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项 刘
“是章邯亲自来了吗?”
这里曾是项羽的巨鹿,成就了他一生的功业。
从这一战开始,人们认识到了破釜沉舟的西楚霸王,并为之震怖不已。
另一个时空,复国的赵军在巨鹿被章邯、王离重重围困,诸侯顿足逡巡,不敢上前。
只有项羽破开重重围阵,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才使得总兵力占优的各国诸侯联军鼓动士气军心,并力向前,一举击败王离的长城军团,困住章邯,使得大秦自此失去了正面战场上的主力军团。
如今有所不同,章邯仍是刑徒组成的大军主将,王离却被牵绊在长城一线,西域的蒙恬、扶苏似乎比肆掠燕赵地的汉军来得更有威胁。
而且范增与韩经定议,没有急于攻拔巨鹿,而是围了起来,轮番练兵。
章邯从五十刑徒里挑挑捡捡,真正编练成军的也就二十万,其余的顶多只能算做押送粮草的辅军、民夫,论及训练度以及总战力,汉军还占优势。
“探子确实亲眼见到了章邯的旗号,同时出现的还有李由、冯劫的将旗。”
李由、冯劫家世显赫,也曾经过秦一统中原之战的磨砺,虽然不比老一辈的王贲、蒙武,较之蒙恬、王离等人也只有一线之差,军事素养极强。
他们是大郡郡守,南阳、三川乃是排在天下前列的大郡,其中又多铜铁作坊,军资物用极其丰富。
天下丧乱,陈胜兵锋犹盛之时,二人就不约而同的大举征发兵役,虽然律法条文上有所限制,但是他们所将之军中民夫也是配发了甲胄兵器的。
通过这种段,当他们与章邯会合的时候,二人所携兵力竟然也高达二十余万,这有些出乎范增的意料。
“章、李、冯合兵一处,再稍加磨合,就能形成整合的战力,接下来就是一场硬仗了,主公委我以重任,节制诸将,还望诸位戮力同心,歼灭之股秦军主力。”
失去这支兵马,秦国在中原地除了分散开来的郡兵,再也不能找出够份量的主力军了,除非王离的长城军团以及屠睢、赵佗的南征军团回师。
西域对咸阳的诏书作冷处理,仿佛就当没这一回事,仍旧关起门来过日子,只是兵马粮草调动的迹象也是频频被探到,虽然扶苏没有表态,但王离暂时也是被钉死在了长城。
南征军团更不用,当时的号称五十万,实则不过是大部被发配边疆垦殖拓边的六国亡人,而且征百越结束后,秦廷当即按军功给他们在南疆分了地,用土地束缚死了他们。
越地多瘴疠,开拓之初就损耗颇巨,刚刚稳定下来,扎根于此,如果此时屠睢敢大军回师救大秦患难,只怕晚上头颅就被部下割了去。
“大战在即,容不得丝毫闪失,将探马都撒出去,除了正面之敌,还要监控王离、屠睢兵团的动静,即便此二者路途遥远,赶来参战的可能性极,但是我等也不可疏忽大意。”
因为秦国所有军团对巨鹿战场能产生威胁的就只有这两支兵马,范增自然要心再意,“另外,六国诸侯的动向我也要一目了然,所有关于他们的情报要做到一日两报,大汉国运武运在此一役,断然不容宵之辈前来搅局。”
六国诸侯在秦军主力被汉军吸引牵制住的这段日子里,疯狂扩张,规模也不容视。
称王称将军者不知凡几,当然,项氏所立的楚国是其中的独一份。
陈胜、吴广皆殁,张楚政权自然是名存实亡,项梁以楚地无主为名,寻来楚室后裔熊心为王,自领昔日项燕的上柱国上将军,攻城拔郡,楚地已经渐渐恢复。
对于称王于东海的景驹,项梁借其不遵陈王之令为由,已经出兵讨平,景驹、秦嘉皆被少将军项籍所杀。
九江之战,英布、龙且多有闪耀,讨平景驹这一战才是项籍崭露头角的首战。
“叔父,羽儿正要挥师越过齐地进入魏郡,为何突然将我从阵前唤回?”
项梁、项籍所率楚军可谓是进展神速,短短数月之间,就必得了半数楚地,并且占据了齐地一部分。
他们惊喜的发现,秦国治理了十多年的楚地动员力、战斗力竟然攀升了这么多,曾经楚军与秦相抗,不以众无以相持,现在却呈现一面倒之势。
其中固然有秦军不是主力,加之内部多年无战事,战力有所下滑,但更为主要的,秦之郡县王权深入到乡里,凝聚起来的力量真的极为庞大。
可以,项氏叔侄坐享了秦国法吏十多年移风易俗行以法治的红利,不过,楚国反秦之心最为彻底,这样的秦制自然是要废除的,楚人治楚,反秦不就是为了恢复楚之旧制么?
楚之分封,模糊化管理治民习惯了,要不然另一个时空的项羽入咸阳,就会丝毫不顾典籍资料附之一炬了。
反倒是刘邦,在这之前就将户口资料尽皆搬走保管了起来。
“那里毗邻巨鹿战场,秦汉正在对决,眼下秦、汉任何一方的实力都要强于我大楚,二虎相争,必有一伤,此时,我等不适应卷进去。”
“唤你回来,自然是不想你意气用事,就你那个倔脾气,旁人不知,我还能不知道?”
此时不是更易制度的时候,秦国仍是天下正主,楚国方兴,各个楚国遗贵虽然眼巴巴的看着权利直吞口水,但是他们也知道,大秦不灭,楚国就谈不上复兴。
过早的沾染上权利,甚至还有可能被秋后算账,成为秦廷通缉了目标。
这些贵族干别的不行,与政争权谋,以及对权利的嗅觉可谓是内道中人,几代人都是这么一代代教导下来的,对此门清。
“我们与汉军有过约定,而且也不能放任秦军将各路反秦势力分而食之啊!”
项羽对此有些不认同,当前反秦乃是首要目标,“韩经虽与我大楚道不同志不合,但他毕竟是反秦义军中最强大的一股,如果坐视秦军将其击败,天下抗秦大局岂不横生波折?”
“谁我们要坐观秦汉相争了?”
项梁微微一笑,“我还没有那么短视。”
“章邯、李由、冯劫都在巨鹿外围,中原空虚,正是天赐我大楚破武关而入的良。”
此谋深得兵法,避实就虚,直击秦之要害,项羽也不由得点头赞同。
而且从战略层面来讲,这一也颇有些围魏救赵的味道,到时候见了韩经也有了交代。
“只是我楚军虽然冠于诸侯,可毕竟只有一路,其他各国还在忙着攻城掠地经营地盘,我军入关有没有可能成为周文那样的孤军深入?”
项梁抚须,有些欣然,这些年的历练教导,侄儿终于学会了思考,羽儿长大了!
“当然不能以我一楚之地当悍勇之秦,我意合纵诸侯结成联军。”
“为了鼓舞士气人心,我将承诺,先入关中者为王!”
楚地有楚王,项氏虽然家门昭著,但自始至终只是臣子的身份。
项梁此议其实是留了个活扣,为将来项氏家门晋升预作准备。
诸侯联军除了他项氏所将之兵,还有谁有资格有能力一路破关斩将,进抵关中?
到时候,以此项氏跻身诸侯之列,既顺理成章让人无可指摘,又能宾服天下成为诸侯之长。
正当项梁叔侄畅谈楚军以及项氏将来之时,持戟郞入帐来报,“沛公刘邦求见。”
刘季自打率人与项梁会盟,项氏也没有因他兵少就轻慢于他,而是分拨他粮草,并且认可了他自称的沛公之谓。
身为沛公,自然就用起了大号,刘邦也就正式上线了。
“沛公,不知何事,如此着急得请见?”
刘邦脸上的焦虑之色丝毫不加以掩饰,项氏叔侄一眼就看出来。
面对项梁的垂问,刘邦赶忙回道,“请将军救救我沛县百姓。”
“刘某乃是沛县之人,在当地还算有名气,这次起兵反秦,得到乡亲们的大力支持,往来投寄者数不胜数。”
“秦人因沛县父老与齐某义军交厚,牵绊过甚,因此有一路秦军围住了沛县,要求全县迁徙,为秦国皇帝看陵。”
这些人是要被迁去守陵,实际上陵寢还没修筑完工,多半还是要参与修陵的。
“我想借兵三千,救我父老乡亲出水火。”
这一招釜底抽薪也是不得已为之,秦军要镇压的义军太多太杂,一股脑将一县之地尽皆迁移,也是为了彻底断绝刘邦这一支义军的生活路。
当此之时,乡党之风盛行,军中更是乡党之间呼朋引伴招来的,而这样的军队往往还极富战斗力。
因为乡里乡亲,守望互助,可以放心交托后背,万一有人战死负伤,又极易引发乡亲们的同忾之心。
不仅是沛县,其他与各路诸侯有深切交结的县乡也在迁徙之列,秦军不是没有考虑到此政令可能招致的举县投奔义军,所以都有一支全副武装的军队入驻弹压。
刘邦自从陈胜兵败,加上如今兵围荥阳的田虎田仲对他排挤中伤,所部兵不过千,将领更是寥寥数人。
就这样的装备武装,赶到沛县,只能是添柴在火里,一并为秦军所执,押去修陵修路。
所以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借兵。
而对象自然是以义军盟主自居的项梁了。
楚王熊心是名义上的共主,项梁才是义军真正的盟主,这点天下人都明白。
“天下义军皆奉我项氏大旗,于情于理,本帅本不该拒绝你。”
项梁的话刚出口,刘邦心就是一凉,话里意思,接下来的转折就该是此事没戏了。
而果不其然,“但是,本帅刚定下约纵天下诸侯,趁秦军主力在巨鹿之际出兵进逼关中,直抵咸阳,彻底覆亡秦国。”
“此事宜速不宜迟,当此要紧关头,分兵之事,只能是下下策。”
“本帅以为,沛公也不必过于紧张,只要我军攻下咸阳,结束大秦的暴政,乡亲们自然也就能回到故里安居乐业了。”
项梁的话看似句句在理,可实际上却显得有些脱离实际。
乡民安土重迁,不提举县搬迁所带来的损失消耗,其中难保有大量不从此令之人会悍然抗法,而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
秦军断然不会允许有人违制不从,冲突中死的可都是刘邦的乡亲啊。
刘邦此时下都是沛县故旧,如果听凭沛县横遭此厄,凝聚力也就散了,谁也不会再信任刘邦了,从此沛公也就成了个笑柄。
“是啊,叔父已经写奏折即将呈与大王,其中言明,先入关中者将被封为关中王。”
“这样的遇沛公岂能坐失,眼睁睁得看着其他各路义军蜂拥入关中?”
项羽在一旁插上话,他的意思,仿佛以刘邦的实力也能在此役中分一杯羹,也能觊觎关中王之位一般。
项梁稍微瞪了项羽一眼,虽知他是无心之言,但其中难免会被人理解为嘲讽之意。
“这些日子承蒙上将军看顾,不以刘邦兵寡位卑,一视同仁,刘某感激不尽。”
痛苦的闭上眼睛,项氏叔侄一唱一和,完全没有顾及刘邦的乡亲们的性命。
闭上的眼睛陡然睁开,刘邦对项氏的义军失望透顶。
目送着刘邦出帐离去,项梁轻哼一声,“本以为此人还有几分英雄气,这才青眼相加,没想到也是个鼠目寸光之辈。”
刘邦话里的去意表露无疑,项梁自会稽起事以来,顺风顺水,每谋必成,确实养成了几分骄傲自矜的心态。
心灰意冷的刘邦回到帐中,将项梁的答复同弟兄们一,全都炸开了锅。
“本以为项梁为项燕之后,是个英雄,没想到如此不堪。”
屠狗者樊哙,与刘邦交厚,闻听刘邦起事,当即赶来聚义,此时称得上刘邦麾下第一勇将。
“在这里待得不痛快,不如离开,沛县乡亲,我们自己去救,大不了一起死,也算没辱没我沛县男儿的脸面。”
游侠夏侯婴,曾经就职过秦国官府,当过驿传,闻听义军之事,也舍弃一切投入了军中。
他的话不失任侠之风,顿时引来了场上一干人等的齐声赞同,帐内一时间鼓躁大起。
“夏侯婴的不错,但是我军力寡,当从长计议。”
刘邦按下鼓躁的群情,“乡亲们是一定要救的,不过此事需要你们配合,而且要守口如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