你这里跑,起来,当初我应该拜你为师,让云逸拜梧桐师父为师才对。”

    当年云逸上山后,不喜热闹的梧桐居士不愿再收徒,太虚道人便替无庸擦了这个烂屁股,把云逸收为弟子,可平日里的教导他很少参与,基本都丢给了梧桐居士一个人,这让梧桐居士平日里没少抱怨他。

    太虚撇撇嘴,摊道:“你一个人的问题都顶上他们两个加起来的了,他们两个多好教啊,教完之后闭关修炼就完事了。哪像你,回答完你这个问题又有下一个,讲完下一个又有另一个,一天到头,我嘴皮子都快磨烂了。去去去,今儿个大年初一,啥也不教,师叔我要睡觉!”

    “今儿来不是请教东西的。”

    旬一朝窗内的紫色风铃努了努嘴,伸讨要道:“我要下山了,你的,下山之前送我一个来着。”

    “成成成,过两天就给你做。”着,太虚道人就要关上窗户继续睡觉,不想再和旬一继续磨嘴皮了。

    旬一赶忙伸拦住他关窗的动作,语速飞快道:“哎,别等两天,我今儿就要下山,你现在就给我吧。嗯?师叔,你表情怎么这么难看啊?不会吧,这都五六年了,你一直没空给我再做一个?得得得,新的老的我也不讲究,就这个紫色的就成,师叔你回头做了新的自己留着吧,这个老的我帮你收了。”

    太虚道人伸出,按在旬一即将抓住紫色风铃的爪子,气笑道:“你丫的话跟放鞭炮似的,一串接一串,能让我插一句?啥呀啥呀就给你了?我是过送你一个一样的,可你要下山也该提前下,这么突然,你让我咋准备嘛?再了,霖霖还在闭关,你不等等她,和她一起下山?”

    “不是当初刚上山的时候咯,霖霖现在比我厉害多了,不需要我护着她了,游历是为了增长见识,没必要结伴而行。”

    着,旬一摊开,满脸无奈道:“我原本是打算等霖霖出关的,可人算不如天算,刚才为香客卜卦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卦象与我是天配良缘的香客,趁她没走远,我估摸着还能追上,等你两三天,让你慢悠悠地给我做串风铃,到时候人海茫茫,我寻不到那女子咋办?师叔你赔我?”

    太虚道人眉头缓缓皱起,道:“你是修士,按理,测算与自身相关的人和事时会出现些许偏差,天配良缘,你的良配不是你就不怕算错了?”

    旬一坦言道:“偏差肯定有,就算不是天作之合,顶多也就是经历些磨难后修成正果,总之,无论是好是坏,她肯定和我有些缘分。那姑娘模样不错,脾气也还好,当年我命中注定那个的姑娘溺死在漓江,是我心里一直解不开的疙瘩,今天既然遇到了这位香客,无论日后我俩能否喜结连理,不追上去探个究竟,我不甘心!”

    “你的倒也有理,是该追上去等等,你不会真想在山下成家吧?”

    旬一苦笑道:“八字还没一撇呢,未来如何,我无法测算,走一步看一步吧。”

    太虚道人轻轻点头,他伸解下窗内悬挂的紫色风铃,将其递给窗外的年轻道人,轻轻晃了晃,铃儿叮当响,“拿去吧,这风铃虽然只是寻常物件,可已经有了蕴灵的迹象,它待在山水阁里几十年了,始终没有孕育出器灵,你带着它下山,经历世间百态,或许能让它早点生出器灵。平日里记得妥善保管,这可不是法宝,经不起磕碰,万一碎了、坏了,我几十年的努力就白费了。”

    “知道了知道了。”旬一接过紫色风铃,悬在腰间后,朝黑袍道人轻轻拱,转身离去。

    太虚道人站在窗内,目光复杂地看着远去的背影,喃喃自语道:“道门修士越来越多,天地间的灵材地宝全被他们搜刮去做各种法宝了,若是这串风铃能成功蕴灵,应该能大大减缓灵材地宝的消耗速度。”

    大约五十年前,黑袍道人为了给山水阁增“山”添“水”,花了大半年的时间炼铸了院中假山,又花了半年的时间做了百余串能发出江河湖泊奔流水声的风铃。

    十多年前,大师兄风清子带着一个屁孩儿登上枫霞山,那孩子摸过窗内这串自己用来蕴灵却一直未果的紫色风铃后,风铃出现了蕴灵的迹象。

    今日,他带着风铃入世,不知可否成功蕴灵。

    太虚道人突然咧嘴一笑,他关上窗,向床边走去。

    “太虚啊太虚,什么时候轮到你忧国忧民了?天地如何变化,关你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