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库区三村
其实,北秧子那边的老百姓也会到水库里捞鱼,但和牛家村的村民不同,北秧子的村民捞鱼都是自己吃,并没有销售。
余乐觉得这样的行为,即使自己有一天能力治理水库中偷鱼的行为了,也不会去管北秧子那边,这点情理都不通的话,那就一点人情味都没有了,毕竟以前没建水库的时候,老百姓也会在泥头河里捕捞点鱼吃。
经过牛家沟的时候,很多村民都好奇的打量着余乐。
毕竟,所有人都不知道,余乐来到水库了,但是对于这个敢明目张胆在水库中开船的伙子,比较好奇罢了。
水库中一直只有水警和渡口的摆渡船在水面上行驶,哪怕有一些村民家的船,也都是藏在家里,赶在没人的时候,才会到水面上偷着下或收。
而水库的承包方,那是什么?水库这里余乐父母从来都没有过来管理过好吧,以至于,很多村民都不知道水库一直是有人承包的。
虽然被人注视着过了牛家沟区域,但余乐也没想上岸边跟这些人些什么,余乐现在真的是一肚子的怒火,水面上看不出什么来,但是鲶鱼的视角中,以牛家沟为中心,直径三公里的水下,被渔遮蔽的像蜘蛛一样。
各种眼的粘,各种各样的地笼,排布的密密麻麻的,少也有几百条。特别是浅水区域里,基本上都是眼的粘,即使像鲶鱼那么大的鱼儿都别想通过。
有的粘上已经粘着不少鱼了,而有些粘却一条鱼都没有,能看出来这些粘下水的时间都不一样,还有一些粘被别的粘搭在了纲上面,被压到了水底,虽然已经粘了很多鱼,但有可能因为粘的主人已经找不到自己的粘了,所以一直沉在水底,很多鱼儿都腐烂了,一些腐**较彻底的只剩下一些鱼刺还在粘上,还有一些鱼儿却是才被粘在缠上,挣脱不了。
而这种废基本上以后也不会有人再取出去了,那些被粘缠住的鱼儿也就算都浪费了。
废粘还要好一点,水面下还有更多的废地笼,而废地笼的两边的袖中,基本上都装满了鱼虾,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这些地笼的主人将它们被废弃了。
但是这样的地笼比粘的危害还要大,在袖中的鱼虾腐烂以后,又会吸引更多的鱼虾前来吃这些腐烂的鱼虾,而只要进入地笼的鱼虾,除了能向袖的方向游以外,很少能找到出去的路,时间长了,又会成为下一批鱼虾的诱饵,就这样一直恶性循环着,消耗着水库中的资源。
在牛家沟这个区域,鱼的密度明显要比其他地方不少,可以这么这个区域就是个死亡区域,鱼儿也不喜欢到这里来。
看来水库的治理真的是迫在眉睫呀,因为有鲶鱼的存在,余乐其实有信心将水库治理好。但是现在还不到时,既然乱象已经形成好几年了,也不是自己一时就能纠正的。
如果自己现在自己以强硬的段治理,只会适得其反,一旦被这些老百姓记恨,自己可不一定能承受得了,这些老百姓明里暗里的使绊子。
强忍着怒气,余乐将船开过了牛家沟地界。
过了牛家沟,水库的这岸,就是山坡了,而且是那种比较陡峭的山坡,山坡上都是大腿粗细的红松形成的松树林。而公路也因为要绕过这个山头,而修向别的地方了。
这里倒是干净了不少,水面下一片也没有了,这倒不一定是村民良心发现,并没有祸害更大的水面。
因为这里的水下都是倒伏的大树,横七竖八的,在这样的地方下的话,有多少,也得让这些树叉给刮坏多少。而且因为山坡陡峭,离岸边十多米的时候,水下已经有接近十多米深了,这样的地形下也不安全。
刚才经过牛家沟的时候,余乐也发现,村民下的深度最深也就三四米深的水域,再深的话村民们也不太敢去。
过了这个山坡就已经到了水库的水头,再向前就不是库区的管辖范围了,而在这个地方公路又绕了回来,并且,这里有临近水库的第三个村子,西平沟。
西平沟这里捕鱼的也很多,余乐在华光买菜的时候就打听过,华光市场卖鱼的那些人基本上都是西平沟的,牛家沟人偷的鱼基本上都自产自销了,也用不到去市里或者县里出售。
西平沟这里不一样,市里的人是不会绕远到这里来玩的,华光县的消费水平也支撑不起大规模的农家乐发展,所以开农家乐也没有地利。
但是西平沟这里却有捕鱼的天然地利,因为这里是库区的入水口,水里的养分比较足,所以很多大鱼都在这里觅食,而且这里是有水流的,很多鱼也喜欢栖息在有水流的水域。
但是西平沟这里,余乐就更管不着了,这里有一个界限,就是水利局和自家安放的两道拦江,水利局的那道是拦住从上游漂浮下来的漂浮垃圾用的,而自家的那道则是拦截鱼儿洄游的。
在拦江上面,就不算库区管理范围了,而西平沟的村民下基本上都是在拦江以上的区域,虽然拦江下面也有一些偷着下的粘,但却不多。
不要以为拦江以上,就没有水库中的鱼了,余乐亲眼看到有库区里的鱼儿,为了洄游,跳过拦江顺流而上的。
所以在拦江上面,下粘一样也会捕捉到不少鱼儿的,特别是上面的入水口那里,河面才二百多米宽,只要用粘将河面拦住,基本上顺流而上的鱼儿就没跑。
看到这个状况,余乐也有考虑,现在还不到时候,等以后要管理的时候,直接将拦江想办法加高就可以拦住绝大多数鱼越了。
但是这绝对是大工程,毕竟拦江这里的水面已经接近五六百米宽了,水下也有三四米深,要加高的话绝对是个大工程。而这种事儿是需要花钱的,余乐现在缺的是什么?钱!
西平沟这里的人还算比较讲究,虽然粘的眼也不算大,但不到最的鱼也能达到一斤左右,再的眼基本上没有了,还有就是这里基本上没人下地笼。
所以,拦以下虽然也有一些,却真的比牛家沟边讲究多了,最少还知道不少祸害一点,细水长流。
沿着拦江将船开到了对岸,对岸的情况就好了,根本没有人在这边下。
可能是地形的原因,这边的地形比较糊弄人,从这里一直到北秧子那里都是悬崖峭壁,水边直接就是石壁上,显得水下好像非常深的样子,但是余乐有鲶鱼在水下观察,当然知道,从悬崖开始算,一直向水中心四五十米的区域,最深的水也不过三米多的样子。
而且这边的水底非常平整水草丰富,水底的鱼虾很多,一些以鱼虾为生的大鱼也不少。
顺着山壁向下游行驶,一直都是这种状况,光这条山壁就差不多有三公里的样子,直到山壁变成慢坡的时候,北秧子也到了。
慢坡的尽头有一个渡船码头,这里就是北秧子通往外界的出口。
过了码头这里水库的水面突然向里面的村庄那里凹了进去,这个凹进去的口子这里就有一两百米宽,而凹进去的区域更大,里面是个直径四五百米的类圆的形状。
余乐本想将船开进去,但是刚进去一点,发动的螺旋桨却刮到了水底的淤泥,这里的水底最浅的地方也即半米左右,开到这里余乐就不敢再向里面开了,虽然水下是淤泥,但是一旦碰到石头的话,余乐怕把螺旋桨碰坏了。
赶紧将船放平,螺旋桨露出水面,然后又用划桨将船退出了这个区域,这里的水浅,各种鱼儿也不少,而北秧子的人基本上都是在这里捕鱼,而且捕鱼的人其实不多,整个区域,余乐让鲶鱼巡视了一番,一共才看到两片粘,而且这里都没有大地笼,只是岸边有一些甩笼,就是之前介绍的那种地笼。
北秧子村离水面还有些距离,也没看到有村民来水面这里,过了北秧子没多远,山势又开始变陡起来,而这边的这边的闪比牛家沟那边的山还要陡,山上只生长着一些乔木,但是生长的却不好,最粗的也就是胳膊粗细的样子,而岸边的水线以下却都是一些脑袋大到磨盘大的石头形成的陡坡。
但是余乐透过鲶鱼的视角,能看到这些石头的缝隙中有很多跟鲶鱼一样习性的鱼类躲藏着,不时还有一两条探出头来观望一下。
石头形成的陡坡也就下降了五六米的距离,下面又开始变的平缓起来,因为水深的问题,下面的水草长得并不茂盛,而且下面也没有什么树叉,但是这里的大鱼却多了不少,绝对是个下的好地方。
正在余乐注意水下情况的时候,发动却停了下来,马上余乐就想到了原因,肯定是电池没电了,新买的电池肯定不会是满电来的,自己心急都没将电池充满就出来了,也是比较幸运,没将自己扔在拦那里。
如果在拦那里没电的话,就自己这划船速度,能不能赶上吃晚饭还真不一定,到时候可就有罪受了。
大家看新世界了么?
我发现,我还不是太能拖戏吧?
那才到了一种境界。
终于快完结了!
我也快吐血了!
余乐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